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二章 串線珍珠(1)

第二章 串線珍珠(1)


鐵血特種兵 十六歲花嫁 吻上你的心 我的皇后 邪魅撒旦的逃婚妻 十二大陸 暴力神甲 陰陽浪子 王爺請你自重 血戰英雄

第二章 串線珍珠(1)

陶俞翻開舊案的資料,看了一眼,然後啃了一口麵包,又喝了一口白開水,這時牆上的掛鐘準時響起了晚上七點的報時。作為刑警,生活缺少規律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所有人都按時下班,只剩他這個新人獨自坐在辦公室裡啃麵包的情況卻並不多見。

其實陶俞是自己悄悄留下的,他來刑警隊已經快一個月了,但因為他還只是個菜鳥,經驗尚淺,一直都在做一些收尾工作,到現在還沒有機會正式參與案件的處理。

當然這也是由於最近一直很平靜,沒有新的案子發生的緣故,雖然陶俞希望治安能一直這樣平穩下去,但整天無所事事讓他覺得有點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覺。所以他決定偷偷地調查這件地鐵案,一來給自己找點事做,可以熟悉一下辦案流程,二來也可以增長點實際經驗,畢竟辦案這事不能只靠紙上談兵。

對於這兩起地鐵棄屍案,陶俞一直覺得非常可疑,先不說其他因素,單是犯罪現場就很不尋常。對於案件來說,這個現場實在棘手,除了第一件案子的一個目擊者之外就沒有再其他人看到了,而且毫無線索,就目前來說也沒有發現任何可疑的人。

可這對於偌大的一個地鐵站來說幾乎不可能,即使這個凶手再狡猾,但在眾多乘客、乘警和檢票員的眼皮子底下棄屍,這樣的手法,真的是一個初次犯案的人能做得到的嗎?

陶俞想到了這一點,立刻就翻看起了以往舊案的檔案,終於讓他找到今年一月發生的一起在小區內的棄屍案。雖然案發地點不同,但他卻覺得這件案子卻與兩起地鐵棄屍案有某種關聯,至少運屍工具基本相同,都是一隻中號的黑色旅行箱,更重要的是這件案子至今未破,已經成為了一件懸案。

陶俞大略翻了一下檔案,隱隱覺得小區裡的這件案件並不普通,如果他沒猜錯的話,這極有可能是凶手在實施連環案之前所做的練習。如果屬實,那就說明這個凶手並不簡單,如果按現在流行的說法那就是至少可以劃分為高智商、有預謀的型別罪犯領域,而這無疑增加了破案的難度,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可以縮小一部分凶犯的範圍。

資料記載的很簡單,陶俞將最後一口麵包塞進口中,開始著手將一些重點記錄下來。

迎春小區棄屍案

報案時間:2010年1月16日凌晨4點左右

死亡時間:2010年1月16日凌晨1點至3點之間

注意到這兩個時間,陶俞心裡一驚,報案時間和死亡時間竟如此接近。如果不是報案人有嫌疑的話,那麼……也許直到被發現前,死者仍未死亡。受害人就這樣在那沉悶狹窄的箱子裡,一點點、一點點地煎熬著,直至生命耗盡,在得救的希望來臨前的一瞬間被死神吞吃入腹。

突兀想到了那場景,陶俞渾身一抖,只覺得身後涼氣竄過,一股惡寒在胃中翻騰,他翻過這頁,繼續看了下去。

案情記錄:

2010年1月16日凌晨,樂康街派出所接到

迎春小區內一居民報警,稱其在下夜班時,發現小區的環衛工人在垃圾箱旁嘔吐。經詢問為環衛工在小區某垃圾箱旁發現了一個黑色旅行箱,並懷疑箱中藏有一具人類的屍體。警方接到報警後於6分鐘內達到現場。

經現場初步勘查,死者為女性,身材嬌小,於蜷縮狀被塞入旅行箱中,死因為流血過多致死。其右手手臂有一處較深割傷,但未傷及動脈。除此之外,身上還有多處傷口。

現場沒有留下任何可以證明死者身份的物品,死者衣服較為整齊,頭髮略顯凌亂。

後經法醫驗屍,除手臂外,死者在腹部有一處刺傷,背部有幾處刺傷,傷口均很淺。腦後還有一個傷口,也很淺,經查驗是由鈍器重複敲擊造成的。死者身上無任何打鬥痕跡,也沒有性侵犯的跡象。

在對證物旅行箱檢查後發現,箱體上有多次刺入痕跡並伴有少量血跡,痕跡與死者背部傷痕吻合。

案發兩天後即2010年1月18日,一名家住鴻途花園50多歲的中年男子到當地派出所報案,稱其女兒失蹤兩天。其描述與此案死者很接近,經過認屍後確認即是死者。

死者名為方蕊,年齡25歲,母親於三年前去世,現與其父一起生活,其生前為某房地產公司辦公室文員,1月15日下班後失蹤。

據其父方瑞寶回憶,當晚方蕊曾打電話回家,說和同事去酒吧慶祝新專案的開盤,不回家吃晚飯,之後就再沒回家。後據同事聲稱,她在聚會時接到一個電話後提前離開了酒吧,此後也未再出現。

