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四卷 縱橫四海 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買賣

第四卷 縱橫四海 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買賣


闖關45億 女僕的美好時光 絕命誘惑 侏羅記 拖走腹黑丞相 罪惡之眼 迷你戀人 亂世湮華 塵汐如夢

第四卷 縱橫四海 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買賣

拜別了沂蒙山,李思明回北京,這次是和妻子、兒子一起看望岳父母。

老爺子剛脫下軍裝退休了,成了一介平民。 這剛脫下軍裝,一時還不太適應,他以前除了愛看書之外,不愛養花弄草,也不喜歡下棋品茶,總之是很個很無趣很鬱悶的一個老頭。 現在不得不像個小學生一樣,試著種花種草,發誓要成為棋壇高手茶中聖手。 可憐庭院裡那些名貴的花花草草,被一竅不通的老頭子修剪得像個士兵,能不能活下去還很難說。

李思明趕到了北京,沒想到妻子楊月卻帶來一位大鼻子老外。

這個人李思明認識,而且是他傳奇的人生經歷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配角。 這人叫阿廖沙,前蘇聯遠東空軍少尉飛行員,曾經很不幸地成了李思明的俘虜。 他幾年前就已退役,退役時的軍銜為中校,如今算得上遠東小有名氣的商人。 關於這段“抓特務”的故事早在1991年的時候就已經在黑龍江農墾總局的報紙上出現過,也被眼下各種描述那個年代的回憶錄節選,是李思明認識的某個大興的知青寫的,將這段本來很簡單的故事寫得千折百回,洋洋灑灑數萬字,就像他本人在場親眼所見一樣,彷彿不寫得曲折一些,就顯不出自己的水平。

上一次見面大約是在二十年前,時光如梭,李思明的身材雖然仍然挺拔,但是小肚子已經開始鼓起來了。 而這位阿廖沙已經四十五歲了,已經挺起了很有規模的將軍肚。 二十年前,李思明和楊月還有這位阿廖沙是在寒冷地雪夜中圍著火堆取暖,而現在三人卻在北京城裡圍著四川火鍋喝著冰鎮啤酒。 也許沒有當年的那段故事,李思明和這位老外是永遠也不會認識,也許沒有那段插曲,楊月也許對李思明也沒那麼有“好感”。 人生就是那麼讓人難以琢磨。

阿廖沙這位人沒吃過如此麻辣的食物。 白面板變成紅面板,像是染上一層紅色的顏料。 腦門子冒著豆大的汗。 他一邊吹噓著自己的生意經,一邊大口大口地喝著啤酒。

“真辣啊,不過挺好吃的!”阿廖沙伸著舌頭叫著。

“你這次來找我,不光是看望我吧?”李思明懷疑道。

“哎,李,我是來做生意地,中國我都跑了七八趟了。 ”阿廖沙操著半生不熟的漢語道。 李思明聽著頭疼。

“你現在做中俄邊境貿易?這是個好買賣!”李思明驚訝地說道。

“是啊。 現在不錯。 我一個空軍中校,曾經地理想就是一輩子駕駛戰機遨遊天空,然後成為將軍,最後光榮退休。 可現在我得養活自己,養活一家老小,所以我就退役了。 好在自從當年我當了回俘虜,我就自學了漢語。 ”阿廖沙說到這,對自己當年的醜事。 有些不好意思,“總之現在,比大學教授、將軍之類的要過的好!”

這年頭,對於前蘇聯現俄羅斯聯邦的人來說,溫飽是個大問題,據說莫斯科大學的教授也不得不兼職做出租車司機。 人總要吃飽肚子。 有一批俄羅斯人當然包括更多的中國人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開始做起了進出口貿易。 生意一度十分興隆,拉上一車皮貨送往俄羅斯,然後開回一架大飛機是那個年代特有地傳奇故事。 前蘇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和畸形發展的工業體系,讓輕工業業品極為短缺,這正是有利可圖的行業。

“李,早就聽說您的事業正如日中天,真是令人難以置信。 我當年就知道你是很不一般的人物!”阿廖沙擦著臉上冒的汗,一邊恭維道。

“還行。 ”李思明淡淡地說道,他在回想當年這位前空軍飛行員的模樣。 只是已經太模糊了。 很難跟眼前這位商人聯絡在一起。

“聽說,您地公司出產的家用電器很不錯。 您看能否給我一批貨,價格嘛,便宜一些?”阿廖沙道。

“你不會想賒帳吧?”李思明道。

“嗯,您放心,只要您給我一車皮的貨,我運回去就能掙一大筆錢,我保證會補償給你更多的!”

