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一百零七章 意欲徵曹

第一百零七章 意欲徵曹


親愛的,離婚吧 邪魅校草別胡來 禽獸真三 混元劍尊 世界新說 聖櫻高校戀愛公關部 妖孽王子遇上調皮公主 侯門璞玉 天唐 官家大小姐

第一百零七章 意欲徵曹

孫權在遭到方謙的拒絕之後,也沒有惱怒,在張昭與魯肅的勸說下,決定還是發展生產,以待天時,再舉兵北上收復江東。曹操也忙著整合內政,三家一時間都是相當安靜,但是誰都知道,這只是大戰之前的平靜,一旦開戰就是一處腥風血雨,尤其是高幹與曹操這兩大巨頭,絕對是一場不遜色與官渡之戰的大戰。

實力最雄厚的還是高幹,他不僅佔據了最豐饒的河北、關中之地,還有漢中、益州,這些都是大州,土地肥沃、物產豐饒,而且人口也多,眼下高幹有冀、青、幽、並、遼、涼、嶽、益、司隸這麼大一塊地盤,天下人口他佔據了一大半,而曹操雖然也佔據了徐、兗、豫、荊以及揚州的北部,但是歸根還是沒有人家富庶,曹操這些十幾年來先後與袁術、呂布、袁紹、劉備、孫權交戰不止,一直沒歇過,哪比得上人家養精蓄銳的,眼下雖說也有四十多萬兵馬,但不是疲憊之師就是新降之人,自己的老底子早就拼光了。

泰康三年四月,高幹萌發了南征曹操的念頭,想早點結束這南北抗拒、三分天下的局面,於是在早朝之時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沒想到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

“眼下南征有四勝,第一勝,論兵源、人口、財富,我大唐都遠遠勝於曹操,陛下治下如今有子民兩千八百萬,而曹操只有一千三百萬,我軍有兵馬七十萬,而曹操只有五十餘萬,相比較而言,我軍戰力也高曹操一籌,此力勝;第二,我軍有孫權在南方呼應,雖然孫權治下不過兩百萬人口,兵馬也只不過十萬,但是孫權在南邊可牽制住曹操至少八萬兵馬,此勢勝;第三,我軍上下一心,士兵皆願為陛下死戰,民心皆心向陛下,而曹操至今還圈養著獻帝,朝中仍有不少忠於獻帝的人,內部不穩,此心勝;第四,陛下性情寬仁、納諫如流、集思廣益,而曹操性情多疑、用賢能卻又嫉賢能,此明勝;有此四勝,何愁不滅曹操。”

時任太尉的陳宮一口氣說出了雙方勢力對比情勢,但是還是有人不是很贊同的,冀州的老臣都是經歷過官渡之戰的,一直有陰影在心裡,害怕重蹈覆轍,但是卻也不知道怎麼說。

“陛下若是出征,可遣人往益州詢問楚王的意見,看看楚王是怎麼看的?”諸葛亮其實知道高幹也在徘徊不定,之所以拿出來討論,就是高幹也不確定現在是不是好的時機,最為高幹手下最年輕的的官員,他今年三十不到,就是二品門下侍中,他也不敢強出頭,只好讓方謙出面,他還是希望高幹暫時不出徵,因為現在沒有十足的把握能夠打敗曹操。

“眼下楚王身在益州,出兵之事也不急於一時,就先發書益州,看看楚王是何想法!”

高幹對諸葛亮還是十分信任的,當下也同意諸葛亮的意見。當方謙收到書信意見是半個月之後了,方謙將高幹的信件仔細看了看,隨後諸葛亮與陳宮也送來了書信,諸葛亮主張暫時不動,陳宮的意思是戰,方謙也是被搞得暈頭轉向。

“太子,陛下來信了,現在正在為是否出戰曹操的事情猶豫不決,不知道太子怎麼看?”方謙將事情簡單的說了一遍,想聽聽這兩個孩子的看法。

“太傅,父皇準備南征了?”太子高進睜著大言問道。

方謙點點頭,高進想了想,答道:“父皇南征是遲早的事情,但是眼下我覺得有些倉促,不是最好的時機。”

方謙被他一席話說得愣住了,詢問道:“為何?”

