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三十章 巴王洞穴

第三十章 巴王洞穴


鴻孕當頭 天道裂變 雅拉世界之旅 仙人是怎樣煉成的 天國遊戲 巫豔 鬆鬆 豪門逃妻:戒掉霸道首席 三國之我主江山 醫統江山

第三十章 巴王洞穴

“謝謝向高老師,不瞞你說,我特別喜愛墨脫的大森林,我時常想念那裡的喜馬拉雅、雅魯藏布、南迦巴瓦、神祕的香巴拉……那裡是地球上最後的一塊祕境………”

向高也感慨起來:“我有幸體味過西藏的大美。我驢行墨脫線的時候,墨脫縣城還沒通公路呢。那時進出墨脫主要走兩條稱為充滿死亡氣息的山路。一條從林芝米林縣派鄉出發,翻越東喜馬拉雅山口多雄拉雪山,徒步到彩林繽紛的拉格,再穿越原始森林到汗密,接著經螞蝗區至背崩,最後到達墨脫,全長115公里。波密到墨脫的公路修通後,驢友們穿越的就是這條主要是門巴人走的崎嶇山路,要走四天時間。另一條山路是從波密經扎木鎮,翻越嘎龍拉埡口到墨脫,全長141公里,要走五天時間。墨脫公路沒有修通前的驢友穿越墨脫線,是將兩條山路貫通了穿越的。所以,那次我在體驗了世界上最高最長最深最壯最奇最險的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之後,從派鄉出發,徒步九天走到了西藏的塞上江南波密,完成了墨脫線全程穿越。一路上雪崩、塌方、斷道、山洪、泥石流……處處皆有發生,還有野獸蛇蟲出沒,十分艱險,幾乎每年都會有驢友死在這條穿越路上。但無限風光在險峰,一路上大自然都在向你展示一幅幅天然的油畫,美麗得讓你不相信這是真的。所以西藏墨脫線穿越,在全國十大驢行線路中是排在第一位的。”

司馬高原感動地說:“向高老師,謝謝你帶著畫家的情懷和眼光,穿越了我的家鄉墨脫及周邊的藏地。老師的畫與其他畫家的畫不一樣,與你在驢行穿越中感受大自然,激發創作靈感,領悟藝術真諦和人生有關係吧。”

“當然,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功夫在畫外。本來驢行這種像驢一樣揹著吃住的揹包,用兩條腿丈量大自然的戶外旅遊活動,就起源於一些畫家,作家,攝影家……們體驗生活的一種方式,後來才逐步被民間驢友接受。我的人生除了畫畫讀書,就是爬山、穿越、驢行。”

司馬高原一擊掌:“真沒想到後山遇知音,與老師一樣,除了工作,驢行穿越,探洞冒險是我的最愛。隨阿媽離開西藏墨脫來到A市後,我最嚮往的就是驢行長江三峽。”

說起驢行,極少言語的向高已經來了興趣,他滔滔不絕講述著:

“長江三峽是大自然造就的千古絕唱,那裡山巒起伏,溪河遍佈,峽高谷深,灘險流急。更重要的是長江三峽沉澱著幾千年,幾萬年,上億年的人文和歷史,這是世界上幾乎所有驢行穿越線路不能比的。”

司馬高原說:“長江三峽還是一則神話,在巫山龍骨坡發掘出的巫山猿人,證實在中國乃至亞洲,人類的起源在長江三峽,甚至有人說比東非大裂谷人類起源還要早。從太古時期到現在,長江三峽都是逐水草而繁衍的人類生活聖地。”

向高說:“長江三峽的先民,應該是一群來自武落鍾離山的巴人。以虎為圖騰的稱為虎巴人,以蛇為圖騰的稱蛇巴人,還有以魚為圖騰的

魚巴人。他們是生存於山高水險中的種群,勤勞、強悍、質樸、勇敢,自強不息,他們在長江中上游建立的以今天的湖北、重慶、四川、貴州等大部份地區的巴國,一直延續到公元前316年。”

司馬高原說:“那時秦國大將司馬錯揮師劍門關,直取巴國首都江州(今重慶)。巴人與入侵強敵經過慘烈戰鬥之後,10數萬人在一夜之間集體消失了蹤跡,他們去了哪裡?他們在長達三千多年創造的文化和財富哪去了呢?”

向高說:“是的,在浩如煙海的史卷中沒有任何記載,在驚世連連的考古中沒有任何答案,巴人失蹤之謎成了至今未解的世界之謎。尤其是巴人曾經使用的文字圖語,更讓無數考古學者苦尋窮究,但無一不是疲耗畢生,不得其解。”

司馬高原說:“傳說最後一個巴王在滅亡之時,將三千多年的舉國財寶,封藏在了長江三峽的某一個洞穴之中,並設定了機關暗道。巴王希望若干年後,有巴人的後裔來取得這些舉國財寶,做為重建巴國的經濟基礎。更重要的是巴王將後世人們關心的巴國文化,以及失蹤之謎也封藏在了那個洞穴裡。”

向高說:“不是傳說,最後一個巴王藏匿舉國財寶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後來,不管是官方的,民間的,還是國外的考古學者和探洞專家,以及不少盜墓高手,都爭相在長江三峽尋找這個洞穴,因為找到了這個洞穴,很可能就解開了世界難題巴人失蹤之謎,何況還有那價值連城的巴國財寶。”

司馬高原十分興奮:“向高老師,這就是長江三峽最吸引我的魅力。”

向高注目地看著他,彷彿這時才明白,半晌,說:“你要去探尋巴王洞穴?”

