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四卷 縱橫四海 第一百九十五章 顧而問之㈡

第四卷 縱橫四海 第一百九十五章 顧而問之㈡


一品女神 腹黑寶寶:上校爹地別囂張 悶騷首長,萌妻來襲 史上第一魔頭 仙界修仙 傾宸 重生之商業寫手 顧命大臣 橫槍豔血 重寫人生

第四卷 縱橫四海 第一百九十五章 顧而問之㈡

被李書記點名的這位張老兄,是個北方人,某電子公司的老闆,不知道是北方人直爽的性子還沒轉個彎,還是他本人確實是很有意見,故意借題發揮,說話果然很直接很謙虛:

“我讀的書不多,是個老粗,也沒那麼多想法。 我想如果我們企業到政府機關辦事的時候,只要準備的材料符合檔案上寫的,政府有關部門對最後的答覆有一個明確的期限就行。 如果能做到這一步,啥都不用說,深圳永遠是走在全國各地城市的前頭!”

看來這位張總曾受過不少氣,這直言不諱的勇氣也是值得欽佩的,幾位企業界人士齊給他一陣自發的掌聲。 只是眾人上看下看左看右看,也看不出他是個大老粗。 李書記很尷尬,連忙保證一定要改進工作,提高政府機構服務水準。

“李總,你有什麼高見?”李書記點名,他忽然想起他剛來深圳當市長時,李思明曾經就當面說過剛才張總提的意見吧?七八年過去了,這成了個老大難的問題,看來還是要改進滴。

“各位同志、專家,各位老總都談得要麼很概括很精煉,要麼談得很具體很詳細,很受啟發很受鼓舞。 我想說的都被說了,如何是好?”李思明笑著道。

“你在越南說的就很是一套嘛,你們微星科技的產值要佔到深圳高新技術產值的八成,你地意見。 我們會認真考慮的。 ”李書記笑吟吟地說道,自動將李思明的玩笑話過濾掉,他發現有李思明在,這種討論會也不會太枯燥乏味。

李思明在河內一番出人意料的演講,在李書記看來,他本人是很有想法的,作為一把手。 可不想市政府出臺的未來戰略,跟李思明及他的公司有什麼牴觸地地方。 據說北京和上海都給微星科技公司發了請柬,邀請李思明去投資設廠,李思明也曾經開玩笑說要“遷都”。 哎,當個一把手也不容易啊!

“高見倒是沒有,不過‘低見’還是有的。 ”李思明見大家都在認真聽他這位中國公認地首富,不禁有些好笑,一個人的地位要是高了。 這喜歡聽他發表“低見”的聽眾的數量和級別也是隨著上升。 不知是地位提升了,還是因為個人財富變得多了的緣故,名流啊。

“李先生要是辦個致富培訓班,我第一個報名!”身旁的張總忽然插科打諢地說道,“還可以收費!”

眾人鬨然大笑。

“嗯,說道發家致富,大家可能都想。 我想對財富的渴望是無數地人拋棄原有的工作的頭銜,投身商海的直接原因。 北京中關村不就是如此嗎?有人稱之為中國矽谷。 名不副實與否是另一回事。 既然我們深圳要做科技城,就要成為引導中國科技進步的最重要的力量。 我們可以考察下美國矽谷、中國矽谷和我們深圳的區別,他們的優勢,我們缺少什麼?深圳要在科技方面取得大發展,第一個指標是要有一批中國一流地甚至是世界一流的大企業,還要有無數的具有創新精神的中小企業。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後者才是最重要的。 只要技術夠先進,管理上也沒大的失望,小企業也能很快地變成大企業,微星公司就是一個例項。 但是小企業地發展首先要有資金,銀行給貸款嗎?對比美國矽谷,我們缺少一批風險投資企業,美國那些著名上市公司不都是風險投資的結果嗎?”李思明道。

“微軟是夠有錢的!”有人羨慕道,順便恭維了李思明一下,“李先生的投資眼光真讓人羨慕啊!”

“但這方面國內還沒有相應的法規和措施。 比如創業公司投資人如何退出的問題?私營企業上市眼下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立刻就有人提出了問題。

“還有。 深圳要實現剛剛各位專家同仁所提的目標,在產業上需要一個突破點。 ”李思明道。

“微星科技已經取得了突破。 我們當然以你們微星科技集團為龍頭,家電、半導體和通訊三大支柱產業。 ”李書記立刻肯定地說道。 這是李思明最愛聽這樣的話了,聽了這話讓他覺得自己沒白來。

“李書記,微星集團在85年正式成立的時候,我就說過要培養產業叢集效應,以我們地半導公司來說,分為積體電路設計、製造、封裝和測試。 目前我們專注於微處理器地設計和製造,但是我們實際上可以將封裝和測試分包出去,也可以將我們依靠我們的尖端製造技術,可以為那些只有設計能力而無力製造地企業提供代工,臺灣企業就是這麼做的,這樣專門化的分工,不僅可以做大做強,也可以減少上下游企業的成本。 形成合力,這就是叢集效應。 現在我們可以南山大道,微星科技園附近看到這樣的雛形。 ”李思明接著道。

很顯然李思明的話很有說服力,越來越多的電子企業落戶深圳,在微星科技園附近,陸續有些上下游企業與微星比鄰而居,相互之間越來越緊密。

“未來三至五年是什麼樣子?我想我們可以很清晰地預測到,因為就在眼前:電腦、手機這兩樣將迎來一個無比巨大的市場,其他家用電器我就不提了。 這兩樣是最能代表未來科技創新的產品,價值也高,想想看,如果中國人有一半人擁有手機會怎樣,有一億臺電腦又會怎樣?”李思明說著說著就吊起了所有人的胃口,“如果某一年深圳的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一萬億,我想也不是令人太意外的事!”