“父皇若是南征,至少出兵五十萬才能滅曹,可是大唐開國三載,先是東洲、後是南中,遷徙百姓、安置流民,這才剛剛穩定下來,父皇敗不起,一旦父皇戰敗,剛剛穩定下來的局勢就會再次起伏,所以還是先穩定內政為妥,待兩年之後再南征,到時候勝算更大,現在南征最多七成勝算,兩年之後再出徵,就有九成。”

高進的一席話讓方謙瞠目結舌,這小子才十多歲,竟然能看的這麼透徹,方謙都懷疑高幹的基因怎麼突然爆發了,生了一個這麼聰明的兒子,當下也是豁然開朗。

“太傅,我有話說……”方謙這邊還沒消化完,那邊姜維就搶著說話了。

“你想說什麼?”方謙笑道。

姜維答道:“大規模出兵不行,小規模的還是可以的,孫權不是派了好幾撥人馬前來想與大唐聯合嗎,我們可以答應他,讓他去打揚州,我們去打徐州,徐州地勢平坦,有利騎兵出擊,我大唐騎兵縱橫天下,不怕曹操,而且徐州一直是曹操的產糧重地,拿下徐州,不僅可以讓曹操遭受重創,而且威脅到了曹操的老家兗州,還能窺視曹操的淮南重地,讓曹操整天提心吊膽的。”

“對,可以假裝從西面出兵,聲西擊東,打徐州!”

被兩個孩子一直點,方謙覺得自己的思路一下子拓展開來,以前他為高幹謀劃的是佔據河北奪關中,而後取漢中、益州,再與曹操決戰,至於怎麼去和曹操對抗,他卻沒有深想,眼下他有了打算了,可以蠶食曹操。隨後親自寫信回高幹,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天佑來報,可以出兵,但是不必舉全國之兵決戰,可以一步步的蠶食曹操,徐州、南陽郡、、東郡、河南郡、武陵郡,都是我們的目標,先一步步的吞併曹操的土地,然後再尋機決戰。”

在御書房內,只有審配、沮授、逢紀、蔣幹、諸葛亮、、陳宮、田豐、徐庶八個人在,他們是高幹眼下最信任的人,高幹擔心在朝堂之上商議會走漏訊息,所以這才舉行了這次內閣會議,商討一下怎麼打最好。

陳宮看著御書房內的地圖說道:“武陵現在取之無益,應當放棄,眼下佔據涪陵倒是可以出夷陵襲擾一下荊州,江陵距夷陵不遠,必然能讓曹操煩心一陣,滎陽這顆釘子釘在關中的東大門口,要是能拔掉,決不能手軟,徐州最是好打,可以任由我軍鐵騎縱橫,是最佳的選擇,延津、白馬一線也可以出兵,將曹操黃河以北的釘子全部拔了。”

田豐聞言點點頭,接著說道:“太尉所言甚是,可以從汜水關、武關出兵佯攻,實則取徐州、東郡。”

諸葛亮詢問道:“佯攻、實攻出兵多少最為合適呢?陛下登基以後,整頓軍馬,除守衛司隸的五萬兵馬之外,眼下還有近六十萬的征戰兵。”

“依老夫看,出兵十萬佯攻滎陽,滎陽守軍只有三萬,曹操必定引大軍來援,而且距離關中近,糧草運輸方便,聽說兵部最近有增添了一批新式攻城器械,可以拿滎陽來試試威力如何,延津白馬一線由水師出擊,冀州軍團出兵協助,徐州嘛,也出兵十萬,五萬鐵騎、五萬步卒,足矣蕩平徐州!武關一線原本就有兩萬人馬,可以派出小股部隊襲擾,益州也是如此。”沮授指著地圖說出了自己的謀劃。

眾人皆點頭附和,隨後按照沮授的計劃細細討論一番,這才確定下來,然後八人聯名上書呈送高幹。

自高幹登基之後,擔心曹操北伐,於是各州都有兵馬留守,平時幫助屯田,戰時出征,六十萬兵馬,原來的兵馬番號不變,以飛、天、衛、赤為首的有龍、虎、鷹、鴻、皇、鳳、鵬,二十八萬步軍;以玄、威、龍為首武、衛、越,九萬騎兵,水軍由原來的七萬增至十萬,步軍增加了以靈字頭為首、陽字為尾的步軍十二萬,騎兵增加了以韜、奇兩字為尾的騎兵六萬。冀州有四萬兵馬,青州有六萬兵馬,涼州有五萬兵馬,益州有六萬兵馬,遼州四萬,長城一帶有六萬,他們還可以調動的步騎約有三十萬,分別屯駐在藍田大營、鄴城大營、崤山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