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縱橫四海 第六十五章 日子不好過
一場關於愛你的遊戲 上門總裁:竹馬前任太粘人 墨有琉璃淺清水 武逆九天 光暈·初次反擊 亡靈國度 屍鬼飼養日記 澄莊 登徒子 皇上,非禮勿擾
第四卷 縱橫四海 第六十五章 日子不好過
送走了西雅圖客人,李思明雖然想做周瑜,但是人家卻不一定會樂意去做黃蓋。 弄不好,反目成仇就太不應該了。
“還是做好自己的工作才是正事!”這是李思明的想法。
不過,李思明是清閒不下來的,身在美國伯班克的他,又迎來了一位香港客人,也是位熟人。 不過李思明看到他,就知道他是有什麼目的來的。
“最近日子不好過啊!”銀都機構的林老闆一見面就叫苦。
李思明將對方打量了三四遍,可是就找不出一點“勞苦大眾”的樣子,穿著頗為體面,本來就面相斯文,鼻樑上還架著一副考究的金絲邊眼鏡,這派頭倒像一位“成功人士”,就差嘴裡叼根雪茄了,這樣的人,家裡也會是揭不開鍋的樣子?
“您這不是寒磣我嗎?大老遠地跨過太平洋,就是來臭貧幾句?”李思明不屑道,“有本事,你去紐約華爾街,對著那些股票經紀人說:我是個來自香港的窮光蛋,賞臉捐幾個美元吧。 ”
“那種事我怎麼會做呢?再怎麼說也不能丟咱中國人的臉呢!”
“就你這副模樣,要是去乞討,估計會被別人送進精神病院。 拜託!這乞討是大有學問的,不是你這種人能幹得了的。 最起碼這專業素質要有的,就你這造型,從上往下,從腳往頭上。 左看右看,前看後看,也沒看出你家裡窮得已經沒米下鍋的樣子!”李思明將林老闆鄙視了一番,“你這樣站在美國人民地面前,美國人都會無地自容,穿成這樣還哭窮,還讓不讓人活了。 那人家美國人只能都集體排隊跳海自殺!”
“哎呀,雖然我現在還像個老闆。 可是如今這日子沒法過了?”
“為什麼?”李思明問道。
“現在北京正在和英國人談判,香港人心浮動,股票、房地產市場下滑,特別是港幣不斷貶值,現在人們都忙著移民或者轉移資產。 ”林老闆訴苦道。
1982年9月22日,英國首相瑪格麗特※#8226;撒切爾在她的丈夫丹尼斯※#8226;撒切爾、香港總督尤德爵士等人陪同下,從日本飛抵北京。 與中國政府領導人就香港問題舉行正式會談。 撒切爾是攜著馬島之戰的八面威風,來到北京的,那場戰爭之中,英國人不怕舟車勞頓,跨過大洋,在別人家門口輕易地取勝,彷彿讓人們再一次看到了那日不落帝國昔日的榮耀。 她曾問將軍們武力“保衛香港”的前景如何,但左右皆愕然搖頭。
不過。 這個主權問題北京早就限定了底線,中國政府領導人的明確表態,使撒切爾夫人沉不住氣了,在第二天地會議上,正式會見一開始,“鐵娘子”就擺出強硬的態度。 丟擲“三個條約有效”和“維持香港繁榮穩定離不開英國”兩上自以為得計地“招數”,宣稱:有關香港三個條約白紙黑字寫在那裡,任何人都無法抹煞這一事實,既然條約仍然存在,就必須遵守,如果中國收回香港,就會給香港帶來災難性的影響,破壞香港繁榮,要使香港繁榮得以維持,英國人治理是一個必要條件。 因此。 所謂香港前途問題的解決方案,必須以英國治理為前提。
但是中國人不給“鐵娘子”一點討價還價的餘地。 使她真有點出乎意料。 這位一向注重儀表,舉手投足非常得體的全球最著名的女政治家會談後走下人民大會堂臺階時,一腳踩空,跪倒在地。 在她身旁的港督尤德和英駐華大使柯利達連忙將她扶起,幸得無恙。