司馬高原肯定地回答:“那是必須的。”

向高頗有些憂慮地說:“尋找這個巴王洞穴的很多人,也許走入了一個誤區,還是國外探險家棋高一著。”

司馬高原驚訝地看著他。

向高說:“長江三峽固然是巴人建國的聖地,所以尋洞人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那裡。但是你看看A市的鬼域後山,當年的巴王,他是不是更有理由藏寶這裡呢?”

司馬高原的細眼睛驚愕得發光。

向高繼續說:“為什麼國外那些著名的學者和探險家,尤其是日本人不怕死亡,前赴後繼來鬼域後山科考?我猜想,他們心照不宣的真實目的,就是衝著這個巴王洞穴來的。只是兩千年前的巴王,他處心積慮藏寶的洞穴,不是隨便哪個人都能找到的。”

說著話,向高發現眼前的司馬高原眼晴睜大,全身僵直,接著便哭泣有聲。

司馬高原太激動了,前不久讓他絞盡腦汁無法破獲的後山涉外殺人案,他一直沒想明白,被殺的五個日本人為何要偷偷潛入後山科考?神祕凶悍的中國殺手為何要大開殺戒?日本政府為何要叫停追查凶手?今天畫家向高的點醒,讓他腦洞大開。

他抑制不住地大叫了一聲:“向高老師,你真了不起,學生衷心感謝你的點醒。”接著,恭恭敬敬在向高面前

鞠躬行禮。

向高平靜地說:“這只是我的猜想。”

司馬高原激動地說:“向高老師,我有種感覺,你的猜想是正確的。”

向高說:“你就那麼肯定?”

司馬高原說:“日本是一個地域狹小,資源匱乏的島國,自古以來,他們就對中國這塊肥美大地垂涎欲滴,虎視眈眈。尤其是他們的歷史文化根本不能和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相題並論,所以應該說不少日本人從骨子裡,是崇拜和熱愛中國的歷史與文化的。用現在的話說羨慕嫉妒恨,自然生出或強掠或偷盜之心。我們不得不承認日本是一個堅韌執著,聰慧明智的民族,他們不會無的放矢,很可能是他們透過我們尚不知曉的什麼渠道,獲知了這個巴王洞穴就在鬼域後山,所以偷偷探察,目的當然是企圖盜走洞穴裡的曠世之寶,並且他們一直嚴守著祕密,這符合他們做事的性格呀。”

向高點頭贊同他的觀點,神色嚴肅地說:“最後一個巴王封存在洞穴的是建國三千多年的舉國財富,這是一筆多麼巨大的遺產呀!更重要的是神祕的巴文化也藏在這個洞穴裡,這是中華民族不可或缺的寶貴遺產,怎麼能夠讓外國人盜走。”

司馬高原說:“兩千多年前的巴王,他真心祈望的是巴人的後裔得到這些財富,做為生活在這塊古老土地上的現代巴人,不,做為每一箇中國人,都有保衛這筆重要遺產的職責。”

向高痛心疾首說:“歷史以來,被外國人盜走搶走的中華瑰寶還少嗎?”向高說著話,突然面露凶光,眼含殺氣,咬牙切齒說:“巴王洞穴之謎,必須由中國人自己解決,決不能讓日本人的陰謀得逞。”

司馬高原不覺震動了一下,面對向高突然暴露出的凶相,內心裡思考著:畫家向高,他有殺死日本五人科考組的動機?

二人正說得熱烈,旁邊傳來野草被分割壓倒的簌簌之聲。

原來是被冷落一邊的嫩綠色蛇友似乎不甘寂寞,它已不知什麼時候,在花兒如星的草叢之中,舒展開了它潔淨鮮活的軀體,只見通體泛亮的蛇身足有近五米之長。此時它就像一條柔軟溼滑的光帶,從草叢之中游動出來,緩緩地從二人面前爬過。像是要在二位人朋友面前展示它靚麗的蛇體,又像在和二位人朋友打招呼,它有點事要離開一下。

向高和司馬高原停止了議論,都側過頭,驚訝而喜愛地微笑著看著蛇友。

向高說:“哦,蛇友,你有事就去吧,謝謝你陪我畫畫。”

司馬高原說:“重情重義的蛇友,希望做你永遠的朋友,我會常來看你……”

嫩綠色蛇似乎心領神會,柔軟極致的蛇體呈S形遊動,周圍的花草在它身下發著悉悉索索的聲響。

遊至藤蔓濃密(處),嫩綠色蛇驀然停止了遊動,蛇身向前呈一字拉開,蛇頭幾乎呈一百八十度扭轉回來,睜著一對似乎充滿了哀傷的蛇眼,定定地看著二位人朋友,不知道它想表達什麼?

(待敘 第三十一章 血河蛇巴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