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穿著黃袍的宦官
我的老婆是大法師 天使也要愛 奪命驚婚 元龍 降靈師 天心羅盤 鍊金手札 屍體速遞員 日月神 風流奸商
第172章穿著黃袍的宦官
第172章穿著黃袍的宦官
片刻之後,穆南迪復有取出貼身之物“絕戶勾”,扳動機關,將裡面最長的一枚鋒刃轉動到朝外的位置。
他用眼神示意我小心謹慎,並讓我扶住面前的玻璃牆壁。
之後便用絕戶勾刺進玻璃牆壁與展臺連線處的小小縫隙中。
這面玻璃牆是鑲嵌在這些縫隙之中的。經過穆南迪的一番鬆動之後,玻璃牆面也開始晃動起來。
終於,整座牆面緩緩的向外傾倒。
我見狀連忙張開雙臂,讓這面玻璃牆被我的胸懷擋住,同時減少了下墜落地的趨勢。
此刻,展臺像一隻被開啟側面蓋子的玻璃盒,已經門戶洞開。
這一下似乎擾動了展臺裡面的氣流,我的眼角看見屍體身上的黃袍輕微的擺動起來。
穆南迪毫無畏懼,從傾斜的玻璃牆上方翻進了展臺,輕聲落在了這具黃袍屍體的腳邊。
我嗓子一緊,眼睜睜的看著穆南迪俯下身去,並摸向屍體的藏在展臺內側的另外那條手臂。
說來奇怪。當穆南迪將這條手臂抬到半空中的時候,我才看到這屍體的手掌向內微微彎曲,確實像是握住什麼東西一樣。
他毫不猶豫的將絕戶勾刺向這隻手掌,似乎急於取出其中緊握之物。
隱約中聽見咔咔的幾聲輕響,似乎屍體手掌上面的骨骼都被扎斷了一樣。穆南迪卻“咦”了一聲,不住的搖頭,似乎大失所望。
我順著穆南迪身軀的縫隙看去,屍體手掌中滾落一枚殘缺的扳指,似乎是玉石雕琢而成。但顯然,這件東西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穆南迪的情緒開始有些波動。不住的自語道:應該就是在這具屍體身上啊?鑰匙,鑰匙在哪裡?
雙手不住的向著這具屍體的身上摸索,但是幾乎將身上的黃袍翻了個底朝天,也沒有找到鑰匙之類的物品。
其實,這具屍體既然已經經過了無數專家的法眼,身軀以及衣物一定也經過了再次處理。假如真的有這樣的一把鑰匙,應該很容易就被人發現了吧。
我下意識的將目光投向的屍體乾枯的下半身,卻忽然有了匪夷所思的發現:那具宦官屍體的兩腿之間,怎麼反而微微的向上隆起呢?
我立刻重重的敲擊了幾下玻璃牆,引起了穆南迪的注意。
當他看過來時,我順勢將手指向黃袍屍體的下半身。
穆南迪先是眉頭一皺,緊接著便心領神會起來。順著屍體的身子向下摸去。
我覺得十分噁心,便立刻將臉扭到了旁邊。可穆南迪卻似乎毫不介意,真的將手掌伸向了屍體的兩腿中間。
他忽然便呆住了,自語道:這也太奇怪了,為什麼這具屍體的**還在?不是宦官麼?看來屍體確實被人偷樑換柱過。
接下來似乎想明白了什麼,竟然笑出聲來: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說完取出絕戶勾,在屍體的身上動作起來。
不多時,穆南迪似乎進行完畢。重新將屍體的位置,包括衣物等等細節整理妥當。若不是知道他“潛地龍”的名號,險些以為這是一位相關的專家呢。
輕巧的從玻璃牆內翻出來,穆南迪滿臉笑意,吩咐我一起將其歸於原位。
此時距離我們進來展室,已經有超過一個小時的時間了。那些被曼珠沙華放倒的工人師傅們很有可能隨時會醒過來。
我們將展臺上面的布簾重新裝好之後,用最快的速度離開了陳列室。
還好,這一切都在穆南迪的計劃之中,整間大院依然靜悄悄的。
我們十分鐘後已經出現了吉普車內,可以說是十分安全了。穆南迪等我發動車子之後,方才解釋其中的種種。
我組織了一下語言,問道:剛才沒有看清楚,穆先生,是不是從屍體身上找到了所說的鑰匙?
穆南迪點了點頭道:不錯。此次我已經在京城呆了很多日子了,專門調查“聚魂棺”的蛛絲馬跡。經過反覆核實,這具準備在不久之後展出的黃袍屍體,便是開啟聚魂棺的鑰匙所在。
我不解道:這具屍體難道和聚魂棺有什麼聯絡麼?
穆南迪道:不親自探尋,我仍不確定。但是現在鑰匙到手,幾乎已經可以說明我之前的判斷是準確的。賢侄,你有沒有聽說過宋女貞烈的傳說?
