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一零三章 乘風歸去

第一零三章 乘風歸去


契約閃婚 總裁大人別來無恙 熱血戰皇 豪門小老婆:首席大人饒了我 青梅小嬌妻:總裁要定你 神荒劍帝 靈蛇劍 與屍同眠 洪荒神墓:冰封美屍 枝頭俏

第一零三章 乘風歸去

顧惜朝一刀得手,退得迅疾無倫。

但他再快,也快不過殷乘風的劍。

殷乘風外號“電劍”,要比劍快,就算“四大名捕”中的冷血也快不過他。

冷血的劍法,劍劍進迫,招招拼命,無一招自救,要論氣勢,殷乘風遠所不及,但要比劍法迅疾,殷乘風的快劍猶在當年他的師尊岳丈“三絕一聲雷”伍剛中之上。

他這一劍,後發而先至,追上顧惜朝。

但這劍一出,也等於是把空門賣給劉單雲!劉單雲悲憤。

悲憤的劉單雲。

戰鬥一開始,顧惜朝、劉單雲、海託山和七八名高手都往殷乘風圍攻過去,那是因為:一,殷乘風是“青天寨”寨主,只要能把他擒下,就可以降逼在“祕巖洞”裡的南寨子弟,如果把他殺死,至少也可以打擊青天寨徒眾計程車氣。

二,鐵手的武功太高,這些成名人物個個都有私心,不敢輕攫鐵手之鋒銳,避重就輕,便專找殷乘風下手。

三、赫連春水是赫連大將軍的獨子,真要是在眾目睽睽之下格殺他,只怕難免後患,更何況赫連樂吾對“天棄四叟”本有恩情,大家都有意無意間不願對赫連春水趕盡殺絕。

這一來,殷乘風更為當殃。

其中也許有一人較為例外,那就是海託山。

他跟殷乘風各在易水兩岸稱雄,要對同道下辣手,也只是因為矢在腎上,不得不發,情非得已,他本身只想擒下殷乘風,並不想取他性命。

戰局一上來,便拼出性命,顧惜朝與黃金鱗更向殷乘風下重手,海託山見勢不妙,忙擋在前面,明是單挑殷乘風,實有不想殷乘風橫死當堂之意。

可是這一來,慘禍反肇。

殷乘風人在捨命搏鬥中,那分得清誰要生擒、誰要奪命?而他自己,比圖殺他的人,更不要命。

他的劍只講快,快得令人無從招架,快得令人無從閃躲,快得令人無從退避,快得令人無從破招,快得令人只有中劍。

他現在不但快,而且還拼命。

跟冷血的劍法一般拼命。

然而他的劍法,卻不是拼命的劍法。

他只是快劍。

他此刻是快而拼命,自然露出了破綻。

劉單雲一上手,就覷出了他劍招裡的破綻,他的鎖骨鞭立時遞了進去。

不過殷乘風的劍法著實是太快了。

快得縱有破綻,也一瞬即逝。

就是說,當你發現他劍招裡有破綻的時候,和發覺他劍招裡的破綻之際,他的劍招已經變了,或已刺中目標了,破綻已經消失了,不存在了。

當敵人想向他破綻進襲的時候,招才遞出,破綻已然不見,一招遞空,反而誘使殷乘風的劍招回挫。

殷乘風的快劍一連刺倒了三名敵手。

劉單雲一鞭擊空,殷乘鳳的劍已如毒蛇般刺向他的咽喉!劉單雲錯估了殷乘風快劍的實力。

那一劍,縱他躲得開去,只怕也得掛彩。

海託山卻及時攔住,他雙掌一合,竟挾住了殷乘風的快劍。

殷乘風冷哼一聲,“鬼手神叟”海託山的“天王託塔掌”天下聞名,他也自有所聞,雙腳一輪急喘,飛踢海託山下盤。

海託山下盤功夫一向練得並不如何,情急之下,只有撒掌,他本來只是要搶救劉單雲,嚇阻殷乘風,本亦無殺他之意,但他被逼鬆手,殷乘風已“刷刷刷”連環三劍,攻向海託山。

海託山頓時手忙腳亂,抓住殷乘風的劍鞘,險險架住了三劍。

海託山有名是“鬼手神叟”,以掌法,盜技及“地心奪命針”稱著江湖,他在情急裡,百忙中,仍能順手牽羊,摘了殷乘風的劍鞘來招架殷乘風的劍招。

這對正在拼死突圍苦戰的殷乘風而言,無疑會錯覺對方武功太高,舉手間便取去自己腰畔的劍鞘,玩弄自己於股掌之上。

是故殷乘風更有全力以赴,不惜玉石俱焚之心。

海託山以劍鞘架劍,只架住三劍,殷乘風第四劍反取劍鞘,劍入鞘中,強力一抖,海託山五指被震得一鬆,殷乘風劍挑回擲,劍鞘飛襲劉單雲,向後連攻顧惜朝三劍,海託山手掌一揚,叫道:“照打!”突然雙手一分,抓向殷乘風左右腰肋!海託山見殷乘風太過拼命,似乎求死多於求活,這一下用意是佯作施放暗器,實是出手擒拿他。

