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3章 千年守望2

第3章 千年守望2


我和離婚主婦 我是貼身大校草 最囧蛇寶:毒辣孃親妖孽爹 齊天大聖 夢醉江湖 網遊之輪迴三國 崑崙 三生浮沉靜 人魚拒絕交尾 圍城

第3章 千年守望2

第三章 千年守望(2)

太陽每天從東邊的山樑上升起來,從西邊的山樑上落下去,日復一日,月月如是,年年如是。現在已先後有十多家外地人在這兒安家落戶了。李邇昌父子的幾間舊茅屋,在鄉鄰的幫助下,成了一座一棟丁字形的磚瓦房。他們學著鄉鄰們那樣,在屋後的山坡上,在南川河邊,開闢荒地,種上各種莊稼,還餵雞餵鴨,幾年工夫,李氏父子成了地道的南方農民。

李盛重抄舊業,進深山打獵。

農閒季節,村裡的青壯年成群結夥,進山圍獵。當他們進山時,狗吠聲此起彼伏,吆喝聲四面響起。

又是一年的冬天,這兒從江西,從北方,又來了不少人在這裡建屋,安家落腳,大瑤這一片盆地四周的山腳下,佈滿了大大小小的房子。已經形成了相當規模的村落了。

日子就這麼往下過。天下不太平,好在這兒山高皇帝遠,沒人來管理這個地方。

但李盛看到,這兒的村民如果生了病,往往是硬挺。上十里下十里沒有醫生。人們更不懂得怎麼用藥。如果有人得了重病,便坐馬車往瀏陽城區去看醫生。唉,可惜自己拜焦伯為師,沒能學幾天醫,卻被迫離開了江西上慄。從此天各一方。鄉親們說,在瀏陽城東面有一座小石山,山上有一個升衝觀,那兒住著一位道長,名叫孫思邈。他是神醫,能治百病,四里八鄉許多人的病都是他老人家治好的。他帶了許多徒弟,都能治病。

聽到孫思邈這個名字,李盛忽然想起師傅臨走時說過的話,藥王孫思邈是師傅的師兄,如果有事可去尋找他。

但李盛大概與孫思邈無緣,他幾次騎馬專程去瀏陽,幾次都撲了空。道童說,他們的師傅出外採藥未歸。問他們什麼時候能回來,道童說,師傅出門採藥根本無定準,有時三五天,有時十多天,有時甚至幾個月。

李盛只能嘆息一聲,離開瀏陽城。

看來這一生自己註定不可能成為一個醫生了。自己從小喜歡學武,長大了不但沒能為國家效力,也難以為百姓效力。學一身本領無處施展,只好成了一個打獵之人。身為男子漢,血海家仇未報,好不容易才逃出虎口,苟活人間。

李盛站在山岡上,望著蒼茫的天空,望著高空中飛翔的雄鷹,喟然長嘆。

難道就這樣老死在鄉間嗎?家仇未報,死不瞑目呀!

李盛好像一隻猛虎,被關在籠子裡,真個是壯志難酬,空嗟嘆。

從此李盛變得沉默寡言,鬱鬱不樂,有時獨自嘆息。

李邇昌知道兒子的心事,兒子應當是做大事的人,原來他以為兒子是在想念上慄的燕兒才這樣,現在看來,兒子是心存高遠,空懷壯志。兒子是個血性男兒,他恨透了楊廣,他一門心思只想著報仇雪恨,只想著建功立業,報效國家。他從小受的教育屬於那種崇尚英雄的教育。這就是宿命。

甚至李邇昌預想到,總有一天,盛兒會離開這裡,像鷹那樣,飛向高遠的天空。

但李邇昌沒有說出來。他能理解兒子,他也不會束縛兒子。現在有了家,開荒種地能養活一家人。農閒時還能採藥,送往瀏陽城裡的藥莊,也能賣得一些銀兩。

有一天,來了一群逃難之人,在李家歇腳。他們帶來了很多外地資訊。說是現在隋王朝氣數已盡,中原大地綠林豪傑四起,英雄揭竿,都為著要推翻隋朝暴政。

一箇中年男子說:“有一個叫李密的人,原來還是朝中大官,現在在瓦崗稱帝,他手下聚集了一群綠林好漢,不消很久,隋朝定被他們推dao!”

“還有一個王世充,也打著推翻隋朝的旗號,勢力大得很!”

“還有李淵,在太原起兵啦,這一下,對隋朝形成了包圍形狀。隋朝不久就會滅亡啦!”

“……”

逃難人的議論,激起李盛全身的熱血沸騰。看來,是自己報仇雪恨的時機到了。都二十多歲了,如果這樣的時候還不去建功立業,更待何時,那不枉為一世男人嗎?

這一夜,李盛輾轉難眠。心中很多的幻想又一次復甦。

甚至他又做了一個白日夢,夢見自己騎著駿馬,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直朝楊廣的營盤衝去,他舉起鐵槍,對準仇敵楊廣的胸部刺去!……

李盛醒過來時,就再也沒能睡著,只覺得自己全身熱血奔湧,他的心,早飛到遠方去了。他本來從小嚮往著英雄豪傑,嚮往著為國家出力,這些年,只是為了逃生。現在得到了安身之所,但心中怎能忘記全家被斬殺的血海深仇!

