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143章 :廣西大學

第143章 :廣西大學


總裁強歡:前妻請回房 無法觸碰的愛情 繞指柔 誓不從夫:調皮少夫人 逆襲之廢柴大小姐 三國之國士無雙 屍災 大清皇后 三國之我來當主公 大魏能臣

第143章 :廣西大學

第143章:廣西大學

段祺瑞絕對算得上是袁大頭的親信,小站的老人之一。一直以來段祺瑞都是袁大頭的左肩右臂,不可或缺的助手之一。在很多大事上,段祺瑞為了袁大頭和北洋政府立下赫赫戰功。辛亥革命之後的全**隊大編遣就是段祺瑞主持完成的,為袁大頭搶奪總統職位定下了基礎。

但是就是這麼一個忠心耿耿的人物,在袁大頭稱帝的問題上,卻那麼的堅決。最終,段祺瑞暫時“失寵”了,閒居近乎一年的段祺瑞,迎來了他的再一起東山再起。

徐世昌也出任了袁大頭的國務卿,主持政治,與段祺瑞主持軍事,成為袁大頭的兩個車輪。北洋似乎又團結起來了,袁大頭這兩馬車似乎又能走動了。袁大頭想重新收拾國內分裂的局面,但是事情遠非袁大頭想得那麼簡單。

國內反袁的憤怒,並不因為袁大頭想要取消帝制而趨緩。全國一致要求袁大頭下臺,可是這個老人似乎還在賴在大總統的位置上,可是,難上加難啊。

這時候出現了一個非常可笑的局面,一方面袁大頭想利用徐世昌和段祺瑞兩人重新收拾局面,另一方面卻對這兩個反對自己稱帝的人耿耿於懷,不肯下放實權。

於是段祺瑞這個真心想站出來幫一把老恩師,同時樹立自己的威望的人,最終發現自己什麼也幹不了,他不可能憑著跟西南的幾封迷信,幾個電報就能解決這樣的大事。

徐世昌上臺不到一個月,就辭職了。袁大頭驚慌失措,萬般無奈之下,要請段祺瑞當國務卿。好吧,段祺瑞一看,袁大頭無非就是看重自己與西南蔡鍔等人都有聯絡,比徐世昌要有優勢。而且,萬一談判破裂了,袁大頭還可以利用段祺瑞的軍事力量繼續為他賣命。

段祺瑞痛快的答應了,只是在後面加了一個條件:必須實行責任內閣制。

國務卿是袁大頭的御用機關,這已經不是什麼祕密。要是袁大頭還死死的抓住這個不妨,西南方面將認為這是袁大頭的不夠誠意,談判怎麼可能進行得下去。

袁大頭也知道,段祺瑞的潛臺詞就一句話:我要有實權。

袁大頭是玩玩捨不得的,可是現在到處罵聲一片,討袁一片,袁大頭無奈,好吧好吧,那就責任內閣制吧。

於是,段祺瑞出任國務卿,宣佈採用責任內閣制,段祺瑞本人兼任陸軍總長。外交部長是陸徵祥,內務總長王輯唐,財政總長孫寶琦,海軍總長劉冠雄,司法總長章宗祥,教育總長張國金,農商總長金邦平,交通總長曹汝霖。

就在這時候,距離龍覲光倒戈已經一個月過去了。在楊帥看來,事態似乎有點大,因為在楊帥的計劃中,國際物質計劃僅限於南方,最多到長江流域。而楊帥之所以這麼快就實行,就是想透過洋人,來體現自己的能耐,好讓孫文回國能來南寧,以達到增加自己威望的目的。

可是現在的情況是,約翰等外國人,以及英法等人的外交部,看到中國內部似乎有和平的跡象。他們立即心動,想把這個物資計劃演變成正軌的國事,拉攏中國參戰,對德宣戰。

在外國人看來,中國有一樣東西,是他們所沒有的,那就是無窮無盡的兵源。

英國大使館總部甚至下令,不惜一切代價,拉攏中國政府參戰。甚至可以在兩年之內為中國訓練二十個師,並且提供武器和裝備。

商業變成國事,物質運輸變成參戰。德日兩國大驚,德國驚恐中國參戰對他們不利這不用說。而日本則驚恐中國要在列強的幫忙下練出精兵,這是他們萬萬不想看到的。於是,德國和日本幾個月前還在青島不死不休,轉眼他們居然想要合作,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阻止英國的這個計劃。

而對於楊帥而言,他也是萬萬不同意的。私,這本來是他的事情,突然間變成了京城的事情,他的利益大大減少。公,楊帥可不認為現在參戰對中國是最好的。君不見美國的做法,美國之所以強大起來,就是因為不急著陷進去,而是先賺一筆再說。然後等勝利快結束的時候,再站隊,既可以得到一個勝利國的資格,又不過大的消耗自己。

“少爺,最近約翰已經很少來見我了。”

楊泰泱泱說道。楊帥點點頭:“段祺瑞上臺當國務卿,又宣佈責任內閣。雲南方面已經快要揭不開鍋了,只是京城那些人不知道而已,這場仗,已經打不下去了。英法等國自然以為中國統一了,和平了,跑去京城運作,要是能以國事參戰,那對他們當然好,所以放棄我們,也是人之常情。”

楊泰一臉不爽:“媽的,這個主意是我們出的,我們還為此忙碌了這麼久,他們說不要我就不要我們啊。”

