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370 da作戰十四

370 da作戰十四


異界蒼穹 七王爺的嬌妃 王妃不安於室 神機 腹黑boss別惹我 腹黑寶寶養成計劃 位面毀滅者 帝臨大唐 鐵血遂明 夜風拂眸

370 da作戰十四

370 DA作戰(十四)

伴隨著dA作戰進行到第四階段,作為總指揮的胡燕下達了命令後,所有人都回到了巴哈姆特號的絕對防禦力場之中。與此同時,原生種的新一批增援也已經抵達戰場了。

當在敵群中吸引對方注意力和火力的近戰型和遊擊型神龍都撤回來後,巴哈姆特號面臨的壓力緊接著便會瘋狂向上增加起來。特別是這一次的增援之中,雖然不像是第一波次中一口氣出現了十幾個,但也來了五六個原生種檢察官。

能夠在絕對防禦力場的保護範圍內,繼續殺傷原生種檢察官的,也就只有詩乃一個人而已。但詩乃不可能在原生種檢察官來到巴哈姆特號身邊的時候,將襲來的原生種檢察官全部擊殺。

但是,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巴哈姆特號承受的壓力並沒有增加,反而在不斷減小。其中的原因除了眾人的瘋狂輸出外,最為重要的,便是在所有機師返航的同時,從艦首出擊通道中不斷飛出狀似卡利昂般,沒有四肢,形象上更類似於戰機的機體了。

這種機體的名字,正是無人利昂。而以無人為名,想必沒有人不知道這種機體的特性吧:

沒錯,這種外貌狀似卡利昂的機體,正是由Gm研究所研發的無人戰鬥機體!

作為dc的主戰兵器,利昂的設計其實是非常不錯的。雖然火力和防禦力相當薄弱,但那在量產機中可以說是獨佔**的機動性,便已經足以彌補那兩個缺點了。更何況,利昂那簡單的結構、標準的模組、極低的成本,

讓其成為了擁有著最強量產性的高效能mS。

不過,雖然雪風也喜歡利昂的設計,但在一開始,Gm研究所與EOtI機關合作的時候,便說過了,利昂是臺好機體,但卻是條歧路。

相比起其他機體和設計方案,利昂最為重要的兩個指標便是泰斯拉推進器帶來的機動性,和標準模組化帶來的生產性。

簡單來說,利昂追求的就是大機海戰略,數百臺利昂遮蔽天空的時候,只要機師實力過硬,那麼面對什麼樣的特機都能硬肛,除非利昂的攻擊連破防都做不到。真例項子便是駕駛著宇宙利昂的布朗修坦家親衛隊在一機不少的情況下,俘虜了曾伽駕駛的古倫加斯特零式。即使其中有著艾爾扎姆的協助,以及曾伽的心存疑惑導致留手不少,但作為純粹的武人,在戰場上曾伽面對可以擊殺敵人的時候,是絕對不會故意放過的。

至於高速機體剋制古倫加斯特系列,遊走戰術剋制曾伽……到了曾伽這種級別的王牌,除非真的技術和機體有差距,否則有什麼特性和機體可以剋制住曾伽的?斬艦刀?疾風怒濤,一刀死一大~片!

在初期的時候,有著高機動,防禦力和火力都過得去的利昂,最重要的是那無人能敵的量產性,確實成為了當時最強的量產機。亡靈雖然在好手的手中,一打二、一打三都算是常事,但亡靈的數量才多少?

伴隨著時代的推進,因為那不斷爆發的戰爭緣故,新技術新機體的不斷推出,利昂的地位一下子便尷尬了起來。到現在,也就只能憑藉量產性,藉助那龐大的機體數量,牢牢佔據著最底層的炮灰位置,從而不會被軍隊淘汰掉。

導致利昂現在地位如此低下的緣故,就在於當初所制定的那兩條標準。量產性不需要多說什麼,這無論在何時都是正確的,沒有量產性的機體,就不要去爭奪主力機的地位了,除非你能像神龍那樣,跨越了不知道多少個世代。

最重要的便是那不斷被強調的機動性。

犧牲了防禦和火力的高機動機體到底好不好用?看看純白騎士、海佩利昂、塞巴斯塔就知道了,超高機動性的機體在戰場上依然能夠獨領**。即使防禦力不夠,但只要讓對方摸不著就可以了。而且專注於機體,火力和防禦維持在勉強的地步,也不失為一個減少成本的好方法。

