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縱橫四海 第一百五十九章 英特納雄耐爾
極品美女大小姐 惡弟的禁寵 透視狂醫 重生財閥千金 馭獸道 魔法世界的武者 歸魂墓 風牽雲動 魅詭 賺到大牌夫
第四卷 縱橫四海 第一百五十九章 英特納雄耐爾
罰款當然沒罰成。 不過相反的是,曾智卻從公司借了五百萬美金。
曾智是以個人名義向公司借的,當然是為了私事。 說來他也挺可憐的,表面上風風光光,但是全部身家已經押在微星集團公司的上面,自己私人要用一大筆錢,當然只能以個人名義借,可不能想拿就拿。 不為別的,這位鑽石王老五終於要結婚了,他想的倒是挺周到,趕在春節期間結婚,也不耽誤公司的事情。
香港王老五級別的人中,曾智的年紀還算得上年輕,可是在大陸出生和長大的他,跟那些號稱要享受生活的單身貴族們不同,他也很想有個屬於自己的小家庭。 尤其是看到徐大帥和李思明相繼做了父親之後。 這是他個人的解釋,至於他那位記者女朋友有沒有施加壓力,或者是美色使然,李思明等人就只能瞎猜了。
借錢是為了結婚,恐怕沒有哪個香港豪門子弟過得像他這樣可憐吧?在李思明第一次赴港之前,曾智僅有一個富家子弟的表,因為李思明,曾智在外人看來這幾年因為電影掙了N多美金,外人哪裡知道事實真相。 這兩年因為微星集團的在內地的投資,香港各界也有所瞭解,但是微星的錢恨不得一分錢當兩分錢使。 所以李思明等人一致同意從帳上借點錢,怎麼說曾智也是香港有影響力家族中的一名成員,雖說對曾智的來說,他地婚禮是全家族的事。 也是家族出錢,但個人手頭上有點錢,說話也有點底氣,場面上更不能太寒酸。 曾智也是個愛面子的人,總不能讓自己的三叔給自己“私房錢”。
也許為了表達自己的男子漢大丈夫“獨立自主”的身份,曾經堅決要求在渡邊三郎老婆開的婚紗攝影店裡拍結婚照,可是那位吳雅雯小姐卻抱著“肥水不流外人田”或者勤儉節約地主張。 堅決要求在自家姐姐開的店裡拍照,結果是兩家店裡各拍了一套。 所以渡邊三郎最高興了。
一邊曾智忙著籌備婚禮,另一邊渡邊和張華忙著調查研究,準備提交一份完整地可行性報告,從即日起,他們算是分家過小日子了,李思明有言在先,不會再輸血了。
而李思明忙著籌備和中科院的談判。 耗時半個月這久。 其實也談不上什麼談判,雙方各取所需,這背後有一隻無形的手在推動著整個事件的發展,就只有雙方的主要決策者知道。 李思明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針對雙方的研發優勢,強調互補性和互利性,以達到最大收益。
1987年1月20日,農曆臘月二十一。 在即將到來地春節的隆隆鞭炮聲中,雙方在深圳市政府大樓會議廳達成協議。
國家科委也參與協議的簽署,另外電子工業部部長也參加了簽字儀式,這讓李思明感到興奮。 深圳特區政府領導班子自然也對此極為重視,李市長也親自到場祝賀。 這一里程碑式的科技事件的背景是,國務院科技領導小組自86年的3月以來。 會同有關部門,組織了200多名專家,透過大量調研,正式推出了中國《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綱要》,不久前的11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轉發這個綱要,“863”計劃由此命名。
協議一,雙方在微星公司中央研究院擬定的技術框架內,共同對第二代移動通訊技術系統工程七大類十三個子類進行技術攻關,微星公司和中科院有關所、室將組成聯合科技攻關小組。 進行基礎研究和技術攻關。 專案研究資金全部由微星公司提供。 專案成果標地為3億元人民幣。 後來,郵電部北京設計所(後劃歸中國移動)、北京與南京的郵電大學有關專家也加入進來。
協議二。 微星中央研究院與中科院下屬的廣州電子技術研究所,雙方確立以晶圓製造為基礎,在精密工程、半導體裝置、晶體材料製品、蝕刻製品研製及開發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 4大類共15個專案的研究資金由微星公司提供,專案成果標的為1億5千萬元人民幣。
