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7、千年埋劍誰識氣,匣弦今日未生塵

7、千年埋劍誰識氣,匣弦今日未生塵


三月裡的幸福餅 天下為聘 重生之剩女嬌妻 超級劍神 震神錄 乘龍御劍 網遊之彈痕 被奪走的少女 豔傾天下:愛妃你來啦 哇!今夜哪裡有鬼?

7、千年埋劍誰識氣,匣弦今日未生塵

第二天傍晚葉昊天就來到黃泛大澤的北面,他先在集市上寄託馬匹,並買了點心、飲水和衣服之類,然後到附近的小山上用乾坤錦囊裝了數萬塊山石,徒步走向大澤深處。

他展開功力,在草尖上掠過,不久來到大澤中心地帶,找了個地勢略高的地方,拋下數萬塊巨石,搭起一個長寬十丈的平臺。

他又用石頭和雜草極其仔細地擺了個四正四隅奇門九宮大陣,將平臺全部隱去。

然後取出龜鏡查看了一下,沒有發現什麼異樣。

一切準備妥當,他取出玉精,跌坐在上面,然後服下一粒龜髓丹,潛心修煉元神,一夜功夫,元神長高了一尺有餘,已經有五尺高了。

他飲了點清水,又服下一顆龜髓丹,這次練功的時間足有三天三夜。

元神逐漸生長,已經能夠開口說話,聲音怯怯的有如童子。

當他行功結束的時候元神已經有六尺餘,快跟他一樣高了。

服下第三顆龜髓丹的時候,他足足靜坐了九天九夜,這次元神終於長成,跟他自己一模一樣,面色白嫩,俊秀風雅。

接著他沒再服丹,只是催動元神,演練青城劍法。

又過了半月光景,元神終於可以放出飛劍,劍光如銀,像一條銀蛇,在低空盤旋。

又是十天,元神對飛劍的控制已經收發自如。

這時他已經從真人界第二重天躍升到真人界第九重天,玄明恭慶天,恐怕比他師傅青陽真人的功力還高。

由於藥物的補助,加上他以無上的智慧刻苦修煉,只是短短兩年的功夫,他修行的功力已經達到平常人修行的三百年,只差八九步就可以達到仙人了。

下一步要練的是元神的身劍合一,這是煉神還虛,也就是實現白日飛昇的第一步。

但是他試了好幾天都無法做到,即使勉強將元神附在飛劍上,也飛不了兩丈就掉下來。

看來還要出去想想辦法。

不然只能像平常人一樣緩慢修行了,那樣即使在玉精的幫助下,只怕最少還要三十年。

龜髓丹對於身劍合一價值不大,所以他沒有再浪費至寶。

這時已經是十二月中旬,今年的春節到哪裡過呢?※※※他取回自己的黃龍馬,一路南下,五天後抵達蘇州。

宋代以後,經濟文化中心逐漸南移,蘇杭成為天下人嚮往的繁華富庶的地方。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江南是水鄉,到處溪澗縱橫,綠草如茵,景色十分清幽。

水是流動的,象徵著江南人的活潑、富有生命力。

可是江南的水,少有洶湧奔放的氣勢,只是長年潺潺汩汩地流淌著,培育出了江南人特有地溫和柔美地性情。

所謂江南,原本地域包括甚廣,且時有變化。

近年來專指蘇南和浙江一帶。

俗話所說的“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可以說是江南的總代表。

葉昊天一邊品嚐松鶴樓的乳腐肉、百魚宴、諸老大粽子和蘇州醇香,一邊欣賞蘇州的評彈,感到這裡的一切,都是那麼溫馨、輕柔和靈巧。

用過飯,葉昊天去觀看蘇州園林。

蘇州的園林,以典雅淡樸、小巧玲瓏著稱。

“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冠江南”。

這些園林大多是私家園林,所以葉昊天大多隻能在外面看看而已。

園林面積一般在方圓二三十丈,在建園手法上,運用建築、假山、水池、花木,巧妙地把全園劃分為主次分明、疏朗相間的大小空間,組合成各具特色的景區,並善於運用借景。

因此,面積雖小,卻不會有一覽無遺的感覺,並處處入畫,移步換景,引人入勝,給人以“不出城廓而獲山水之趣,身居鬧市而有林泉之美”的享受。

晚上的蘇州也不寂寞,很多人打著燈籠去逛街。

葉昊天任意穿行,不知不覺走到一個***通明的樓前,門口站了好多人,大門兩邊高高掛了八盞大紅燈籠,每個燈籠有一個大字,依次是‘冬夜遊園,燈謎有獎’,門牌上有三個大字“拙政園”。

