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戈·皮姆的故事_第十五章
地仙之祖 情逢對手 婚情撩人 舊愛總裁別亂來 烽火百年芳華如夢 咆哮江湖 臨時探員 保鏢 庶女有毒 惡魔王子野蠻公主
阿·戈·皮姆的故事_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12日我們離開聖誕港,回頭向西行駛,以左舷朝岸駛過了克羅澤群島的馬裡恩島。隨後我們又經過了愛德華王子島,經過時該島也是在船的左舷;然後我們稍稍偏北,在十五天內到達了位於南緯37度8分、西經12度8分的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
這個由三座圓形島嶼組成,如今已聞名於世的群島最初是被葡萄牙人發現的,其後荷蘭人曾於1643年造訪該島,1767年法國人也曾涉足此地。三座圓島正好構成一個三角形,島與島之間相隔約十英里,有開闊無阻的航道連線其間。這些島的地勢都很高,尤其是特里斯坦—達庫尼亞島。它是三島中最大的一座,方圓十五英里,由於其山勢巍峨,晴天從八九十英里外就可見。該島北面的一部分兀然聳立達一千多英尺。海拔這樣高的一塊臺地向後延伸幾乎至島心,而從這塊臺地上又高高屹立起一座錐形火山,其狀猶如特內里費島之特德峰。此山山腰以下覆蓋著高大茂密的樹木,但山腰以上則為光禿禿的岩石,通常雲山霧罩,一年大部分時間裡都白雪皚皚。此島周圍絕無暗礁或其他危險水域,因為島岸均陡然壁立,峭壁之下海水幽深。島的西北方有一小灣,連著一片黑沙海濱,若遇南風,船隻很容易在此停泊。這兒不難找到大量清澈的淡水,還有鱈魚和其他魚可用餌鉤釣之。
面積第二、位置最偏西的那座島叫作難及島。它的精確位置是南緯37度17分、西經12度24分。此島方圓有七八英里,其海岸無論從哪邊看去都陡峻嵯峨,令人望而卻步。島的頂部非常平坦,可全島土壤都很貧瘠,除了零星矮小灌木什麼也不生長。
夜鶯島是最小並最靠南的一座島,它位於南緯37度26分、西經12度12分。在靠近它南端的海面上有一串高聳的岩礁,其東北方也可見幾塊相同的岩礁突兀於海上。此島地面崎嶇,一道深谷幾乎把島一分為二。
在適當的季節,這些島的岸邊可見大群大群的獅海豹、象海豹、粗毛海豹和細毛海豹,同時集聚著種類繁多的海鳥。附近海面各類鯨也很多。由於過去捕殺這些動物輕而易舉,該群島自從被發現以來便一直被人頻頻涉足。早在很久以前,荷蘭人和法國人就經常光顧此地。1790年,帕滕船長率“勤勉”號三桅船從費城駛達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為了採集海豹皮,他在該島逗留了七個月之久(從1790年8月到1791年4月)。在這段時間裡,他至少收集了五千張海豹皮,這說明當時他可以毫不費力地在三個星期內就裝滿一船海豹油。在他剛剛到達時,島上除了
幾隻野山羊,他沒再發現任何四足動物——如今該島已充滿由後來的航海者陸續引進的各種牲畜。
我認為,由科洪船長率領的美國雙桅橫帆船“貝奇”號停靠該群島主島休整就是在帕滕船長離去之後不久。科洪船長在島上種植了洋蔥、土豆、甘藍和其他多種蔬菜,如今這些蔬菜已遍佈全島。
1811年,海伍德船長曾駕“海神”號造訪該島。他當時發現了三名留在島上鞣製海豹皮和煉製海豹油的美國人。其中一名叫喬納森·蘭伯特的宣稱自己是該地區的統治者。他已經開墾出了大約六十英畝土地,並把注意力轉向了種植咖啡和甘蔗,咖啡樹苗和甘蔗種由當時美國駐里約熱內盧的公使提供。然而這一拓墾計劃最終被放棄;1817年,英國政府把該群島據為己有,並從好望角派去一隊人馬屯紮。但他們也沒待多久;不過當政府的派遣隊撤離之時,有兩三家英國人不依賴政府而獨自留居。1824年3月25日,傑弗裡船長率“貝里克”號從倫敦駛往範迪門地時途經此島。他們在島上發現了一名英國人,此人名叫格拉斯,曾是英軍的一名炮兵下士。