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5-150 仗義每多屠狗輩

5-150 仗義每多屠狗輩


三角戀的曖昧 相思繫有時 裙釵記 麒麟降世online 21世紀星際走私 末世之重見光 惡魔的搗蛋戀人 逗比系統不懂愛 重生之巨星不落 重生之將門嬌妻

5-150 仗義每多屠狗輩

李巨集上次指出採買弟子的破綻給靈石子留下深刻印象,所以他第一個想到李巨集,認為他肯定能辦好。

這個燙手山芋接到手裡,李巨集幾乎是在苦笑的。

凡間到處開戰,宋金已是拉鋸戰形勢,戰線從東至西延綿萬里,餓殍遍地,千里荒蕪,卻到哪裡去採買這麼多的糧食

李巨集走出離火大陣北山出口的時候,頭髮已經抓成了雞窩。

楚明也是這次採買隊伍裡的一員,他將從旁協助,,他雖是李巨集的大師兄,但如今李巨集已升任長老,因此他反倒是協助的。

他拍拍李巨集的肩膀:“老六,咱們辛苦些跑遠點,不信買不到!”

“只能如此了!”

楚明卻又壓低聲音道:“你切記咱們仙宗的規定,修士不得對凡人動手,不然……”他苦笑:“不然怎麼樣我也不知道,如今都亂套了,反正不要隨便殺凡人給仙宗那些人找話柄就是!”

李巨集點點頭,心裡有些不舒服,難道自己看到那些金人對宋人燒殺擄掠不動手,就算能忍住,靈宜和五行梭都忍不住。

他皺眉許久,決定先到山下打探凡間朝局,也許能找到比較安靜又還算富庶的地方。

十來人的採買隊伍朝江南飛去,那裡,是最能打聽到朝局和軍隊動向的地方。

一眾直接從高空往江南飛,李巨集故意這樣,為的就是怕自己飛低了見到宋軍吃虧忍不住出手。

終於看到那條黃帶子似的滔滔大江,眾人心頭一陣激動,這意味著,大宋行在臨安(注)已經近在咫尺。

很快在青山綠水的臨安城外降下,他們裝作逃難的尋常百姓進城,開始打聽朝局。

此時已是宋紹興六年,中原腹地依然一片戰火,但形勢已開始好轉,宋軍在岳飛和韓世忠率領下,已開始節節收復中原失地。

許多從北方逃難輾轉來到江南的漢人都定居下來,生活雖然辛苦,但總算安定下來,比不得北方處處兵燹,民不聊生,尤其當去年趙構把臨安定為行在後,更多的百姓朝這裡聚集,臨安開始繁華起來。

大夥聽了鬆口氣,尤其李巨集,在閉關之前曾聽楚軒說當時戰況吃緊,過得五年,看來大宋終於在淮水以南站穩腳跟,想必楚軒聽到這個好訊息會十分激動吧

只是中原啊!那裡才是大宋的根所在,是所有漢人魂牽夢繞的家鄉,希望那個岳飛早日收復中原。

向他們述說時局的中年漢子提到岳飛便雙眼發亮,滔滔不絕,不過從沒有直呼其名,而是稱呼“嶽爺爺”。

“嶽爺爺”三字聽得大夥耳朵都起老繭了。

李巨集對這位岳飛十分好奇,心想他會是怎樣的一個熱血好男兒,以後若有機會定要親眼瞧瞧。

正在這時,遠遠一隊黃彪馬疾馳進城,進入行在所在,竟然不下馬,但見一路“報,,前線緊急軍情,,藕塘大捷,!”聲滾滾傳來,所有臨安百姓立刻歡聲雷動,(注2)

但聽“大捷,大捷!”聲不絕於耳,全城沸騰了。

馬蹄轟隆隆踏過專供官家御行的天街(注3),直驅宮城大門,硃紅大門開了,很快那隊軍士消失在宮城深處。

“哈哈,嶽爺爺又打勝仗了,來來來,這十個銅板給你,去買點吃的,都是漢人嘛,別客氣,拿著!”中年漢子不由分說摸出十枚銅板塞進李巨集手裡。

這漢子不過是個屠戶,在羅城(注4)擺著副小小肉案,想來賺不了多少錢,摸出來的十個銅錢油膩膩的,尤帶體溫,看著他那張紅彤彤的樸實的臉,李巨集很感動。

心裡一動,李巨集湊上去低聲道:“大哥,你的豬肉我全部買下,這十個錢我收了,但你也要收我的錢!”

