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四卷 縱橫四海 第二百一十二章 龍騰㈠

第四卷 縱橫四海 第二百一十二章 龍騰㈠


最強超神系統 大清宰相厚黑日常 歸溪 腹黑總裁是妻奴 腹黑總裁輕點疼 馭山 仙宗道祖 回到1920 總裁BOSS的新寵 鎖鏈

第四卷 縱橫四海 第二百一十二章 龍騰㈠

“我送你的禮物收到了吧?”李思明在日本大阪機場一見到渡邊三郎就不懷好意地問道,他說的是“禿髮靈”。

“你這不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嗎?我要是你這個年紀,我倒是很願意試一試!”渡邊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頭頂,自嘲道,“人老珠黃久矣,想臭美也沒那個必要。 ”

“哪裡、哪裡,你在我的眼裡永遠是年輕而富有活力,你對工作的執著態度和勤奮的作風永遠值得我輩效仿。 順便問一下,你是如何保持這麼好的工作狀態?”李思明開玩笑道。 他真實的意思是說:你渡邊三郎辛苦了!李思明等幾位創業夥伴,實在是太熟悉了,在一起時經常相互開著無傷大雅的玩笑。

“哪裡、哪裡,你是老闆,能為你效力是我的榮幸!”渡邊也不含糊。

“你說這話好像你只是我的打工仔,我可不敢僱傭你這樣的打工仔。 ”李思明笑著道。

“你們二位難道想就這樣在機場聊下去?”站在一旁的祕書鄭英潔實在看不下去了,“二位老闆,正事要緊!”

……

李思明跟著渡邊來到位於大阪市的微星電池公司,幾位副總裁帶領著全體職員列隊歡迎李思明,齊整地向著李思明一行人行了個標準的鞠躬禮。 如果每人換上一身黑西服。 再加上如果每人帶上一付墨鏡,那就跟香港電影裡所描述地日本黑社會沒什麼兩樣。

李思明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他“親切接見”了幾位副總裁和十多位高階經理,許下了很多誘人的遠景:

“我們電器公司和電訊公司相繼在香港股市上市,締造了無數位百萬富翁、千萬富翁甚至億萬富翁,與員工共同成長,這是我們集團的堅持的原則之一。 將來我們微星電池也要在日本上市,相信我們在未來先進電池行業只要能確立我們的技術優勢。 而市場將是無限廣大地,單是未來中國市場將會為我們提供無限的商機。 到時候諸位如果一夜間成為百萬富翁,那不會是什麼稀奇地事情。 嗯,我更正一下,我說的是美元,當然不是日元!”

李思明用流利的稍帶一些怪異發音的日語震住了經理們,而他許下的美好未來更是讓人怦然心動,李思明再一次畫了個大大的餅。

“我很有信心。 因為我的信心來自於電池產業地未來趨勢,更是來自於你們的努力。 我此前雖身在中國,但是我對這裡發生的一切都瞭如指掌,我知道外界對公司有許多不太好的評論,再加上我是個中國人,讓事情變得更加複雜。 但是我要申明的是,我們微星科技是一家國際性的公司,我們的僱員遍佈全球。 將來會更多,主要公司也是在香港註冊與上市。 而各位將來也不要將自己侷限於日本國內,要將自己看作是一個有著全球化視野的微星人!”

李思明作為最大地boss,他試圖將自己塑造成一位可以依靠可以依賴甚至是和藹可親的老闆,他在微星電池公司內頻繁找人談話,拍拍某人的肩膀,拉著某位僱員談些讓下屬們感天動地的話。 還邀請一些渡邊事先早就擬定好的關鍵員工名單的職員們去香港和深圳公費旅遊。 總之,他使出渾身解數,拉攏著這些還在忐忑不安地職員們,讓他們放鬆警惕,紛紛站在了自己這一邊:

“石井先生,你向公司提的關於採購事務的合理化建議,十分切合公司實際,渡邊先生提拔你為負責採購的部長,也是人盡其才,希望你繼續努力!”

“小林先生。 你們技術中心改革進展的十分不錯。 但是你們的工程師的薪水水平,跟我們集團總部的中央研究院的高階工程師們的差距還不小。 希望你能儘快給我一個讓你們加薪地理由!”

“橫路,您為公司服務了十五年,但是您看上去依然幹勁十足,公司現在就需要您這樣地有經驗有能力有幹勁的職員,公司從本月起給你加薪,希望你繼續加油!”