門口的老頭看見葉昊天玉樹臨風,趕緊請他進去。

園內掛了無數盞燈籠,將滿園照得像白天一樣。

葉昊天順著人流走去,放眼欣賞園內風光。

整個園林佈局以水池為中心,各式亭軒樓閣臨水而築,形成樸素開朗、平淡天真的自然風格。

園分東、中、西三部分。

中園是全園精華所在,遠香堂為園中的主建築,是一座結構精巧的四面廳,四周是落地玻璃窗,可觀覽周圍景色,堂內陳設精雅。

堂南小池假山,竹木扶疏,重巒疊翠。

堂北,寬闊的平臺連線荷花池,夏日荷花盛開,微風吹拂,清香滿堂。

匾額“遠香堂”為當代文徵明所寫。

堂北為主景所在,池中累土石作二山,西山上建“雪香雲蔚”亭,文徵明手書“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的對聯和元代倪雲林所書的“山花野鳥之間”的題額懸於亭中。

東山上有“待霜亭”。

兩山之間,連以溪橋,山間遍植花木,岸邊散種藤蘿灌木,野趣橫生。

逛了一圈以後,葉昊天也像大多人一樣,將目光集中在燈籠上。

每個燈籠有一個謎語。

有些燈謎已經被破解了,留下的越來越難。

不遠處就有十餘人圍著一個燈籠打轉。

葉昊天走近前一看,上面寫著“天際孤帆愁別離,打一字”,略思片刻,葉昊天告訴守燈的童子“這是個‘穗’字。”

守燈童子急奔而去,又有急奔而回,高叫著“又破了一個”,一個管家模樣的人走過來,將燈籠上的字謎取下,詢問葉昊天何以作解。

葉昊天答道:“孤作‘一’解,帆象形‘蟲’,愁”字別掉火部(‘離’於八卦為火)所剩下的‘禾心’,合起來剛好成為‘穗’字。

謎作者用飽醮離愁的彩筆,渲染強烈的氛圍,用遠在天邊的孤帆來表達離別之情。

如此拆形造意,運法嫻熟,字字落實,文詞優美,平仄協調,誠屬難得,其中猶可稱道者,能於底字中挖出‘蟲’來,則具脫舊翻新之心思,就此雕“蟲”神技,即足以令人擊節。”

那人連聲叫好,遞給葉昊天一把摺扇,葉昊天笑了笑接下來。

眾人也紛紛歎服。

又走幾步見一燈謎,圍觀者更多,謎面是“憂愁幽思作離騷”,打一七言唐詩。

很多書生打扮的人圍著燈謎苦苦思考。

葉昊天看了一眼就說這句詩是“似訴平生不得志”。

眾人不解。

葉昊天解釋道:“謎底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說的是琵琶女透過‘弦弦掩抑聲聲思’的樂聲,來訴說自己不得志的生平遭遇。

這個謎語的關鍵在於‘平’字,這是屈原的字,底意為‘似乎是訴說著屈原生世之不得意’。

當時楚國屢敗於秦,楚國內部親秦派勢力抬頭,屈原的抗秦立場不受採納,‘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是屈原政治上失意以後的作品。

班固《贊騷序》曰:‘離,遭也。

騷憂也。

明已遭憂作辭也’。

“遭憂作辭”就是確切不移的‘訴生不得志’。

而其間‘平’字作人入典,正是別解之功。”

眾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如此一路下去,葉昊天盞茶功夫破解了十餘個極難的燈謎,忽然那管家模樣的人走過來對他一躬到地,說道:“先生,我家主人有請。”

葉昊天跟著那人來到一個閣樓上。

閣樓地勢很高,站在上面可以看到四面的燈籠和人群。

一個五十餘歲的儒生看見葉昊天進來,連忙離座迎接。

賓主落座,下人送上香茗。

老者道:“賢侄才高八斗,不知道是哪裡人士。”

葉昊天急忙拱手謙讓:“哪裡哪裡,偶然猜中而已,小生長安人。”

老者詢問道:“不知賢侄是否經過科舉?”“尚未,正待明年參加鄉試。”

老人輕嘆一聲道:“以你的才華進士亦有望也。

然如今朝廷昏暗,恐不是入仕良機阿。”

葉昊天道:“卻待先生開解。”

