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十章 誠收黑山軍

第十章 誠收黑山軍


截教高手在都市 億萬婚寵:總裁的專屬小助理 步步逼婚:BOSS賴上門 真婚假愛,總裁老公太危險 大道逍遙遊 絕世劍尊 至尊神王 異鄉客 異生緣:末世大反撲 網路輿情監測:理論與實踐

第十章 誠收黑山軍

當大軍圍城十天之後,張燕知道在這樣下去自己只有死路一條,於是想做最後一搏,想帶領所有的手下出城,向南逃去,強取壺關,只要拿下壺關,自己就可以跟太行山中的人馬匯合,自己在南下投曹操。

在張燕心裡,袁紹四世三公,雖然名聲響亮,但是張燕清楚這個人很難成事,只有曹操才是明主,而且天子就在許昌,歸降曹操才是明智的選擇。他當然不知道現在的高幹已經變了,不是原先的那個高幹了,不會只會知道替袁紹守家立業了。

當夜,張燕領著自己的兵馬集結在了長子南門,除了張燕的六七萬士兵,還有十幾萬百姓,張燕的計劃是先讓十幾萬百姓出城,衝散南門的守軍,然後在率部突圍。張燕的計策是成功的,當十幾萬百姓衝出城的時候,南門的一萬多騎兵雖有所防備,但是也不敢對手無寸鐵的百姓出手,所以原本嚴陣以待計程車卒經過百姓的衝擊,陣型也潰散了,張燕趁機帶著手下兵馬突圍而去。

張燕一路疾馳,知道後面沒有追兵,在離城二三十里之後才稍微放下心來,就在張燕放鬆警惕之時,突然前方殺出一對兵馬,來人白馬銀槍,不是別人,正是趙雲,率著兩萬騎兵嚴陣以待,張燕知道自己的計劃已經被對方識破了。

“張燕,你的計策已被我家軍師看破了,現在你前有圍劫、右後追兵,識相的話速速下馬受降!”趙雲高聲喝道。

張燕聞言喊道:“想要本帥投降,先問過我手中鐵槍。”

“好!我就來領教領教黑山張燕的厲害!”

趙雲策馬前去,手中長槍挽出數個槍花,直逼張燕的面門,張燕舉槍挑開,只一招,張燕就知道眼前的將領不是一般人,趙雲也是同感,張燕身為黑山軍的主帥,武藝自然不凡,趙雲在張燕眼中只是無名之將,所以未盡全力,所以一招過後,張燕就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應對。

兩人一時間難分高下、難分難解,兩方士卒看著自己主將的英勇,士氣倍增,雙方已經大戰了三十個回合。這時,後續的追擊大軍也已經趕到,張燕心下慌亂,槍式也漸漸亂了,四十招後被趙雲一槍掃下馬來,後面計程車兵趕緊上前將張燕綁縛起來。張燕被抓,十分無奈,本想斬殺敵將趁勢突圍,沒想到高幹手下有如此厲害的人物。

“若想你計程車兵們活命,讓他們趕緊放下兵器,不然殺無赦!”趙雲對著張燕說道。

張燕此時已經被抓,知道大勢已去,無奈的嘆息一聲,喊道:“都放下兵器,不要再做無畏的抵抗了!”

在張燕的吩咐下,六七萬黑山軍全部放下武器,高幹此次兵不血刃的攻下長子,而且生擒張燕,可以說得上是完勝。

當趙雲押著張燕回答長子城內的時候,高幹與方謙已經平定了長子城,接收了長子的防務,高幹和方謙知道趙雲的能力,有兩萬騎兵,而且他們已經派遣鄧升領兩萬兵前去接應,擊潰張燕不成問題。

當張燕被趙雲押到高幹面前的時候,方謙和高幹更是高興不已,連連大讚。

“你就是黑山軍大帥張燕?”高幹看著下面被綁成粽子的張燕,大聲喝道。

張燕也不犯慫,喝道:“某就是張燕,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我久仰張將軍大名,可願歸降?”高幹勸道。

“誓死不降!”張燕說道。

這是方謙上前,來到張燕面前,說道:“我曾聞黑山大帥張燕乃是一仁義無雙的好漢,今日一見,果然是聞名不如見面,果然是傳言不可信啊!”