馬君武:“我怕就怕到時候要是政府真的同意了英法的提議,政府又看到這裡面的無窮利益,他們下令由中-央財政局統一進行國際物質往來的話,那我們的努力就白費了。”

中-央財政局統一安排,就是由政府下令,統一出錢收購需要的東西,然後由政府與列強合作。政府收購,那價錢肯定就不能高到哪裡去,估計這裡面發財的還是中-央財政局。而在馬君武等人看來,說是中-央政府,其實就是北洋政府。

楊帥一聽,哈哈哈得樂,楊泰:“咦,少爺,我們幾個都急成什麼樣了,你怎麼還有心思笑啊?”馬君武等人也疑惑,只有白諸葛似乎沒什麼表情。

楊帥:“白諸葛,你怎麼看這件事?”

白諸葛抬頭:“軍長,我覺得,我們沒有必要擔憂這件事情。相反,我們還要趁著有些人以為我們計劃破產了而意圖放棄的情況下,加大我們再這個方面的投入,比如說收購一些麵粉廠,等等。”

楊泰:“哎,白諸葛,我不明白了,這計劃都快走不下去了,我們還幹這事幹嘛,到時候造出來的麵粉,你吃啊?”

楊帥呵呵一笑,看來楊泰還是比不上白諸葛,白諸葛還是略勝一籌的。

“中國參戰,那是不可能的。”

“為什麼?”很多人不由驚奇,為什麼楊帥說的這麼堅決。

“一,我們沒有這個條件參戰。第二,就算和談,你們就覺得中國就真的統一了?第三,中國參戰,有些人比我們還著急,他們能不出詭計阻止?所以我肯定,最後,還是會回到我們這裡來。”

馬君武低頭想了想,越想越覺得楊帥和白諸葛分析得對。

楊泰:“那要是英國等國要幫助中國呢,甚至說幫助中國練兵,那袁大頭能不答應?”

對於軍事,白諸葛最為**:“那就更不可能了,幫中國練兵,日本人能答應啊?而且,呵呵,答不答應,只怕沒袁大頭什麼事情了以後。”

楊泰:“這裡頭有日本人什麼事情啊?英國人幫我們練兵打-----對,對,對,日本人不能夠同意。”

在楊帥的影響下,越來越多人不知不覺的對日本開始有了提防,開始意識到日本人對中國的野心。就連楊泰等商人,都漸漸明白了這點,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巨大的變化,只要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這點,日本想要侵略中國,就會越來越困難。

馬君武:“好,那我們就計劃不變,繼續鼓勵商人投入生產,政府這邊也儘量的搞一些公有的產業。”

楊帥一愣:“公有產業?”

馬君武一愣,才想起來楊帥不知道這件事情。

“是的,軍長,正要跟你說呢,財政部擬議計劃用公款建設一些工廠什麼的,若是盈利,財政部就寬裕了。”

楊泰一聽,跳起來:“什麼?政府的產業?那不是與民爭財嗎?有政府撐腰,小老百姓的怎麼可能競爭得過你們,你們怎麼能這樣?”

國有資產,這絕對是一件新鮮的事情。晚清時候就有皇室資產的說法,形象十分惡劣。在楊泰看來,這公有產業就跟這皇室資產一樣,都是用官方背景來壓人,根本不是公平的買賣活動。

楊帥一愣,他不反對這個,因為他知道這個並不是楊泰說的那樣。他驚訝的是馬君武居然搞了這麼大的事情,他都不知道,而且也沒見馬君武說起過。想到這裡,楊帥又看了一眼白諸葛,因為白諸葛就是跟財政方面打交道的,他怎麼也不知道。

只見白諸葛眉頭一皺,他知道,只是沒想到馬君武會在這裡說出來,這可是大大的落了他面子,尤其是他看到了楊帥的眼神。

白諸葛急忙:“馬局長,楊泰的話雖然有點過,但是卻不是不值得考慮的問題。政府財政部出資辦的產業,各個方面的資源肯定要比老百姓要集中得多,你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楊帥:“想不到財政部這麼有錢。”

馬君武一驚,楊帥的話可是意味十足啊。

楊帥:“君武兄,現在局勢趨於穩定,我想在南寧建一所高校,還有在全市,以及三角灣地區都大力加強教育。你來看看,這是李正文和雷沛鴻兩位博士一同提上來的建議書,你也看看。”

馬君武大喜,教育去到那裡都是好事。現在看來,楊帥對這個財政部出資投資的事情不太喜歡,要是用在教育上,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尤其是今年因為得到了募捐的不少錢財,更重要的是,南寧方面根本就沒打算吧稅收上交給陸榮廷或者京城。

楊帥:“這個事情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不僅我們要大力實行,還要向陸將軍和譚督軍報告,希望能得到他們的支援啊。”

向陸榮廷和譚浩明要錢,幾乎不可能,不過這樣就堵住了他們向南寧要稅收的嘴,這是個形式問題。

“就叫廣西大學吧。”

楊帥一定想不到,這個廣西大學,最終讓馬君武徹底的脫離了政治,而專心於教育事業,讓他失去了一個強大的盟友。但是廣西大學,卻讓廣西的頓時成為了全國頂尖的學府。尤其是雷沛鴻博士,全國第一個提出強制教育的人,更是享譽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