老人飲了口茶,吩咐下人把門關上,接著道:“我見賢侄神清氣朗,必非小人之輩,就實話實說了。

如今聖上昏潰,宦官權盛,奸佞當道,殘害賢良。

老夫王獻臣,兩年前本為朝廷御史,因名門蘇家被滅門一事說了幾句良心話,卻遭奸人當堂辱罵,聖上不加勸阻,滿堂文武噤若寒蟬。

當時我決意退出仕途,告老還鄉。

所以就建了這個園子。”

葉昊天心下感動,面上不動聲色地問:“不知當時辱罵先生的有什麼人?”老人走到門口四周望了一下,回來低聲說道:“大宦官王希及其死黨權臣劉衡”接著又嘆息一聲道:“奸佞橫行,無人可制啊。”

兩人聊了一會兒,頗覺投緣。

葉昊天環顧四周見有不少書籍,他一向愛書如痴,不禁提出要瞻仰一番的要求。

老人也是個書迷,能有人欣賞自己的藏書高興還來不急,尤其是這樣的青年俊彥。

他對葉昊天招招手,道:“來,這裡的書沒什麼,我還有一個藏書室,收藏的書都是舉世罕見的,你跟我來。”

葉昊天跟著老人穿堂過戶,來到一個小院,開啟三道房門,進入一個房間,房間裡充斥著檀香的氣味。

這是為了保護藏書燃的,可以防生書蟲。

書房裡書並不太多,大約只有幾千卷。

他看了看,大都是失傳的古籍。

在後來的書目中一般只有書名沒有原文。

老人卻收藏了一些珍貴的原文。

葉昊天讚不絕口,看看老人,那老人已經有點揚揚得意起來。

葉昊天從乾坤錦囊裡取出在終南山得到的李白的詩詞,遞給老人看。

老人接過去,開始沒當回事,翻開一看是李白的真跡,收錄的詩詞自己竟然沒見過,立即連聲感嘆,愛不釋手。

葉昊天:“這卷詩就送給先生了”。

老人嘴上想客氣一下,張了張嘴卻說不出話來,手裡還握得緊緊的。

葉昊天又說道:“我想年關這幾天到先生這裡來讀讀書。”

老人終於找到機會急忙道:“好啊!你住在哪裡,不如就搬過來住吧!我這裡房子多,你就不用住在外面了。”

說著催下人跟葉昊天去搬行李。

葉昊天看老人這麼熱情,也就搬了進來。

第二天一早,就有人端來熱水,幫他梳洗,然後請他去客廳用餐,老人已經等在那裡。

兩人匆匆忙忙吃了點心就來到書房。

葉昊天首先瀏覽了一下書目,發現有五百餘本很有價值,其餘他大都看過類似的內容,不用再讀。

經過元神的不斷修煉,他現在看書的能力已經加強了數倍,一本書幾下就可以翻完,同時也就記在心裡,雖然他已經放慢了速度,無奈書太吸引人,結果越看越快,一上午竟然看了九十餘本。

老人在旁邊看著不太高興,中午的時候實在熬不住了,道:“賢侄,你不用看那麼快吧?”葉昊天微微笑道:“我已經記住了。”

然後隨便拿出一本書來道:“這是我一個時辰前看的,第十五頁第三行是‘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

老人接過書來一翻果然一字不錯。

“你,你,神仙啊!怎麼可能?怎麼可能?”他驚呼起來,一臉驚愕地看著葉昊天。

葉昊天從乾坤錦囊裡取出,遞了過去道:“先生,我還有一本書,您看看,或許對延年益壽有好處。”

老人翻開看了看,頜首道:“黃老之學啊,我也喜歡過,在國子監的圖書室我曾經看過,當時熱衷功名,沒有用心。

這本書看來講述的更加全面,高屋建瓴,好!”說著從一個書櫥的暗格裡摸出一卷書來,道:“我這也有本書,肯定是好書,但我看來看去不明白,你來看看。”

葉昊天開啟來看,封面是,裡面有一章,赫然是。

這是他夢寐以求的東西,有了這篇心法他就能元神和飛劍身劍合一了!文章不長,那一章只有短短數百字。

他一眼看過去就記住了,然而對他來說真的是字字珠璣,直扣心絃。

回頭看時,老人也已經沉浸在裡,良久,老人自言自語道:“到底什麼是氣?怎麼才能丹田發熱?”葉昊天知道,老年人精氣衰竭,煉氣極其困難,普通人百日築基,老年人恐怕一年也難以成功。

他取出一粒自己煉製的補中益氣丸,遞給老人道:“這是一位仙長煉的丹,你服下就可以免了築基,也就知道什麼是丹田溫熱了。”

