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分兵兩路
不服小子 他愛你只是交易 絕品神眼 偏偏如此深情 殭屍醫生 愛情的復仇心計 醉紅顏:朕的傾城鬼後 茅山道士傳 沉香 重生·九公子
第六十章 分兵兩路
“春風如醉酒著物,舉頭滿城綠。”王府內一棵人稱活化石的銀杏樹,昨天還光禿禿的,今天就長出一個個小小的蓓蕾樣的花骨朵兒,淺綠的,使得灰色枝驀然充滿了生機。銀杏樹在凜冽寒風中瑟縮變成了遙遠的過去,變成了逝去的夢魔。
王府院子裡的冬青樹在冬天也是綠的,但那是勉強延續存在而不可挽回蒼老的綠,現在冬青長出大片新綠。經過一個冬天的苦撐苦熬的老樹葉悄悄拖落,好像功成名就莊重地退出歷史舞臺。花園裡那棵白楊樹的毛毛蟲落了一地,新生枝葉旋即悄悄lou出,真實“不覺春風換枝條”呢!
王爺對著窗戶,望著窗外,一邊觀賞著那五彩繽紛的顏色,太陽是紅燦燦的天空是湛藍的,樹梢是嫩綠的迎春花是嬌黃的……,一邊回想著剛剛送走的仙子格格,她是一位熱心、善良、孝敬老人、懂事的好姑娘,就是因為她的善良、熱心,才容易上當受騙,那個假李玄太狡猾了,玉璽可能包在中藥內,格格是看不出的,她也不會操這方面的心,才使那個假李玄鑽了空子,揹著玉璽逃跑了。嘿嘿!你矇騙了格格能矇騙過我王爺的眼睛嗎,你逃出王府能逃出大清國嗎?”
“王爺!”
喊叫聲打斷了王爺的思考。李遇春、李成棟二位將領走了進來。首先向王爺問安:“末將李遇春、李成棟給王爺請安!”
王爺轉過身來:“免禮!一旁坐下說話。”
“扎!”李遇春、李成棟分別站起,找地方坐下來,
王爺也坐下來:“你們二人來的正好,我正準備派衛兵把你們傳來,有要事與你們商談。”
李遇春、李成棟二人仔細的聽著。
這時,丫環端來茶水,二人接著茶水。
王爺一邊端起茶水,一邊講:“為追繳國寶‘紫金’,我大軍從歸德府追到揚州城,又從揚州城追到金陵皇宮,中間未曾放過一絲蛛絲馬跡。在揚州我軍殺人數十萬,到金陵搜遍全城,未曾找到玉璽,到底玉璽哪兒去了?”王爺為玉璽之事十分惱火。
李遇春看出了王爺的心思,他喝了一口茶水道:“找不到‘紫’玉璽,找到了‘紫金’的‘金’文曲星駙馬李玄也是一大勝利。”
“是啊!滿以為找到了‘金’文曲星駙馬李玄,給仙子格格有了個交代,也算取得了重大勝利。弄了半天李玄也是假的。是剛才聽仙子格格所講的。”王爺心事重重,突然向二位將領道出了新聞。
李遇春、李成棟猛然聽到王爺所講,‘金’文曲星駙馬李玄也是個假的,感到問題複雜,搖了搖頭:“不可思議!”有疑問?即向王爺提出:“那麼‘金’文曲星駙馬李玄既然是假的?他到底是誰?為什麼非要化裝成李玄呢?他的動機是什麼?”
王爺“唉!”了一聲,嘆了一口氣:“問的好!看來假李玄,才是最大的懷疑物件,我一定要弄清此事。”
即刻吩咐衛兵喊來探馬:“速去柘縣羅李村檢視,李玄弟弟的情況。”
說時遲,那時快,不一會,探馬回來報於王爺:“李玄的家人言講,他根本沒有弟弟。”
王爺聞聽,大吃一驚,即向李遇春、李成棟二位將領講:“那個假李玄就是盜寶者。”
李遇春有些不解:“既然李玄是假的,那真的哪去了呢?”
