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201 鍘美案(二)

201 鍘美案(二)


遠方的呼喚 婚婚欲睡:總裁請自重 豪門遊戲ⅰ前夫莫貪歡 這個女鬼挺可愛 八卦也是一種魅力 誅仙 裡院 尋屍人 後來我們都哭了 兵痞

201 鍘美案(二)

201 鍘美案(二)

開封府。

包拯與八王慷慨而談。

“包拯雖是文人不通軍務,前些年也曾出使大遼。大遼人對宋軍評之唯‘懦弱’兩字。宋軍對大遼兵畏如虎狼的姿態包拯是親看在眼裡,更曾聞有傳大遼兵到,數千守城軍士棄城而走,竟遭不到百餘的大遼兵追殺數十里的醜劇!

王爺!我朝對抗大遼要取得勝勢,不在添兵添將不在聯絡外國,關鍵只在軍心!”

八王繼續苦笑,這些自己也知道。但多年以來宋人對大遼兵已經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恐懼,民間傳聞更是描述得三頭六臂直如怪物也似,要振軍心豈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軍心何在,看民心。民心何在,看君心。強盜踹門,便是三尺孩童也懂奮力反擊;娃兒被擄,便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女子亦會拼死搶奪。為何?他們在守衛自己珍視的東西自然不惜命。

要正軍心便需得軍士視國如家,視侵略者如入門的強盜。要正民心,需百姓視國如家,自發維護國家分毫利益。而要達成上兩者,就需先正君心,需得君上視國如家,以一家之長治國。故百姓可以忍受天災卻不能忍受**,百姓可以勒緊褲腰卻難忍朱門酒肉臭,王上賜下衣錦錢帛只能換得山呼萬歲,要民心振奮軍心雄起便需賜下另一物!”

“何物?”

“天理公道!”

八王府。

“咦?王爺面『色』不善,莫非沒能說服包拯?”年輕的王妃幾分意料之外又有幾分意料之中。

“是啊,本王倒讓他說服了!”八王爺一甩袍袖坐了下來,憋在胸中一口氣直到家裡這才吐了出來,如此這般對寵妃講了:“包拯說的,也是正理啊!”

“正理是正理,只是……”王妃的眼睛滴溜轉了一個圈:“王爺現在是想就順包拯的意還是繼續辦好皇上的差事?”

“哦?愛妃還另有高招?”

“呵呵。既然包公述理無效,而且又那麼能說會道,天下的大道理都站在他那一邊了,那也只好來個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了,王爺可以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好好,呵呵,本王這就再跑一趟!愛妃這招果然高啊!”八王爺樂得鬍子都翹起來了,抬腳就要走卻被王妃攔住。

“王爺著什麼急啊?一來您剛去過不合適再去,二來這麼跑來跑去累了身子骨您不在意我還心疼呢。這樣的事叫龐太師去不就行了。”

“龐太師,恩......要請動這支狐狸,本王也少不得要親走一趟啊。”

“王爺您真是當局者『迷』!這是討好皇上的大好機會,就是您差下人遞三寸紙條去,那龐籍不也得歡得跟小狗也似的搶著上?”

“對,對,對!哈哈哈,小狗一樣,愛妃形容得絕妙,真是家有賢妻萬事無憂啊。”

“王爺過獎了。”

開封府。

正值午間吃飯,門下突然又有來報說龐太師已經到了客廳。

“一天一個,今天輪到他了!”這頓飯看來也吃不安生,包拯重新打正衣著這才前往客廳會客。

龐籍不同八王爺,他與包公朝上朝下都是死不對盤。後者視他為『奸』臣,他看前者如頑石,私下裡絕無往來,就如這般為公事前來拜訪也不必相互擺出好臉『色』。

包拯到時龐太師正喝著自帶的好茶,開封府素來簡陋他也沒希望包公會用什麼名茶招待他。

“龐太師!”包公一起手先盡禮數。

“包相爺!”龐籍亦回了平禮。兩人這才分賓主落座。

又喝了二便茶,龐太師這才悠悠開口:“素聞包相爺是我朝第一清官能吏,明律曉法,民間素有閻羅老包之稱,一讚你剛正不阿,二贊你無屈望誤斷。本官今日一事不明特來請教。”

“太師過譽,包拯能有效勞之處當無推辭之理。”

“那本官就問了。犯人定罪以何為先?”

“以事實為先。”

“橫刑斷量以何為準?”

“以律法為準。”

“可否講情?”

“沒有講情。”

“可否說緩?”