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夠駕馭住高機動機體?塞巴斯塔的機師是無法換人的、白騎士當初任何人都能駕馭就不會有Atx計劃被廢棄的危機、海佩利昂的機師需要從一開始就培養如果換普通機師上去開不了幾分鐘就墜機……

相比起強調機動效能的利昂,其實普通機師更加適合全面平衡,能夠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而且還可以根據戰場環境進行換裝的亡靈。這方面,看看機師同的等級情況下,利昂和亡靈的交換比就知道了。

而且更加重要的一個因素便是,普通機師到底能夠駕馭多高的機動性?普通人類到底能夠駕馭多強的加速度?

西曆21世紀,最快速度飛機速度便達到了10馬赫!但常規戰鬥機的速度沒有超越4馬赫的!(曙光女神之類的,基本上都不是戰鬥用的,而且其實已經可以稱其為空天飛行器?偽了)

人類的身體是極度脆弱的,即使有著層層的保護,所能承受的G力也是極為有限的。OG世界並非不能讓機師承受住恐怖的G力,畢竟白騎士等機體在進行機動的時候,必然會產生大量的G力。但是,你們要明白,利昂是量產機,是追求量產型的量產機!

純白騎士和海佩利昂等機體是特機,是理論試驗機,是完全不會去考慮成本的絕版機體!

因此,為了讓機師對抗更加強大的G力,就必須追加利昂的建造成本。而如果不在這方面追加投入的話,哪怕機體的機動效能夠更高,但也沒有機師能做到,等於不存在。

而如果放棄追求機動性,開始強化防禦力和火力,那麼除了成本的增加外,利昂也必須經過重新的設計,可以說這就宣佈了利昂的失敗。

簡單來說,這兩條路就是互相矛盾的存在。除非等到某一天有新的黑科技誕生了,比如護盾發生裝置的生產成本突然降低到利昂可以承受的地步,否則伴隨著時代的向前,這些矛盾會日益嚴重,讓利昂的存在更加的尷尬。

在這裡說明一點,

機海戰術並非不好用,對於量產機體而言,可能並沒有比機海戰術更好用的戰術了。但利昂的缺點就在於,實在是太不經打了,那防禦力薄弱到任何機體都能一擊幹掉的地步。還有便是空間問題,雖然天空足夠大,但戰場不一定大到哪裡去,而作為高機動機體的利昂所要求的空間自然不可能少到哪裡去。再加上利昂那薄如紙的防禦,一旦戰場上的機體數量投入過多了,那些普通機師基本就不用去想殺敵了,如何在混亂的天空中自保才是第一要務。

就如同飛行員一樣,機師的培養根本不可能如同步兵般,隨便挑個人,發把槍就行了。小國與弱國,是根本無力培養自己的機師,或者說少的根本捨不得投入戰場。而一旦發生大戰,有著上面兩個弱點的利昂,可以說是一死一大~片,完美完成自己炮灰任務和使命的同時,讓大量機師死的毫無意義。(此時聯邦政府的前線上,利昂的折損率已經快要讓前線指揮官哭出來了,但不管投入多少,就是打不贏……)

其實這種矛盾很好解決,那就是將利昂從有人機體換為無人機體,隨後這些矛盾便能一口氣全部解決,順帶還能徹底解放利昂的全部潛力:

炮灰?無人機體不是炮灰,什麼才是炮灰?防禦和火力不夠?只是用來填補戰場和牽制敵人的炮灰你要求它能幹啥?死的太多太快?生產線上還有幾百臺呢,只要有原料和資金,根本不需要擔心傷亡!機動太高G力過強?放心,這是無人機,根本不需要考慮這個……

於是,有這麼一條大道在前方,Gm研究所怎麼可能會走偏?除了td計劃組,這個專門為了星際遠航做準備的計劃外,關於利昂系列的研究,Gm研究所從一開始便是以無人為標準進行研究和開發的。

而在無人機這一層面,其實難度最大在於程式設計方面,就如同在不同等級的機師手上,哪怕是亡靈,也會有截然不同的表現。無人機的表現,除了取決於機體本身外,最重要的還是AI。

如果無人機上擁有達到甚至超越人類戰術水平的AI,那麼這架機體的戰鬥力絕對能夠超過預期!