老人拿在手裡,聞著一股淡淡的香味,看了葉昊天兩眼,從葉昊天的眼神裡看到的是真誠和寧靜。

他把丹丸放進了嘴裡。

半個時辰後,老人忽然起身對葉昊天深深鞠躬,無限感慨地道:“真要謝謝賢侄了,我覺得身體輕盈,力氣充沛,就像年青了二十歲,而且丹田溫熱,終於可以開始修煉丹道了。”

※※※三天以後,葉昊天將老人的藏書都看完了,閒暇之時只是在拙政園四處瀏覽,中園西面還有西園,西園以池水為中心,主廳是一座鴛鴦廳,北廳為二十六鴛鴦館,臨池養有鴛鴦,南廳因前面小院內植有山茶花稱十八曼陀羅花館。

池東沿牆築有一條呈波浪形的臨水遊廊,俗稱水廊。

北半部池水環抱中有留聽閣、浮翠閣、笠亭、扇亭等建築。

西園明靜幽雅,迴廊起伏,水波倒影,別具意境。

一邊遊覽一邊感嘆,蘇州園林真是構思精妙,獨具匠心。

快到年關的一個下午,他走出“拙政園”,來到虎丘。

虎丘位於蘇州城西北郊,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葬其父於此,葬後三日,有白虎踞於其上,故名虎丘山,簡稱虎丘。

虎丘山水相連、亭臺錯落、殿宇參差、飛閣凌崖,古有賞景“九宜”、“三絕”之說,即山絕、景絕、池絕,春夏秋冬,陰晴雨雪,四時皆宜。

更兼得歷代名人雅士品題詩詠,加之神話傳說之渲染,以致也有“吳中第一名勝”之譽。

蘇東坡稱“到蘇州而不遊虎丘,乃是憾事”。

虎丘正門是斷梁殿,入內經試劍石、真娘墓就可到達“千人石”。

千人石後“別有洞天”內有劍池,其四周還有白蓮池、點頭石、雲巖寺、冷香閣、第三泉、孫武子亭及虎丘塔等古蹟。

虎丘自古就為遊覽勝地,山上一石一木都有美麗的傳說。

虎丘最吸引葉昊天興趣的莫過於“劍池”了;古籍記載,闔閭墓即在劍池底下。

進入該池“別有洞天”彷彿置身於絕崖縱壑之間,使人頓覺“池暗生寒氣”、“空山劍氣深”。

劍池形狹長,狀如寶劍,水深約兩米。

兩壁陡峭,拔地而起,石崖上有眾多古人題書。

因吳王闔閭墓葬於池下,更給劍池披上了神祕的面紗。

劍池既為闔閭墓地,又埋有大量金銀財寶和名劍,古往今來,一直引人覬覦探求。

相傳秦始皇東巡至虎丘,急欲得到闔閭吳王劍,但其時有虎當墳而踞,以劍擊之不及,誤中旁石,其虎西走二十里。

劍亦無獲。

那石即裂陷成池,因號劍池。

又傳越王勾踐和三國東吳孫權,為求珍奇,都曾派人掘過此墓,結果均一無所獲,而劍池遂成深澗。

劍池石壁上鐫刻有蒼勁雄渾的四個大字“虎丘劍池”。

據傳這四個字是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手跡,字徑二尺有餘。

進人“別有洞天”字樣的圓石洞門後,眼前又呈現出“風壑雲泉”四個大字,筆法圓潤,為北宋大書法家米芾所書。

石壁下兩崖分開,一池碧水,窄如長劍,深二丈許,清澈透明,味亦甘美,莫測幽深。

池旁兩壁陡峭如削,藤羅掛垂,上有陳鄉橋飛跨兩壁。

仁立池畔,雖覺寒氣陣陣撲面,然則景象極為幽深;池旁兩壁陡峭如削,高達數丈,藤蘿垂掛;上有陳公橋飛跨兩崖,橋面上鑿有兩個孔洞;從橋上孔中下視劍池,令人驚心動魄,如有深淵之險。

劍池的崖壁上,有石刻:“劍池水涸,見吳王墓門”等字樣,這似乎孕含“天方夜潭”的禪機!葉昊天一直以為三千寶劍只是傳說而已,未曾想走在劍池,胸前的通靈寶玉竟然漸漸熱了起來。

