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十章 風雨聲中風雨樓(四)

第十章 風雨聲中風雨樓(四)


絲絲心動:首席的傲嬌甜妻 君須憐我:錯愛在今生 天才寶寶上陣:腹黑爹地迷糊媽咪 尼姑皇后的春天 總裁的契約妻 致命的溫柔 馭魔凰妃 相思成仇 傭兵王妃 萌妻沒養肥:公子別亂來

第十章 風雨聲中風雨樓(四)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暮春三月,雜花生樹,群鶯亂飛,這美好的季節如浮光掠影般迅速掠過,炎熱的夏季隨之而來,毒辣的太陽整日炙烤著大地,兩個月來,沒有降下一滴雨水,各地彙報旱情的奏摺如雪花一般飄進了府中,君遷塵整日忙得腳不沾地,幾乎時時刻刻都在處理政事中,幸而這場突如其來的旱災沒有持續多久,一個月後的某日,天公忽降大雨,瞬間打破了這場突如其來的,持續了三個多月的旱災。

豆大的雨珠如同憋悶了許久似的,爭先恐後地砸落地面,整個天地,被密密麻麻的雨水籠在其中,人們看著因為乾旱裂出了皺紋的地面,以及枯死的糧食嘆著氣,不過幸好,老天總算開眼,給了他們一條活路。

這句話剛在不少人心中響起不久,大家便恐怖地發現,這場大雨,並不是老天憋悶許久的發洩,也不是為了拯救黎民蒼生,而更像是一場蓄謀已久的,如同剛剛過去的那場大幹旱一般的,毀天滅地的狂歡。

傾盆大雨沒有停下的趨勢,撐天之柱好像被共工撞倒了一般,天倒下了半邊,出現了一個大窟窿,而天上則是源源不斷的,永不枯竭的濤濤之水,從那個大窟窿裡如洪水般瀉下,剛剛結束了乾旱的東胥百姓,以為終於可以鬆一口氣,沒料到更大的災難卻接踵而至。

就如同君正宇幾年前說的那樣,風驚地理位置優越,並不受雨水影響,但陣紫河中上游,卻已經有數出決堤,無數村莊被洪水淹沒,無數百姓喪生於洪水之口,失去了家園的人們為了生存各地逃難,成為流民,就連風驚城外也聚集了一小部分從遠處而來的人們,君遷塵派人將他們妥善安置,避免引起動亂,朝廷開倉放糧,救濟受難百姓,杜衡從琅軒派人送來了打量的金銀財寶,幫助東胥渡過此劫。

值此危難之際,君正宇卻提出想要去受災之處勘察一番,被君遷塵斷然拒絕,他又來求我,我知其對水事的痴迷,這幾年來教導他的水部郎中逢人便豎起大拇指誇讚他,聰明伶俐,遇事懂得舉一反三,簡直是天生的水利人才,但所學知識不過是書本上教導人的,他還未真正見識過水的威力,但他實在年少,此時外面那麼危險,我也不敢貿然答應。

他又來府中求了我數次,我只好跟君遷塵提了提,君遷塵嘆了口氣:“也罷,不經風雨,如何成長為參天大樹。”便派了一行親衛,陪伴君正宇走上這一遭,怡妃眼睛都哭腫了,也沒有留下這個十三歲的少年。

我更加明白,當初君遷塵給他的八字評價是多麼貼合了。

秉性淳樸,意志堅定,連他母妃的眼淚也沒法打動他早已決定的事,他願用自己脆弱的生命去追尋那個巨集大的理想,我感到十分欽佩。

因為東胥的天災連續不斷,九淵所謀之事自然只能放到一邊,於是他就在府上住下了,每日陪著元寶玩耍,教他啟蒙認字,元寶聰明極了,學得很快,九淵愛若珍寶,不過每隔幾日他便會出府一趟,我知他是在透過線人得知夷玉此時的訊息,因為他做得坦蕩,並不避諱我們,所以我也十分安心。

這次水災持續的時間比旱災稍短,就在十月的第一天,這場鋪天蓋地,席捲整個東胥的大雨,總算是下累了,淅淅瀝瀝,欲走還留,不過也沒有纏綿幾天,便悄然停下,天氣依舊灰濛濛的,像是隨時準備再下一場大雨似的,大家在心驚膽戰的同時,開始忍不住暢想未來的生活。

受過災難之後的人們總是特別容易團結,因為大家都有一種共同經過磨難,惺惺相惜之感,為了避免產生瘟疫,宗老頭開了幾副防治的藥方,君遷塵便將此藥方摘抄了無數份,發往各個郡縣,派特使敦促郡守縣令買藥治人,正因為如此,水災過後,反而是最容易滋生的瘟疫,並沒有在東胥傳播開來。

君遷塵迅速制定了一系列舉措,幫助流民就地安家,又免去了農民三年賦稅,暗地派了許多有武功的司星閣人四處探訪,若發現有人貪汙賑災糧食銀餉,就地處置,毫不手軟,這樣很是殺了幾個貪官,興許是起到了殺雞儆猴之效,漸漸的,這種現象也越來越少了,經此一事,大家便開始瞭解了這位新太子的手段。