OG世界的各大軍事公司也並非不是不知道這一點,但問題就在於OG世界中機體工程學方面的大拿是一個接著一個,但AI程式設計方面卻幾乎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天才(作為經典黑科技,OG世界卻連一個人工智慧都沒有……拉米亞所屬的人造人原理是將透過克隆手段得到高速成長完畢的成熟人體,然後~進行機械改造後誕生的血肉機械,而比不是純粹機械製造的擬生機械)。

因此,相比起各種越來越強大和逆天的特機,現階段的AI根本無法與最普通的機師相提並論,使用這種等級的AI只不過是在浪費資金和資源而已。

但Gm研究所不同,這裡可是有著足以成為超新星級的程式設計天才――茅場愛理!

作為量子工程學專家,設計出了劃時代的第一代腦波感應裝置,這一個成就足以讓愛麗名留青史。但與此同時,愛麗為了心中的夢想,更是獨自一人完成了SAO這款遊戲的全部設計和程式編寫,從最底層的自我維護系統到最表面的Npc,可以說愛麗已經達到程式設計學的極限。

用桐子醬的原話來說,便是“如果沒有這些資料的話,這裡完全就是異世界呢。”“如果不是會按時重新整理的話,根本沒有人會將其當做Npc的吧。”

所以,無人機的AI根本不需要多擔心,由雪風編寫基礎規則,安妮編寫機體控制程式,愛麗編寫戰術選擇與各種應對方案,讓Gm研究所的無人機完全可以承擔起並完美完成戰場上的所有任務。

最為重要的是,Gm研究所研發的AI並非是單獨存在,而是能夠聯網的!

也就是說,這種AI是能夠透過在戰場上不斷學習,從而成長進化的存在!

只要經歷的戰鬥足夠多,那麼這一AI完全可以取代人類,成為戰場上真正的主角!

不過,很可惜的是,這一次出擊的無人機體:無人利昂並沒有搭載可以聯網的AI。不是還未研發,而是因為現階段眾人手頭上沒有可以成為這一網路核心的伺服器。

光量子計算機,也就是巴哈姆特等機娘,的確可以成為這一網路的核心,但是現在根本沒有任何一位機娘還有著足夠的計算力餘量成為核心。

但即使如此,在針對之前幾場戰鬥中所得到的資料和情報,進行鍼對性編寫和修改後,此時的無人利昂,依然發揮出了接近極限的戰鬥力。

因為並沒有承載人類,完全不需要考慮維生裝置,省卻大堆空間的同時,整個機體也完全按照最高效的方式進行設計,以戰機這一減小AI負擔的機型為樣本,再加上td計劃組得到的研究資料,從而獲得了超越原型卡利昂的超高機動效能。

再加上同樣因為是無人機,完全不需要考慮防禦的問題,在將裝甲削弱到極致的同時,獲得了足夠強度的火力,從而能夠對原生種造成大量的殺傷。至於生存?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更何況,必要的時候,無人利昂完全可以使用自殺招數,來儘可能的殺傷敵人。只要能夠達成戰術目標,包括自爆在內的一切行動都是被允許的。

憑藉著這些優勢,無人利昂在出擊後的短時間內,將經歷過一次大掃蕩,援軍還沒到的原生種們,徹底壓制了下去。

不過,代價便是出擊的一百多臺機體,在短短片刻就只剩下了五十多臺機體還存活著。雖然殺敵效率很高,但損耗率也即為驚人。

這就是為什麼胡燕等指揮官不在戰鬥一開始的時候將無人利昂投入進去,而是等到現在才投入的原因之一。而且無人利昂的數量極其有限,再加上量產無人機的身份,如果不在關鍵戰鬥中投入足夠的規模,那麼根本就起不到任何作用。

因為,巴哈姆特號上此時安裝的生產線,根本無法生產無人利昂,簡單來說,這次作戰中~出現的無人利昂,全部都是在作戰開始前,搬入巴哈姆特號格納庫之中的。

無人利昂根本無法補給,用一架少一架!

ps:等一下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