由於英方仍然堅持“主權換治權”地立場,會談從一開始就陷入僵局。 英方並打出“經濟牌”、“民意牌”、“英人参加香港行政管理牌”以及所謂“駐軍牌”等對中方施加壓力,進行討價還價。 香港人心浮動、股票、房地產市場下滑,特別是港幣不斷貶值,港英當局不但不採取任何措施穩定局面,反而推波助瀾,港府財政司彭勵治宣稱,中國在談判中所採取的態度和做法直接影響了港幣的表現,除非中國有明確的表示,否則港元的弱勢將會持續。 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在倫敦接受美國記者採訪時竟然說,由於香港前途不明,正面臨重大的金融和政治動盪,英國為了香港人利益才與中國談判的。 言外之意是中國不為香港人的利益著想,導致了港幣貶值,金融動盪,把責任推到中國政府頭上,對中國政府施加壓力。 由於英方大打“經濟牌”,港人心裡籠罩著陰影,許多人一清早到銀行排隊把手頭地港幣換成美元或黃金,一些外資銀行也大量拋售港幣,使港幣從1982年7月匯率由1美元兌換5.913港元跌破7港元,並且還有繼續跌下去的趨勢。 市民人心惶惶,不但急於丟擲手中港幣,把港幣存款轉為外幣存款,甚至將美元存款兌成美元現鈔。 有些商店開始以美元售貨,拒收港幣,市面並出現搶購日用品風潮,商品供應一向十分豐富的香港,有的超級市場,大米、花生油等生活必需品被搶購一空,並流傳銀行不穩的謠言,香港金融體系面臨全面崩潰的危機。
“這個啊?不過,這好像跟你這個電影公司老闆沒多大關係吧?地價下滑,不是你我地錯,咱們都沒損失一分錢;港幣貶值,也不是你我的錯,咱沒有心理負擔;香港被割讓,更不是你我的錯,那是老祖宗的錯,收不收回,也不是你我所能決定的。 我要是能讓港幣保值,那我還在這裡混著幹嘛!”李思明笑道。
這倒提醒了他。 他手上還有一些港幣,這下一定損失不少。 俗話說,這隔行如隔山,這金融方面地事情,他一向不**,也沒什麼概念,不像那些跟這行打交道的人。 稍有風吹草動,就如驚弓之鳥般逃跑或者乘虛而入。 不過他對香港的未來倒是充滿信心。 要是投資未來,一準賺了:英資公司撤了,還有那鄉土生土長的二等公民紛紛移民,倒是一個機會。 只買土地等不動產,不失為一個發財的機會。 只可惜,一是他不懂行;二是沒專業人來打理;三是要是有哪怕一個億美金就好了。
“怎麼沒關係,我們公司放在銀行裡地財產。 一天天地縮水,我能不急嗎?”
“那也是你們香港有錢人地事。 跟我們窮人沒關係!”李思明輕笑,“我根本就不信你們公司地港幣資產沒有兌換成美金!”
“話雖如此,但是商人總得讓自己地資產保值和增值吧?”
“這好像是英國佬地事情吧?我又不是英國首相或者香港總督,你找我幹嘛?”李思明道。
“聽說你和曾智先生在這美國人的地盤幹得不賴,能不能讓在下也分一杯羹?”林老闆繞了大半圈,終於說出自己的目的,上次他沒能入股。 現在看來真是失策。
“你說這話,可真沒良心!”李思明愕然,“你說說看,你從我這賺了多少錢?什麼是沒本的買賣,你這就是!”
林老闆不提這事還好,李思明還當他是個同胞兼政治認同者。 不把他當外人看。 他一提這事,李思明只能把他當成一個奸商,還是那種不需要付出一點代價的那種。 李思明的兩部電影都將亞洲地發行交給了他,特別是在大陸的版權,他不需要付出一分錢,都是盡賺!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嘛。 再說了,我們也沒讓你太吃虧,這不,剛剛替你的電影獲了一個獎。 ”
“什麼獎?”李思明奇怪了。 自己的電影參評他怎麼會不知道?
“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林老闆笑吟吟地道。 好懸沒讓李思明將喝到嘴裡的茶水噴出來。
這一年《咱們的牛百歲》等三部影片獲一等獎,《血。 總是熱的》等片獲二等獎。 而香港銀都機構引進的由上海譯製片廠譯製地《肖申克的救贖》則獲得了譯製片獎。
“這跟我可沒關係,就連這對我來說是虛假的榮譽,也是你們的!”李思明笑道,“要實事求是嘛!”
