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一百一十八章 五帝治世!鼎定九州!

第一百一十八章 五帝治世!鼎定九州!


仕途漫漫 婚情薄,前夫太野蠻 無言之愛 紅樓+倩女幽魂目標!探花郎 都市絕色榜 帝火丹王 寵妃無下限:腹黑王爺藥別停 暴猿王 我們是戰地救護者 狼煙:我的1937

第一百一十八章 五帝治世!鼎定九州!

軒轅黃帝證道人皇果位,隱居三十三天外火雲宮,為三皇之人皇之位功德之多,足以讓其無量量劫逍遙。本說天地人三才,這人族乃是天地主角,有無窮氣運,當有聖人出。人教教主太上聖人立天地人三皇,與三才相對。用紫宵宮鴻鈞道祖所賜與自己的鴻蒙紫氣為引,促成人族三位人皇歸位更是以他們的無邊的功德鎮壓人族的氣運,一舉讓人族大興。這人族乃是人教根基,人族大興也即是人教大興,因人族出三位天命人皇鎮壓人族的氣運之後,人教氣運一時之間大漲。

人族有三皇治世,隨後出了五位大毅力之人,乃是顓頊、帝嚳、唐堯、虞舜、禹等人。

顓頊為軒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生於若水,乃是其母女樞因感“瑤光”而生。

顓頊接任人皇后,號高陽氏,上位後顓頊曾命重任南正之官,掌管祭祀天神;命黎任火正之官,掌管民事。

而顓頊接下人族共主之位後,進行了一次重要的宗教改革,因為當時被軒轅黃帝征服的九黎族,雖然歸降了軒轅黃帝,但是大多為巫人,仍然信奉巫族祖巫,並雜拜鬼神,於是,顓頊便強令他們順從黃帝一族的教化,促進了各族之間的文化融合,使各族發展。

同時,顓頊很重視人事治理,並努力發展農業,而由於生產方式的變化,人族之中,男子慢慢成了氏族之中的主導力量,女人的地位漸低。

而且,顓頊依各部落版圖創制了九州,並建立統治機構,研究男女有別,長幼有序;改革甲歷,定下四季和二十四節氣,後人推戴他為“歷宗”等。

顓頊在位七十八年,傳位於帝嚳。

帝嚳,姓姬,乃是是軒轅黃帝的曾孫,顓頊之侄,帝嚳十五歲時,因輔佐顓頊帝有功,被封於高辛。三十歲時,代顓頊為帝,都於亳。因他興起於高辛,被百姓尊稱為之為高辛氏。

帝嚳即帝位後,“聰以知遠,明以察微。順天之義,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大下服”。帝嚳在位之時,天下大治,百姓安居樂業。

帝嚳在位七十年,帝嚳去世以後,其子摯繼承其帝位,可是帝摯卻沒什麼突出的政績,。而放勳十五歲時封為唐侯,他在唐地與百姓同甘共苦,努力發展農業,妥善處理各類政務,不僅受到百姓的擁戴,而且得到不少部族首領的讚許。於是,各部族首領也就親放勳而疏遠摯。帝摯九年,摯親率官員到唐將帝位禪於放勳,放勳即帝位,帝號堯,因初封於唐,即以唐為朝代號,這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朝代號,後人稱其為唐堯。唐堯即位後,順應了人類文明的發展,為政勤慎儉樸,定曆法,施德政,抗天災,建國制,選賢能,政績卓著。

堯繼位之初天文曆法還很不完善,百姓經常耽誤農時,因此堯就祖織專門人員總結前人的經驗,令羲、和兩族掌天文,根據日月星辰執行等天象和自然物候來推定時日,測定了四季,又以月亮一週期為一月,太陽一週期為一年,一年定為三百六十六天。這是有記載的是洪荒人族最早的歷法,奠定了農曆的基礎,堯當政後生活依然非常儉樸,住茅草屋,喝野菜湯,穿用葛藤織就的粗布衣。時刻注意傾聽百姓們的意見,實乃一代明君。

此時堯帝已年老體衰,又黃河洪水氾濫,湮沒了無數百姓家園,堯帝自覺已無法再造福人族,是以召來四嶽大臣,讓他們舉薦可以接替人族共主之位的人。四嶽向堯帝推舉他的兒子丹朱,堯帝搖首道:“朱兒封于丹地可以為一地之首,可其才卻難為天下之主,不可!”

有大臣向堯帝舉薦虞舜,稱他不僅是個孝子,更是個有為有才之人,可以為人族共主。

堯帝言道:“吾亦曾聞舜之孝名,只是尚未見過,不知其人如何,畢竟共主之位關乎天下百姓之福,不可隨意傳下,須得考驗一番方可定奪!”

堯先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從兩個女兒那裡考察他的德行,看他是否能理好家政。舜和娥皇、女英住在溈水河邊,依禮而行事,二女都對舜十分傾心,恪守婦道。

堯又派舜負責推行德教,舜便教導臣民以“五典”——即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這五種美德指導自己的行為,臣民都樂意聽從他的教誨,普遍依照“五典”行事。

堯又讓舜總管百官,處理政務,百官都服從舜的指揮,百事振興,無一荒廢,並且顯得特別井井有條,毫不紊亂。

堯還讓舜在明堂的四門,負責接待四方前來朝見的諸侯。舜和諸侯們相處很好,也使諸侯們都和睦友好。遠方來的諸侯賓客,都很敬重他。

最後,堯讓舜獨自去山麓的森林中,經受大自然的考驗。舜在暴風雷雨中,能不迷失方向,依然行路,顯示出很強的生活能力。

堯以二女妻舜觀其內,使九男與處觀其外,以考察舜的品行。又”納於百揆,賓於四門”,試驗他的才能,最後叫他”入於大麓”,讓烈風驟雨和虎狼蟲蛇考驗他的勇氣,舜逐一通過了考驗,堯放心地把國君之位讓給舜,卻割捨了不肖之子丹朱,成為歷代賢君之美談。

舜執政以後,傳說有一系列的重大政治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