張燕聞言也是不解方謙的意思,但是沒等他說話,高幹率先開口詢問:“此話怎講?”

方謙笑了笑,知道高幹這是在配合自己,繼續說道:“黑山軍前身乃是黃巾軍,黃巾軍是什麼部隊,乃是張角妖道以上天之名欺瞞世人所組成的部隊,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所過之處,民不聊生,張燕接收黃巾殘軍,不思改過,還趁亂佔領州府,對抗朝廷大軍,乃是不忠不仁,現數十萬黑山殘軍仍盤踞在太行山內,張燕作為統帥,妄圖自戕,不顧他們的死活,是為不義,此等不忠不仁不義之徒,與之共處一室,我都覺得汗顏。”

方謙的一番話,已經深深的刺痛了張燕的內心,剛才還在死勥的他,此時面露悲色。

高幹看到方謙的眼神,起身上前,幫張燕解開繩索,說道:“得罪將軍了,在下雖無才能,然知天下百姓為重,只想儘自己的一份力,使百姓過上好生活,還請張將軍摒棄前嫌,助我一臂之力。”

先前方謙的一席話,再加上高幹的這番行動,張燕單膝叩道:“張燕慚愧,多謝主公不計前嫌,張燕願降!”

高幹與方謙聞言頓時鬆了一口氣,高幹扶起張燕,笑道:“我得將軍,如虎添翼啊!”

趙雲此時也上前對著張燕抱拳說道:“趙雲前番多有得罪,還請張將軍切莫見怪!”

張燕還禮道:“趙將軍言重了,將軍武藝高強,張燕輸的心服口服!”隨後張燕對著高幹說道:“燕尚有一事,懇請將軍答應!”

“將軍請說……”

“燕在太行山尚有數十萬手下,請主公恩准,屬下希望前去帶領他們下山,前來歸降將軍。”

聽著張燕的話,高幹有些猶豫,這時他看到方謙點頭,便說道:“好,將軍但去無妨,我在此地靜等歸來!”

“多謝主公!”張燕拜首道。

待張燕離去之後,未等高幹詢問,趙雲便問道:“主公,張燕在太行山尚有數十萬人馬,猶可得兵四五萬,張燕此去,會不會去而不返?”

高幹笑了笑,示意方謙開口,方謙便回答道:“張燕素有義名,絕對不會的,我料半月之內,張燕必返!”

聽到方謙這麼說,高幹和趙雲都是有所保留,但是他們都是很相信方謙的,所以沒有多說什麼。

接下來的日子要忙的事情太多,幾十萬黑山軍需要安排,還有十萬降卒需要整治,黑山軍並不都是軍隊,這只是對張燕所帶人馬的統稱,上黨內張燕帶來了三十幾萬人,其中只有五六萬是青壯年,其他的都是老弱婦孺,經過高幹與方謙的商議,二十歲到四十歲的編入隊伍,其他的安排到各郡縣充實人口,高幹從晉陽調來了荀友若處理這件事,方謙從旁輔助。

十二天之後,張燕率部歸來,高幹親出長子城外相迎,張燕更是感動不已,這次張燕又帶來了三十萬人,在張燕的幫助下,整治黑山軍的事情沒有出現動亂,在荀友若與張燕的調整安排下,得到了七萬精壯士卒,其他的六十多萬百姓被分散到了各郡縣。

上黨平定,耗時兩月,高幹軍沒有太大的損耗,還得到了五萬精壯士卒,幾十萬百姓,這是讓高幹和方謙最開心的事情,而且還得到了趙雲和張燕兩員虎將。安定上黨之後,高幹命張燕為上黨太守,率兵三萬駐守,周倉被調回了方謙身邊,王摩率兵五千駐守壺關,其餘人員都跟隨高幹迴轉晉陽。

高幹同時派袁渙攜帶戰報去冀州鄴城向袁紹報捷,畢竟現在他還是在袁紹的治下,就算自立,也得等到時機成熟之後。

給讀者的話:

請大家多多支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