協議三,中科院在深圳微星科技大廈內,設立先進整合技術研究所,與微星中央研究院開展相關領域基礎性、前瞻性與戰略性研究,堅持多學科交叉,軟硬體並重,以系統整合技術開發為主,以單項技術研發為輔,建立先進整合科學與工程領域發展相應地學科基礎;堅持面向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科技需求,以應用為導向。 共12個專案,研發資金由微星公司提供,專案成果標的為2億4千萬元人民幣。
協議四,微星公司設立“長江學者”基金,單方面無償支援中科院推薦的專家,在十個基礎自然科學方面的研究工作。 微星公司承諾從1987年起,每年將無償向中科院提供不少於1千萬元人民幣的研究資金,此項協議期暫定為五年。
協議五,中科院在微星公司設立研究生實習基地,微星半導體公司予以配合和支援。 同時中科院將在微星公司設立博士後工作流動站,微星公司將無條件提供研究條件。
雙方還簽署了一攬子約束性協議,將雙方的責任、義務和權利進行細化。
“譁、譁!”在熱烈的掌聲之中,李思明代表微星公司發表一番熱情洋溢的講話:
“尊敬的國家科委方主任、電子工業部李部長、中科院周院長、李市長,各位專家、同事們,大家是晚上好!
今天這個夜晚將會是一個在微星公司在中科院歷史上留下注腳,因為我們雙方在諸位的見證下達成了一攬子協議。 雙方致力於提高中國在半導體和通訊領域地科技發展。 我相信,經過雙方地努力,並將研究成果應用於實際生產力,將會大大的提高中國在世界相關領域地競爭力,最終的結果將會讓更多的國內企業受益,因為無論是半導體行業還是與此密切相關的通訊領域,都是一個系統地產業。 它離不開更多的企業參與。
微星公司承諾,將會將相關技術分別擴散給國內上下游地企業。 比如半導體材料的製造,透過這種技術擴散,將迅速提升國內相關企業的技術水準,而我們微星將因為原材料成本的降低而受益。 再比如我們的IC製造技術,將會提高國內的電子應用裝置的技術等級,因而可以減少對國外產品地依賴,而我們微星公司也將有所收益。
更重要的是。 我們將走出一條新的道路,那就是科研單位與企業之間的密切合作,無疑是體制外的一條道路。 中科院將透過與微星公司中央研究院270名科研人員的交流、合作,不僅提高自身的能力,也獲得了更多的研究資金。 如果成功,將會造福於整個中國地半導體行業。
總之,這是一個雙贏甚至多贏的局面。 我代表微星公司真誠地祝願這個計劃將會取得成功。 ”
大手筆,如果光看專案成果標的。 人們就可能要為微星公司的資金實力驚歎,更為微星公司老闆的魄力折服,更何況這還不算微星公司為此投入的研究資金,那隻能以倍數計。
此前,各部地首長在李思明的陪同下參觀了公司,先進的裝置和製造技術。 還有150多位歸國人員,讓諸位領導十分眼熱,這給他們帶來了一個印象,那就是微星公司在國內相關技術上是領先的,微星公司並不是有求於中科院,而是真誠地希望能夠平等地合作。 這可以理解為某種很有技巧的公關,所以當你和對手談判的時候,除了談判桌上,不要太過靠近。
對於這些首長們來說,微星公司往往只是在各種年度報告中出現過。 除了投資較大號稱技術先進之外。 沒有直觀的印象,但是從今天起。 微星公司將會成為他們心目中的“理想企業”。
這一天,李思明的年紀是29歲零三個月,但是年輕的他在幾位高階領導面前表現地十分得體,不卑不亢。 他很有技巧地語言能力,高深的專業知識和對領域內獨到地看法,給來賓留下很深的印象。 這一次可以說是他第一次跟與半導體行業最高領導部門的領導見面。 因而談判進行地比較順利,更何況這背後的力量,推動著這一次自由戀愛終成正果。
但是事情總有兩方面,微星公司表面上還是一家香港公司,中科院作為一個國家最高科學研究機構,跟微星合作,那就是跟資本家合作,在有些人眼裡,那跟屈膝賣國沒什麼兩樣。 但是中央級的新聞對此只是發了一條簡訊,深圳本地的報紙在省外的影響力較小,相反的,在公告之後,上海某大報發表了一番詰問:中科院在為誰服務?
