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12章 天池

第12章 天池


帶寶上陣:前妻要逆襲 惡魔小王妃 舊愛如歡 招豔星君 獸妃:三寸小狂妻 病夫下嫁:女侯太囂張 行走陰陽 活下來的狙擊手 凶宅地產商 吸血新娘

第12章 天池

第 013 章 天池

好不容易到了天池,我們讓司機先回去,打算完事後走小路下山。六月的太陽已經有點毒辣的味道,但看到天池的那一刻,人不由自主的感覺到一陣涼爽。

整個天池就象是一塊巨大的青色玻璃嵌在大地上,四周鬱鬱蔥蔥的樹林,延綿著和遠處的環山相接,給人一種世外桃源的意境感。天池北面的岸邊,已經修建了一座大壩,上面應該是發電機組之類的東西。但是水電站不在這裡,全在半山腰上,天池邊除了我們就再看不到人影了。

我們在天池旁略作休整,洗了把臉後,就沿著水岸四處走動。

梁翰兩手插在口袋裡,仰著臉看了一圈問我:“左狼,聽說你挺能找斗的,要不我讓你先說,你覺得這次的位置在哪裡?”

我一驚,你小子是想讓我在昊子面前出醜啊!

風水這玩意,其實我也說不好,每個朝代對於墓葬風水的要求其實都不相同,卻又不離其宗。我找鬥基本憑的是感覺,這種感覺其實任何人或多或少都有,只是我來的比較強烈和準確一點而已。

但是,若真叫我說個道道出來,三兩句就露餡了。不過好歹倒了這麼些年,基本的一些還是知道的。比如宋位看近不看遠,前平後連凹間。明清看遠不看近,兩稱三隴庭清,以及斷代點穴什麼的勉強還湊合。

這民國的嘛,說起來在擇址上和元朝有些相近,要是我的話,我就把自己埋在~

“呃…那裡!”我指向一條走勢趨於平緩的山脈,說出自己的猜測:“如果沒有被天池支流開啟一個缺口的話,就是一道小出水龍脈,前面的小山坡就是頂好的位置。”

梁翰讚許的點了點頭,但是很顯然,風水已經被破壞了,那片小山坡也早已被人挖得百孔千瘡,想來今天是白跑一趟了。

昊子卻有些不甘心:“不是...我們就這麼回去了?好歹也來了,那就挖兩個再走唄?剛才來的路上我都看到好幾個墳墓,別浪費了啊,你們說是

?”

我掏出手機看了下,時間還早,乾脆就做兩個小鬥算了。滿足一下昊子,省的以後落埋怨,反正樑翰也沒什麼意見。

我拍了拍昊子:“不是有墓碑的就一定是油鬥,前面那個女人墓還算是個中吉坑,我們去漂一下。”說著翻出砍刀領著昊子上去把墓盤清理乾淨。

典型的明中期墓葬,我在車上的時候就已經注意到了。盤口雖有些小,卻是鵝卵石砌起來的,看的出還算是個殷實人家。也虧得這裡有個賊王傳說讓人蒙了眼,要不然擱到現在,這種鬥早就被那些初出的愣頭青刨個乾淨!

昊子還有點不明白:“老左,你說又沒墓碑,你怎麼知道是女人的?”我和梁翰相視一笑,也不回答,砍了木柄削了木錐整理出傢伙準備開工。

梁翰照例頂著墓壁量出兩個腳掌長,跺了跺地面做了個記號。從揹包裡抽出探針,抻直一段插了下去,轉了兩轉再抻一段插下去。

其實我也不知道這該不該叫做探針,說白了就是一根無螺紋的六釐鋼筋,平常蜷成一圈,要用多長再擼直多長。探針和洛陽鏟的作用差不多,只不過前者透過感覺地下的鬆動程度和摩擦阻力來感知墓穴的位置,後者靠分辨墓土和氣味。

很多盜墓小說裡動輒就提洛陽鏟,開口就是十幾米深的盜洞,其實這是對倒斗的不瞭解。盜墓工具種類不少,各地的地理和葬俗也是有差異的,絕不能一併而論。洛陽鏟適用的是土層肥厚的平原大墓,但到了南方就不見得靈光。