李思明放了個巨大的“衛星”,讓所有人都抓狂。 一萬億當然可以實現,不過是未來,有句話不是說嗎:未來是光明地,道路是曲折的。 李思明從口袋裡掏出一部AnyCall牌手機,這是公司用來測試用的。

“這裡誰在用?”李思明問道。

“我!”結果這裡頭書記、市長、局長們都在用。 那位張總也慢條斯理地掏出一部。

“你怎麼也有?”李思明奇道,因為當時為了測試系統,採取免費發放、免費使用的方式。 微星公司出資,由電信局負責管理。 有幸得到一部手機的人的範圍是比較狹窄的。 比如教師、勞動模範、電信局工作人員。 當然公務員們絕對在範圍之內,這也算是公司公關地一部分。

“現在在深圳,誰還用‘大磚頭’?怕丟人嘍!”張總笑著道,承認,“從一教師手裡高價弄過來的。 ”

“大家使用也有一段時間,大家說說看,這產品有沒有市場?”李思明大聲地問道。 那氣勢似乎誰敢否認,就滅了誰。

“這玩意當然好了,小巧實用,話音質量高,很少掉線,真乃商務辦公必備之佳品!”張總跟李思明一問一答,那情形就像一“託”,“李先生。 我有意像投資這方面,能否考慮一下?”

李思明用事實來說明李書記確立地三大支柱的重要性。

“是啊,還有計算機產業,目前深圳出貨量就佔了全部的大半江山!”有人說道。

“建設科技城,還有一個指標是人才的數量的質量,深圳只有一所深圳大學。 可是我們私營企業要去外地招人。 人家‘人才’問了:我的孩子可以在那裡上學嗎?可是咱深圳對外地人要收費,把人家給嚇跑了。 ”有人說道。

“我覺得深圳可以採取人才綠卡制度,給企業需要的人才提供與本地市民相同地待遇,不搞歧視,這個戶口制度就把人給卡死了,雖然現在取消不了,但是我們可以更靈活一些。 我們公司許多都是國外回來的,他們雖然不太在乎深圳收的那些錢,但是心裡不舒服不是?”李思明也發了發牢騷,不過他很厚道地提出了一些變通的方法。 “教育資源也許是有限的。 但是我們可以鼓勵企業辦學嘛,我們微星公司倒是願意辦個子弟學校。 因為我們的職工有80%是外地人。 現在臺商來深圳的也很多,他們的子女教育也是一個大問題,人家不可能經常往臺灣跑是吧?另外,我們還可以興建大學城,將校舍蓋好,吸引國內著名大學來此興辦分部,為我們深圳地未來提供人才儲備,這叫築巢引鳳。 當然這得慢慢來,一時可能還籌不到那麼多錢。 ”

物價漲了,學費漲了,醫院的服務水平倒是越來越差了,有了不滿,老百姓就要問問書記市長了。 要命的是,城市很小的時候,問題還沒那麼嚴重,一旦快速發展,人口急劇增長,各種問題永遠比解決的要多。 有著巨集偉的壯志是可喜地,但是制約的事情太多,李書記當然知道。

“你們不會認為我是守財奴吧?”李書記大叫冤枉,卻很認可,“李總提的建議相當的好,回頭我一定督辦。 ”

他發現有些跑題了,這個戰略研討會要不控制一下,就快變成了解決困難戶的高階會議了。

“大家還有什麼好的意見一起提出來,剛才大家講得都很好,讓我們理清了思路,又認識到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還有哪位同志談一談?”李書記道。

他說話時目光盯著李思明看,李思明可不想用同樣的眼神回視,萬一要是擦出點火花什麼的,就完了。 李思明手捧著茶杯,低著頭數著飄浮在水面上的茶葉片數量,努力回味著這種茶葉可能出自何地,結果卻沒分辨出來來。 看來這茶道高手,李思明是一輩子也當不成了。

大家都坐了一上午,其實該講地也都講了,一時有些冷場。 李思明等人將自己地見解和看法包括需求的東西,全一股腦兒講出來,總結提煉那是李書記自己地事情,李思明等人也代替不了。 這算得上是一個調查研究的過程,反映民意,如果只開這麼一個研討會,那麼就只反映了所謂一部分精英的民英。 李思明覺得自己已經盡了作為深圳一份子的義務,再這麼開下去,那就是浪費時間了,他早就想開溜,可是這不是千人大會,可以很容易藉機尿遁。

“李書記,我們堅決擁護市委市政府的決定,無條件贊成!”有人表態。 這真是廢話!

突然有個聲音小聲地問道:

“李書記,今天管午飯不?”

眾人立刻會意地大笑起來,說話的不是別人,正是李思明。 李書記才發現,時間早已經過了12點,大家一大早吃過早飯來的,坐了一上午,講了一上午,都確實餓壞了,裝了一肚子茶水,以茶充飢也不頂餓啊!沒人好意思提,這個惡人只有李思明當了。

“對不起、對不起,馬上跟我去市直機關食堂,我一定鎬勞鎬勞大家!”李書記連忙賠罪,“吃過飯,我們接著討論!”

“還要討論啊?”眾人哀號,還是填飽肚子要緊。

“我說李書記,怎麼著,也請我們去五星大酒店吃去啊!這半天時間我損失了一百萬吶!”李思明開玩笑道。

“那也行,只要你們能討論得讓我滿意就行。 ”李書記一口答應,“你的積極性是最差的!少了一百萬一千萬,對你來說不是毛毛雨嗎?”

“毛毛雨也是雨啊!”李思明反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