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二 暗潮湧動的塞外草原
一代天妖 總裁的小妻子 九變天龍 檀修 史上第一混仙 重生之舊愛撩人 終極末世 上帝的遊戲 情定大清之雲禵 歐也妮·葛朗臺
一百零二 暗潮湧動的塞外草原
東漢末年,盤踞在北方的少數民族主要有匈奴,烏丸,鮮卑,羌氐,林胡等等!在以後的故事中多少會和本書的主人公李凌發聲一定的關係!既然前回說了天下諸侯的情況,也節我們也來說說它們吧!
先說歷史上真實的情況,讓大家有個基本的瞭解!而在本書故事的演義中,多少是會有些變動,所以不要詫異哦!
匈奴,漢末三國時期匈奴主要指南匈奴。靈帝時,南匈奴大亂,單于羌渠被殺,所立須卜骨單于不久也死。時值黃巾起義漢朝大亂,羌渠子於扶羅率匈奴軍與白波軍、黑山軍聯合,與曹操戰於陳留。於扶羅死,其弟呼廚泉續為單于。建安七年,曹操攻匈奴呼廚泉單于,使之歸附。從此扭轉了“胡騎在界,張雄跋扈”的局面。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將匈奴分為五部,每部以其貴族為帥,選漢人為司馬,以便監督。單于呼廚泉被曹操留於鄴為質。五胡亂華時期,南匈奴的劉淵率先建立“漢”政權,揭開了“五胡十六國”的序幕烏丸和林衚衕屬於東胡部落聯盟(主要活動在今天的內蒙古草原一帶),漢末其聯盟瓦解之後,烏丸餘眾退入烏桓山與鮮卑山,從此烏丸、鮮卑之名見於史冊,而林胡則淪落為一支弱小部落!烏丸與鮮卑一樣,一開始受制於匈奴,漢末雄據北方,不斷參與漢族地主階級的軍閥
鬥爭,曹操、公孫瓚、公孫康、袁紹都曾利用烏丸、鮮卑攻擊過對方。建安初蹋頓向袁紹求和親,在袁紹與公孫贊相持不下之際其出兵助袁紹擊敗了公孫贊。玩過遊戲《三國志8》以上版本的讀者都可能有同樣的體會,在江山未大定之前,烏丸等少數民族的地方是動不得的。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出征烏丸,大破其眾於白狼山,斬其首領蹋頓,主要原因是此人曾收留了袁熙,烏丸降者五十餘萬。餘部亡走遼東,為遼東太守公孫康所殺。自此,烏丸漸趨衰落,一部分融合於漢族,一部分融合於鮮卑。
鮮卑,是我國東北部的一個少數民族,曾經服屬於匈奴,至漢末方與漢朝發生關係。此時鮮卑常與盤踞陰山的匈奴發生戰爭,與漢朝基本屬於和平共處。和帝到順帝時,漢大破匈奴,匈奴被迫遠遁,“鮮卑因此轉徙據其地。匈奴餘種留者尚有十餘萬落,皆自號鮮卑,鮮卑由此強盛”由此,我們可以知道,鮮卑族後代與匈奴的關係了。桓、靈時,鮮卑稱兵五萬,開始成為漢大患。後來由於鮮卑的內部鬥爭,對漢朝的侵犯開始減弱。
曹操時代,鮮卑分裂成三個軍事力量。步度根,擁兵數十萬之眾,佔據今天的外蒙古一帶草原;軻比能,擁軍二十餘萬騎,據高柳以東的代郡、上谷邊塞
;素利、彌加等小集團,分佈在遼西、漁陽一帶。三個軍事集團中軻比能集團最強盛,《三國志*魏書》稱“軻比能本小種鮮卑,以勇健,斷法平端,不貪財物,眾推以為大人。其部落近邊塞,自袁紹據河北,中原人多亡叛歸之,教作兵器鎧鈍,頗學文字”。蜀漢相爭中,諸葛亮圍祁山時,遠結軻比能,促其引軍屯北地石城,與相首尾,以擾魏北境,牽制曹軍。
曹操對鮮卑採取安撫懷柔政策,設鮮卑校尉以管理之。建安中,曹操定幽州。之後鮮卑三部相互攻伐。公元233年,軻比能統一了漠南。之後由於軻比能“懷貳”,幽州刺史殺軻比能,更立其弟。軻比能死後,興起了拓拔部、宇文部、段部、慕容部,並不斷南遷,逐漸融入中華民族。
羌氐。羌,氐是對西北今甘肅、青海、新疆地區古代部落的統稱,起源很早,由於地域相鄰,所以羌、氐並稱。西北部的羌人部落眾多,分佈很廣,並往往與其他民族交錯雜居。自東漢末年以來,羌主要居於涼、益二州,在漢末也參與了軍閥混戰。建安十八年,曹操因楊千萬、阿貴與馬超聯合反抗,派夏侯淵滅阿貴,遣徐晃征討隴縣諸羌氐人。後劉備佔領漢中,遣張飛、馬超進佔下辯,羌氐眾部萬餘人響應。因為羌氐分佈在魏、蜀之間,故時而屬魏,時而屬蜀,成