南方多以山林為主,土壤酸溼粘沉,而且石塊羅布老樹盤結。你洛陽剷下去以後能不能拔上來不說,單就遇上個石頭也讓人夠嗆的了。如果還要像南派那麼定位畫廊什麼的,不好意思,怕是有三分之一的棺位都得往石頭裡畫了。

我們倒鬥基本就是一把鏟子一根探針,一隻木椎和開山刀,再背個蛇皮袋就齊全了。加上這邊的墓葬基本較淺,只需要依照風水走勢,一個點直接打在棺位裡就可以了。速度快點的話一天可以做十來個鬥,取了東西就走,簡單省事。

本來這種常規倒法出不了什麼問題,可這次只下去七十公分。就見梁翰用力向下捅了捅,皺著眉拔出探針,我試探的問道:“跑位了?”梁翰沒有正面回答我,只是說了句:“可能是萬曆鬥。”說完又直起身重新檢視山勢。

“什麼是跑位?”昊子顯然被弄的一頭霧水的樣子。

我想了想,挑了些他能聽懂的說道:“福建這邊葬俗,明斗大多在墓碑前五十公分處向外延伸挖坑,深度大約在一米五至兩米四之間。

但萬曆年的略有不同,萬曆的怕人倒鬥,很多人家會把墓穴位置定在離墓碑或土包較遠的地方,但會與其遙相呼應,所以還有跡可循。另外有些鬥年代太久造成沉積,或者因為地殼運動使棺位變動偏移的,這兩種情況都叫跑位。”

“哦!對了!”我見昊子興趣濃厚,索性說了個痛快:“你要是以後倒鬥看到崇禎年的要留意!封頂石多的就不要動它了!”

“為什麼?”昊子問道。

“哦!對了!”我見昊子興趣濃厚,索性說了個痛快:“你要是以後倒鬥看到崇禎年的要留意!封頂石多的就不要動它了!”

“為什麼?”昊子問道。

“因為那個年代的墓恰恰和常識相反,看似防範的越嚴密,實際越沒有油水!你挖的半死可能什麼也沒有!”這時梁翰突然插了進來,說話間他已經重新選好位置。

梁翰把探針拔上來,用手抹了把上面淡灰色的溼泥,對我點點頭道:“香灰有了,你看看。”

我接過探針,也往下試了試。泥土刺過最上面鬆軟的浮土後進入堅實的死土,再往下十幾公分後又開始鬆軟,最後抵在一塊硬的東西上,很難再下去了。這時探針已經進去了一米八左右,應該到了棺材底部位置了。

我看著位置差不了,便開始著手規劃作業框。一旁的昊子雖然還沒看懂,但他也沒多問。等我準備就緒以後,就拿上工兵鏟上來開挖了。

說實話,倒鬥其實是一門技術與勞力共存的手藝,如果沒有開棺現寶的那一刻,點穴的繁瑣和勞累不是外行人能理解的。所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地上十公分誤差,到地下可能就是天南地北之別。

加上其他的不確定因素,也很有可能忙活了半天什麼都沒有,一切似乎都在掌握之中,卻又是誰都無法預料下一刻會發生什麼。

我們用的是改短了的工兵鏟,操作比較靈活,所以速度也還算快。三個人輪流挖著,也就半個多小時,棺材釘就已經出來了。梁翰從泥裡摳出一塊完全碳化的棺木,捏碎了攤在手心裡揉了揉,表情有點不解:“怎麼會是柏木?”

我剛要問有什麼不對,梁翰迅速的按住我的手:“別動,有動靜!”我屏著呼吸聽了會,卻什麼也聽不到,剛要開口,一陣細微的聲音從腳下傳了出來。不是很明顯,時有時無,就像鋸子卡在木頭裡摩擦出的聲音,尖銳而刺耳。

我和梁翰交換了一下眼神,我便輕身爬上地面,忙從揹包裡找出尼龍繩系在墓旁的樹上拋回盜洞裡。本來覺得沒必要帶繩子的,也不知怎麼就裝在包裡了,剛好派上用場。

昊子正伸著脖子往盜洞下看,見我上來,忙問我怎麼了。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便沒和昊子多說,只道:“下面有點事,你好好在上面看著。如果五點鐘我們還不出來的話,你就一個人走,不用等我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