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170章 巡視治下

第170章 巡視治下


慕先生,轉身別回頭 冰山老公請上鉤 在逃皇后迷情記 深情久不負 甜妻賴上癮:男神,從了吧 甜寵總裁乖妻 神醫下套之佳人太能逃 網遊之附身骷髏小怪 靈魂緣渡師 護花冷少

第170章 巡視治下

第一百七十章 巡視治下

第二天一早,鍾靈就和忠伯到自家的水田檢視各種秧苗的生長狀況。由於這段時間天氣尚好,雨水也是間隔著下,因此山林裡生機勃勃,到處充滿了鳥啼蟲鳴。

其實,南方充滿生機的最好季節並不是春天,而是春夏之交或者夏秋之交的季節,天氣不冷不熱,溫暖的陽光時時照耀,帶著露珠的草葉兒在陽光下綠俏可人……

各處水田裡的秧苗生長都很正常,包括鍾靈精心打造的那兩畝試驗田。鍾靈沒有想到,自已穿越到這個世界之後,竟然還有機會重啟自已未竟的事業。

試驗田裡,插的自然是嫩穗草的秧苗了,只是鍾靈有意把這片試驗田選在所有水田的中央,以達到日後便於雜交育種的目的。

這也是鍾自強縱容鍾靈,如果換成現在還沒有分家,鍾老爺子就算不說,別家也肯定會覺得這種浪費水田的做法不可思議。兩畝水田,按普通正常的年景來說,也能收好幾百斤糧食啊!

還好,鍾靈有一個全力支援她的阿爸,這也給她的試驗田敞開了方便之門。

嫩穗草本來就是野天野地生長的,無人照料尚且朝氣勃勃,更別提象這樣精心種在水田裡,各種畜肥精心照料著。

“呱,呱,呱!”

水雞已經從黑乎乎的蝌蚪發育成了四條腿俱全的小傢伙,由於沒有殺蟲劑等各種化學原料,水雞幾乎是滿坑滿谷都是,鍾靈每走過一條田梗,腳前都會有拇指頭大小的水雞“撲通撲通”地跳入水田裡,很快遊往水田深處,只在水面下留下幾道漣漪。

“小姐,今年的年景看來不錯,這些田被你改造之後,肥力更足了,往年這些水田只要風調雨順,糧食一年都能比別人家多產一斗半斗的,現在更不得了。

若是三五年下去,咱們家有餘糧那是不成問題的。”

忠伯的話,帶著老莊稼人的肯定,不過,鍾靈早就見識過畝產水稻上千的美景,倒也沒有太多的驚喜,何況,那畝產上千的水田還是她親手指導栽種下的試驗田呢。

憋屈的試驗田,想到自已就是為了那片試驗田才被雷擊到這個時空的,鍾靈不禁有點想隔空喊話的衝動:該死的副高職稱,不評給我也沒什麼,姑娘我在這裡開疆拓土,一定能創下比那破職稱更偉大的業績!

“忠伯,秧苗長勢尚好,不過田裡的雜草也長得很快,一會就叫長工們把所有水田的雜草都清一下。不然會和秧苗爭養份的。”

雖然忠伯年紀比鍾靈大,但作為主人,鍾靈也習慣了發號施令。

看完了水田,鍾靈又到山上的香菇棚裡檢視。現在香菇合作社成立了,那15戶村民的香菇大棚也搭了起來,總計有40棚之多,而此時正是香菇大肆生長的季節,鍾靈此前已經做了足夠的栽培種,雖然沒有預料到熱衷於香菇種植的村民會有這麼多,但還好勉強夠得上供應。

這些栽培種她一直放在地窯中陰涼儲存,有九成保持了完好的活力。村民的菇棚搭好之後,她把栽培種按合作社的協議都分到了各家各戶,這部份並不是無償的,日後香菇種成後,這些菌種的價格還要從利潤中扣除給她,作為菌種的費用。

村民們對此當然沒有意見,因為如果不是鍾靈願意帶著他們種菇,他們一來找不到菇種,二來也沒有技術支援,現在他們等於只要出個勞動力,鍾靈把他們的生產、管理和銷售都安排好了,他們何樂而不為呢?本文由";鄉";";村";";小";";說";";網";的網友上傳,";鄉";";村";";小";";說";";網";免費提供閱讀";";

農民是最現實的,這點鐘靈在以前的工作中也深有體會。比如推廣一種新型的農作物,你好說歹說甚至免費倒貼他們也不願意去嘗試,但一旦有人種成功,並獲得豐厚的利潤,他們就會反過來求著你了。

鍾靈除了到自已的棚子,也到村民各家的棚子裡去走了一遭,只見那些棚子門口都學著鍾家的棚子一樣,編了厚重的草簾,阻擋了夜間山裡的寒氣溼氣,掀開簾子進去,裡面溫度比外面高了不少,正是香菇適宜生長的溫度。

鍾靈皺了下眉,覺得沒有一個溫度計來測算溫度,不好準確掌握準確的溫度。

唉,難不成自已還得**迪生?搞個幾百種發明?鍾靈此時想起愛迪生,那個以發明聞名於世的老外,突然深深懷疑起他的身份來。從前讀到他的故事時,對這個發明家充滿了崇拜之情。但是,一個人真的可以這麼“偉大”嗎?