他自信自己“鬼王地心奪命針”的威名,殷乘風必為之分心失神,就算自己擒拿不逞,其他的人也會趁此拿下殷乘風。

但壞就壞在他的“地心奪命針”太過有名。

當日群雄在“安順棧”一役,韋鴨毛著了無情一口細針,以為是海託山的“地心奪命針”,登時嚇得臉無人色,而眾人俱為之心悸,要知道鬼手神叟的“地心奪命針”,能以地底行鍼,殺人於百步之外,而且針淬奇毒,無藥可救,“天棄四叟”中尤以海託山和吳雙燭武功最高,但海託山在武林中的名頭要比吳雙燭更響亮,便是因為這一手防不勝防、百發百中的“地心奪命針”之故。

殷乘風一見海託山要發暗器,就陡想起了“地心奪命針”的厲害!他在猝然受襲的情形下,已不及進一步揣想判斷,海託山的“地心奪命針”只向地下發針,再自敵人腳下空刺而出,怎會迎空揚手才發射?他不及細想,只知海託山要發毒針,他決意跟他拼了!他長身而起!他的輕功,得自“三絕一聲雷”伍剛中真傳,迅疾僅在他劍法之下。

最可怕的是殷乘風的鬥志。

他的鬥志簡直可比冷血。

愈受困,愈堅強;愈遇危,愈奮戰。

他全身化作一道劍光,和身撲掠,急取海託山!——以這一招之聲勢,竟是要與海託山拼個兩敗俱亡!海託山大吃一驚,他本來就沒有發出“地心奪命針”,現在也沒有機會發出“地心奪命針”。

顧惜朝是唯一能及時阻止殷乘風全力一搏的人。

可是他並沒有阻止。

他當然不阻止。

——不管是誰死了,對他都並無壞處。

他只等著殷乘風捨身搏敵。

他等著殷乘風施這一招。

殷乘風果然使出這一招。

海託山中劍即亡。

殷乘風也立時發現海託山並沒有真的發出“地心奪命針”。

這時候,劉單雲已一鞭擊中他的左肋,顧惜朝的刀也釘入了他的背心。

劉單雲形同瘋虎,他知道海託山可以說是為搶救自己而死的,便向殷乘風發動了瘋狂的攻擊。

他們這四叟幾十年來,也可以算得上是情同手足,甚至遠比同胞兄弟還親,同胞兄弟只是同一爹孃所生,但他們卻一起渡過無數險難;所以,劉單雲制住吳雙燭,原以為是為了老二好,決無意要傷害他。

海託山的死,使劉單雲對自己這次策劃的行動感到深深的歉疚,更矢志要把殷乘風立斃於鞭下。

鐵手知道再闖不出去,今天便要四人都喪生此地,當下大喝一聲,雙掌在胸前一交。

黃金鱗揮刀進擊,忽見鐵手凝神運氣,頓想起此人的內功,普天之下,能接得了他全力一擊的,絕對不超過十人,自己若跟他正面交鋒,豈不吃虧?當下急退,刀勢轉找赫連春水。

顧惜朝偷襲殷乘風一刀得手,豪氣大發,又一斧向鐵手當頭砍到!鐵手吼了一聲,雙掌疾吐。

顧惜朝一見他發掌,立時急向後飛退,一面將斧收入袖中,兩人相隔一丈有餘,顧惜朝才運氣全力硬接了這一掌。

顧惜朝只覺一股渾厚已極的內力撞來,不禁歪右斜左的退了八、九步,才立得下樁子,也不覺太過血氣翻湧,心裡馬上想到三件事:鐵手內功,不過爾爾!難道是自己功力進步了?還是鐵手重傷仍未痊癒?就在這一猶豫間,只聞地上有人呻吟之聲,一看之下,才知道地上倒了八、九人,全是給自己撞倒的,這才明白:鐵手是借自己的身體傳達了他的內力,算準自己身旁這些人寧可吃撞,也不敢用兵器往自己身上招呼這點,一口氣撞倒了八、九人,把內力傳擊在他們身上!顧惜朝又氣又慚,一時之間,竟沒勇氣上前再攻鐵手。

鐵手趁此衝入陣中,一手挾住殷乘風,赫連春水那兒本正遇危,但戚少商長空而下,“碧落劍法”如大雨潑灑一般。

一下子,倒了七、八名官兵,戚少商一面叫道:“從牆上出去!”鐵手挾殷乘風正要飛身而起,劉單雲怒急攻心,一鞭砸去,鐵手正要招架,不意給黃金鱗從旁偷襲得手,一刀砍在右臂上。

