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誰坐皇位
霸世人皇 丹師歸來 神之啟世錄 劍神 別動,那是我老婆 誤入婚局,老公藏太深 大明僅一位 皇后,朕錯了 舞娘拾夫 少爺饒了我
136誰坐皇位
老九、老十聽了,果斷地抱緊了他家八哥大腿。安安靜靜,不吭一聲。站在郡王隊伍裡,瞅著上頭臺階下,弘曆那玉樹臨風,好似全域性皆在掌控之中一樣!
八八站在親王佇列中,低頭不說話。理親王弘皙悄悄湊過來,說:“弘曆把我在江南的勢力都給忽悠了。八叔你那裡怎麼樣?”
八八冷笑,從牙縫裡哼一聲,“你四叔家出了幾隻狐狸,我雙拳難敵四手,自然不比你好多少!”
弘皙尷尬地嗯了一聲,悄聲勸解:“阿瑪給我託夢,叫我老實點兒,別出頭。八叔,您那裡呢?”
八八搖頭,“爺阿瑪沒給爺託夢。”
這倆人還想再聊,上頭弘曆身後瓜爾佳將軍一抬手,就聽殿外軍士喝聲,嚇得眾臣一個個夾緊脖子。張廷玉站在軍機處大臣佇列裡,不由嘆息:這就是我殫精竭慮教出來的徒弟?
鄂爾泰將手抽在袖子裡,低眉不語。如今,只能靜觀其變了。
弘晝苦著臉躲在一堆貝勒裡,一面低頭尋地縫,一面暗暗祈禱:四哥喂,您快點兒吧!弟弟我內急!
沒等太陽出來,弘曆看著百官議論的差不多了,就示意高斌——開始吧!
高斌之所以授職大學士,不是因為他家女兒當了弘曆庶福晉。而是其人確有真才實學,他女兒才能當上純貝勒庶福晉。由他開場,講的頗有水平。從堯舜禹,談到先帝,從先帝,談到當今。一番歌功頌德之後,話鋒一轉,說起雍正病情。說著說著,當場掉淚。說什麼聖上身體不好,國家不可一日無君。今日冒死進言,希望如今雍正最大的兒子——純貝勒弘曆能帶領諸位皇子,商量日後如何。
他剛做好總結陳詞,立馬就有不知名的御史進言,說既然已經尋到傳位詔書,就應該開啟,叫百官明白,日後該以誰為主。還有,雍正皇帝尚在,今日開啟傳位詔書,那麼,該將當今尊為太上皇,榮養宮中,頤養天年才是!還說,中宮皇后理應尊為皇太后,隨太上皇一起,榮養宮中。
弘曆當即陰沉下臉,義正詞嚴地訓斥,說什麼父母皆在,他豈可擅自登位,這人莫不是要陷他於不仁不義不忠不孝之地?當即示意瓜爾佳將軍,“御林軍何在?將這卑鄙之徒與爺叉出午門,處以極刑!”
幾名侍衛,全副盔甲,只露兩隻眼睛,從殿外進來,奔至這不知名的倒黴御史跟前,堵嘴、駕人、拖出,一系列動作,一氣呵成。
傅恆站在午門外,身邊廉親王大格格,懷裡抱著兒子,咯咯冷笑,“活該,叫他閒著沒事出風頭!眼看著都玄武門了,還不躲遠點兒!”
傅恆嘆氣,“格格,您先回去吧。接下來,不知道要出什麼事呢!”
廉大格格點頭,“好。我回去照顧婆婆,你自己小心。”說著,騎著馬便往家跑。直到望著夫人走遠,傅恆這才朝後一揮手,“準備!”
弘曆剛處置了這個不知道誰家的小御史,張廷玉站在隊裡,心都快跳出來。“言官!不殺言官!這是多少皇帝的忌諱!純貝勒啊純貝勒,您還沒登位,就要斬殺言官了嗎?”
鄂爾泰緊咬牙齒,悄悄朝張廷玉靠近一步。
老八、老九、老十、老十二、老十六、老十七俱深覺脊背發冷,沒想到啊沒想到,一直以來,那自稱是聖祖親自教養的純貝勒弘曆,使出的手段,可是狠辣陰險到連他爹都要自嘆不如!十四嘆氣,果然不是個積陰德的主哇!
李榮保默默站在眾人身後,心中哀嘆:“小月,不是阿瑪不疼你,實在你女婿太過分了!為了震懾百官,連御史都要殺!如此昏聵之人,當真是十年前,那個翩翩少年嗎?”
不說百官如何激動,弘曆站在陛前,覺著自己跟那個位子又近了一步。殺人又如何?李世民、朱棣,誰沒殺過人?最後,不都成就一番偉業?大不了,將弘經、弘緯尋個由頭圈了,以後,就像皇阿瑪對待二伯一般,供他們富貴終老就是!
弘曆剛示意高斌繼續下去,就聽殿外侍衛來報:“和碩淑慎公主奉旨回京,現公主儀鑾停駐安定門外,請求開門覲見!”
弘曆皺眉,淑慎公主回來了?怎麼這麼巧?
高斌垂眸,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決不能因一位公主,就壞了大事。急忙傳話:“請公主在城外稍事休息。自有人會去迎接。”
報信人不肯離去,“奴才不敢隱瞞,和碩淑慎公主所乘儀鑾,乃是皇后鑾駕。中宮之位,貴同天子,無有聖旨,奴才等不敢阻攔!”
