簡體版 繁體版 第二十七章 選擇

第二十七章 選擇


村主任 冒牌穿越者 圍獵星二代 天價逃妻:惡少,離婚吧 小孩媽咪 總裁的報復遊戲 腹黑首席,愛你入骨 染愛成婚 混在初 魔主無良:絕色狂妃傲天下

第二十七章 選擇

腓特烈一代梟雄,沒有死在戰場上,也沒有死在溫柔鄉中,卻死在自己的兒子手中,準確的說,是死在人的**中,這不得不說是一個諷刺。

如果從後世專家的角度來看,腓特烈可以稱的上是一代明君,由他統治的神聖羅馬帝國,前所未有的強盛,維京人不敢南下,法王需要看他的臉『色』,義大利人也只能在他的鐵蹄下呻『吟』屈服(儘管歷史上,後幾次南侵義大利,腓特烈敗得很慘)。

可是柏舟清楚,這種強盛,帶來的,不是帝國的穩定,而是埋藏下了更深層的隱患。

就如同漢武揮鞭,北擊胡虜不敢南下而牧馬,可他揮霍的是文景二帝留下的底子,如果不是其後子孫還算賢明,大將軍霍光也不是『奸』弄之臣,說不得強漢也要隨大秦的腳步——長年的征戰,固然建立了不世之功勳,可也讓平民百姓深受其苦。

對於一個後世自有人評價的帝王,柏舟不想過多去評價他,現在他要想的是,神聖羅馬帝國,到底還能不能算是一顆大樹?

如果是米勒,或者是沃爾夫岡加冕為王,柏舟相信,他們有這個能力,即便不能再開疆擴土,可維持帝國的現狀,還是沒有一點兒問題的,可如果換成陌生的烏爾裡希,柏舟真不確定,這是不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福音。

或者,更大的可能是,為了確保自己統治的穩定,烏爾裡希也會像他父親那般東征西討,直至壓垮整個帝國的人民,把其帶入深淵之中。

這樣說來,烏爾裡希的即位,不是柏舟所希望看到的。因為西秦需要的,是一個相對和平的發展環境,需要一個強盛但又有自知之明的神聖羅馬帝國,而不是一個如野獸般,全力開動戰爭發條的神聖羅馬帝國。

但這,似乎不是柏舟可以決定的。

腓特烈之死是一定的了,這連上帝都無法改變。他一死,這幾萬十字軍之中,還會有多少貴族想要繼續東征?

畢竟,不是誰都像腓特烈那樣熱衷於建立自己的功勳,也不是誰都願意為了信仰而和強大的薩拉丁拼命。

說到底,沃爾夫岡只能算是一個公爵,和十字軍中的許多貴族的地位一樣,而且,這其中也沒有任何一個貴族是他的直系下屬,沒有誰有必要聽命於這個王子,況且,腓特烈在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向盡頭的時候,不可能留下遺囑讓沃爾夫岡統領這支軍隊繼續東征。

從歷史上看,確實也沒多少人参與了隨後的圍攻阿克里,要不然,也不會用“分崩離析”四個字來形容這支十字軍。

既然這支十字軍的分崩是一定的,那麼,柏舟又要怎麼選擇?

拋棄沃爾夫岡麼?

柏舟還清楚地記得,沃爾夫岡帶著他的五千私軍,在西秦族最困難的時候,伸出了援手,儘管可能沃爾夫岡的動機不僅僅是幫助,但援手是事實,是整個西秦不能忘記的幫助。

現在拋棄沃爾夫岡,就意味柏舟要昧著良心,柏舟拍拍胸口,自問自己做不到這麼忘恩負義。

更何況,假如柏舟現在和那些貴族們一同撤回,中間這半年的路程,足以讓烏爾裡希做完許多事,整合出足夠多的勢力,等他們這些貴族撤回神聖羅馬帝國之日,就是他們宣佈效忠之時——如果不效忠烏爾裡希,他們還能效忠誰呢?難不成是遠在中東,生死不明的沃爾夫岡?

到那個時候,柏舟也只能選擇妥協,但這不是柏舟所希望看到的。

所以,柏舟不能回去,最起碼不能現在就回去,畢竟,如果自己不在瑞士,烏爾裡希在西秦沒有“犯錯誤”的情況下,就不會貿然動用武力,他要解決的麻煩要比任何新加冕的帝王都要多得多,可如果自己一旦回去,那就必須做出宣誓,否則,相信烏爾裡希很高興有一個“正當”的藉口集合其他貴族兵力,征伐瑞士。

可是,如果選擇跟隨沃爾夫岡,那就避不了告知他,腓特烈是被謀害而非意外致死的事實。

如果沃爾夫岡知道這個事實,會選擇是繼續東征還是回到紐倫堡去和烏爾裡希爆發內戰,柏舟還真不好做出猜測。

既然不好做出猜測,而且,似乎無論沃爾夫岡做出什麼決定,都對西秦族沒有什麼好處(當然,比柏舟孤身一人,和一群毫無遠見的貴族一道回去要好的多)那麼,柏舟現在需要的就是親自去見沃爾夫岡,而非豪爾所提議的,留在羅德斯島。

……………………………………………………………………………………

“我會告知沃爾夫岡事情的真相的,但是,我想他不一定會選擇撤回紐倫堡。”柏舟說道。

“怎麼會這樣,即便他不想回去復仇,難道他還不想登上王位麼?”豪爾疑『惑』道。

他明白,這個驚天的祕密,一旦給柏舟說出來,那麼就不再會是祕密了。柏舟要告訴沃爾夫岡,豪爾也早有心理準備,但他沒有想到,沃爾夫岡難不成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被人謀害後,還會堅持東征?