百姓們自然感恩戴德,貪官汙吏們小心翼翼,又恨又怕,都不知那位遠在千里之外的太子,是如何得知他們私下操作的那些事的,有些不信邪的還是大著膽子偷偷摸摸貪汙著餉銀,然後沒過多久,果然就人頭落地了,如此迴圈往復,小到一個縣令,也不敢再做什麼違法亂紀之事,只求保住頭上那頂烏紗帽,對百姓們也自然好了起來,清流們都對著風驚方向高呼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

原本在天災最初,流傳的那些“老天降下此等災難,是為了警示新太子”的流言也不攻自破,君遷塵的賢名在民間傳頌,他的威名則在百官中不脛而走,大家都在心裡默默感慨,這位病弱的太子看來並不如傳言中那般,徒有美貌而已,受了恩的百姓們都覺得,君遷塵十分仁慈賢明,受了難的貪官們覺得,君遷塵十分心狠手辣,因此這次災難過後,出人意料地肅清了吏治,反倒真正留下了一批為老百姓做實事的官吏。

君正宇在雨停後不久趕了回來,風塵僕僕,原本細皮嫩肉的肌膚變得粗糙不堪,一雙手佈滿了新繭,但他的雙眼明亮,整個人站得筆直,看著壯實了不少,若說之前的他是一個清俊卻略顯幼稚的少年,那麼如今,他成了一個從容而沉穩的好男兒。

他一入府,拜見了我之後,便立刻趕到了書房,同君遷塵嘀嘀咕咕了一整日,直到點上了蠟燭才出來,他臉上掛滿了疲憊,便被我趕著下去洗澡吃飯休息了,我推開書房的門,便看到君遷塵正低頭十分認真地看著書桌上擺放的一張圖紙。

他的臉在燭光的映襯下明明滅滅,光潔的額頭,挺拔的鼻樑,微微抿起的嘴脣,還有那眼底掩蓋不住的兩團烏青,我心裡一陣心疼,他半年來從未有一天安然睡過,即便再多謀略,再滿腹經綸,但人的力量永遠無法與天抗衡,當老天發怒時,你只能被迫承受,別無他法。

我柔聲問道:“你在看什麼?”

他抬起頭,朝我招了招手,我便順從地走到他身邊,他十分自然地摟住了我的腰,我順勢坐到了他腿上,他指了指桌上的那張圖,嘴角難得的勾起了一抹笑意:“這是五弟帶回來的。”

我低頭看去,那張圖十分繁多複雜,一眼望過去,只知溝溝壑壑,縱橫無數,如同一張大網,密密麻麻,看得我頭昏腦漲,那些線條旁邊,還都寫了蠅頭小字,在我眼中,如同天書一般。

“這是……”

“五弟這幾個月的成果,”君遷塵眼裡一陣欣慰,“他這幾個月沿著陣紫河走了一遭,途中凶險自不必提,好幾次險象環生,幾乎喪命,好在他不僅堅持了下來,還畫了這張水事圖。”

我對這方面幾乎一竅不通,見君遷塵這麼高興,好奇問道:“這……很寶貴?”

“自然,”他點點頭,“朝廷之前並不重視水事,雖曾制過地圖,但沒有如此細緻,你看,”他手中指了一處極短的線條,“這種分支小河,在之前水部的地圖中,便沒有標註出來,他們認為這對陣紫河的決堤起不到什麼作用。”

我睜大了眼睛,十分虛心受教,君遷塵心情大好,耐心解釋道:“可是五弟經過此次實地勘察,卻並不這麼認為,他覺得在此處可建立一個水壩,用於洩洪。”

我看著他的表情,斟酌著問道:“你同意他的?”

君遷塵笑著搖搖頭,我愣了愣,“你剛才不是在誇讚他嗎?”

“當然,但他年紀尚幼,此次勘察時間很短,路途又凶險,自然有許多未考慮周到之處,我不會採納他此次的意見。”

我撇撇嘴,“那他會很傷心的。”

“他是心志堅定之人,即便眼下傷心,但過後自然能明白我的用意,此事關乎民生社稷,若真正建成,能造福多少百姓,惠澤幾代子民,不可一蹴而就,一定要萬般小心,經過反覆思量,反覆實踐,才能成事。”

我贊同地點點頭,“你想得不錯,所以,你要不要吃點東西?”

他似乎沒想到我話題轉變得如此生硬,先是愣了愣,然後笑著用鼻尖蹭了蹭我的臉:“好啊,你陪我吃。”

我高興地點點頭,立刻站起身奔出去為他張羅吃食,是夜,我看著躺在我身邊,終於舒展開眉頭的他,默默決定,這些日子,他實在辛苦極了,我一定要好好給他補一補身子,督促他多休息多鍛鍊,萬不可為了國事忽略了自己的身體。

可沒想到,我還沒來得及做什麼,一個突如其來的人便將所有的計劃打亂得支離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