弘曆登時怔住了,皇后疼愛幾位撫蒙公主,世人皆知。只是,誰也沒想到,皇后居然派出鑾駕前去相迎。如今,公主就在安定門外,如若不準其入,那就是對皇后嫡母不敬。如此一來,不孝不友的名頭,算是坐實了。
此時,李榮保出列,向上請求,“公主遠道歸來,奴才願去相迎。”
弘曆一看,好,不愧是一家人。老丈人親自去,自然沒有問題。急忙叫人護送李榮保出宮,接和碩淑慎公主去了。
李榮保領著人出去,到了午門外,衝周圍擺擺手。隨即,身後這些御林軍安安生生護送。途中,經過一處僻巷,只有李榮保一人出來,其他人,消失不見。出了巷子沒幾步,立刻,又有一對人馬緊跟上來。為首的一位湊到他跟前,“阿瑪,都安置好了。公主說,依計行事。”
李榮保點頭,“走,接公主去。”
再說皇宮。仁和堂外,五步一崗、十步一哨,端的是圍的水洩不通。
衲敏坐在雍正身邊,衝他淡淡一笑,“但願,今日不會血濺宮廷。”
雍正回皇后一個笑臉,拉過她的手,輕輕寫下幾個字。衲敏看了,含淚點頭,“好,我都聽你的!”
乾清宮,百官安靜,不發一言。張廷玉、鄂爾泰領著武官員裝蠟像;八八、十二分別領著一幫宗室王爺貝勒裝聾子。
弘曆心中發毛,但如今不得不繼續。叫來張廷玉、鄂爾泰,恭恭敬敬地舉起手中聖旨。“此乃傳位詔書,弘曆不才,不敢開封。請二位宰輔驗看。”
張廷玉、鄂爾泰一齊拱手,連說不敢。弘曆幾番請求,又叫來十二這隻老狐狸,三人一齊開啟。詔書分為三份,分別為滿、蒙、漢,三語書寫。十二捧著滿語詔書,漢、蒙分別由張廷玉、鄂爾泰捧在手中。
武大臣跪地聽宣。鑑於漢臣不通滿蒙語言,弘曆虛懷若谷地接受了馬奇老大人的建議,今日在朝堂上,由張廷玉張大人先念漢語詔書,然後,再宣滿蒙詔書。反正,一式三份,沒啥差別。
馬奇聽了,退回原本位子上,暗暗捏一把汗。
當著眾人的面,張廷玉低頭站到陛前,準備解開聖旨上的黃色絲絛。
殿外一聲大喝:“固倫和敬公主到!”
眨眼間,弘琴身著五爪金龍朝服,手扶碧荷,端莊貴氣地款款走來。身後跟著王五全、高無庸,手中託著拂塵,低頭領著眾宮人按序而入。殿門外,侍衛一個個呆呆看著,不敢上前攔阻,也不敢就這麼放任公主進來。
固倫公主駕到,百官施禮相迎。弘琴徑直走到陛前,扶著碧荷的手,上了臺階,一直走到龍椅前,頓了頓,一咬牙,轉身,穩穩坐下。衝百官發令:“眾卿平身。”
不等弘曆說話,十四急忙跳出來,“弘琴,快下來,那是龍椅。快下來!”
十二懷裡抱著詔書,不敢上去拉侄女,只能站在下面哄勸:“五侄女,別鬧了!回去找皇后娘娘,快去吧!”
弘琴淡淡一笑,輕輕瞄一眼,頓時在心裡感慨:果然高處不勝寒吶!對十二、十四微笑,“履親王、恂郡王,稍安勿躁。本宮今日前來,是來聽聽傳位詔書之事。如今,在當今陛下眾多子女中,只有純貝勒、和貝勒在朝堂之上。本宮身為固倫公主,位列親王之尊。事關國家興亡,不敢不來。二位暫且退下,凡事,本宮自有安排。”轉臉去看幾位宰輔,開口問:“張廷玉大人,漢詔書,可曾開啟?“
張廷玉急忙回答:“回公主話,正要開啟。”
弘琴微笑,“高斌大人說的是,皇位傳承,關乎社稷。國家百姓,俱應明告。還請張大人開啟詔書,讓我等明瞭,還國家一位名正言順的君王!”
弘琴這副端莊沉穩尊貴不凡的模樣,自打她出生以來,便是少見。十二、十四見了,只得暫且退到一旁。
張廷玉朝上躬身施禮,轉身,對著百官舉起手中詔書,公示之後,小心翼翼地解開明黃色絲絛。絲絛纏繞九道,張廷玉每解一圈,手就哆嗦一次。好容易將詔書解開,展開大致掃了一眼,不由朝弘曆那邊看去。
弘琴的心跟著一抖,想想臨來時,暗中收到的紙條,還是微笑著強自鎮定,“張大人,唸吧!”
張廷玉躬身,“臣——遵旨!”
“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輿制,持服二十七日,釋服佈告中外,鹹使聞知。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卯。”
弘琴聽完,手心一陣溼潤,冷靜下來,剛要說話,就聽下首廉親王跪地高呼:“兒臣謹遵聖諭,皇阿瑪萬歲萬歲萬萬歲!”
老九、老十、十二、十四——一直到二十四,皆跟著老八高呼:“皇阿瑪萬歲萬歲萬萬歲!”
張廷玉領著百官叩首,高呼:“聖祖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
鄂爾泰一看,履親王都手捧詔書跪下了,乾脆,我也跪吧!也跟著張廷玉高呼聖祖!
弘琴垂眸,等眾人都呼喊完了,這才抬手。高無庸會意,手託拂塵上前:“皇上有旨,眾卿平身!”
百官叩首再拜,放才站起。
弘琴看下頭弘曆頹然弓腰,暗暗嘆氣,但對這種“落水狗”,卻是非打不可。凌然開言:“純貝勒,百官叩首,唯獨你一人站立,可是對先帝傳位詔書有何疑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