“沃爾夫岡想不想回去復仇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不會想登上王位。”柏舟說出這話的時候,心裡突然也一陣沒底,畢竟,如果是神聖羅馬帝國的政權是和平過渡,那以沃爾夫岡的『性』格來說是不會另有想法的,但現在,形勢發展到這個地步,他還有沒有這個想法,那還真不好說。

“那大人準備怎麼做。”豪爾問道。

“烏爾裡希是什麼樣的人我不清楚,但是我明白,如果他真的有能力,那麼,不可能每次我去紐倫堡時就只能看見米勒和沃爾夫岡被派去執行任務,可如果他沒有野心,估計也不敢這麼幹。一個有野心卻沒能力的帝王,無疑是最可怕的。”柏舟說道,當然,柏舟也清楚,這個“沒有能力”不是說烏爾裡希本人是個廢物(廢物也不會有這麼個讓自己加冕王位的想法),而是他沒有太多處理政務和軍務的能力。

豪爾也點了點頭:“跟著沃爾夫岡,確實是一條不錯的路,而且,有您在他身邊,把那個廚子換掉,再多留心些,估計烏爾裡希也不好再次下手。”

烏爾裡希也只是個人,而不是神。如果在被特意防備的情況下,還能靠暗殺來完成自己的目的,那就不是事實,而是電影了。

“可這也就意味著,神聖羅馬帝國昔日的二王子和三王子,必然要有一戰,只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柏舟皺著眉頭說道,這確實不是西秦現在所希望看到的狀況。

誠然,如今的瑞士,如今的西秦,可以算的是兵強馬壯,但牽扯進一個帝國的王位之爭,自古都是一部部血淚史,再強壯的兵馬也只是炮灰。

“大人,我知道您和三王子的友誼不錯,所以,有句話我可以這麼說,”豪爾斟酌了一番措辭,才接著說道:“您的根本在西秦,想一想,如果現在沃爾夫岡選擇立即回師和烏爾裡希決一死戰,會有什麼後果?”

“最簡單的一條,烏爾裡希為了能集中精神和沃爾夫岡決戰,必定會先把內部的勢力統一。而瑞士,由於您的選擇,就成了他眼中的釘子,是必須除掉的,換句話說,可能在您和沃爾夫岡回去的路途中,烏爾裡希便帶部隊清剿瑞士,而且,還有一個很冠冕堂皇的理由,那就是清剿叛軍。”

柏舟默然,儘管這次東征,西秦的主力部隊他沒有帶太多,可是,如果真發生那樣的事情,以半個瑞士的實力,可能真的頂不住整個神聖羅馬帝國的軍隊,而且,到時候,另外那半個瑞士毫無意外地會倒向烏爾裡希,那對於西秦來說,連可以依靠的地利都不具備了。

“而如果您和沃爾夫岡繼續東征,那麼,對於烏爾裡希來說,他肯定會盡量隱瞞發生在帝國內部的訊息的,畢竟,他也不希望沃爾夫岡太早知道在紐倫堡登上王位的是他而不是米勒,在這段時間內,他會採取的策略是儘量安撫那些不聽命與他的貴族,而不是直接武力鎮壓,所以您的瑞士,肯定是他幾個首要安撫的目標之一。”豪爾準備這一些話,是下了很大的一番功夫的。

柏舟明白,這樣做的好處,因為自己名義上是一直在東征,而且只要自己擺出一副兩不相幫的樣子,烏爾裡希也不敢太過為難瑞士。

“但是,這麼幹,等到無論這次十字軍東征是成功還是失敗,沃爾夫岡都不可能再是烏爾裡希的對手了。”柏舟是這麼想的,現在的沃爾夫岡手下,還算有一支兵強馬壯的隊伍,可一旦等到和薩拉丁交上手,不論勝敗,自身的實力必定大受影響,自然不會是烏爾裡希的對手了。

“呵呵,大人。”豪爾笑了兩聲,:“您太高看那些貴族了,他們是不會真的想幫助烏爾裡希的,只不過都是形勢所迫,和您一樣,當然,其中更多的是搖擺不定的傢伙,看誰實力佔優,就投靠誰。但是,如果這次沃爾夫岡成功的收復了耶路撒冷,那麼,您覺得,以他那時的聲望,還有能力,這些表面上臣服於烏爾裡希的貴族們,還會選擇和二王子作對麼?”

看了看豪爾,這個僱傭兵,沒有想到,在這個問題上,他遠比自己要想得開闊的多,可能,是因為他在耶路撒冷公國中,周旋於幾個貴族之間,所鍛煉出的能力。

柏舟不得不承認,這可能是最好的辦法了。

“謝謝你了。”

“大人不必客氣,估計您也清楚,羅德斯島我可能待不下去了,如果真有那麼一天,還希望大人能收留我。”豪爾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道。

……………………………………………………………………………………

ps:討個xx票,討個x票,還有收藏什麼的,您的支援,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