他緊緊握住雙拳,暗暗地在心裡頭發誓,楊廣,我一定要親手殺了你!

但李盛無論如何不敢將自己的想法告訴父親。父親年紀不輕了,身體虛弱多病,怎麼能忍心離開他,丟下他不管呢?李盛真的處於兩難境地。他只能默默地將苦悶藏在心裡。

其實,李邇昌早看出了兒子的心事。

這些天,李邇昌也沉默了。

他也處於兩難的境地。

李氏遭受滅門之災,確係血海深仇。但他帶著盛兒逃生,目的是為李家留下根苗。如果讓他去冒險,如果發生不測,那該怎麼上對列祖列宗呢?但大仇未報,盛兒又胸懷大志,空有一身武藝無處施展,難道忍心讓他陪同自己一起老死槽廄?如果將他關在家裡,是不是太自私了,也太殘忍了?與其讓他整天在家悶悶不樂,倒不如讓他去闖蕩一番,也不枉為李姓男兒啊!

李邇昌想過來想過去,最後想,還是順其自然吧。好男兒志在四方,盛兒不是那種關在籠子裡養的雄鷹,雄鷹應當展翅飛入藍天……

想到這兒,李邇昌的心裡倒是輕鬆了許多。

一個主意終於在他心中打定了。

這天李盛打獵歸來,發現屋後的院落裡傳來馬嘶聲。李盛好生奇怪,是誰將一匹馬拴在了自家院落呢?他跑到屋後一看,是一匹身材高大的黑騅馬。那馬見他到來,竟然四蹄亂踢騰,昂首瞪著他,打著歡快的響鼻。李盛心中好喜歡這匹馬,與它初次見面,它倒像認識主人似的,真是一匹好馬。

父親這時也來到了院落裡。

李盛望著父親,眼光中有疑惑和探詢。

父親說:“盛兒,我們買回了這匹馬,你去遠處打獵,還是得有一個坐騎才行。”

李盛感激地望著父親,忍不住心中激動起來。

父親接著說:“盛兒你再來看,我給你買回了什麼?”

李盛跟進房裡,房裡光線不是很亮,但剛走進門檻,就看到屋子裡靠牆放著一杆長槍。長槍在幽暗的屋子裡閃著藍光,牆上還掛著一副鞍子……

李盛提起鋼槍,不輕不重正合手。

李盛說:“爹,又不上陣打仗,要這鋼槍也派不上用場呀!”

李邇昌忍不住笑了。

李盛一時心血**,他牽出黑騅馬,馬鞍也不配,提槍上馬,“駕”地一聲,沿著門前的山路向前奔去。

得得的馬蹄聲在山谷裡迴盪。

李盛溜了一回馬回來,父子倆吃完飯,這時父親說:

“盛兒,為父知道你心存高遠,早有闖蕩天下的心願。父親不會阻擋你。現在天下紛爭,群雄四起,正是男兒建功立業的時機。隋朝無道,昏庸腐朽,百姓生靈塗炭,靠大家合力去將它推翻,救民於水火啊!你從小學武,正是為國家為百姓出力的時候。二來呢,推dao隋王朝,也為李氏家族報了這血海深仇!……”

李邇昌慷慨激昂,越說越激動,刻著皺紋的臉上竟是滿面紅光。

李盛說:“爹,兒其實早就想出去闖蕩一番,只可惜報國無門,楊廣暴虐,我恨不得早些殺了他。但一個老百姓,縱有飛簷走壁之功夫,哪有機會接近那廝呢,難啊!”

李邇昌說:“你去投奔起義軍吧,只有英雄合力,才有能力推翻暴政。只要將隋王朝推翻,也就為李氏報了血海深仇了。為父看到,你建功立業的機會到來了。你看,北方有李密,在瓦崗揭竿起義,李密當年與你爺爺是同僚,你去投奔他,也許能得到一些照應。還有山西太原的李淵,也起兵反隋了……隋王朝倒臺是遲早的事,我們很快能看到那一天的!”

“爹爹,只是我走了,你老人家一個人在家,怎麼辦呀?”李盛擔憂地望著父親。

李邇昌笑著說:“為父的生計你就不用擔心了,如今有了一個家,為父年歲不高,身體也好,在家種地,採些草藥,足以維持生計的。有個三病兩痛,還有鄰居相助,你就安心安意地去吧,哦?”

李盛呆呆地望著父親,父親其實還不到六旬,居然一臉的皺紋,一頭的白髮了。父親肯定是因仇恨的烈火在心裡頭燃燒,加上鬱郁不得志,加上在外多年的流浪奔波,摧殘了父親的身體。父親啊,兒不能盡孝,不能很好地照顧你,盛兒真的不是一個好兒子啊,盛兒不僅不能孝敬你老人家,還總是讓你替兒子擔憂……

李盛趕忙轉過頭去,禁不住熱淚雙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