李成棟有意無意地講了一句:“該不會連續三計吧?”
雖是無意中的話,真的提醒了王爺。
這時王爺突然驚叫起來。:“壞了!真叫你講準了。中計了!”
“又中計了?”李遇春、李成棟二位將領感到莫名其妙地望著王爺。
“在兵法上,這叫做‘金蟬拖殼’之計,弄了假李玄讓我們去追,真的一定被歸德府挾持走了。那封信也是假的,在兵書上叫做“走為上計”,那是因為怕我去追殺他,故負荊請罪辭官卸職,解甲歸田,目的是轉移目標,牽著我的鼻子走,按照他指定的作戰方案,讓我去追史可法,從中贏得撤退的時間。”
李遇春、李成棟二位將領聽後大吃一驚:“看來這個智謀能人,莫非就是‘金’文曲星駙馬李玄了,能把久經沙場的王爺,套進計中的人,可以說不多……”
“利害呀!”王爺帶著滿面驚恐的講:“我在第一次圍攻歸德府吃那次敗仗時,已經反覆分析過了。歸德府內一定有智謀能人,當初我對他有懷疑,但考慮他在監牢,就否認了自己推斷……。”王爺終於醒悟了。
他倒成了事後的諸葛亮,分析起對方是如何實施計謀的:“據我分析,這三大計謀,是連在一起的。
第一計叫‘借刀殺人’;
攻打歸德府使用的是‘借刀殺人’借用史可法的力量,來對付我。
第二計叫‘偷樑換柱’;
假李玄事件叫‘偷樑換柱’,估計他們與史可法也是互相利用,互相矇騙的。史可法也想得到‘紫金’,是歸德府弄了個假李玄,矇騙史可法,當然也騙了我。
第三計叫‘走為上計’;
是故以負荊請罪,‘走為上計’。目的是轉移目標,爭取時間逃走。
這三大計謀,全是三十六計中的計謀,怎能瞞過我王爺的眼睛。
李成棟也非常吃驚,他向王爺寬心道:“這一次看起來還是勝利,殺人不少!”
“不能光看殺人,要看發兵的目的,其實我二十大軍奉皇上諭旨,目的是為了追繳國寶“紫金”。‘紫’玉璽及‘金’文曲星駙馬李玄。現在‘紫’與‘金’都未曾追繳到手,全部落空,不又是一次敗仗嗎?”王爺不滿地分析著。
李遇春瞪大眼睛,望著王爺道:“怪不得李自成,史可法,盧少吉都爭著搶他。真的象人們傳說的那樣,‘金’文曲星李玄能恰會算,前知千年,後曉八百嗎?
真的是‘紫金’結合,威力無比嗎?”
李成棟也添油加醋地講:“這個人的確有才,要不怎麼會有那麼多人爭著搶他,看來‘紫金’結合,可真是威力無比。不過,文曲星李玄可是王爺的乘龍快婿、仙子格格的未婚駙馬。”二位將領一唱一和,李遇春倒說起了笑話,按照我們漢人所講:“這不成了天下奇聞,老丈人發兵救姑爺,姑爺不承情,施計套老丈人。”
王爺聽後並沒有生氣,他還承認事實如此:“話是難聽了點,實際是這麼回事。不過,李玄並不知道他的娘子現在是格格,自己是駙馬。”他還極力為駙馬李玄辯解。
李遇春點了點頭:“王爺講的好,駙馬李玄要是知道了,絕對不會給自己的老丈人過不去的。”
李成棟心想笑話歸笑話,老是這麼嘻嘻哈哈怕王爺生氣,即把話轉正題,他收起笑容,故意問王爺:“剛才李將軍講了,‘紫金’結合,威力無比,可能是假的吧?”
