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四卷 縱橫四海 第四十章 曾智的隱私

第四卷 縱橫四海 第四十章 曾智的隱私


幻想娛樂時代 全才大少 孩兒他爹是海豚 離婚以後 老公很凶勐:總裁摯愛小萌妻 異界邪惡博士 魔道至聖 戰破星河 魔裝少女 盜宋

第四卷 縱橫四海 第四十章 曾智的隱私

晚上,曾智的別墅裡。

“阿智啊,你今天跟吳小姐,說了些什麼?”李思明問道。

“私人的話,你也要知道?你跟楊月說的甜言蜜語也要說給我聽嗎?”曾智抽著煙,將脖子靠在沙發靠背上,懶洋洋地反問道。

“切,你們情話請我聽,我也不想知道。 我想知道的是,你不會將我的來路說得那麼清楚吧?咱們大陸人的一切,對香港人來說都是別樣的世界,充滿神祕感,特別是前幾年。 我好歹現在也算是踏入了電影圈了,我可不想報紙上成天對我的過去說三道四的!”李思明道。

“在這個圈子內,你就得有這個覺悟。 想吃肉又罵屠夫殘忍,你這人真是難伺候!”曾智道。

“聽你這話我是罪有應得?好像我真的有什麼‘醜事’被你要挾!”李思明道。

“要說‘醜事’,你還真沒有,不過當年你在北大荒的事情卻很讓人感興趣的,要不這樣,我們拍這麼一部電影如何?”

“你不會全告訴了吳小姐了吧?”李思明問道,“知青的事情,對於這些記者們來說就是一個神祕的事情,指不定會寫出什麼來。 ”

“沒有,我知道你對記者沒有什麼好感。 當年的事情我沒細說,這你放心!”

“戀愛中的人都很盲目,會喪失理智。 我對你不放心。 ”

“你別忘了我單名一個‘智’。 缺地就不是智。 ”曾智道。

“‘痣’?對,我差點忘了,你屁股左右各有一個痣,咱們大興的知青,不分男女老幼,誰不知道啊?老天爺真會開玩笑!”李思明忽然想起了曾智一件比較隱祕的事情,當年剛到北大荒的時候。 曾智死活不願和大家一起洗澡,過了好幾個月。 大家才知道原來如此,此事一時成為知青中的笑談。

“哈哈!”小刀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看到曾智氣得漲紅的表情,硬憋了回去。

李思明卻自言自語道:“你要是多說一句話,我就將這件事宣傳出去,相信記者們都很歡迎。 尤其是吳小姐,說不定她會為此提前嫁給你。 就為了實際檢驗一番,到時候你就佔了大便宜了。 ”

“好、好,你夠厲害行了吧!”曾智恨地咬牙切齒。

第二天,各大媒體對李思明進行了吹捧,比如吳MM的《大陸導演抒寫神奇,曾太子慧眼識人》,果然是戀愛中地女人會失去理智。 曾智還故意在李思明的面前,將這篇文章從頭到尾看到整整五遍。 還一本正經地大聲地朗讀,一付臭美地樣子。

令李思明意外的是,主流大報也對此進行報道,還從李思明的北大教授身份上做文章。 很顯然李思明的年齡不得不讓人對此懷疑,他們對李思明的背景極為感興趣,事實上主流媒體對大陸的一切非常感興趣。 特別是政治前途不明朗的情況下,尤其是李思明地劇組還在人民大會堂做過客。 對此李思明很是無奈,只要自己出現在公眾的面前,就要有被人深挖新聞素材的覺悟。 這也是李思明一直以來對記者沒有好感的原因,這也是他後來長達十多年沒有在公眾場合出現過一次的原因。 一個科學家,如果經常出現公眾場合,經常出現在媒體面前,那他就不是一位稱職的科學家,這是李思明信奉的格言。 但李思明現在的身份只是一位導演,所以他就不得不接受這些審視。

票房節節攀升。 每天都有要增加複製地報告。 曾智每天會不由自主地突然傻笑起來,讓李思明笑罵不已。 幾乎每天都有新的電影院加入放映的行列中來。 影迷仍然熱捧不已。

“今天你看《十面埋伏》了嗎?”這是兩人見面時的問候語。

“今天我弄到了一張《十面埋伏》的電影票,厲害吧,我請你去看?”這是男青年在女友面前炫耀的資本,實際上是他提前幾天辛苦排了大半天隊才弄到地。

香港電影通常本地的銷售情況,決定了外埠的銷售情況。 目前,娛樂稅徵收的比率為票價的百分之十,這對香港電影來說並不太高,後來這一稅目甚至取消了,這才有虛報票房的行為出現,反正吹牛不上稅,吹得高點,好在海外多賣點錢,不過那時候也是香港電影沒落的開始。

亞洲市場是香港電影的勢力範圍,臺灣電影已經死掉,日本電影畸形,韓國電影扭曲。 臺灣、日本、韓國、東南亞是香港電影的主要市場,而同期好萊塢的電影在香港地票房根本就排不到前十。 對於香港地電影人來說,這真是一派繁榮的景象。 香港本土就可以收回成本,外埠收入都是盡賺,拍了一部叫座地電影就等於有了一臺印錢機器,人人都拼命地拍電影,一天工作十五六個小時也不是什麼新聞。