林老闆有些不好意思,不過他卻沒表現出來,要不然就不會被李思明稱為奸商了。 事實上,李思明影片的亞洲市場宣傳費用都是他付的,當然還包括大量地人手。 不過這得到的和付出的嚴重不成正比。
“這個嘛。 我承認!”林老闆道,“在下這次來,是來跟你協商一下,咱們能否籤一個長期的合同?”他倒是想得好,做個穩賺不賠的買賣。
“還是以前的模式?我拍片,你在亞洲賣片子,其中大陸的票房全歸你。 然後你又跑過來哭窮?”李思明挖苦道,“我只是一位導演,託您的福,混得還不錯。 生意上的事,你應該找曾老闆說啊?”
“李思明同志太謙虛了!”林老闆用“同志”套近乎,“咱心裡都明白,你才是幕後的老闆!”
“我說地話管用?”李思明側著臉衝著他。
“管用!”
“那好,我有一個條件!”
“什麼條件?”林老闆有些心虛,“不會獅子大開口吧?我也不是替自己掙錢!”
“很簡單,把你手中地美金,全借給我,當然利息什麼的,是一分沒有。 ”李思明透過他剛才地哭窮,倒是萌發了揣著大筆美金到香港去收購土地,做個“囤積居奇”的奸商。
林老闆有些猶豫不決,他手上倒是有五千萬美金,手中有美金心裡不慌,這借給別人卻是另外一回事,沒有放在自己手中保險,當然會有些不捨。
“我用我們在深圳的那片土地做抵押,還有我的公司,這總夠了吧?”李思明道,“做人要厚道!”
“行,當然行!”林老闆爽快地答應,“不過這我一人決定不了,至於原因你是知道的!”
“我不急,不過我可不願等你回去開十來個會議然後請示再做討論決定。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可是深圳的口號!我借花獻佛,送給你。 ”李思明露出白牙,讓林老闆有些心慌,“日本的渡邊先生,跟我們幾位兄弟都是老相識了。 人家可比你有錢,上個月還哭著喊著要借給我錢,可我想,與其借日本鬼子的錢,還不如借同胞的錢,那樣咱花得自在!”
“是、是!”林老闆心中惡寒,“我不幫你,誰幫你,這事我包了!”
“那你就早去早回,我等著你的好訊息!”李思明不客氣地道,“順便說一下,我的下一部電影更賺錢,可別過了這個村沒那個店了。 ”
李思明並不著急,他掌握著主動權,這種感覺很不錯,不像跟那個蓋茨會面,讓他總覺得憋氣。
……
“阿智,我們現在手頭上還有多少港幣?”李思明在林老闆走後,對著曾智問道,事實上他以前從不過問這些事情。
“一釐錢也沒有!”曾智斬釘截鐵地說道。
“怎麼會呢?”李思明認為很不可思議,“不會是有人貪汙了吧?”
“貪你個頭!”曾智抄起手中的檔案裝腔作勢想砸過去。
“那怎麼會沒有一釐錢港幣呢?”李思明驚奇地問道。
“我們的管家袁侯先生,認為持有港幣會帶來重大損失,早就將手頭的港幣換成了美金、日元還有人民幣,損失不大!”曾智解釋道。
“這猴子果然猴精,在內地大學學了幾年會計,對國際金融也是觸類旁通啊!”李思明感嘆道,“嗯,未來的財務總經理就是他了!”
“你以為就你一個人會掙錢,我們幾個都只會花錢?”曾智嘟噥道,“搞得自己像老黃牛似的!”
“你對香港的未來怎麼看?”李思明問道,“今天我才知道,香港現在經濟很不妙啊!”
“你才知道啊?後知後覺!”曾智道,“與別人相反,我對香港的未來很看好,英國佬這次扮演著很不光彩的角色。 打擊面太廣,得罪的人太多了,我看會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我有一個建議,我們可不可以乘虛而入,利用地價暴跌的機會,囤積居奇。 這方面我不懂,但是經濟學上的規律卻是很清晰的,香港總歸是一個小地方,地價不會無限制跌下去,早晚會與需求相適應的!”李思明想了想。
“你才知道啊?”曾智又一次打擊了一下李思明,“我們手頭上還有不少美金,早就開始行動了,能賺多少就賺多少!”
李思明愕然:“還有什麼是我不知道的?我是大股東啊!”
“大股東又怎樣?你就拍你的電影,想辦法多掙美國人民的錢就行了!”曾智扔下一句話,拍拍屁股走了,“我們還等著更多的米下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