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回 桓玄當皇帝(二)
可不可以不要忘記我 黑色錢途 沒屍找屍 煉器真仙 冷宮棄妃 我本傾城:邪王戲醜妃 極致魅愛:槓上邪性王爺 現代真實靈異事件薄 鬼舞蹈 飛在空中
第547回 桓玄當皇帝(二)
第547回 桓玄當皇帝(二)
但是王恭卻不以為然,他認為何澹和劉牢之有矛盾,這正是何澹藉機報復而已。不但不防備,反而卻設酒款待劉牢之,還當眾拜其為大哥,並將手下精兵都交給劉牢之指揮,命其為前鋒。
劉牢之掌握重兵,兵到竹裡後,舉行兵變,殺死王恭的心腹,宣佈投降朝廷。在軍事上,派兒子劉敬宣和東莞太守高雅之進攻王恭。當時毫無戒備的王恭正在京口(今江蘇鎮江)出城打算閱兵,突然被劉敬宣截擊,部眾立刻潰散。
王恭打算返回城內時,又發現城門已被高雅之關上,只有騎馬逃向曲阿(今江蘇丹陽市)。然而事不湊巧,大腿內側長了個瘡,一騎上馬,立刻被硌得生疼。好不容易遇到了過去的故吏,他打算乘船送王恭到桓玄那裡去,船到長湖時,因被人告發而被捕。
王恭被押送建康後,同年九月被斬。臨受刑時,他還吟誦佛經,自己理順鬍鬚鬢髮,毫無懼色,對監刑者說:“我王恭愚昧無知,過於相信他人,才有今日敗局。但我的內心,豈是不忠於國家社稷!百代之後,人們是知道我王恭這個人的。”
王恭的子弟和黨羽都被處死,死後被抄家,官兵發現家裡沒有錢財和布帛,惟有書籍而已。原來這個王恭屬於清官,家境貧寒,民眾聞知,無不感慨唏噓。
王恭兵敗後,荊州的軍隊還在和朝廷的軍隊對峙。司馬道子故伎重演,又想在殷仲堪、桓玄、楊佺期之間使用離奸計。他派人告訴桓玄,將他提升為江州刺史,楊佺期為雍州刺史,而殷仲堪呢,貶為廣州刺史。
這提二人,貶一人的計策,殷仲堪知道了,可把他氣得不輕,命令桓玄和楊佺期全力進攻建康。桓玄知道朝廷有意把自己提升為江州刺史後,心裡卻是頗為得意,總算有了出頭之日,但又怕司馬道子說話不算話。
殷仲堪從弟弟口中得知,楊佺期也決定受命,感覺到自己的陣營裡並非是上下同心,三個人三個心眼,打是看來不能打了,只好命令撤退。看來,司馬道子父子的計策算是得逞了。
桓玄退兵撤到尋陽(今江西九江),追上了殷仲堪,不再後退。殷仲堪這時候最為倒黴,荊州刺史丟了,只能倚仗桓玄為援。楊佺期也不怎麼樣,雍州刺史沒當上,還把朝廷得罪了。三個人彼此都感覺到受了司馬父子的捉弄,同命相憐,惺惺相惜,只能藉著原來的力量再聯合起來。
誰為盟主呢?桓玄憑著父親、叔叔的力量,過去在荊州勢力最大,也只有推舉桓玄為盟主,才好重振基業。當然,皆不受朝廷命令。
朝廷也挺尷尬的,桓玄他們幾乎從晉國的版圖上分裂出去,要是剿滅的話,眾臣畏懼,國家哪裡還有力量。要是放任自流,豈不是國不成國,方鎮不成方鎮。沒有別的辦法,只有招安,並讓殷仲堪復任荊州刺史,請求和解。
這樣,一場舉國震動的災難才算平息,殷仲堪他們返回原地。
在這期間,朝廷全力對付孫恩叛亂。自從401年二月,孫恩第三次登陸,被葉楓、劉牢之、劉裕打敗後。於三月,轉攻海鹽(今浙江嘉興市下轄縣),但白天攻城遭劉裕擊退,夜間試圖進攻又被劉裕設計擊敗。孫恩於是轉攻袁山松守衛的滬瀆。
五月,孫恩攻破滬瀆並殺了袁山松,又從海路進至京口,意圖從此處進軍,妄圖進攻京師建康。哪知劉裕軍隊勢不可擋,追孫恩到丹徒,以少勝多,大批孫恩部眾墜海或墜崖。以後孫恩又打了幾仗,但是敗多勝少,再次逃入海中。
元興元年(402年)二月,孫恩叛亂的戰事稍微緩解,司馬元顯認為討伐桓玄的機會來了,下令進攻江陵。然而,晉軍的主力北府兵正在對陣孫恩,哪有軍力來對付桓玄,可見司馬道子這個人,雖然握有朝廷重權,實際是個臭棋簍子。
桓玄得到內線的密報,心裡有些害怕,想堅守江陵。不過長史卞範之對桓玄說:“主公呀,現在朝廷的兵力都被孫恩牽扯,哪有精力來對付你。如果一旦孫恩剿滅,主公的好日子就到頭了。不如趁現在建康空虛,主公出兵東下,以主公的威名和軍力,令其土崩瓦解不成問題。如果示弱於人,一味防守,錯過這個時機,悔之晚矣!”
桓玄聽從了卞範之的計策,留桓偉守江陵,親自率兵東下。先上來桓玄還有些害怕,怕是擔著造反的逆名,擔心士兵不會為他所用。然而過了尋陽,仍然沒有見到朝廷的軍隊,這才放心了,士氣也開始上升。
桓玄派人傳檄上奏司馬道子,司馬元顯的種種罪惡,好掛個師出有名的招牌。
桓玄到姑孰時,派馮該等將擊敗並俘獲豫州刺史司馬尚之,並奪取了戰略要地歷陽(今安徽和縣)。當時司馬元顯因為害怕,雖然登船而未敢和桓玄交戰。而此時的劉牢之呢,權衡再三,認為擊敗桓玄後,司馬元顯這個渾蛋不會放過自己,前途甚是渺茫,竟與手下北府軍向桓玄投降。
桓玄軍力大增,再也沒有強硬的對手和自己抗衡,於是率軍逼近建康。司馬元顯試圖守城,但哪能守得住。桓玄進入建康後,聲稱奉詔來解除戒嚴狀態,輔佐皇上,自己總掌國事,受命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丞相、錄尚書事、揚州牧,領徐州刺史,加假黃鉞,幾乎所有的軍政大權都有了。
桓玄歷數了會稽王司馬道子和其子司馬元顯的種種罪惡,流放司馬道子到安成郡(今江西省新餘以西)。數月後桓玄派人殺死司馬道子,又在建康城裡殺了他的兒子司馬元顯及其他們的黨羽。
按說應該到此收手吧,但是桓玄覺得劉牢之還礙事,就想除掉他,先命他為會稽太守,令其遠離京口要地。劉牢之哪能不知道桓玄的意圖,欲想反叛,但是得不到北府軍將領的支援,於是欲北逃廣陵(江蘇揚州),投靠廣陵相高雅之,又怕連累他,於途中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