李思明沒言語,臉上笑吟吟的,手指很有規律地扣著桌面。 楊月一看到李思明的這副樣子,就知道他在想什麼好處了。

“一車皮太少了吧?”李思明結束了深思,反問道。

“不少了!”阿廖沙道。

“乾脆從深圳,用船發貨,找個萬噸級地貨輪,直接運到遠東,如何?”

“那得多少錢啊?”阿廖沙張大了嘴巴,“消化不了這麼多啊!”

“沒關係,多裝點紡織品、日用品,能裝多少就裝多少,這都是掙錢的買賣!”李思明道,“事實上香江電器一直在加大海外市場的開拓,俄羅斯政局一直不穩,讓我們很難涉足。 你若感興趣,我可以派人跟你去俄羅斯,將來給你一些股份也不妨。 ”

“那就不是做貿易了,而是開一家正規的公司?”阿廖沙道。

“我聽說,這兩年俄羅斯知識分子移民不少,家庭生活太過艱難,我算得上知識分子,想幫幫苦難的俄羅斯知識分子。 可以介紹來我們微星集團嘛,只要是我們能用得上,有多少我要多少,待遇可以參考美國中上等標準!”李思明道,“我給你中介費,包你滿意!”

李思明就像是幹起了販賣人口的買賣,不過這表情還是一副急公好義的味道。

“你很有想法啊?”阿廖沙對李思明的這種想法很佩服,他可沒有必要表示一下自己地大義懍然的立場。 “我試試吧!”

“不過,我還有一項更大地買賣,就擔心你沒有膽子!”李思明道,“只要辦成,我讓你一夜之間成為億萬富翁!”

“什麼買賣?”李思明說得那麼有**力,阿廖沙精神一振。

“石油,我對西伯利亞地油田感興趣!”李思明沉聲說道。

“啊……”阿廖沙目瞪口呆。

“不試一試如何知道呢?打個比方。 如果某個油田值五十億美金,你能用三十億美金購得。 那麼這節省的二十億美金,我可以給你百分之十地回扣!”李思明道。

“果然是大買賣!”阿廖沙厭了厭口水,好半天才回過神來。

“我聽說美金在俄羅期就是硬通貨,堪比黃金,我可以用美元交易,只要價碼不太低,手段合理。 買個油田,我想並非什麼難事。 但是如果達成交易,那麼必須是聯邦政府、內閣、國家議會,地方首腦和議會也要給我背書。 為此我可以多付出一筆錢。 ”李思明如老神在在。

李思明說的“手段合理”,其實是相反地意思,在混亂的俄羅斯,要麼有權,要麼有錢。 錢可以買到權,唯有有錢人才是大爺。 而之所有要讓那麼多有權力地機構給他背書,是以防萬一,要讓合法性的依據做足。

這個機會很難得,過了這個村就沒那個店了。 李思明想趁火打劫,並且砸鍋賣錢也是值得的。

“這是個大買賣。 阿廖沙,我把這個發財的機會給了你,就看你能不能抓住了。 想想看,一轉手你就成了億萬富翁,這麼好的事情可不是隨處見的哦!”李思明接著**道。

“為什麼是我?”阿廖沙問道。

“因為我只認識你這個俄羅斯人!”李思明道。

李思明的“險惡用心”,阿廖沙看得很明白。 馬克思地《資本論》上不是說過嗎?只要是利潤足夠的高,即使上冒著上絞刑架的危險,也有人前赴後繼。 更何況,只要是用比那些新權貴們更高的價錢,風險還是比較小的。