鍾靈想著如果自已把她所知道的實用新型的小技術都用這個時代的工藝儘量呈現,那她豈不是也是這個時代的發明家了?

如果沒有儀器相助,那就只能憑著經驗和感覺了,雖然這會讓香菇種植技術顯得粗糙了點,但是穩妥低調。

鍾靈知道這個時代不缺水銀,沒見古人要蓋個寶塔鎮河妖什麼的,事先還要買對童男童女,灌飽了水銀埋在塔基下祭塔嗎?

所以要做出一根水銀溫度計,以這個時代工匠心思之巧,也不是不可能。不行,這也太高調了,想到那些被吊死或者燒死的科學先驅,鍾靈打了個寒戰,算了,還是湊合著點過吧,咱也不爭那種虛名了。

鍾靈把所有的菇棚看過之後,這才發現這也是極重的體力活,而且每架菇床她都要仔細察看,有沒有大面積生長老菌、或者凍害什麼的。這批菇農都是第一次種菇,之前雖然家家都會做待客的“香菇面”,但從來沒有人看過鮮的香菇的模樣。

因此,對於如何管好菇,他們可都是一頭霧水,鍾靈還要逐戶指導他們,告訴他們這個菇種生長髮育到這個階段有什麼特徵,需要注意什麼病害。一旦有黴菌,就必須徹底清除。

在趙大狗的菇棚裡,鍾靈一眼就發現他入門前的一架菇**長了黴菌,鍾靈要趙大狗把那幾袋相鄰的菇種盡數清除,趙大狗還一臉捨不得的樣子。

“大狗叔,這可是一種傳染病,和雞瘟一樣,如果這些菇種不清理掉,就可能傳染整片的菇房。”

聽鍾靈把這黴菌比喻成雞瘟,趙大狗當然明白雞瘟的厲害和嚴重性了,他立即三下五除二的把這些沾染了黴菌的菇種清除了出去。

沒有滅菌靈,只能見招拆招,採取最粗暴直接的辦法了。鍾靈看到趙大狗“憂傷”捨不得的表情,這才意識到,自已的栽培種,今後還是要儘量多留種,以備發生這樣的病害時,可以及時補上。

就這麼走一圈,也快到晌午了,鍾靈便來到自已“坑凍”房的育種室,那些小蝌蚪和水雞一樣,也在春天裡拔腳成了四腳的小生靈,一隻只靈活而好動,看不出長成“坑凍”後呆頭呆腦的模樣。

坑凍也是雜食動物,在野外環境中,家蠅、胡蜂、螞蟻、金龜子、叩頭蟲、蚜蟲、龍蝨、蛇及其它蛙類都可以成為它的食物。而人工飼養的條件下,需要的飼料就不能光靠這些天然菜譜了。鍾靈想辦法用土油燈在人工養蛙池中裝了幾盞誘蟲燈,而蛙池建在山裡的好處也顯現出來,晚上誘蟲燈一亮,立即吸引了山野裡大批以昆蟲瘋狂地撲火而來。

不過,隨著這些“坑凍”體型的日益長大,現在一隻只都有成人拇指粗細,這些昆蟲也漸漸也不能滿足它們生長的需要了。看到鍾靈過來,富貴叔便上前和她說了這方面的情況。

現在山上的菇棚連上“坑凍”的養殖,鍾靈已經悉數交給了富貴叔,這麼些日子下來,見不管是菇棚還是育種室他都打理得井井有條,鍾靈也就更加放心了。

“阿靈,如果蟲子能更多些,這些坑凍會長得更快,以前體型小,食量少,那些晚上誘來的蟲還夠它們吃的,現在恐怕就不行了。”

這如半個游泳池大小的“坑凍”育種池裡,至少有幾千只的坑凍,密密麻麻地,有的在水裡流泳,有的半露頭在水池邊上,讓鍾靈看了喜不自勝,這可都是錢錢啊!當然,如果有密集恐懼症的人就算了。

聽到富貴叔彙報“工作”難題,鍾靈也皺起了眉頭,她記得自已到那個辦牛蛙養殖場的學姐那參觀時,學姐告訴她,後期養殖牛蛙的費用,主要集中在飼料這一塊。因為生長髮育期的坑凍,替代的飼料包括糠蝦、小魚、糞蛆和小型的蚯蚓等。

隨著“坑凍”的繼續生長,應在幼蛙長到50克左右時在活餌料中摻入蠶蛹、河蚌肉、螺螄肉、動物內臟等動物性餌料。而且還不能一放了之,因為不是活的飼料這些傢伙是不吃的。必須加入活的昆蟲帶動,讓“坑凍”誤認為是活料而爭相捕食。

這是一個馴化的過程,當“坑凍”習慣這樣取食後,再逐步增加靜態飼料的比例,直到全部用靜態飼料來取代活餌。

不過,蠶蛹和河蚌肉這裡可無處可買,並且就算買得到,價格也很高,動物內臟不難找,只要交待鎮上的肉販子就可以了,但動物內臟的價格說起來也不比肉低,這可太費成本了。鍾靈這才體會到學姐說飼料是支出大頭的為難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