為魏、蜀爭奪的物件,三國期間兵爭不斷,這個過程中內遷的羌、氐加速了漢化的過程。一部分羌、氐進入青藏高原,與青藏高原土著相融合,形成了青藏高原的主體民族藏族。
其它少數民族,如蜀漢的武陵蠻、西南蠻,居於滇東、滇中的少數民族眾多。建寧的雍闓、孟獲,永昌的呂凱等等都是部落貴族首領。南中是關係蜀漢存亡的大問題,《隆中對》就說到“西和諸戎,南撫夷越”。所以,南中反叛,諸葛亮採取的是攻心為上的方針,成功收復了西南蠻夷。而東吳的少數民族可以分為兩個,一個是蠻族,一個是百越後裔,都主要從事農業。吳後期對少數民族大批虜掠其人口為軍卒,嚴重影響了這些民族,但同時也加速了漢化的程序。
這些就是歷史上的漢末外族,也是將要在本書中出現的少數民族勢力,而以後與李凌最有關係的當數北方外族和西北的羌氐部落!現在的遊戲時間是公元186年2月,中原大地還基本處於一個比較平和的發展局面,各家勢力都在抓緊發展,積蓄自己的力量,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新挑戰!而此時,遊戲中或則是本書中的北方外族居住的塞外草原卻是一片暗潮湧動的景象!(由前文之中的詳細介紹中,讀者也可以看出塞外各個少數族之間的關係是錯綜複雜!為了豐富故事情
節,本書在這裡就算是有點添油加醋的嫌疑吧,藉此來新增一些故事情節!)匈奴右賢王,現在已經被李凌以各種藉口挽留在漢朝境內一直至今,最後也是終於好不容易才能夠回到了塞外草原!雖然右賢王的中原洛陽一行,還是受到了相當的禮遇和款待,不過這做俘虜的羞辱可不是隨便能夠忘的,尤其是其部下幾萬匈奴騎兵全軍覆沒於李凌之手的恥辱,更是讓其耿耿於懷,日夜想著如何報仇!而李凌自己同樣是時刻惦記著匈奴人可能的反撲!兩家已經接下了難以化解的冤仇,李凌等人毫不大意,也是在積極的整頓軍隊,訓練士卒,演練戰術!同時,還不斷派人手深入塞外多方打探這些草原民族的具體動向和勢力分佈,以及重要的地理資訊等!
同時,因為去年冬季的大雪是異常的厲害,草原上凍死了很多的牲畜,而且今年的春天草原上居然爆發了一場罕見的春荒,進而導致糧食的大量缺乏的,而各種恢復生產的工具,以及生活必須品等等更是十分的稀少的可憐!因此,為了生存這些少數民族的矛盾衝突就不可避免的爆發了:
烏丸和鮮卑為了爭奪水草豐盛的大草原以及烏桓山與鮮卑山兩座戰略要地的控制權,雙方爆發了激烈的衝突,兩家的精銳騎兵在廣袤的草原上不斷的廝殺爭奪,各有勝負難分難解!(
而其交戰地域主要在今天的內蒙和外蒙古交界之處)而匈奴的左賢王則和西面盤踞在今天甘肅境內的羌氐為了爭奪黃河水源和沿岸水草肥美之地同樣也是爆發了戰爭衝突!右賢王也是沒有閒著,便是積極聯絡林胡部落,由其出錢出糧出武器,外加籠絡的其它的一些小部落,這幾家人是來往十分密切,好像有什麼祕密的行動一樣!而一得到這些訊息,李凌立刻就引起了的警覺!尤其是右賢王的異動,更是讓人懷疑!
同時,這些草原外族內部也是有多多少少的矛盾!匈奴的左右賢王之間,也因為彼此之間因為勢力範圍大小不同,水草豐盛不同,也是常常爆發些小的矛盾!甚至有時候還為了爭奪權力,爆發軍事衝突,好在有匈奴大單于出面干涉,兩家還是勉強維持著相對和平的關係!同樣烏丸族的內部,也是因為獲得利益多少寡薄而有的人眼紅眼饞:烏丸的塔蘭部和李凌的關係最為密切,也是獲利最多的部落,而其它部落相對就要少些,這多少會讓人有些嫉妒!烏丸內部的不團結,在和鮮卑的軍事衝突中就不能夠集中全力應對,故而多次吃了敗仗,有了不少的損失,好險些丟了烏丸山這一戰略要地!
這樣說來,塞外幾大少數民族之間的矛盾可是不少,甚至是其間的祕密交易也是頻繁不斷:匈奴人的內部矛盾
,匈奴與烏丸的矛盾,烏丸與鮮卑矛盾,烏丸內部的利益分配,鮮卑與匈奴等等,大大小小的矛盾交織在一起,等等讓人幾乎是難以言盡!而這些種種矛盾衝突是李凌的機會還是新的挑戰?這就需要我們的好好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