“在日本,我的影片賣得也不錯,跟《最佳拍檔》也差不多,估計大約能收回800萬,南韓大約600萬,東南亞加起來預計也有1000萬的收入。 ”曾智看著報表道。

“臺灣沒有嗎?”李思明奇怪道。

“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你這個導演是大陸的,我這個老闆的大伯也是大陸當高官,影片也是大大陸拍的,銀都跟我們的關係也是眾所周知的。 ”曾智解釋道。 李思明悄然大悟,因為他知道後來梁家輝憑藉《垂簾聽政》獲第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時,當時年方26歲。 由於《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是在內地拍攝 梁家輝旋即遭到臺灣當局的封殺, 一度無人找他拍戲。 香港電影人可不願引火上身,所以他被迫去擺地攤餬口。

“沒了就沒了唄,有什麼大不了地!”曾智不以為然。

“你看,賺了點錢就吹了起來。 ”李思明道,“這個世界上還有人嫌錢多了?”

“嗯,你真的要去美國?你考慮清楚了嗎?”

“我從不打無準備之仗!”李思明道,“你就準備收錢吧!”

“我現在就怕你頭腦發熱。 在美國可不比香港,那裡我們可沒什麼認識的人。 嘉禾電影公司倒是有這方面的嘗試。 不過人家是財大氣粗,咱們只不過有點小錢而已。 ”曾智道。

經過10多年發展而事業基礎已趨穩固的嘉禾,並不滿足於只做一家“香港的電影公司”,它要壯大成為一家“國際性的電影公司”。 除了不斷加強傳統國語片地製作規模和娛樂水準穩佔國語片固有市場外,自1980年開始,投資拍攝英語發音的國際性娛樂片,將成龍和許冠文有計劃地推向國際。 第一部成龍主演地功夫動作片《殺手壕》並不成功。 但翌年拍攝的大堆頭賽車動作片《炮彈飛車》卻在國際市場上反應熱烈,為嘉禾賺取了1億元港幣以上的純利。 因此,成龍個人雖未能如願成為可以打入歐美市場的大明星,但嘉禾仍繼續他們同時投資拍攝中國片和外國片的雙線發展計劃,終於在90年代以《忍者龜》系列電影震驚美國影壇。

“那又怎樣?你這個人什麼都好,就是看輕自己,就那天記者見面會來說吧,你看上去也不比香港總督差嘛。 咱們現在的錢已經不少了。 我們只用半年就賺了別人一輩子都賺不來的錢,二十世紀什麼最重要?人最重要,更重要是腦子。 ”李思明指了指自己地腦袋,“我這顆腦袋,只會比別人冷靜,不會去做自己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

“好、好。 你是老闆,你說的算,反正我已經見怪不怪了!”曾智道。

原本的歷史上《最佳拍擋》是香港有史以來最賣座影片,1982年香港電影票房冠軍,票房2604萬,打破香港票房記錄,香港影壇從嘉禾時代過渡到新藝城時代,香港影壇最賣座的影星許冠傑正式成為又一位影壇一哥。 新藝城來了!新藝城七巨頭麥原先都是不得志的影壇小人物,沒想到合在一起會迸發出這麼大的能量,沒有他們。 就沒有香港電影的全盛時期!連續三年《最佳拍擋》系列都是票房冠軍。 直到後來地福星出世。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邵氏全面停止了電影業務。 嘉禾、新藝城、德寶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李思明的這部電影,很遺憾沒有能改變歷史,但是後來在香港的票房也達到了2500萬,在外埠特別是日本的收入要好些。 更為重要的是,李思明開創了新武俠片地浪潮,跟風之作撲天蓋地地出現了。

“李思明的《十面埋伏》,開創了一個新的武俠片的時代,是有史以來一部真正稱得上大製作的武俠片,它形成了新武俠片的潮流,其中最吸引人要數其中的精彩好看的武打設計,改變了70年代以來的硬馬硬橋式的功夫片主流,讓觀眾們大飽眼福。 其中,這部電影地武術指導將這部影片中地武打發揚光大,因此我們可以在《黃飛鴻》系列、《笑傲江湖》系列中找到這部片子的影子,甚至在好萊塢地動作片中也可以看到香港武術指導們的影子。這部電影的故事內容本身並沒有什麼特別,但是服裝、音樂、外景、武打設計無一不是精良之作,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造就了三大主角未來的明星之路,唯一遺憾的是,這也是李思明在香港拍攝的第一部也是最後一部電影。 但是這部影片帶來了一個後果,就是觀眾開始提高了自己的要求,對一部電影的各方面元素要求提高了一個檔次,這也就提高了一部電影的成本。 ” 某電影評論後來如是說。

而李思明當時可沒想到這些,他當時想的是如何再籌一筆錢。

“雖然我們第一次就掙大錢了,卻感覺到自己更需要錢。 ”曾智後來這樣評價當時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