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一三九 出鹽

一三九 出鹽


媚妻無限寵 假戲真做,呆萌甜妻不簡單 吉祥如意-如意篇 妻主大人金安 迷惑君心:皇上,只寵我一個 龍日一,你死定了3 最強武魂下載系統 傲世醫妃 絕代妖鋒 肥仔球王

一三九 出鹽

四月二十三。

張帥那邊傳回訊息,鹽井見到滷水了,小孔鑽挖不分水上水下的,難度基本一樣。為了到時候便於抽取滷水作業,按照設計正在繼續加深再挖兩三米左右,另一口井正在加緊施工中。

因為鹽井深度已達五十多米,現階段製作的風車動力水泵揚程頂多十米左右,還不能用於深井。而把有限的電機用在抽水上又有點兒太不合算。等風車動力的壓縮機成型以後可以考慮與水泵配合使用。現階段只能用風車帶動轆轤,也算水車的一種。最後用水槽水渠把滷水引到最初級的幾個蒸發池。

鹽場所需的配套裝置基本備齊已經運往運鹽場,王東林準備親自帶領技術人員過去,安裝組裝風車轆轤水槽等。

張帥說水渠晒鹽池都修的差不多了,按圖紙設計的梯田式,各級之間引水相對方便一些。而且附近的泉水已經用明渠引過去了。而且晒鹽池也不是預定的兩千平方,張帥郝強他們見場地夠大,足足修整了兩三萬平方的鹽池!

張帥說場地大點兒到時候滷水液麵可以低一些出鹽週期可以縮短,而且也可以把母液結晶後更好存放。反正勞動力足夠,他們閒著也是閒著。

“看來只要親自參與工程,都能成為專家的。”

林巖問:“滷水含量怎麼樣?”

張康傑說:“張帥送回來的樣品分析含量約3。5%,在井鹽中只能算是中等偏下了,但對咱們足夠用了,兩口井每天可以汲水三十多方。”

林巖問:“這麼少?還沒水泵十分鐘的多?”

張康傑說:“知足吧,這是純手工作業,每天也產鹽六七百公斤了。”

林巖說:“六七百公斤?產量太大了吧?告訴張帥他們悠著點兒?”

“王總,也別再研究什麼深井泵加壓泵了,就這樣咱產的鹽已經夠用了,產量再大的話會遭嫉妒的。”

“也成,我們手頭還有一大堆活呢,蒸汽機、水壓機、冷軋機、抽油機等都等著我們呢。”

“悠著點兒老王,活幹不完的,越幹越多。”

“那是,改裝裝甲車飛機你們還沒算呢!”

鄭之航說:“咱們圖紙上要做的東西太多了,什麼時候也做不完的。”

趙一方說:“等紙廠的工程完工就可以籌備油井的工程了。”

林巖問:“油井還是先勘探地址修建圍牆?”

趙一方說:“當然,那邊雖然是歸義軍的地盤,但咱也得防備他們西邊的吐蕃和馬賊。不過那兒地處荒漠又不是絲路的必經之地,安全性高一些。但必要的生活設施還必須得修建的,那兒也是長期工程,必須得有咱自己的軍隊長期駐守的。”

鄭之航說:“規劃總歸是規劃,慢慢按部就班吧,不讓手頭閒下來就行了,也別那麼拼命,沒人給咱發獎金也沒人扣咱工資的。”

林巖說:“那當然,在這兒咱們是老大!”

“你看這井有多深?”

“近二十丈了吧,怎麼了?”

“知道咱這是在幹什麼嗎?”

“噓!……。。別亂說,咱這是在挖鹽。”

“啊?”

“這幾天清運出來的水都是滷水,今天在那池子裡已經見到青鹽粒了。”

“噓……煎制私鹽可是死罪,萬一官家知道…”

“官家知道又怎麼著?誰敢這麼不開眼過來找咱們老爺的麻煩?”

“我說咱們剛開始過來的時候怎麼來了那麼多計程車兵,原來老爺們怕骨固咄祿的舊部來搗亂。”

“當然不是怕!你沒看圍牆上那些施放天雷的法器啊?跟咱們營地圍牆上那些法器一模一樣。咱們這些老爺眼光長遠著呢,到這兒後就先修圍牆,先把法器架上,看誰敢來搗亂!”

“現在好了,連涼州軍也被打敗了,那個僕將軍成了肅州的大頭領,跟咱們老爺還是親家,這回回鶻軍也不會來搗亂了,這些士兵只是用來防備馬賊的。”

“幾萬涼州軍都被咱們老爺打敗了,哪個馬賊不長眼敢招惹咱們老爺啊?”

“咱們老爺怎麼什麼都知道啊?從來沒來過這兒,就拿著架子還有那個什麼鏡子對著對面的木杆一照,就知道這地下二十多丈的地方有鹽,難道真是神仙?”

“可不是嘛,咱們在這兒住了幾輩子都不知道腳底下都有什麼東西,咱們老爺剛到這兒沒多長時間什麼都知道……”

五月初一

張康傑說:“看看張帥他們送回來的第一批咱們自己晒出來的食鹽樣品,滷水含量比送檢的樣品含量高,咱們試劑緊缺沒有進行再次檢測,只是根據他們的開採量和出鹽量估算差不多有3。6%。”

林巖問:“不錯,顆粒粗大了點兒吧?能再精細點兒嗎?”

