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四卷 縱橫四海 第三章 一個人一個活法

第四卷 縱橫四海 第三章 一個人一個活法


盲嫂 霸寵傲妻成癮 與惡魔同枕:總裁,放了我! 逼婚成寵:傅少,請剋制! 重生之千金有毒 妃誠勿擾 21世紀控制者愛上殘廢王爺 未來科幻 妖皇陛下請滾開 逼入洞房

第四卷 縱橫四海 第三章 一個人一個活法

李思明在家裡呆了兩天,他就被校長叫去了。

“小李啊,你回來了怎麼不來我這裡啊?”校長直接問道。

“這個嘛,我剛回來,還沒適應過來,這不,你要見我,我不立馬從家裡趕過來了嗎?”李思明道。

“是嗎?我要不是聽別人說起,我恐怕還不知道你回京了呢?怎麼樣,在南方工作得還好吧?”

“還好,還好!”李思明連忙道。

“現在回來好啊,你是立即回來工作還是另有打算?”校長關切地問道,因為他知道李思明身份的特殊性,不過從他的角度來講,他倒是十分希望李思明能留在學校裡教書或者搞科研。

“這個嘛,校長,我還沒想好。 ”李思明說道,他理解校長的期盼,但有些不忍打擊他的良好願望。

“說實話,我從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角度來講,我是不贊成你從事與教育或科研無關的事情,我認為大學裡是做學問最好的地方。 我們也很需要你這樣的人才,我希望你好好考慮一下。 ”校長直截了當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他並不清楚李思明這幾年在南方到底在做些什麼,他也不是那麼好奇。

“校長,謝謝您的關心,請允許我多一點時間考慮一下?”李思明小心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沒問題。 我尊重你的任何選擇,假如你要離開。 我說地是假如,你有哪一天要是想回來了,隨時可以過來。 ”校長點頭同意,“其實我覺得你離開本校,去其它研究所,並不需要辭職轉移檔案什麼的。 ”

“謝謝校長!”李思明向這位令人尊敬的長者鞠了一躬。

離開校長室,李思明去了一趟他曾經短暫住過的宿舍,現在那裡還空著一張鋪。 那是留給他的。 在這個世界上,他總是過著集體生活。 在北大荒如此,在軍隊裡如此,在大學裡也是如此。 也許不久的將來,這種集體的生活將離他而去。 當一個人成為集體中地一份子的時候,集體地影響總會在他身上留下記憶。

老葉和陳劍都在,李思明注意到老葉那本常翻的英漢字典,如今已經處於甲等殘疾狀態。 兩人見到李思明十分開心。 他們倆人現在都是大四的學生,明年初就要畢業了。 兩人都準備考研,而且都還想讓李思明做他們的導師。 李思明倒是無所謂,這兩位絕對是屬於勤奮好學的那一類學生,只是他現在還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帶研究生的資格,更何況他還不一定會在這座象牙塔裡呆太久的時間,因為外面地世界很精彩,現在他只想讓自己充分的休息。

兩位好學生一臉失望。 李思明只好許諾如果他可以帶研究生的話,他一定會收他們倆。 李思明心裡有一些好笑,老葉的年紀比自己要大,雖然心理年齡比自己要小,但是他總覺得有些彆扭,這麼一個學生要是跟在自己身旁。 不知道的還以為自己是他的學生呢。

李思明每天漫無目的地在街上閒逛,看著大街上或忙碌悠閒的人群,李思明感覺到這就是生活:小販們彷彿一夜之間從地上冒了出來,跟著派出所或工商局地人打著遊擊;公交車售票員敲打著車身,大聲喝斥著,讓那些蜂擁而至的乘客靠邊;街頭年老的大爺大嬸們站在路邊話著家常,今天糧食漲價了,明天鹽漲價了;公園裡的石桌上擺著的棋盤被圍得水洩不通,看棋支招的比下棋地性急;某位男青年手中攥著電影票在電影門口,緊張又興奮地等著戀人的大駕光臨;小孩們最快樂。 他們在老胡同裡追逐著打著巷戰。

李思明忽然想起小刀。 眼前的一切應該是小刀希望過的生活,那個英俊帥氣的年輕人不知道現在還是否常做著惡夢。 小刀兩年前轉業去的是家鄉那座小城的公安局。 仍然穿著制服,只是從來沒有寫過隻言片語,李思明倒是有些想念,不知道他過得還好不好。

“瞧一瞧,看一看,正宗香港流行名牌牛仔褲,款式新穎質量好,小夥子穿上那叫帥氣,女同志穿著,保準回頭率百分百!”一個聲音在身旁大聲地叫賣著。

李思明聽著有趣,香港的名牌牛仔褲什麼時候跑到這個小街上來了。 這個服裝店在街邊一個經過簡單裝修的房子內,外面還搭著塑膠蓬,地上和兩側牆體上一溜各種樣式的牛仔褲,一張大白板上寫著“正宗香港名牌”六個大字。

店主正夾著菸捲,對著路邊地行人賣力地叫賣著,路人倒是真有不少人駐足,清一色的都是年輕人,牛仔褲同喇叭褲一樣,絕對對年輕人很有吸引力,成了“時髦”地代名詞。

店主見李思明站在身側,連忙轉身熱情的推銷他的牛仔褲:“哥們,買牛仔褲啊,我這……”店主愣住了。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原來是李思明啊,我還以為……”原來是錢大海,李思明的兵團戰友加好兄弟。

