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小姐駕到 重生之女不為將 我的末世基地車 勾個帥哥來寵我 九歲小王后 元史 唐槍 我的元首 神受男友 誰予踏花拾錦年
第126章
第126章
這周元讓將秀兒許配給劍南軍的少將軍,其目的已經不言而喻。
劍南軍與烽煙軍一個在西南一個在西北,兩家一旦聯合,就等於佔據了整個大寧朝的西部。
景安十五年,七月初三。
這一日沒有朝會,但是在內宮的紫宸殿,卻有場高規格的御前內閣會議。
御前內閣會議,除組成內閣的六部尚書之外,還有司禮監秉筆與掌印兩位太監參加,而之所以稱之為御前,就是因為皇帝也會隔著帷幔旁聽。
周昂一到太極門就有太監來接他,而今日也不是上朝,時間比往日晚了不少,據說有時候御前內閣會議開的太久,皇帝還會留下大臣吃飯。
很快周昂就被領到了紫宸殿,這裡他還是第一次來,還是由太監將他領了進去。
進入大殿,周昂就看到前方十幾張案几拼在一起圍成一圈,上面搭著明黃的綢緞,而在案几上,則整齊的堆放著一摞摞的奏摺。
案几被圍城一個圓形,此刻外圍已經站了好幾個人,這些人皆是一身大紅袍,正是幾位尚書,還有司禮監的曹吉安和魏思賢。
不過周昂在六部尚書中沒有看到戶部尚書潘仁貴,來參加御前內閣會議的,反而是戶部侍郎李尚來。
對於這一點周昂早有耳聞,這其實正是戶部尚書被完全架空的最好體現。
李尚來代表戶部參加內閣會議,而他的父親李長善是吏部尚書,便出現了父子同為閣臣的千古奇觀。
周昂低著頭走入大殿,當看到這些人時,他主動的拱手施禮“見過諸位大人,見過二位公公。”
這一次周昂顯得很客氣,其實他今日的心態也完全變了。
不久前周昂確實意氣風發,有著揮斥方遒的氣概,看著眼前這些人更是恨不得除之而後快。
但今日他卻是抱著謙遜的心態來的,他知道能站在這裡,掌控著王朝大政走向的人,每一個都不是等閒之輩,或許他們該死該殺,但這些人身上也有許多的優點是自己應該學習的。
“興建伯有禮了!”周昂行禮,其他人也是很認真的回禮,包括司禮監的兩大太監。
此刻紫宸殿中看起來一片祥和,完全沒有朝堂上那種劍拔弩張,每一個人看起來都謙遜有禮,一時間讓周昂都產生了一些錯覺。
“興建伯來了?賜座。”忽然帷幔後傳出景安帝的聲音,那聲音比往日似乎精神了不少,隔的遠遠的周岸都能聽到。
周昂也沒想到,平日裡看似懶散的景安帝,竟然這麼早就來了,而且看樣子已經在帷幔後等了許久。
“臣拜見陛下。”周昂對著帷幔方向躬身一拜。
很快一個小太監就搬來一個馬札,放在了景安帝與內閣圓桌之間的地方,隨後周昂就謹慎的坐在了馬札上。
此刻隔著帷幔,周昂看不到景安帝在幹什麼,倒是紫宸殿中只有他一人坐著,而其他大臣都還站在圓桌前。
桌前沒有座椅,看樣子這御前內閣會議就是這樣一直站著開。
很快帷幔後又響起了一點聲響,仔細一聽是茶杯放在案几上的聲音,似乎就是景安帝放下了茶杯。
聽到這微弱的響聲,曹吉安率先開口“人都到齊了,那麼開始今天的議程吧。”
今天陪孩子,先把兩章發了,明天見)
第111章 一口鍋裡恰飯
“今日議題主要有兩個,一是各部下半年的銀兩虧空該如何填補。二就是關於推行土地改革的事,具體怎麼改,今日要拿出個章程來。”曹吉安繼續說道,似乎他就是會議的主持者。
周昂坐在馬紮上,低頭玩著手指,他只是列席會議,沒人問他話,他就不能主動開口,這時候他也將自己置身事外。