中科院的正副領導們為此頗受一些非議,但是很快的,這股非議偃旗息鼓了。 那些非議者,看不清科研發展中的規律,他們只看到表,沒有看到裡,只帶著某種意識,而看不到其中的積極意義,沒有錢什麼也幹不成,躲在研究室裡面壁十年也不會太有成果。
李思明更是無所謂,他得到他想得到的,為此他也付出了代價,各專案本身的研究投資自不必說,李思明本來就不得不投資的,而專案獎金就是李思明需要付出的代價,這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李思明很清楚這一點。 從目前來看,公司的資金還很充足,就是擔心付出了代價之後,成果寥寥。 但是李思明自始至終都很堅定,半途而廢不是他的性格,搞科研就要有不撞南山不回頭的氣勢和意志。
李思明覺得自己比未來的那些跨國公司要無私得多,最起碼他不會網羅所有人才,不會不計後果地挖牆腳。 那些跨國公司每每在中國人快要研製出某先進技術的時候,打著“幫助中國”的旗號無償轉讓,變相地讓中國人放棄打破技術封鎖的嘗試,資本對利益從來就是有私心的,這是與生俱來的生物習性。 李思明在得知一些負面新聞之後,卻發誓要用的自己的實際行動能表明自己,這不是為了證明別人是錯的,而是自己的使命感使然。
正如某位業類人士後來說:
“深圳從建特區以來,做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就是批准了微星集團的投資,中國第一次有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高新技術公司,一個不僅對技術無比熱情的公司,也是一個對產業規律有著深刻認識的公司,更是一個在企業管理上成為標杆型企業的公司。 無數的企業效仿著微星公司的成功之路,加入到了技術創新的行列之中,微星公司的價值很難用它的市值來衡量!很難想像,如果沒有微星公司,中國的高新技術產業將會是什麼局面。 ”
但有資格出席那次協議簽署的儀式的人,印象中最深刻地要屬李思明一次即興的表演,或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戰鬥的號角,李思明發表了一段簡短的演說之後,站在話筒前,在眾人詫異的眼神中,他帶頭高唱起《國際歌》: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我們要奪回勞動果實,讓思想衝破牢籠!
快把那爐火燒得通紅,趁熱打鐵才會成功!
這是最後的鬥爭,團結起來到明天,
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這是最後的鬥爭,團結起來到明天,
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
李思明的即興表演,讓出席的嘉賓們有種不可思議的想法,在不明真相者和那些第一次見到李思明的人的眼裡,李思明代表的是外商,卻唱起了屬於無產階級的戰鬥之歌。 也許是受到了李思明的**所感染,會議廳裡響起了雄壯的歌聲。
“我發現自己是如此的激動,以至於不能安坐或思考。 我想只有那些重獲自由即將踏上新徵程的人們才能感受到這種即將揭開未來神祕面紗的激動心情。 我希望跨越邊境,與朋友相見握手。 我希望太平洋的海水如同夢中一樣的藍。 我希望。 ”李思明又一次想起了他拍的某部電影中經典臺詞。
李思明早已身處在一個他夢想的充滿**的自由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