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五十四章 再戰歸德

第五十四章 再戰歸德


絕世狂兵 強愛,獨家佔有 極天至尊 公主不將就:拒嫁腹黑爺 未來日記持有者 黃皮子 羅吉爾歷險記 超級學霸 魔女之戀 天烽

第五十四章 再戰歸德

在溫暖如春的冬日,徐州城顯得非常寧靜和明麗,王爺向李遇春談論起徐州城,向皇上請求增兵的聖旨剛剛送達出去,大軍還沒有到來,難得的休閒。

大廳內,王爺一邊喝著茶水,一邊向李遇春談論著:“徐州城是個好地方,地處南北相交之處,歷史上有眾多英雄美人的傳說。湖光山色,剛柔相濟,自然風光兼有北方的豁然大氣和南方的鐘靈秀麗。”

李遇春面帶微笑,點了點頭仔細的聽著。

王爺看了看李遇春繼續講:“這裡依山帶水,崗嶺四合,山圍著城,城環著山,山水特色十分明顯。故黃河穿城而過,大運河傍城而流。向來被譽為“北國鎖鑰,南國門戶”,自古便為兵家必爭之地,素稱‘五省通衢’”。

李遇春是來問訊息的,見增兵還沒到達,即和王爺聊起徐州來,聽王爺興致勃勃地講得津津有味,伸出大母指誇獎道:“王爺對徐州的歷史研究得挺深刻的。徐州的古文化多的很,王爺您知道吧?”

王爺把左腿放到右腿上,因心裡高興,喝了一口茶水,放下茶杯道:“徐州有兩漢文化景觀,還有許多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勝蹟,諸如戲馬臺、泗水亭、霸王樓、歌風臺、拔劍泉、子房祠、王陵母墓等。每處景點,都有一段動人的歷史故事,使人聯想到的是楚漢戰爭的硝煙風雲。戲馬臺的高臺秋風,可使你概見楚霸王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霸王雄風;歌風臺的大風歌古碑,能讓你領略漢高祖劉邦:“大風起兮雲飛揚”的千古絕唱;子房祠的晨鐘暮鼓,會令你對“張良吹簫散楚兵”的傳說浮想聯翩。所有這些,又為徐州的兩漢文化平添了幾分神祕的色彩。”

李遇春聽王爺講的好:“象徐州這樣的城市,薈萃兩漢文化如此豐盛的內容,在中國的歷史名城中是絕無僅有的。”

“是啊!‘兩漢文化看徐州’名副其實。”王爺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道。

說話間,一路探馬手拿令旗慌慌張張跑來道:“報!西南大軍攝政王多爾滾部下,在夜間帶領十萬大軍,現已來到徐州城外駐紮。”

王爺招招手:“知道了,下去繼續打探。”

“扎!”一路探馬站起,告別王爺走出大廳。

剛剛走出,另一路探馬手拿令旗慌慌張張跑來道:“報!東南大軍英親王阿濟格部下帥九萬精兵,於半夜三更到達,現駐紮歸德府附近。”

王爺又擺了擺手:“知道了,下去繼續打探。”

“扎!”另一路探馬站起,告別王爺走出大廳。

隆親王聽了探馬來報,各路大軍陸續到齊,立即站起,向門外衛兵大喊一聲:“通知全軍各部將領,統統到徐州大廳商議大事。”

各部將領接到王爺命令,哪敢怠慢,不一會兒全部來到大廳聚齊。

王爺聽了各部將領的一個個回報後道:“經過統計清點,再加上自已原有兵馬,目前我部已有大軍二十多萬人馬。”

大廳內,各部將領們列排左右兩邊,隆親王坐在一頭中間,桌前放著令箭,他兩隻手按著桌子,站起來講道:“各位將領!奉皇上玉旨,追繳‘紫金’。接到密探報知,史可法把“紫”玉璽從歸德府手中已經搶走,致於“金”文曲星駙馬李玄,我不太清楚關在哪裡,還是聽仙格格所講,關在歸德府大牢裡。目前,我大軍只有從歸德府繼續查起。現對大軍調動安排如下;抽出一半以上的兵力,重點放在歸德府東南方向,以對付史可法援軍。特對大軍命令如下:”這時,眾將領全部起立!

隆親王道:“大將李遇春聽令!”

大將李遇春即刻出列,向前一步雙手抱拳:“末將李遇春聽令!”

“命你帶領十二萬人馬,堵住東南方向,避免史可法象上次那樣從背後殺入。”隨手扔下一支令箭。

大將李遇春彎腰撿起令箭,雙手抱拳;“末將李遇春得令!”遂帶領十二兵馬朝歸德府東南方向安營下寨。

隆親王繼續道:“大將巴哈納聽令!”。

巴哈納即刻出列,向前一步雙手抱拳:“末將巴哈納聽令!”