……

李思明應邀參觀了日本幾家大公司,包括東芝和NEC這樣地巨頭,此前這些公司跟微星科技集團就有過接觸。 李思明夢想著打入日本市場,而這些公司也希望能獲得性價比更高的微星微處理器,雙方已經就此開展了數次談判。

日本是一個很複雜很奇怪的社會,就單個人來說,菊與刀似乎並不能完全概括日本人的全部,而日本社會卻是充滿著各種截然不同的矛盾的複合體。 它一方面力求做到它的西方老師的民主與法制要求,另一方面在政治與經濟中充斥著裙帶關係與政治獻金。 這是一個官商結合緊密的國家。

李思明的微星科技想在日本投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得打通官商兩界,讓日本從東京通產省到地方政府,都能給你一路開綠燈才行。 渡邊早年在日本時,認識不少日本政客,現在這些人大多都已經成了實權人物,渡邊即使長期在中國,也沒有跟這些人斷了關係。

渡邊出面,邀請了多位日本政界的重要級人物到某度假村進行了一次所謂的“工作會談”。 當日本女人嗲聲嗲氣地撲入議員們的懷中的時候,他們的眼中只有慾望;當美酒伴著芬芳倒入酒杯之時,他們喝的是面子和某種滿足感;當李思明指使人將一件件“微不足道”的“私人禮品”送入議員們地手中時,他們的笑臉更是燦爛;而渡邊有意無意地對即將參選某政治職務的議員們或政客們給予某種支援的暗示時。 更是讓這些人心領神會。

這個世界永遠沒有免費的午餐,而商業賄賂也並非李思明等人的發明,他也不會是最後一位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之人,那些跨國公司為了進入一個守衛森嚴地市場,如果有這樣的舉動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只不過有地做得很巧妙,有的很直白而已。 這一系列合法、非法或者合法但不合理的行為。 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做“公關”。

渡邊出面跟政客們周旋。 而李思明沒有露面,對此他有自己的解釋:

第一,你是日本人,我就是點頭哈腰,學你們日本人那樣鞠躬,可這腰總是彎得不夠標準;

第二,他們都是你的“老相好”了。 你們在一起可以做到親密無間,我一個外國人加入進來,就不一樣了。 即使是內心醜陋的人,也要在我這個外國人面前保持正人君子地大好形象吧?

“行了,你別解釋了,你不就是想保持你的個人形象嗎?”渡邊對他的理由根本就不在乎。

“所以說嘛,你才是老江湖,這種事只有你這位久經考驗之人才能服眾。 不過你放心。 你太太那裡我是不會說的!”李思明道。

“那我太感謝你了。 不過,你這是不是太多此一舉了,我可是什麼事都沒幹!”渡邊聽了李思明這別有用心的話很是氣憤。

“對,我當然相信你的人品了,你說沒發生什麼意外,那就真的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過。 ”李思明用無比肯定的語氣說道。 不過他地眼神總是讓渡邊感到十分的曖昧。

“我想我是不是交友不慎啊?”渡邊惱羞成怒,“下次這種事你去!”

雖然渡邊對李思明的玩笑話很不高興,但是工作還是要做的。 趨熱打鐵,在某議員的牽線搭橋下,上市公司香江電器收購了日本一家小型電器公司的絕大部分股份,然後計劃以OEM地方式生產香江牌的電器,雖然這成本立即上升了不少,但也是無奈之舉。 這跟微星半導體計劃在大阪設立的晶片工廠不同,晶片工廠屬於那種人力成本可以忽略不計的高技術投資。

1994年9月20日,微星半導體公司在日本東京舉行新一代微處理器全球首發式。 新一代微星微處理器採用0.5微米的製造工藝。 涵蓋從初級的66MHZ到100MHz的較高階產品。 最高檔次的型號定價為每塊950美元。 微星半導體將自己的新一款微處理器命名為“DRAGON”,中文名為“龍騰”。 其中的寓意非凡。

“這是我們最新一代地產品,是兩千多名工程師地傑作,由於運用分級生產的模式,可以讓我們節約大量地成本,讓微處理器更加便宜。 同時,在75MHZ及其以上產品中,增加了倍頻設計,可以為大量的DIY使用者提供更多的選擇,增強了多媒體的擴充套件功能,總之這將是一次**性的設計,相信廣大日本的使用者將會從中受益,並會得到最完美的體驗。 ”微星半導體的總裁兼CEO徐子健在東京產品釋出會上這樣表示。

“MicroStar Indide Program計劃將會為我們的經銷商提供資金支援,我們將會為他們向向用戶推薦我們的產品,而提供適當的現金返點,而且在日常的促銷廣告中,只要符合我們的要求,我們也會分擔一部分的廣告費用。 這就保證了我們的日本經銷商或者代理商的利益,同時,日本的計算機廠商也是計劃之中的重要方面,相信所有的渠道客戶都將從中受益。 ”徐大帥在面對應邀出席的廣大經銷商和計算機廠商許諾。

微星微處理器早已經登陸日本市場,但是數量並不多,並且在日本受到了英特爾最強大的阻擊,後者在日本早就有自己的晶片工廠,由於直接在市場建立工廠,因而挾它的傳統優勢,在這個市場上獨佔鰲頭,這也是微星半導體想在日本建立自己的晶片工廠地原因之所在。