紫宸殿中先是沉默了片刻,而後作為六部之首的吏部第一個開口。
“吏部今年的情況比去年差些,按照年初的預算,今年最後一月的俸祿尚且不足,缺口白銀約三十萬兩。”李長善的聲音不大,但正好讓所有人都能聽的清清楚楚。
吏部的主要預算開支就是官員的俸祿,按理說既然有了預算,一般不會出現缺口,至於為何出現缺口李長善沒說,周昂自然也不知道。
朝廷的國庫收入和每年的支出,這不是什麼祕密,但也僅限於真正的朝中重臣知曉。
周昂也只是最近才隱約知道,以去年為例,大寧朝國庫只有約兩千萬兩白銀入賬,而預算支出約在兩千三百萬兩左右,一年的財政虧空就高達三百萬兩白銀。
“工部今年情況更糟,原本按去年的計劃,工部有二百五十萬兩白銀,用以疏通長江黃河主航道,然而上月暴雨不斷,幾處河堤決口,這些錢都用來修築河堤了。現在原本計劃的河道疏通也無法進行,關鍵眼下更有一件事不得不辦,上月初七,太廟的幾處大殿被雷擊起火,要重建修復幾座大殿,也還需白銀七十萬兩。”接著說話的是工部尚書嚴拱。
他說了一大堆,總結起來其實也是一句話,屋漏偏逢連夜雨,工部也急需銀子。
接下來就是兵部,刑部,禮部的尚書開口,他們所說的雖然內容不同,但總結起來也就是兩個字,要錢。
六部之中戶部管著國庫,現在其它五部都在要錢,這錢按理說都要從戶部賬上走。
此時代表戶部的侍郎李尚來終於開口了“吏部缺口三十萬兩,工部短缺七十萬兩,兵部要買戰馬需要一百萬兩,禮部要派使臣出訪四夷,要錢五十萬兩。刑部要擴建大牢補充獄卒,需要八十萬兩。諸位大人都伸著手要錢,這一下一年多出的支出就需要三百三十萬兩白銀。”
李尚來臉色明顯有些難看,他用手指著身前的一摞奏摺,而後繼續說道“原本今年預算就超支了三百五十萬兩,還是年初陛下用內庫之銀三百萬兩填補的,而今還要再多出三百三十萬兩,哪裡有這麼多錢?”
“諸位大人應該都知道,這幾年不是天災就是匪禍,各地收成一年比一年少,一些地方甚至將賦稅預徵到了景安二十年,這才勉強支撐著國庫運轉,如今又多出三百三十萬兩?難道又要提前預徵賦稅?現在就算預徵也徵不上來了啊!”李尚來語氣沉重,顯然他這管著國家錢袋子的戶部也是日子艱難。
周昂是第一次聽到這些真正的核心朝政,這不知道還罷了,知道後才明白朝廷是何等的艱難。
尤其是預徵賦稅這一舉措,歷來都是王朝末期才會出現的情況,這種方式無異於殺雞取卵。
“我們自然知道戶部困難,可是這些錢又是不得不用的,四夷虎視眈眈,邊疆更是摩擦不斷,隨時都可能戰火四起,禮部不派使臣安撫四夷,兵部不加緊備戰,等到蠻夷兵臨城下的時候,難道對蠻夷說朝廷沒錢,他們就會退兵嗎?”沉默良久之後,兵部尚書衛紀年開口再次打破了沉默。
衛紀年說的也沒錯,剛才這些人說的都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官員的俸祿不得不發,太廟大殿不得不修,刑部兵部禮部這些事也都不得不做。
“兩位公公,若要填補眼下的虧空,其實還有一個辦法。”就在局勢陷入僵持的時候,李尚來再次開口了。
下一刻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李尚來,連周昂都抬頭看了過去。
不過在周昂抬頭的時候,他的目光從帷幔上掃過,隱約看到帷幔後一個身影站起,而後那人影在帷幔後來回踱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