我搖了搖頭說道:宋女貞烈?難道是說宋朝有位十分貞烈的女性麼?
穆南迪答道:貞烈不假,但是並不是宋朝,而是明代。這位女子姓宋而已。
接著他便娓娓道來。
原來,這宋女是個有些名氣的民間傳說。相傳明朝末年,京城有一個姓宋的人家。家中有位女兒年方十六,出落得好像出水芙蓉一般,是遠近聞名的美人。
其實早在其十二歲的時候,來宋家提親的人就絡繹不絕。
然而,其中有三家的公子特別財大氣粗,家世顯赫。分別送上了“金山”,“玉海”,“珊瑚珠”三件至寶,均價值連城,相傳為皇家所賜。
這樣一來,宋女的父母可就犯了難,三家誰都惹不起,推掉誰的聘禮也不可以,這可是掃了人家的面子啊。
於是乎,只好三家的大禮全都照單收下。然後推說女兒家還年幼,等到十六歲後,再定婚約。
一晃的時間,宋女亭亭玉立。這三家的公子們可不含糊,竟然齊齊的上宋家門前提親,就等著將這位絕世美人娶回家中。
迎親的隊伍從一條街排到了另外一條街,三隊人馬呈三足鼎立之勢,互不相讓。有些家丁竟然還不惜大打出手。
這樣一來可就亂了套了。
最委屈的就是這位姓宋的姑娘:我招誰惹誰了啊?聘禮是父母收下的,跟我又沒關係。現在你說我跟哪家的公子,誰家都得罪不起,推掉誰家都沒有道理。
三隊人馬僵持了大半天,都沒有結果。最後,三家一起商定,這件事情的罪魁禍首在於宋家,因此要到知府衙門去討個說法。
無奈之下,宋女成了被告,被送往衙門。
知府大人聽聞這個事情以後,也是煩惱。原因有三:首先便是宋家收下了三分聘禮,便是應了三門親事,這個是無法抵賴的。
其二,便是三家的公子都十分中意這位宋女,沒有人想退出競爭的樣子。其三,便是三位公子都身世顯赫,顯然沒有一個好惹的,一旦,這個案子定的不好,以後所有人都免不了麻煩。
知府大人再次詢問了這幾位當事人,說明這門親事過於複雜,如果有人願意退親的話,可以收回當時價值連城的聘禮。
哪知道,三位公子眾口一詞,全都要人不要錢。
到了最後,那位無辜的宋女已經接近崩潰的邊緣了。發出了“一女如要嫁三夫,不如一死鑑貞操”的悲哀言語。
知府一拍桌子大喊一聲:好。就是因為你一女嫁三夫,才導致了這對質公堂的荒誕案件。你要想要以死謝罪,便是最好的方法了。來人,取毒藥了。
手下人連忙取來一罐湯藥,放在宋女面前。
知府大人冷冷的說:這是穿腸毒藥,你喝下去立刻便會斷腸而亡。而這三位公子,也就不用再爭了。
宋女也不作答,端起瓷碗兩口便將毒藥吞服下去。頓時便橫死在了公堂之上。
經過當堂鑑定,她已經香消玉殞了。
這一幕,是誰也沒有料到了的。那三位仰慕宋女的公子,無不蹉跎長嘆。
此刻知府突然問道:既然你們三家都是女方許下的親家,誰來花錢為姑娘收斂啊?
其中兩名公子表示不滿:既然人都沒了,親事又怎麼再算?人活著,我們是想要娶回去當老婆的。死人我們可不要。
唯有一位書生模樣的公子,願意照料宋女的後事。依然將她當做自己結髮的妻子。
知府點了點頭,讓眾人簽字畫押。這宋女的後事,便由書生一人承擔。
那兩名放棄婚約的公子紛紛說想要回自家的聘禮。
知府大怒:放棄婚約是你們自己簽字畫押過的,聘禮怎能收回?還有沒有規矩王法?
這兩位公子也只好作罷,自然倒黴。
離去之後,知府忽然便笑了,帶著書生前往後院。
原來,宋女吞下的只是迷魂湯而已,根本這就是一場作秀。
只是宋女太過貞烈,所作所為讓在場的眾人都信以為真了。
於是,書生與宋女結成了百年之好。
這件事情傳到了皇宮大院之內,當時的皇后之分欣賞這位宋女,便將她收為義女。而那位憐香惜玉的書生,便成了一個撿來的駙馬。
這段故事我聽得聚精會神,直到結束仍意猶未盡。
我輕聲問道:這件事情果然離奇,只是還不知道,這段傳說故事與咱們要找的聚魂棺有什麼具體關聯?
穆南迪哈哈一笑:當然有關係了。你可知道,這位傳說中乾的宋女原型是何人?
我搖了搖頭,表示毫無線索。
他將神色一正,說道:如果真的如我推斷,這宋女的原型,就是在明末亡國之時,與“聚魂棺”一起消失的長平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