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冥界當大佬第241回 亂世中劉淵的崛起(一
極品學生高手 都市護花高手 天才魔女:魔皇你別跑 我和殭屍有個約會 妖孽小農民 華朝祕史 激情薔薇 狼情妾意 乞妻富貴 天
我在冥界當大佬第241回 亂世中劉淵的崛起(一...
第241回 亂世中劉淵的崛起(一...
於扶羅死後,其弟呼廚泉接手其事業,劉淵的父親劉豹任職左賢王。正當呼廚泉部如日中天快速發展的時候,曹操掌握了漢廷實權。聰明的曹操,看出呼廚泉單于雖然表面謙恭,但野心勃勃,怕是日後成為中原大患,於是採取了分兵之計,把呼廚泉所部分成了左右南北中5部,劉豹任左部帥,率軍萬餘。
小小的計謀,使呼廚泉再有野心,也是力量分散,難成大事。
呼廚泉部有士卒三萬餘人,而劉豹所部是其最大的一支。劉淵這時候,以人質的身份留在洛陽,劉豹雖有大志,卻也不敢輕舉妄動。
劉淵此人,頗有幾分傳奇色彩,劉淵的母親呼延氏曾入龍門廟求子,在龍門見到一條長有兩角的奇異大魚躍龍門。夜裡,呼延氏夢到大魚幻化為人形,左手持一物似卵,非常好看,聽那人說:“此是日精,服後生貴子。”
呼延氏非常高興,當時就把那個日精吃了。
13個月後,呼延氏生一孩子,一出生左手上就寫著元海二字,以這二字為名,就是劉淵。劉淵生於中原,深受漢文化的影響,少年時代就刻苦學習,熟讀《詩經》《尚書》《周易》等儒家經典,對《史記》《漢書》,中原諸子,無不熟悉,更有名師崔遊指導。
做為一個匈奴人,劉淵文能成章,武更不在話下。劉淵出身武學世家,對領兵打仗,無師自通,又愛研習兵書,是一個文武全才。
成年的劉淵,已是一個體貌偉岸的男子漢,身長八尺四寸(三國的一尺,等於現在的24.2釐米),相當於現在的二米,鬍子長三尺餘,當中有赤毫三根,長三尺六寸。
劉淵在洛陽當質子時,深受晉文帝賞識。晉文帝說他,不但長得好,而且文化水平也高。然而,晉文帝深切在感受到,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對劉淵心存警惕,當然劉淵也不敢掉以輕心。晉武帝時,鮮卑族禿髮樹機能在涼州起兵,王渾建議,可封劉淵為大將軍,意圖憑藉匈奴之力而平定涼州。
這一提議,立刻遭到許多大臣的反對,葉楓對司馬炎說道:“元海要是能平定涼州,斬禿髮樹機能,則涼州真的有難了。這個元海就是條蛟龍,不是池中之物,如果讓他出去,必是如魚得水,沒有人能管得了。”
齊王司馬攸更是力勸晉武帝:“不除掉劉元海,怕是幷州得不到安寧。”
王渾又進言道:“劉淵是長者,我王渾替劉淵擔保此事。大晉朝不是正要向少數民族表明以誠相待,用德政使遠方人歸附嗎?怎麼能憑藉一點兒沒譜的事,而殺害送來的人質呢?”
晉武帝同意王渾的話,最終沒有殺劉淵。
而劉淵也沒有坐上大將軍的寶座,但他的才華與霸氣和潛在的威脅,卻已經透過別人之口,讓人們看得一覽無餘了。
劉豹死後,劉淵終於結束了質子生活,回到幷州繼承他父親的事業。執掌父親職務後,劉淵兢兢業業,暗中積蓄力量。太康末年(289年),晉武帝任劉淵為北部都尉。晉惠帝登位,楊駿輔政時,劉淵領建威將軍、武部大都督職務。
官越做越大,劉淵卻越來越謙恭,不但輕財樂施,更是結交名士,俊傑之士多有不遠千里前來投奔他的。一時間,劉淵名氣大振,為他以後的發達一步步鋪好了墊腳石。
什麼叫成府?這就叫城府。不管雄心再大,武力再強,不到時機,是虎也得趴著,是龍也得蜷著。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元康末年(300年),劉淵所部因有內部的人叛逃出塞,晉惠帝把他貶官,劉淵又成了普通人一個。這時候,成都王司馬穎鎮守鄴城,劉淵就去投奔他,司馬穎早就知道劉淵的才能,你惠帝不用他,我用他,叫劉淵擔任守朔將軍,監五部軍事。
八王之亂的戰爭席捲中原,天下大亂,有不少漢人避亂南遷,使漢人在中原的勢力有所減少,這正好給匈奴人以可乘之機。左國城內(今山西呂梁北),眾匈奴貴族密謀造反,認為興邦復業的大好時機已經成熟,準備起兵,坐收漁翁之利。
起兵之事既定,推選一個有膽略的領導者是必不可少的,劉淵脫穎而出,成為眾貴族眼中的不二人選。他們聯合起來,推選劉宣到鄴城去聯絡劉淵,希望讓他回來領導匈奴貴族起事。
劉宣到了鄴城,是這樣對劉淵說的:
“過去我們先人和漢人同為兄弟,福患同當。自漢亡以來,魏晉代之,我單于雖有虛號,卻沒有尺寸之地,各諸侯王,實際上降為一般百姓。現在司馬氏骨肉相殘,四海沸騰,興邦復業,此正是大好時機。你氣質不凡,才能卓越,老天這是給我們恢復國家的大好時機,請你帶領我們創業,才不虛此生。”
劉淵豈不知道,造反可不是兒戲,一旦走出這一步,再也沒法回頭,對劉宣說:“還是請賢者為之吧!這樣的大事,我豈能擔當。”
劉宣再勸:“只有像您這樣的左賢王,才能擔當起恢復匈奴,立邦建業的大事。”
劉淵再次推辭:“雖然司馬氏骨肉相殘,搞的天下大亂,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我們小小的匈奴,怎麼能推翻這座大象。”
劉宣再問:“怎樣才能掀翻這座大象?”
劉淵說道:“強大的晉朝為什麼四分王裂,就是因為兄弟不團結,才搞得大晉如此貧弱。我們要想推翻這座大象,只有把我們小小的匈奴團結一致,變成一個人一樣,才能成就大業。可是這樣的大事,實在難啊!”
儘管這樣,劉淵還是想到儘快回左城,脫離開司馬穎的束縛為好,就給司馬穎說,大爺死了,我要回去奔喪。司馬穎挺精的,也怕劉淵回去再也不回來了,哪裡肯放行?劉淵沒辦法,只好叫劉宣先回去,召集五部之眾,會同宜陽諸多胡人,準備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