張康傑說:當然可以,碾軋粉碎一下就可以了,基本可以跟咱們那精製鹽媲美了。張帥那邊的磨坊已經蓋好了,風車動力,以後再送回來就是精製細鹽了。王總已經帶人過去安裝風車及傳動設施了。”

林巖問:“這段時間他們倆都在那兒?

“嗯,指導那些民工引水、放水、起鹽、洗鹽、精製可不是輕鬆的事,在民工能熟練工作以前他們必須需要在那兒現場指導的。”

林巖問:“母液怎麼處理了?”

張康傑說沒有處理,多建了幾個蒸發池而已,反正圈的地兒夠大。我讓張帥他們把母液引入蒸發池結晶後先儲存起來,等以後我們需要的時候再解析分離。那邊已經起了幾座大型倉庫了,不愁沒地兒放的。

“也成,結晶以後好儲存。不過咱這鹽產量是不是大了點兒?日產六七百公斤了,要不要加強一下防衛力量?”

張康傑說:“暫時不需要吧?那邊一個連的兵力應該能應付了,而且圍牆上還有喀秋莎。咱產量不能算大,每月才二十噸。雖然咱們吃不了多少,但以後工業、化工的需要量就大了。你說甘州不會讓咱們交稅吧?”

趙一方說:“應該不會,有僕固渾在,甘州也知道輕重的。大不了以後給他們一部分鹽就是了。”

張康傑說:“抽空讓民工把那條路翻修一下,路太破了。還有就是把鹽場的生活設施改善一下,張帥說那兒的景色不錯,原始的戈壁風光,咱們有空的話都可以去休閒幾天的。”

鄭之航說:“鴛鴦池的風景就不錯,距咱們大概也就四五十公里,如果咱們打造幾艘小船的話就可以沿北大河順流而下。”

林巖說:“那回來呢?讓民夫拉縴啊?再說了,河流情況怎麼樣?適合行船嗎?萬一有激流瀑布什麼的不就糟了?而且遇到襲擊的話在船上根本無法反擊的。”

鄭之航說:“沒事的時候可以讓部隊遠端拉練啊?老讓部隊窩在家裡有什麼出息啊?讓部隊出去訓練一下,順便把周邊的地形圖繪製出來,以後就是出現什麼狀況咱們也不用臨時去偵查地形啊。”

林巖說:“這倒是個理由,可以順便指導訓練一下部隊的野外生存能力和偵查反偵查能力。也可以瞭解一下咱們周邊的資源情況。”

趙一方說:“回頭跟老鍾商量一下讓他們幾個制定一個計劃,一次一個混編營帶三方士兵一起出去,也可以培養他們的合作協調能力,同時也能夠增進三方士兵之間的感情。”

“順便檢驗一下咱們的後勤保障能力。”蕭陽柳志軍剛進門就接上說。

鄭之航實話實說:“正商量著想去鴛鴦湖看看呢,想讓你們先去給探探路。”

蕭陽說:“咱們的部隊確實應該出去訓練一下了,上次在肅州城外等同羅思結的時候很多士兵連帳篷都不會搭,僅僅搭建臨時營地一項就比預計的整整慢了一小時!而且後來還是僕將軍的人幫忙給搭建的。原來這些士兵根本就沒搭過帳篷,還是按照以前搭建草棚子的方式,真無語了。”

林巖說:“這些不能怪士兵,以前咱們就是為了營地的防禦設立的武裝,根本就沒有考慮要士兵野外紮營,就連那些帳篷也是找回鶻軍臨時借的,要不他們就得露天宿營了。”

柳志軍說:“回來後連著幾天讓他們練習搭建拆卸帳篷,現在基本不會再那樣手忙腳亂了,不過還是不夠熟練。趙總,你說咱們是讓後勤給咱們製作帳篷還是去回鶻軍那裡暫借一批啊?”

林巖說:“還是咱自己做吧,以後少不了的,最少得製作兩個營的帳篷。回鶻軍那種帳篷太複雜太笨重了,回頭咱們設計一款組裝簡單拆卸方便的帳篷,設計好以後就讓木工製作支架。”

趙一方說鹽場那邊還是再加一個連安全些,那兒畢竟也是遼軍進攻肅州的通道,萬一遼軍繞過金塔直接南下咱們的鹽場就會首當其衝。現在訊息傳遞太慢,太危險。雖說現在有了電話,萬一大批遼軍圍困了鹽場怎麼辦?遼軍肯定沒有切斷電話線的意識,但出於好奇把電話線切斷改做他用怎麼聯絡?無線電報也必須安排到位,遇到緊急情況隨時可以使用。還有就是士兵在哪兒都是訓練,鹽場那邊常駐一兩個連也沒什麼不好,也算是咱們一個外宅,民工閒著的時候就多蓋一些房子,把基礎設施搞好一些。

林巖說無線電報機早就做好試用也正常,只是之航說那些電報員手法和摩爾斯密碼掌握都不夠熟練,應急發報絕對沒問題,隨時都可以派過去。那邊的圍牆最好也加高加固一下,按咱營地的標準修建,民工不夠的話就地再招,安全第一。鹽場那邊可以常駐一兩個連,有緊急情況就再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