那漢子一怔:“你不是逃難的麼,哪有錢!”

李巨集笑嘻嘻的神祕的道:“我們確實是逃難的,但實在是被北方打仗給趕過來的,帶的銀子不少,你瞧,我有錢,大哥給算便宜點,我們這十幾個人也要嚼吃的嘛!”說著他從袖子裡故作神祕的亮出一錠白光閃閃的大銀,旋即收好。

屠戶漢子喜的眉開眼笑:“好咯!”當即麻利的把豬肉用草繩串好,一條條交給李巨集,還笑道:“聽你口音就知道是太原府附近的人,我們還算半個老鄉,這裡一共五十斤肉,九十文一斤,算你八十五,四貫零二百五十文,折銀計算,二兩銀子就成,我還是討便宜了呢?”

李巨集一呆,進入九離門已經十一年,記得在此之前豬肉不過最多五十文一斤,現在怎麼漲到九十文一斤,而且銀和銅錢的折算價格也不對,以前基本是一貫錢兌一兩銀子,現在兩貫錢才兌一兩銀子,這說明物價漲了,銀價也升了上去,(注5)

這樣的話升斗小民必定生活更為艱辛,大戶卻能佔便宜,想必生活更富裕,,前提是他們帶有足夠多的金銀逃來江南

他知道眼前屠戶漢子絕對不會騙他,伸出手指悄悄在袖子裡一夾,將那錠二十兩大銀夾為兩半,塞進屠戶手裡。

屠戶銀子一入手便知不對了,太沉,他當即繞過肉案急得脹紅了臉:“不能收這麼多,都是逃難來的老鄉……”

還未說完,李巨集轉身就走了,高大的背影在人群裡一晃,立刻消失不見。

旁邊看熱鬧的幾名閒漢眼睛裡只有那半拉白光光大銀,眼睛都紅了,有人昧著良心道:“哼,銀子怕是假的,屠戶你還不趕緊追!”

“呸,你才是假的,那是咱河東路老鄉,給爺爺我滾!”屠戶舉起殺豬刀晃了晃,閒漢灰溜溜的走了,(注6)

屠戶開始收拾肉案,自言自語道:“好人啊!希望這位小兄弟能在臨安重新過上太平的好日子!”

李巨集清楚聽到漢子的話,心裡一熱,仗義每多屠狗輩,這話一點不錯。

到了坊市,買了大疊竹編籮筐,一人扛一疊,到了僻靜處,李巨集把所有籮筐收進乾坤夔,又將鮮肉丟進籮筐放進去,拍拍手笑道:“我還從來沒花過這麼多錢,今天我也充了回大戶!”

楚明失笑:“師父給你一萬兩現銀讓你買糧,現在連個零頭都未花到,接下來才會真正要花錢哩!”

李巨集也笑了,可不是,一萬兩現銀,當時自己也被震住了,他揮揮手豪氣的道:“走吧!買糧去,看來今天就可以完成任務了!”

打聽到米市,覷間最大的,他和楚明慢慢踱將進去,餘人都留在外面。

日色已偏西,米店裡人卻並不多,只有稀稀拉拉的幾個主顧,夥計正招呼著,看到有人進來,略一打量立刻眉頭緊皺

其中一名夥計走至二人面前低喝道:“這不是你們來的地方,快出去!”呼哨一聲,後門門簾掀起,走出幾名滿臉橫肉的彪形大漢,虎視眈眈抱著胳膊肘圍上來,一看就知道是看場子的打手。

李巨集抓抓頭皮,渾身上下看了回,知道夥計是以貌取人了,他和楚明都打扮成逃難百姓,葛衣短衫,大褲衩下面趿著草鞋,鬍子拉喳的滿面塵土,怪不得夥計瞧不起。

他也不多說,手指一捻就從乾坤夔裡取出錠五十兩大銀,在手裡拋上拋下,斜覷夥計道:“有銀子難道不能買米!”

夥計仔細眯著眼睛看了會銀子,判斷出是足色紋銀,當即滿臉堆笑伸手道:“裡面雅間談,看客官想買的數量怕是不少吧!”

“那當然!”楚明在旁冷聲道。

進到所謂的雅間,其實不過是間普通廂房,夥計端來茶水,問道:“二位客官想買什麼米,買多少,我們富足號是臨安數一數二的大米店,童叟無欺,管叫二位滿意!”

李巨集開始撓頭皮了,如果說出實際數目會不會嚇死這夥計,他只好反問:“你們有多少存貨,粳米糙米都行!”