1992年初至1994年的4月。 俄羅斯實施了以“自由化、穩定化、私有化”為核心內容的“休克療法”。 啟動了從計劃經濟制度向市場經濟制度轉軌的改革。 這一階段地主要特點是大刀闊斧的經濟自由化、私有化改革以及巨集觀經濟穩定政策。 俄政府希望藉此在較短時間內實現經濟穩定、市場供應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實現向市場經濟轉軌。 從實際效果來看。 “休克療法”改革非但沒有實現當初預想的目標,反而使原本嚴峻的經濟形勢更加惡化,造成了經濟嚴重下滑和惡性通貨膨脹,最高通脹率達到2500%。 圍繞改革的方式、成效、前景產生了廣泛的爭論,經歷了多次探索和曲折,付出了慘重地代價,最終不僅實現了從“休克”到“治療”的轉變,而且找到了更為寶貴的財富——“普京道路”。

而在“休克療法”這一階段,俄羅期誕生了無數個霍多爾科夫斯基、阿布拉莫維奇這樣的大亨,都是在權力之下的黑暗交易,自然資源被賤賣賤買,而圍繞自然資源的政治鬥爭後來也是讓人眼花繚亂。 風險很大,但很值得一試。

“幹!”阿廖沙端起一杯啤酒,咕嘟地一口喝下。

李思明的笑意更濃了。 只是萬一這個大買賣要是做成了,這錢從哪裡出?

將酒足飯飽和做著億萬富豪夢的阿廖沙送走,李思明和楊月手拉著手走在北京的大街上。 他們很久沒有這樣閒情逸致地在街上散步,他們似乎回想起往日的點點滴滴,想起當年地甜蜜歲月。 北京冬季地陽光悄悄地爬上西牆,給灰暗的牆面鍍上了層金色,晒在人地身上暖意洋洋。 兩人在街上閒蕩,沒有公司裡的煩心事,也沒有兒子搗蛋,心情很不錯,這讓他們回想起結婚前的年代。

唯一讓人不高興的是,前後左右不遠的地方保鏢們都在緊張地盯著四周。 這些保鏢們都是喬小龍介紹來的退伍軍人,並且經過專門的系統保安培訓,據說都曾擔任過國家領導人的衛士,順帶著曾智等人也沾了光。 幸虧沒有像香港電影裡演的那樣,一身黑西服戴墨鏡,那樣太拉風了,想不讓人注意都難。

“阿明,你的錢不夠多嗎?”楊月問道,她對李思明抓住一切機會掙錢的想法很不以為然。

“錢是好東西啊,有誰願意跟錢過不去?不缺錢,阿廖沙來中國幹什麼?不缺錢,我當年跑到美國幹什麼?”李思明振振有詞。

“你已經是中國首富了,要那麼錢幹嘛?”楊月反問道,“你可不能學那些香港富豪,沒事盡比富!”

“我可沒那麼低階趣味,我永遠是無產階級。 要共產,有錢可以多幫助一些人,當年老毛子也沒少讓咱中國人出血,我乘人之危,也算是給老祖宗報了仇。 再說咱是用錢買,又不是帶著槍炮去搶,咱是文明人,得按經濟規律辦事!”李思明樂呵呵地說道,“要是阿廖沙真有那麼神通廣大,我還擔心自己沒錢買呢!”

“原來你只是說說而已?”楊月不信,“這個俄羅斯人也就是一個小老闆,我不信他有那麼大能耐!”

“不試試怎麼知道?這個世界只要敢想敢做,沒什麼辦不到的。 如果真是做成了這一買賣,我就是砸鍋賣錢也要幹上一筆!”李思明道,“有更多的錢,我可以多建一些小學校,多幫助有困難的人,這才是最有意義的事情。 ”

“前些日子去山東沂蒙,受教育了?”楊月嘻嘻笑著道。

“樂於助人,扶危濟困是我一貫的宗旨嘛!”李思明笑著道。

不知道是真有利可圖,還是李思明說得太有**力,俄羅斯商人阿廖沙很快將手中的貨脫手之後,搖身一變就成了俄羅斯遠東新晉大亨,跑到了莫斯科,削尖了腦袋往權貴的圈子裡鑽。

成為億萬富翁的夢想,讓這位前蘇軍中校彷彿年輕了二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