這一下,鐵手右臂功力反震回挫,黃金鱗的“魚鱗紫金刀”刀口捲起,幾乎脫手飛去。

不過鐵手也被阻了一阻。

這一阻之間,重傷垂危的殷乘風陡然竄了出去。

這下子連鐵手和劉單雲都意想不到。

劉單雲這一鞭,結結實實地橫掃在殷乘風胸前,可以聽得到骨頭碎裂的聲音。

殷乘風的劍也刺中了劉單雲。

劉單雲只及時一閃,劍刺不中胸,但刺在臂上。

劉單雲鎖骨鞭登時落地。

赫連春水已疾閃了過來,雙槍合一,一手挽扶殷乘風。

鐵手猛一探手,已抓住了劉單雲,連封他六處穴道。

戚少商當先飛掠而起,往牆上開路殺去。

顧惜朝一見戚少商,正是“仇人見面,份外眼紅”,正要全力攔截,但戚少商已當先開路,赫連春水扶著殷乘風緊躡而去,鐵手揮舞劉單雲,負責斷後,一面大喊:“你們誰要是發暗器,就先傷著他!”顧惜朝對鐵手自然有些顧忌,不敢冒然上前。

海府的高手投鼠忌器,也不敢追得太緊。

黃金鱗則叱道:“放箭!”往後追捕和四周埋伏的人,雖然被衝亂了陣腳,但仍各自為政的發放暗器、開弓射箭,鐵手、戚少商、赫連春水、殷乘風腳下不停,直奔“祕巖洞”。

待脫離了這幹追兵,鐵手斷後,傷得最重,至少中了三枚暗器,兩支箭矢,劉單雲則成了擋箭牌,被射成了一隻刺猖似的,鐵手長嘆一聲,心忖:“天棄四叟”何苦要出賣朋友?自己可也沒好下場!當下把劉單雲屍首留在地上,忍痛拔去暗器,其中一枚還淬了毒,忙放血敷藥,疾掠趕程時還默運玄功,強忍苦痛,逼出毒力。

要知道與人動手或施展輕功之時,實不可能同時運功調息。

運氣療傷,鐵手內力驚人,卻可做到這一點,但也耗損不少真力。

殷乘風已奄奄一息。

他的目光已散渙。

現在誰都可以揣測出來,殷乘風的拼命殺敵,當然是為大家突圍闖出一條血路,但他自己也實在不想活下去了。

伍彩雲死了之後,殷乘風本就了無生趣。

一個人若無生趣,死反而成了樂趣。

殷乘風就是這樣,他是在求死,不是在求存。

顧惜朝在他背後的一刀,和劉單雲在他胸前的一鞭,都足以教他致命。

赫連春水一直揹著殷乘風。

他萬萬不能讓殷乘風死。

因為是他極力主張大隊去投靠海神叟,結果,“天棄四叟”卻出賣了他們。

這樣一來,赫連春水覺得無異於他害死殷乘風的。

他更擔心也會害了息大娘。

所以他急於要回“祕巖洞”,通知息大娘,甚至渾然忘了自己身上的傷。

戚少商問:“他們現在在什麼地方?”他指的“他們”,當然是“息大娘”他們。

鐵手道:“在‘祕巖洞’。”

戚少商道:“祕巖洞是什麼地方?”鐵手道:“離這兒只七、八里路程,極其隱蔽,易守難攻,不過,卻是‘天棄四叟”所指引的地方。”

戚少商急道:“那麼說,那地方也一定有險。”

赫連春水即道:“但我們不能不回去。”

戚少商道:“當然不能不回去,我們得要通知他們。”

兩人話裡,反都沒提息大娘的名字。

鐵手道:“我已請大娘主持大局,並要勇二叔和唐老弟多加提防。”

赫連春水喃喃地道:“但願他們……沒事就好了。”

鐵手道:“就算沒事,官兵也定必早已包圍了那兒。”

赫連春水詛咒起來:“那四個老王八——這麼說……”鐵手道:“這番要大夥兒衝出重圍,可真要憑天意了。”

赫連春水道:“好!憑天意就憑天意,衝回去大夥兒一塊死。”

戚少商忽道:“不對!”他們三人邊疾馳邊交談,腳下可絕不慢。

赫連春水沒料戚少商這麼一句,問:“什麼不對了?”戚少商道:“大夥兒一起回去送死,豈不逞了姓顧的那狗官的心願?何況,無此必要!”赫連春水惱道:“難道我們就任由大娘……他們遇危而不理嗎!”戚少商斷然道:“當然不!”赫連春水狐疑地道:“你的意思是?”戚少商道:“你們去請救兵,我回去就好!”赫連春水忽然仰天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