夥計沉吟了,粳米一年一熟,此時還不是收穫季節,不過南方糙米一年兩熟,現在正好已收穫早稻,今年還算豐年,糧倉入貨很多,問題是現下打仗,糶出大量米是會被官府追究的。

他小心翼翼比出一個手指:“這個數!”

李巨集摸不著頭腦,一個手指是多少,他乾脆道:“你說清楚點吧!有多少要多少,而且全部付現銀!”

夥計眼珠子都突出來:“現銀!”

李巨集只好解釋:“當然我沒放在身邊,談好後我們銀貨兩訖!”

“行,就糶給你一百石吧!”

一百石就是一千兩百斤,確實不少了,但自己的目標遠不在此。

李巨集搖搖頭:“太少

!”

“兩百石!”

“還是太少!”

夥計登時變了臉色,叫道:“客官莫不是跟小人開玩笑吧!”他拉過算盤,噼裡啪啦的打了起來:“糙米四百文一斗,十鬥一石,每石四千錢,兩百石米已是八百貫,摺合現銀四百兩,難道還嫌少!”

李巨集乾脆也伸出一個手指:“我買這個數的糙米!”

“多少!”

李巨集很想說一萬兩,但恐怕掃清臨安所有米店也沒這麼多存貨,況且這會引起米價飛漲,小百姓們便要遭殃了,於是改口道:“按你的價錢算,我要一千兩銀子的米!”

夥計不料是這樣一筆大生意,他皺眉道:“這個小人做不得主,小人要去問掌櫃!”說著走出去。

李巨集神識早就跟定了他,聽他進到裡面一間房,朝掌櫃實說有客人要買一千兩銀子的米,待問清相貌穿著來歷,掌櫃大驚:“這兩漢子定是金狗奸細!”

李巨集嘴裡的茶撲哧一口全噴出來。

“穿著如此邋遢,出手卻如此豪闊,外面同伴十來人都是身手不凡的大漢,不是金狗奸細是什麼?”

後面自是不用說,掌櫃命夥計穩住二人,自己急衝衝報官去了。

待他引得衙役來,廂房裡兩個邋遢漢子早就不翼而飛,守在門外的人統一口徑賭咒發誓說絕對沒出來,但兩人就是這樣神乎其神的消失了。

掌櫃倒賠幾兩銀子把衙役打發走,又痛心又驚訝,伸手摸摸茶杯,那茶杯尤溫,裡面的茶水已是喝得差不多見底了。

***

得到教訓,李巨集知道自是別想一口氣全部買足一萬兩銀子的米。

換了衣服,他們分頭行動,一家家米店買過去,這裡幾十石,那裡幾十石,總共在臨安採購了三百石的米,但就這樣,還是引起了米價略微上漲

現在臨安的米價已是原來未開戰前中原米價的五倍有餘(注7),李巨集不敢再買,怕給小老百姓帶來麻煩,於是沿途南下,每遇一個大點的城鎮都會停下買米,如此湊夠了千石。

李巨集算算,足夠九離門低階弟子吃用三五個月,便停手返回。

半路上楚明突然道:“我們以前買的都是粳米,這回你採買的全部是糙米,只怕有些弟子會不習慣!”

李巨集冷笑:“百姓吃糠咽菜都吃不飽,如果有誰膽敢挑剔糙米,我必定告上掌門,罰他一天只有一頓稀粥、清水晃盪的那種!”

話雖如此,心底不是不感慨的,想當初剛入青油觀,那晶亮噴香的江南粳米可是吃得自己滿嘴流油,死都不肯放筷子的。

打仗,打的連仙人都開始過苦日子了,李巨集苦笑。

但有件事卻令人印象深刻,藕塘大捷,全臨安城一個呼聲,當時聲動天地,連自己都熱血沸騰了,看來百姓們都一樣,同仇敵愾,希望早定中原。

***

***

注1:南宋不承認臨安是都城,而是稱“行在”,是實際上的南宋都城,臨安,即今杭州。

注2:今安徽定遠東南。

注3:南宋臨安著名的天街,北起斜橋,南至正陽門,很寬闊,中間是皇帝御道,兩邊是河道和供行人行走的走廊,是南宋臨安最繁華的地段。

注4:宮城以外的外城,在臨安城牆之內。

注5:此處確實參照南宋物價,略有小小出入。

注6:北宋河東路,地理位置相當於今山西省。

注7:確實如此,南宋初年因開戰等原因米價騰躍,即使紹興八年豐收之年,每鬥也要三百文,見《宋會要輯稿》食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