“不管是真假,我們必須把‘紫’與‘金’全部追繳到手,為我大清王朝服務,決不能讓他流落在民間,否則到時更麻煩。即是不能全部追繳到手,起碼也要追繳到其中之一,掌控於朝中,讓他永遠‘紫’與‘金’不能結合。”說不怕是假,王爺還是擔心的。
李遇春提出了討論的主題:“誰知‘紫金’現在哪裡?”
王爺面對李遇春的提問,感到確實追繳起來困難,偌大個國家,光kao軍隊來追繳十分棘手,必須採取軍隊追繳,皇榜搜查、聖旨堵截、三關齊下,發動全國上下一齊動手。
即向李遇春、李成棟二人講:“待我馬上呈報給皇上,讓皇上下旨張貼皇榜,在全國範圍內搜查“紫金”玉璽及文曲星李玄。”
皇榜已經貼出,皇榜上寫著;昨夜皇宮發生盜竊案,丟失國寶玉璽一枚,今把疑犯通告全國。提供線索者賞白銀千兩,提供線索屬實者賞白銀萬兩。抓到其中之一者,賞良田千頃。人髒俱獲者,除賞良田千頃外,再加好馬千匹,府邸一座,官升三級。
如知情不報者,為罪犯提供方便者,洩lou訊息者,格殺無論。容留窩藏罪犯,私自藏匿國寶者,誅滅九族。
一時間轟動整個大清國。
全國各大城牆門口,都貼有皇榜,各個交通要道,都有官兵設卡把守,來往行人嚴格檢查,發現可疑人員統統抓起來審問。
王爺向李遇春、李成棟講:“大軍也不能在此等待,我把部隊分為兩股,你們二人各帶一股。現任命如下:
“李逾春任西部追繳大軍元帥!為西路追繳大軍。”
李遇春趕緊站起!
“命你帶領五萬人馬;在西半部,陝西、山西、湖北、四川等地搜查,重點放在盧少吉的老家,陝西延安府附近,及陝甘寧山區,著重尋找解救駙馬李玄。”
“李遇春接令!”遂站立一旁。
“李成棟任東部追繳大軍元帥!為東路追繳大軍。”
李成棟趕緊站起!
“命你帶領十五大軍在東半部,河南、江蘇、浙江一帶搜查,重點放在歸德府、揚州城、金陵皇城附近。及江南一帶追繳‘紫’玉璽。”
“李成棟接令!”遂站立一旁。
“大軍劃分說明如下;李逾春元帥帶五萬精兵,因西半部都是山區,不利於大部隊作戰,主要是尋找線索,而後再發兵處理。
李成棟元帥,剩下的十五萬大軍,有你帶領直下東南,東半部大部分是平原,即使有山,也是小山、丘陵,沒有西部山區大。
圍攻城市需要人馬,硬仗比較多。更需要眾多將領。
再吩咐一遍,重點放在歸德府、揚州城,金陵皇城附近。及江南一帶追繳‘紫’玉璽。你一定要把此項任務認真地完成……”
“我隨李逾春去西北方向,西北方向重要,有智謀能人跟著,我不放心,不過部隊帶的是少了點,盧少吉只有五千人馬,我軍十倍於敵,帶五萬人馬足夠了。”
最近,我頓感身體不施,由於多年在外征戰勞累,戰場上留下的腿傷可能復發了。
李遇春、李成棟二人接受了王爺的任命,即刻回去組織大軍出發……
“李遇春慢著!”王爺伸出手來喊叫一聲。
李成棟、李遇春,二人同時停下來,王爺道:“李成棟你先回去,找付帥劉良佐好好研究一下,看一看東路大軍先從哪裡著手。”
李遇春又坐下來問:“王爺還有什麼吩咐?”
“我們一起商量一下,歸德府盧大人挾持駙馬李玄一事,估計他們會逃到哪兒去呢?……”
欲知後事
請看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