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492回 前燕的恐慌(一)

第492回 前燕的恐慌(一)


平凡家庭 愛上獨宿情人 相愛在古代 凡女修仙傳 這個世子有點妖 戀味廚女味痴帝 星際傳承 楊子西遊記 千里暮雲平 帝褪

第492回 前燕的恐慌(一)

第492回 前燕的恐慌(一)

慕容臧鼻子一哼,不服氣地說道:“我看葉楓也沒有什麼了不起,他要是在此埋伏下一支奇兵,哪裡還有我們的活路。”

兩人正在談著葉楓,突然前面一陣鼓響,一撥人馬從壕溝裡又躍出地面。為首的一員老將,看著有五六十歲,氣宇軒昂,面帶微笑,全身披掛,好不威風。慕容臧到了此時,已是人困馬乏,將沒有幾個,兵沒有幾員,哪裡還能再戰。

於是他只好謙恭地在馬上施了一禮,客氣地說道:“俗話講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兩座山碰不到一塊,兩個人總有見面的時候,窮寇還是莫追為好。我和你往日無冤,近日無仇,還請老將軍放過末將一命?”

葉楓不動聲色地問道:“我知道你是慕容臧將軍,這位是蘇山參軍,你怎麼不問一句,我是誰?”

慕容臧這才想到應該問問眼前的這位將軍是誰,就是放過自己的話,以後也好報答。只好說道:“如老將軍能放過末將一命,來世必當做牛做馬伺候您老人家。人過留名,雁過留聲,請問老將軍尊姓大名?”

葉楓輕輕說了聲:“我乃東晉太尉葉楓是也。”

慕容臧一聽,嚇得差點從馬上墜落下來,真是說葉楓,葉楓就到,自己這張臭嘴,說什麼不好,怎麼偏偏說葉楓呢!蘇山一雙賊眼滴溜溜地亂轉,突然看到葉楓跟前的小兵像似認得,仔細一想,這不就是桓玄跑的那晚上巡邏隊的李四嗎,急忙問道:“李四呀,這是怎麼回事,你怎麼跟著葉楓?”

李四嘴一撇,鼻子一哼:“俺乾爹的名諱,豈是你叫的。虧得那晚上你抓張三,俺才有了這個機會,要不,哪裡還有現在的爹。”

李四沒頭沒腦的話,蘇山也沒聽明白,皺著眉頭再問:“那個張三到底是誰?”

李四嘴快,炫耀地說:“那個張三,其實就是俺乾爹變的,你看著是張三,什長再看,又變了一個人。只有俺乾爹,才有這樣的本事,變來變去的,你倆誰也沒認清他到底是誰。哈哈……”

蘇山腦子好使呀,這才解開了謎,原來破天羅地網也好,救走桓玄也好,皆是葉楓所為,心裡一時大懼。但到了此時,也沒有時間再想別的,只想著快快逃出這個龍潭虎穴才好。於是,他也對葉楓深深地施了一禮,客氣地說道:“葉楓大師本領高強,我不如也!只請葉楓大師看在同門的份上,放過小人一命。小人來世做牛做馬,自當報效恩公。”

葉楓鼻子一哼:“你二位嚴刑拷打桓玄的時候,想到過這一天嗎?有本事的話,就來比試一番,沒本事的話,乾脆下馬受降,別的廢話少說。”

這裡一糾纏,後面追兵又近,左有桓玄,右有葉蟲,向著慕容臧這裡衝殺而來。到了此時,慕容臧是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無奈沒動武心裡先發怵,只能強打著精神舞動方天畫戟,來戰葉楓,妄圖殺開一條血路。

葉楓武功蓋世,舞動一把長刀,耍得如風車一般“呼呼”作響。慕容臧光看到一片白光飄來,根本就沒有看到人,眼睛早就花了,哪裡還能搏擊。蘇山一看主公要是完了,自己活著也沒法給慕容暐交待,只能大叫一聲,使出絕招,扔出了手中的兵器,一把短刀。

那把短刀就是他手裡的大法器,短刀一邊飛舞著,一邊變做無數把短刀,向著葉楓的長刀飛來。就在葉楓應付短刀的時間,蘇山鼓起最後的力氣,用腮幫子一吹,一股旋風又起,把慕容臧托起,呼呼地升入空中,漸漸向遠處飛去。

葉楓本來還想追擊慕容臧,但想到,他命不該絕,這是天命,只得可惜地嘆了一口氣:“既然天要留他,還是由他去吧——”

至於蘇山,法器已沒,還有什麼撐達頭。李四從旁邊撲上,一刀把蘇山從馬上劈下,又一刀結果了他的性命。

後面葉蟲和桓玄殺到,不一會兒,桓溫也率領大軍來到。至此,慕容臧的三萬大軍已經拾掇乾淨,當然魚過千層網,網網有小魚,那就另當別論。

在高平大捷的勝勢下,桓溫又派出分支軍隊掃蕩其餘的地方。很快,黃河以南,虎牢關(今河南省滎陽市汜水鎮境內)以東領土,皆為東晉所有。

訊息傳到前燕的鄴城,宮廷裡一片混亂。

鄴城是當時北方的第二大城市,中國八大古都之一,現今在河南安陽縣境內。魏王曹操、後趙、前燕皆在此建都,就連葉楓也把它作為冀州的州治,維持了好一陣子。

如今的鄴城,燒了又建,建了又修,已在前燕的努力下,建成一座相當規模的方城。

它的東西長11000米,南北長8000米,南門從西往東有鳳陽門、中陽門,廣陽門,東門有建春門,北門有廣德門、殿門,西門有金明門,總共7道城門。一條漳水從西到東緩緩流過,給城市注入了生命和活力。

漳水以南城內四個角加上中陽門皆有駐軍,漳水北中部為皇宮,城中的西北角為銅雀臺,相傳魏國的曹操夜宿鄴城,半夜見金光拔地而起,直插雲霄,忽然醒來。第二天他讓人挖地三尺,掘到一隻銅雀。生性多疑的曹操急招智囊參觀評議,軍師荀攸進言:“昔舜母夢見玉雀入懷而生舜。今得銅雀,亦吉兆也!”

其實,這不過荀攸為不掃興隨口杜撰之語,不料好大喜功的曹操大為驚喜,下令在漳河畔大興土木修建銅雀臺,以彰顯其平定四海之功。銅雀臺包含銅雀、金鳳、冰井這所謂“鄴三臺”,前為金鳳台、銅雀臺居中、後置冰井臺。臺高十丈,各相距六十步遠,中間架飛橋相連。

曹操畢竟文武雄才,一方面在銅雀臺上建五層樓,離地27丈,置屋百餘間。樓宇連闕,飛閣重簷,雕樑畫棟,氣勢恢巨集,供他兒子曹丕、曹植和王粲、劉楨、陳琳、徐幹、蔡文姬等一大批鄴下文人慷慨詠賦,孕育了“蓬萊文章建安骨”的盛景;另一方面又引漳河水經暗道穿銅雀臺流入玄武池,用以操練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