“難道真的有寶劍?”他心裡一熱。

沿著劍池慢慢行走,通靈寶玉越來越熱。

在劍池後二十丈的一個平地上,他停了下來,寶藏不是埋在劍池裡面,而在劍池之外!抬頭看日已西斜,他記下方位,決定晚上再來。

冬日白晝很短,用過晚餐沒多久天就暗了下來。

葉昊天跟老人聊了一會早早回去休息。

大約兩更時分,夜靜無聲,沒有月亮,他飄身來到虎丘。

由於功力深厚,已經不用***就能看清道路,所以很容易就找到了劍池。

他先在四周擺了個小陣,防備有人進來,不想再像發現千年神龜時惹來麻煩。

擺好陣法,他放手發掘。

這次他準備了一隻鐵鍬,所以比寶劍挖掘快多了。

大約五尺深處,遇到阻力,向四周拓展,原來是是一排碩大的石棺。

他沒有動別的棺木,只是按照寶玉的指引打開了其中的兩個,裡面竟然擺滿了寶劍,數量之多,恐怕真的有三千把。

歷盡千年,寶劍竟然沒有一絲鏽斑。

葉昊天將寶劍悉數裝進乾坤錦囊,裝完以後他想了想,又取出幾把放回棺木。

歷史遺產不能一人獨佔,還要給後世留點東西。

不然數百年後,世人全都以為吳王是虛妄之輩,就有點冤枉古人了。

放回去的寶劍中有一把比較別緻,劍柄上刻著幾個字,依稀是“越王勾踐劍”。

然後他把石棺原樣放回,埋進土裡,地面還裝飾了一下,看起來跟周圍差不多。

最後他撤除了陣法。

加上在山上找到的,乾坤錦囊裡大概已經有三千餘把寶劍。

這麼多寶劍他也用不著,決定開個劍店賣掉一部分。

蘇州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之一,劍店就開在這裡了。

※※※天明他在蘇州城走來走去。

考察了數家鐵匠鋪,最後選了一個比較小的,名字叫鐵家鐵器。

葉昊天進去的時候,裡面只有一個夥計,大約十四五歲,臉上卻透出超過年齡的老練。

透過敞開的門看見一個二十四五的劍師正在敲打鐵器,臉色黑紅,身材結實,看上去比較純樸。

葉昊天讓夥計領著自己看遍了所有的寶劍和鐵器,發現那些劍相當不錯,在蘇州已經算上乘的了。

大概是因為年輕,還沒有創出招牌來。

停下來的時候,他問夥計:“你叫什麼名字,你家主人怎麼稱呼?”那夥計說道:“客官,小人寶生,我家店主叫鐵中堂,雖然剛出師不久,功夫卻是不錯。

不知客官看中了什麼沒有?”葉昊天取出兩把寶劍遞給夥計,道:“你拿這兩把劍給師傅瞧瞧。”

寶生跑進去對劍師說了句話,劍師停下來,把那兩把劍拿在手裡細看,不一會走了出來,神色凝重地說道:“先生,您這寶劍是古劍,鑄劍的工藝已經失傳了,小店做不出來。”

葉昊天道:“我以前曾經見過一本古書,上面記載了歐治子的鑄劍心訣,我寫出來,你拿去看看,或許有用。”

劍師半信半疑地找來筆墨。

葉昊天一揮而就,只有兩百餘字,講的是爐火的控制,鐵精的提煉,還有一些配方。

寫完遞給劍師。

劍師看了一會兒,手足忽然顫抖起來,口中道:“是的,原來是這樣!這下寶劍的柔韌性強多了!恩,還有這鋒利程度…”感嘆良久,劍師忽然跪下,對葉昊天大禮參拜!嘴裡說著:“先生賜我這等古方,等若師傅阿!”葉昊天趕緊將他扶起,問道:“鑄劍師傅,你為何不開個大的店面?”劍師道:“先生,您叫我名字好了,叫我中堂就行。

我出師不久,沒有名聲,沒有本錢,只好先弄個小店慢慢發展”。

葉昊天道:“我有一批寶劍,跟剛才你看到的差不多,我想找你幫我賣掉,賣的銀子你可以得兩成,相信賣掉幾把寶劍你就可以開個大的店面了。”

鐵中堂急忙道:“那寶劍一把就可以賣到十萬兩銀子,兩成我可不敢,給我半成足夠了。”

“就一成吧”葉昊天最後道。

葉昊天看小店過於寒酸,取出一萬兩銀票交給他,道:“你拿這些銀子去找個大的店面,好好裝修一下。

過了年我把寶劍運過去,就可以開業了。”

鐵中堂答應下來。

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