“沒有說緩。”

“既是如此,你開封府展昭、遊俠歐陽春等一干人犯,以行俠為名身上累累皆是殺人大罪。自漢高祖約法三章以來,無論歷朝歷代,‘殺人者死’皆排律法第一條。若是按事實按律法,豈容他們活在你大堂之上?”龐太師猛一拍桌案,茶杯跳起茶水潑出,聲『色』俱烈鬚髮皆張,一時氣壓『逼』人。

太師聲勢赫赫說得都是正理,開封府左右侍奉的人聽在耳裡眼光不由望向包公,期望他如何反擊。只見包公端起茶碗默默飲茶,一時竟是無語。

本以為包公會拿皇上御封的事來勉強辯駁,自己也早準備了後手,沒想到對方竟然喝茶預設,倒是省了自己一番口舌。可惜此行自己不是來佔他上風,話說到此也該進正題了,龐太師端起茶碗又呷了一口。

“包拯啊,雖然你我素來政見不合,相互也看不上眼,但對彼此的瞭解卻不下於知己之人,老夫接下來的話你當能分辨是真是假。

陳世美這件事,是對是錯與老夫無關,不放我心上,但皇上的事我卻不能坐視無衷。皇上今招我進宮,言辭間已經非常明確要保他這妹婿,著我來此陳詞,八王也曾傳信於我要我前來走這一趟,包拯,你知否現在你是頂著滿朝的在幹蠻事?

皇上敬你是忠臣,又承蒙你昭雪了太后的冤案,更難得你是幹練的棟樑,縱有難處亦不願下旨明辦這事,其實他的態度你又豈會不知。當真到了最後難道會眼睜睜看自己妹妹成了望門寡,成了大宋上下的笑話嗎?皇家臉面何存?威嚴何存?

陳世美是犯了律,但犯律的都斬了嗎?展昭能得皇上赦旨加官,歐陽春可以得到你的預設放行,不都是先例?說來說去律法無情人孰無情。現今皇上說情,八王說情,老夫亦來說情,甚至公主皇太后也要你賣這個情。今你再賣一人情便有三利,否則便有三弊!”

“請教三利!”包公放下茶碗靜聽對方高論。

“陳世美錦繡文章滿腹文采,昔日殿試你也曾擊贊此乃有實學之人。赦之則國家得一人才,此一利也。

陳世美雖先有糟糠妻後娶皇家女,但木已成舟若之奈何,更有一兒一女未及成年需要照顧。赦之則妻得其夫,兒得其父。太后向我明言,原收秦香蓮為義女,二人共事一夫,與公主不分大小,兩個孩子亦視作親孫,何家團睦。此二利也。

你包拯成皇家心願,皇上自少不得加官進爵,分賞布賜。我知你有大志,皇上支援和高官厚爵絕非不欲之物。赦免之則成全別人成全自己,此三利也。”

“太師所言有理,包公再請教三弊!”

“陳世美非無能庸碌之輩,之前翰林行走多有讚美至語,除卻這樁惡行之外人品可謂無失,殺之大宋少一能人。此一弊也。

宮裡宮外,布釵驕女皆望一夫,殺陳世美只是早就兩門寡『婦』兩個孤兒。便算說句大不敬話,公主不愁嫁,那秦香蓮揹負告夫之名又拖著兩個孩子,你指望她後半輩子要如何度過?殺之害公主為輕害秦香蓮為重。此二弊也。

你包拯殺皇親打龍袍那是無妨,但這回若真鍘了陳世美,你以為皇上真的對你不會記恨在心?再說句你知我知大不敬的話,皇上看重的不是妹婿的死活,而是你這個做臣子的居然敢違逆天子的意思,有了這個因頭便算不馬上將你撤職呼叫你覺得你下輩子還有施展抱負的機會嗎?殺之未見其利先害自身,此三弊也。”

龐太師一番話講的慷慨激揚,左右親信聽得心驚肉跳,再望包公之時彷彿他已經沒有選擇。

包拯聞聽得龐籍一番高論,臉『色』越來越紅最後竟然笑了起來:“太師論調雖高,包拯卻有八字相評。”

“哪八字?”

“不通不通統統不通!”

“你……”自己好心相勸卻遭如此諷刺,龐太師紅『色』上臉就要發難,包拯不看他臉徑自說道。

“先說三利不通。

陳世美品德惡劣殺妻殺子,此等人只是稍一得勢已經如此喪心病狂,假若他朝再得高位更不知有多少傷天害理,才幹越大危害越大,這一利不通也!

有道是糟糠妻不下堂貧賤交不敢忘,只為榮華富貴便能泯滅人『性』食兒食女,其毒之處更勝虎狼。寄希望於二女一夫美好家庭,對這等人來說簡直是東郭救狼反為其噬!此二利不通也。

包拯是有志為天地立命,為百姓立心,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但若為此放過這天理難容的禽獸行徑,他日還有何面目見天見地見百姓見君王。若為此放過這千夫所指的卑劣小人,那包拯也只不過是一個打著為民為旗號,實則爛進骨子的蠹蟲官吏罷了!此三利不通也!”

“你……你……”包公厲聲反駁直刺得龐籍痰往上湧卡得臉上一片青紫,旁邊親信連忙撫胸捶背『亂』作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