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238章 江東孫郎

第238章 江東孫郎


深深藍 魅惑羔羊冷酷男 末世之神帝 神武飛揚 種田之世外竹園 重生鴻蒙之無敵逍遙 無限之信念之炎 夙夜宮聲 小市民的奮鬥 電子重

第238章 江東孫郎

鄴城,袁家後院。

張夫人懷胎十月,為袁紹誕下幼子。

老來得子,袁紹當然疼愛。

幼子取名袁買,字顯雍,與袁康表字同音。

袁紹年近五旬,張夫人也已臨近三十。

大齡生子,幼子體質孱弱。

袁買出生後時常發熱,半夜吵鬧不休,雖請醫者每日照料,卻不見好轉。

整日煩悶不已,袁紹每天廷議之後,都會去張夫人住處看上一次。

曹操攻伐劉備,徐州先後失城。

劉備派往鄴城求援的使者也已趕到。

廷議中。

袁紹手撫額頭面帶憂慮之色,還在擔心才出生的小袁買。

“袁公!”沮授出列:“曹操攻伐徐州,許都雖留兵馬,卻非固若金湯,正是起兵南下之時。”

袁紹沒有吭聲。

田豐見狀也跨步上前:“沮公所言正是,請袁公莫要誤了絕佳時機!”

“劉備坐擁數萬大軍,曹操前往討伐,河北正可休養生息。”逢紀說道:“出兵南下,當須謹慎!”

沮授正要說話,袁紹開了口。

“幼子染痾,某整日心憂,何來心思發兵討曹?此事容後再議。”

“袁公顧念小公子,乃慈父常理。”逢紀說道:“即便出兵,也須待到小公子安康方可!”

袁紹雖未吭聲,卻深以為然。

沮授說道:“出兵討曹關乎袁家命脈,袁公卻因一嬰兒,坐失絕佳戰機!”

袁紹眉頭鎖起,看向沮授,目光很是陰冷。

“沮公乃是為袁家大計,說話過於耿直。袁公息怒!”

看出袁紹臉色不善,田豐連忙圓場。

逢紀卻說道:“袁公擔憂小公子,沮公如此說話,不免讓人齒冷。”

袁紹臉色鐵青:“廷議暫且到此,發兵許都一事,容後再議!”

不等眾人應聲。袁紹起身就走。

廷議散後,袁尚與逢紀走在後園小路。

“沮授所言正合時宜,逢公因何反駁?”袁尚問道。

“公子莫非忘記,當日沮授、田豐等人為五公子開脫之事?”

“逢公是在刻意引火?”

“五公子親近長公子,沮授、田豐等人曾一力示好,若無應對,久後必成禍患!”

袁尚沒再說話。

田豐、沮授均為智慮之士,果真示好袁旭,將來爭奪河北。他將面臨不少阻力!

袁紹拒絕出兵相助,劉備只能一力抗敵。

徐州軍人數足有數萬,卻多為新近招募的民夫。

他們沒有上過戰場,雖受了數月訓練,又怎是南征北戰的曹軍對手?

小沛城下,遍地戰死曹軍。

關羽佇立城頭,望著城外曹軍陣營,他總覺著哪裡不太對勁。

“關將軍!”一個身披甲冑的將軍來到他身旁:“我軍已七次擊退曹軍。”

此人大約三旬上下。比關羽矮了一頭有餘。

他名喚夏侯博,追隨劉備已有數年。

曹操率軍攻入徐州。夏侯博奉命協同關羽防禦小沛。

“是否太容易了些?”關羽說道。

“將士浴血搏殺,方可退敵!”夏侯博說道:“莫非將軍對此尚有疑忌?”

面沉如水,關羽並未言語。

“曹軍攻城已是數度,始終難以攻破城池。”夏侯博說道:“末將以為,敵軍圍困小沛,只為阻攔我等馳援徐州。”

看向夏侯博。關羽臉色有些難看。

與徐州之間通路被截斷,一旦劉備遭遇危難,他馳援也是來不及!

“沛公領軍鎮守徐州,戰事應是更為慘烈。”

“將軍可有計較?”關羽問道。

“敵軍攻城看似凶猛,實則連城牆也攀登不上。”夏侯博說道:“圍攻小沛者並非曹軍精銳。以將軍武勇。若夜襲曹營必可一戰破之!”

關羽並未立刻做出決斷。

曹軍人數眾多,小沛城內徐州軍雖也不少,將士卻疏於訓練。

出城廝殺,徐州軍完全不佔上風!

曹軍果真只是為了圍城,夜襲曹營倒是個法子!

倘若他們另有打算……

關羽還在遲疑,夏侯博說道:“戰機轉瞬即逝,容不得將軍半點遲疑!”

關羽終於點頭:“既是如此,便依將軍之計!”

曹操大軍壓境,袁紹拒絕發兵馳援,劉備處處防禦很是狼狽。

關羽駐紮小沛,張飛則與他鎮守徐州。

進入徐州,曹軍一路有如破竹。

不過數日,徐州境內只餘下小沛與徐州二城。

城頭上,張飛立於劉備身旁。

“曹操一路破城,我等手中僅餘小沛、徐州,袁紹那廝又拒絕發兵馳援。袁顯歆自身難保,也是無有指望。不如某護著兄長突圍而出,尋個去處安生,日後再做計較。”

劉備沒有吭聲。

當年從陶謙手中得了徐州,後被呂布奪去。

為爭徐州,他與呂布廝殺頻頻,最終不敵只得投靠曹操。

藉助曹操之手,白門樓斬殺呂布,再叛曹操,才又得了此處!

曹操興兵討伐,理由正是衣帶詔。

心知兵敗必死,劉備一時也想不到該往何處。

他本以為袁紹會發兵來援,至少應該派出大軍攻打許都。

偏偏沒想到,只因幼子抱恙,袁紹偏偏拒絕了出兵援救的請求!

曹操麾下有郭嘉、荀彧等人,劉備帳前卻無智慮之士。

徐州被破,不過時日而已!

“二弟尚在小沛,怎可舍之離去?”劉備說道:“我二人死守徐州,坐等袁紹、孫策發兵來援!”

劉備還指望孫策發兵,此時的江東卻發生了一樁大事。

早先孫策曾應了劉備發兵討曹。

曹軍進入徐州,孫策當即調集兵馬打算北上。

大軍出征之前,他於蘇州城外狩獵,竟遭到已故太守許貢門客埋伏。

面門中箭,被人救回之時,孫策已是奄奄一息。

油燈在屋內鋪滿昏蒙的光亮,晃動的光芒將房間映託的鬼氣森森。

孫策躺在鋪蓋上。

前來探視的江東諸人已經散去。

房間裡只餘下倆人。

坐在他身旁的是個大約只有十七八歲的少年。

少年頭髮焦黃,雙目泛碧,容貌不像中原人。

他正是孫策同胞兄弟孫權!

坐於孫權身後的是個五旬開外、頭髮斑白的僚屬。

此人名喚張昭,孫策對他很是倚重,江東內政多委託於他。全本小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