1月16日下午,在迎春小區臨街花園裡的花叢內找到了方蕊的揹包,裡面除錢包,手機,記事本外別無他物。錢包裡空無一物,沒有現金也沒有各種銀行卡。手機裡當日有三個已接電話,一個未接電話,最後一個電話打來的時間為當晚7點45分,與方蕊同事的描述相符。

經追查電話號碼來自一個酒吧對面一個小賣部的公用電話,小賣部的老闆娘稱那個時間只有一個人打過電話,但對方似乎有意壓低了聲音,聽不見說話聲,而且他是揹著身打的電話,打完後就將電話費扔在了放電話的窗臺上。所以她只能確定那人穿著黑衣,身材矮小,不過手指卻又長又白,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據查,鴻途花園與迎春小區相隔兩條街,距離約為5公里。那間公司有三人住在鴻途花園與迎春小區之間的位置,其中有兩人因升職問題與死者鬧過矛盾,且兩人都未參加15日的聚會。

另外,方蕊還有一個剛剛分手的男友,據說為此事,兩人吵鬧過幾次,甚至鬧到了死者的公司裡。但調查後發現,此四人均無可疑之處。

目前,此案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以下是一些附錄和細則。陶俞合上檔案,對案情有了大概的瞭解,他又打開了地鐵案的資料,看了起來。

地鐵棄屍案1

報案時間:2010年4月24日晚上11點左右

目擊者筆錄:

報案人夏雪舞是一名大二的學生,據她說,那天是星期六,她做家教回來後又去超市買了點東西,所以時間有點晚,但還是趕上了末班地鐵。

整節車廂只有她和一個帶著旅行箱的乘客,那個人穿著一身黑色,戴著帽子,壓得很低,走起路來輕飄飄的。

這讓她想起了恐怖電影裡的情節,雖然她知道那是假的,但還是低著頭,不敢去看那個黑衣人,所以沒有看到他的樣子。很快她到站了,走下了地鐵,但她發現對方也在這站下了車,並且跟在了她的身後。這讓她有些害怕,於是邊走邊靠近牆邊,還悄悄地放慢了腳步。黑衣人卻越走越快,很快超過了她,然後拐出了隧道。

夏雪舞估算那個人離開之後,才從地鐵站裡走了出來。在出口電梯旁的垃圾桶邊,她看見了黑衣人的箱子,因為好奇她打開了,看見裡面竟然是一具女人的屍體,然後她就立即報警了。

當時,陶俞就在現場,他所在的派出所離處事的地鐵站很近,於是在接到報警後,他就立即趕了過去。他走近女孩,看見她從容地站起身,向他大概講述了事情的經過。

其實當時他只顧想著那個詭異的箱子,想著箱子裡面的屍體,女孩說的話他並沒有完全聽清,但她給他的感覺他卻記得很清楚。女孩在講述的過程中,神情自然,思路清晰,話語流利,他默默地盯著她看,直到刑警隊的人趕了過來。

後來發生的事就像檔案裡描述的一樣,現場勘查表明,死者為女性,名叫常婷婷,是本市某私立大學的一名大二學生,死因為一刀刺入胸動脈致命。刺殺後,又被以蜷縮狀放入旅行箱中丟棄,死亡時間大概為當日下午的3點至5點之間。

受害者身上無打鬥掙扎痕跡,無性侵犯跡象,除刺傷外在腦後有一處很深的鈍器擊傷。

三個月後,渡城又發生了第二件地鐵棄屍案,檔案內容基本相同。雖然這兩件案子不是發生在同一個站臺,除了第二名死者身上傷口增加外,其行為模式和作案方式都很接近。棘手的是,第二次的受害者至今無人認屍。

不過這也足以表明這兩起案件的相同點,於是刑警隊將案件正式列為了連環凶殺案。立案後沒多久,陶俞就被調到了刑警隊。

陶俞又將資料翻了回去,地鐵案件1資料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倘若把那起案件視為小區棄屍案的犯罪升級,無論是棄屍工具還是殺人手法都相當吻合。

這麼一來,即使第二件地鐵棄屍案的受害者無從查起,如果從小區案件的受害者著手,聯絡第一件地鐵案,查詢兩名受害者的身上的共同點,也許會有些突破。

想到這兒,陶俞終於覺得自己有了些進展,他合上檔案夾,扭扭脖子,又抻了抻有些僵硬的腿,然後伸了一個懶腰。

牆上的時鐘突然響了起來,陶俞抬起頭,發現已經九點了,連忙整理一下桌上的東西,起身回家了。他給自己制定了一個計劃,他要按照這個計劃祕密執行自己的調查任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