微星科技集團在日本的行動規模頗為巨大,除了早前微星電池(日本)有限公司的成立。 最新的電器工廠的建立,現在微星半導體又和日本大阪地方政府簽約,準備建立一家投資約十億美元的晶片工廠。

李思明等人在日本的行動,引起了日本地高度注意,又掀起了廣泛的熱議,紛紛在頭版介紹微星科技集團公司,對這家中國公司地實力進行討論。 這從很大程度上讓日本人意識到。 中國並不是全面落後的,還有一家公司在某些方面處於一流的水準。 當然免不了有一部分人。 有些過於**,感受到某種威脅。

李思明並不害怕,為了促成自己這一雄心勃勃計劃,光是公關費就額外增加了1億美元,過去的無數的事實證明,公關從某種意義上講,甚至比技術本身更重要。 李思明等人當然不會因這筆“小錢”而失去一個市場。 資本總是追求更大的利益。

英特爾反擊了,它立刻宣佈要在日本增加一個晶片工廠,試圖依靠自己雄厚的財力和技術力量,加上龐大地規模優勢,壓跨微星半導體公司。 AMD公司早前就推出了自己的K5系列微處理器,也加入了進來,一場轟轟烈烈的晶片大戰拉開了序幕,只有廣大使用者包括日本人在內在一邊看著很高興。 微星與AMD試圖聯手。 相互交換各自掌握的多達200項專利技術,但是這一企圖被美國政府以涉及國家安全為由給制止了,但這並不妨礙雙方的密切協作,尤其是微星半導體,壟斷了整個欣欣向榮的中國市場,讓它在新一輪的市場競爭中有了一個穩固的基地。

同時。 香港上市公司AnyCall在韓國建立分部,主要生產BP機,以跟摩托羅拉在韓國地工廠抗衡。 AnyCall電訊每年為中國市場提供大約400萬部BP機,現在它的目光已經轉向了海外市場。 它從香港股市募集的鉅額資金才剛剛開始花銷呢!

1994年10月1日,AnyCall電訊與美國高通公司在香港釋出新版的CDMA標準,命名為S-94。 這是一個更加開放更加完善的標準,它從一開始就將目標定在實現跨網路和跨國界的運營上,這一開放式地全球標準使得裝置之間,包括通訊系統裝置和電話裝置能夠協同工作。 另外,龐大的市場將吸引了更多新的CDMA裝置供應商。 並刺激已經佔有一定市場地位的廠商進行研發投資。 直接產生規模經濟、刺激創新、降低價格的良性效果。 雙方的標準起草小組,同時釋出了大約130項的全面建議書。 不同建議書經分組而成為一套12系列,用來指導整個產業鏈中的個體進行自主製造與創新。 一個有組織的力量已經蓄勢待發。

此時歐洲已經1992年大多數歐洲G**運營者開始商用業務。 到1994年5月已有50個G**網在世界上運營,10月總客戶數已超過400萬,國際漫遊客戶每月呼叫次數超過500萬,客戶平均增長超過50%。 同時,歐洲到1994年已有6個運營者採用了DCSI800系統系統。

關於CDMA行動通訊標準,已經到了必須要上的地步了,因為這是一個跟G**直接競爭地系統。 雖然此前關於微星公司地CDMA標準受到過置疑,但是在深圳的試驗網執行兩年多以來,已經讓所有人意識到這一技術擁有許多優勢。 而中國地廣大市場相當於整個歐洲市場,這才是真正讓人驚歎的地方,雖然從成熟度或者從使用者的購買力來講還差得太遠,但是如果有人說這個市場將一定會締造三到五個電信業巨頭,誰能否認這一點?中國國內的各家廠商早已經摩拳擦掌,準備分切這一巨大的蛋糕。

“我們看不出CDMA在中國內地受到任何阻礙,從內地政府官員們發表看法時的喜悅表情,和一些國營或私營企業的總經理們興奮的談話中,我們可以知道,內地上馬第二代行動通訊網已經到了最後的準備時刻。 為了獲得手機牌照,內地十多個企業鬧得不可開交,雖然AnyCall電訊不會放棄生產手機,但是它不可能獨佔這一龐大的市場。

AnyCall電訊的總裁兼CEO張華先生此前在北京曾對媒體說,該公司希望這個機會能夠更開放一些,特別是那些私營公司,因為這樣才能讓使用者真正享受到科技的便利性,並且用得起手機。 預計,該公司在手機設計與製造方面將會定位於高中端,而低端市場它將不會感興趣,並且手機用的晶片也要依賴於它的晶片工廠。

據悉,為了穩妥地上馬這一工程,AnyCall電訊花了將近三年時間培養了一大批產業鏈企業,包括早已在深圳嶄露頭角的中興和華為公司。 這將是一個巨大的讓人難以想像的市場。

所以那些手中掌握著AnyCall電訊公司股票的人們,可以等著股票再一次暴漲吧!”香港股市分析師撰文這樣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