“大海,真是稀奇,你不是在服裝廠嗎?,怎麼做起了這個?”李思明接過錢大海遞過的煙,奇怪地問道。 這年月能進工廠到工人,是個很值得珍惜的機會,雖說發不了財,但是養家餬口是沒有問題的,要是有耐心或者更有門路,還有分房的機會,這要是換成了二十年後的年輕人,那要是羨慕死。

“別提了,我跟我們那個廠長不對付。 他搞不正之風,大吃大喝,我看不慣就往上告,結果檢舉信又轉到他的手裡。 三天兩頭給我找碴。 咱兵團戰士什麼都缺,就是不缺骨氣,我一氣之下辭職不幹了。 ”錢大海找了個椅子,兩人就坐在路邊聊著。

“你丫地怎麼想起來幹這個?”

“咱總得吃飯吧,咱們知青一代不是有個順口溜:生下來就捱餓,上學就停課,畢業就下鄉。 回來沒工作。 我還好了,現在家裡不像前幾年有負擔。 只要我肯幹,不會餓死。 ”

“你這裡真的是‘香港名牌’?”李思明懷疑道。

“什麼名牌,全是仿的,要真是香港名牌,誰買得起?那也就是一噱頭,賣的明白買的也明白。 ”

“你還真不容易!”李思明道。 個體戶最初出現,便為很多人所不齒。 所以。 他們的權益沒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做地也大多是些不成氣候的小營生。 那時,很多人嚇唬不用功地孩子常說:“瞧你這孬勁兒,再不用功,就讓你到街上練攤兒,當個體戶去!”還有一句流行語,叫:“大姑娘要想體驗生活練吆喝,就趕緊找個個體戶嫁過去。 ”後來。 許多小打小鬧的個體戶發了大財,成了款爺兒,人們的觀念才轉變過來,由開始的鄙夷變為滿臉的羨慕。 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實際上,遠遠不用三十年。

“這你可能不知道。 前兩年,工商局管警察逮,整天就是和他們打游擊,貓捉耗子。 我們有怨氣,他們也累得夠嗆,吃力不討好。 再說了,二十七八歲待業在家的人多了去了,尤其是咱知青,吃過苦好不容易回來了又不給安排工作,難道不準自己在大街上做個小本買賣啊。 人總要吃飯嘛。 一國營二集體。 不三不四幹個體。 現在好了,去年6月21日。 北京市工商局通知說,原來不準經營個體、工商業的待業青年和退休職工,現允許經營。 只是對僱工人數有限制。 ”

1952年,中國地個體戶有750萬人。 經過20多年“興無滅資”的改造,到1978年,個體戶只剩下15萬人。 1981年底,個體戶增長到101萬人。 但是,當時私營和民營企業仍不被承認,個體戶也被限制在拾遺補缺的範圍,百萬富翁們也開始從倒服裝、開飯館、賣大碗茶、賣茶葉蛋的人中生出了。

“你剛才吆喝得挺好啊,挺有水準的啊,我都走出了老遠,又返回來看看。 ”李思明笑道。

“那是被逼的!”錢大海有些不好意思,“我剛做生意的時候,真張不了嘴啊,想當年咱在萬人大會上做過演講,揭鬥過別人,從不知道什麼叫怯場,那時候站在臺上那是光榮。 可這跟在街上做買賣吆喝可真不一樣,人人都盯著你看,我就像動物園裡的猴子,被人打量三十遍。 ”

“我倒是挺佩服你地。 ”

“沒法子,一個人一個活法。 在我們這些人中,你是最有出息的,我相信你將來會更有出息。 阿明,將來可不要見到我這個個體戶裝作不認識啊。 ”錢大海開玩笑道。

“哪能那樣呢。 你看我這不是和你在這裡聊了大半天!”李思明道。

“前兩年怎麼沒見到你,聽大帥你去了南方?”

“是啊。 你們常見面?”

“是啊,蒙他們看得起我,讓我當了那個知青聯誼會的常委呢!每年來收幾次人頭稅。 ”錢大活罵道,可臉上卻帶著笑意。

“這麼說,咱還都是常委,這到底有多少個常委啊?”李思明哈哈大笑。

“有一百多個吧,每次聚會我都參加。 看到那麼知青朋友,就像找到了組織,跟他們有那個什麼,對!‘共同語言’!跟文化人接觸接觸,也可以將咱身上銅臭味去掉一些。 ”錢大海感嘆道。

“這就是你的不對了,個體戶現在不招人待見,過幾年你再看看,絕對讓現在瞧不上的人羨慕。 不是有那麼一句話麼: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地!”李思明道。

“咱也等著翻身農奴把歌唱!”

“沒你說得那麼不堪。 ”李思明道,“要我說,要賺就賺大錢,我瞧你這樣也就是二道販子。 ”

“阿明,你說怎麼才能賺大錢。 咱大興的知青,誰不知道你腦袋瓜子好使,你給支支招?”錢大海連忙再遞上一支菸。

“你應該……”李思明嘰哩哇啦如長江之水滔滔不絕,將他的生意經描繪了一篇,拍拍屁股走人。 其中的中心思想留給錢大海深刻領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