他宣稱自己是該群島的最高長官,統轄著十三個男人和三名婦女。他用讚美的語言介紹了該島居民主要從事海豹皮的採集和象海豹油的煉製,他們用自己的產品從好望角換回所需之物,格拉斯擁有一艘小縱帆船。我們到達該島時,這位最高長官依然在任,但他為數不多的臣民數量已有所增加,除夜鶯島上有一個人口為七人的小村外,特里斯坦島的居民已達五十六名。我們毫不費力就購得了我們所需要的差不多每一樣東西——豬、羊、牛、兔、雞、鴨、鵝、魚,以及大量品種繁多的蔬菜。由於我們在緊靠主島十八深的岸邊拋錨,所以我們非常方便地就把所有東西全都搬上了船。蓋伊船長還從格拉斯手中買下了五百張海豹皮和一些象海豹牙。我們在那兒逗留了一個星期,其間風主要從北邊和西邊刮來,天空多少也有點兒霧濛濛的。11月5日,我們起錨離開該島,先揚帆南下,後又轉向西行,打算去尋找一組被稱為奧羅拉群島的島嶼,因為世人對這些島嶼的存在一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據說這些島嶼早在1762年就被“奧羅拉”號三桅船船長髮現。1790年,隸屬西班牙皇家菲律賓公司的“公主”號三桅船的船長曼努埃爾·德奧維多宣稱,他的船曾直接從該群島之間駛過。1794年,西班牙戰艦“阿特維達”號駛往所說地區,決心查明該群島的確切位置。而在一份由馬德里皇家水文地理學會於1809年公佈的檔案中,有下列文字談及這次遠航考察:“
從1月21日到27日,‘阿特維達’號戰艦在緊靠這些島嶼的海面進行了所有必要的觀測,並用經線儀測量了該群島與馬爾維納斯群島的索萊達港之間的經度差。該群島共有三座島嶼,它們幾乎是在同一條經線上,居中的一座島海拔很低,另外兩座在九里格外的海上即可望見。”“阿特維達”號的觀測記錄以下列資料提供了那三座島嶼各自的精確位置。最北邊的一座位於南緯52度37分24秒、西經47度43分15秒,中間的一座位於南緯53度2分40秒、西經47度55分15秒,而最南邊的一座則在南緯53度15分22秒、西經47度57分15秒。
1820年1月27日,英國海軍的詹姆斯·威德爾船長也曾率船從斯塔滕島出發去尋找奧羅拉群島。他報告說,儘管他進行了一番孜孜不倦的搜尋,不僅直接駛過了“阿特維達”號船長指示的那三個座標點,而且從各個方面穿越了那些座標點附近的海域,但結果他未能發現任何陸地的跡象。這些互相矛盾的宣告誘使了其他一些航海者去尋找那個群島;說來也怪,當一些人在那個群島假定的位置搜遍海面每一英寸而不見其蹤影時,另外為數不少的一些人則斷然宣稱他們看見了那個群島,甚至還靠近了那些島嶼的岸邊。眼下蓋伊船長的意思是要竭盡全力去解決這個處於爭議之中的如此古怪的問題。
我們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一直保持朝西南方行駛,直到當月20日發現我們已到達南緯53度15分、西經47度58分這個有爭議的地方——也就是說,我們當時的位置幾乎就正好在被標為該群島最南邊的那座島的座標點上。由於沒看見任何陸地,我們繼續沿53度緯線向西航行,直到西經50度。這時,我們轉舵北上直達南緯52度線,隨之我們又轉向東行,並利用早晚測得的雙重地平緯度以及各大行星和月球的地平經度,使我們保持沿52度緯線航行。這樣一直向東抵達穿過南喬治亞島西海岸的那條經線,接著我們便順那條經線南下,直到返回出發時的那條緯線。然後我們以對角線穿越被標出的那整片海域,航行時始終有人在桅頂瞭望,這樣我們又反反覆覆、周密精到地搜尋了三個星期,這期間天空格外晴朗,海面上沒有任何霧靄。結果當然使我們完全確信,如果說那片海域真存在過任何島嶼,那它們今天已沒有留下絲毫痕跡。自我回國之後,我才發現約翰遜船長率美國縱帆船“亨利”號曾於1822年,莫雷爾船長率美國縱帆船“沃斯帕”號曾於1823年同樣縝密地搜尋過同一片海域——但那兩次搜尋結果均與我們這次一樣,沒有任何發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