“命你帶令五千人馬,從西門攻打。”隨手扔下一支令箭。

大將巴哈納彎腰撿起令箭,雙手抱拳;“末將巴哈納得令!”遂帶領五千兵馬朝歸德府西門方向安營下寨。

隆親王繼續命令:“大將李成棟聽令!”

大將李成棟即刻出列,向前一步雙手抱拳:“末將李成棟聽令!”

“命你帶領五千人馬從北門殺入。。”隨手扔下一支令箭。

大將李成棟彎腰撿起令箭,雙手抱拳;“末將李成棟得令!”遂帶領五千兵馬朝歸德府北門方向安營下寨。

隆親王繼續命令:“大將石廷柱聽令!”

大將石廷柱即刻出列,向前一步雙手抱拳:“末將石廷柱聽令!”

“命你帶領五千人馬從東門殺入。”隨手扔下一支令箭。

大將石廷柱彎腰撿起令箭,雙手抱拳;“末將石廷柱得令!”遂帶領五千兵馬朝歸德府東門方向安營下寨。

隆親王繼續命令:“大將葉臣聽令!”

大將葉臣即刻出列,向前一步雙手抱拳:“末將葉臣聽令!”

“命你帶五千人馬,從南門攻入。”隨手扔下一支令箭。

大將葉臣彎腰撿起令箭,雙手抱拳;“末將葉臣得令!”遂帶領五千兵馬朝歸德府南門方向安營下寨。

隆親王按照四門同時攻城佈陣。說話間二十萬大軍陸續開往歸德府城外,把個歸德府圍得如同鐵桶一般,一切佈置停當。王爺心想;這一次我倒是看看你盧知府還能從哪裡搬來救兵?

還是採取先喊話,儘量不動刀槍,勸其投降的辦法。

讓傳令兵城門前大聲高喊:“哋!歸德府聽令!王爺吩咐!命你速速開啟城門,交出國寶‘紫金’赦你死罪,否則大軍攻城,格殺勿論。”連喊數聲未見回話。

過了一會兒,只見歸德府城門大開。

隆親王見狀心裡疑惑,盧知府是見大軍害怕要投降了還是另有原因?怎麼那麼順利?

不,絕不可能,其中必有詐,即刻吩咐大將李成棟:“帶領五千人馬進城探看虛實。”

不一會兒大將李成棟回來報告:“王爺!城內沒有埋伏。”

這時,隆親王帶領眾將領直奔歸德府大堂。到了大堂,四處搜尋,未見盧知府蹤影,正在胸中納悶?

忽聞手下將領,在大堂案桌上搜出盧知府的官衣、官帽領帶花羽,還有一封書信。隆親王即刻開啟觀看,只見上面寫著:

隆親王殿下:

下官自認罪孽嚴重,無臉面對王爺。不是下官有意對抗朝廷,純粹是受人威逼協迫,下官無耐,下官無能,未能保護好國寶‘紫金’。史可法用刀架在下官脖子上,強迫奪走了‘紫’玉璽以後,又聽說文曲星李玄在府內,本來下官忠心耿耿,為大清保護好國寶‘紫金’。為了大清,為了當今皇上,下官盡一點點忠心,想不幾日把國寶呈送於皇上。

沒想到史可法趁機而入,在府內駐守兵馬,日夜堅護。不得拖身,早盼王爺發兵來救,免得下官一天到晚擔驚受怕。

後來見王爺發兵要接回文曲星李玄,沒想到史可法又安排大軍,裡應外合,逼下官做了替死鬼。史可法取勝後,帶著文曲星李玄回揚州去了。

現在‘紫’和‘金’都被史可法掠去了,下官感到無法向王爺交代,無臉面對皇上,保護國寶不力、失職。故卸去官服官帽,下官已是一名草民百姓,帶著家眷遠走故鄉---陝西老家。

敬請王爺諒解!

草民提議王爺速速攻打揚州城,奪回國寶‘紫金’。為我大清國效力,否則夜長夢多。

草民盧少吉敬上。

王爺看過書信以後心想;嗷!原來歸德府伊是被逼無耐,是我錯怪他了,待我秉報給皇上,為你免除死罪。

即刻吩咐各部將領,整裝待命,繼續向前追根溯源,下一步攻打揚州城,追繳國寶‘紫金’。

王爺心想歸德府盧大人辭官卸任走了,府內不能一日無主,隨即喊來傳令兵,把睢陽鮮知縣傳來。

不一會兒,鮮知縣奉命來到。隆親王即刻把早已備好的聖旨拿出宣讀:“鮮知縣接旨!

大清呈運,皇帝召曰:鮮文彬勤儉於民,治理有方。保護國寶‘紫金’可佳有功。特升任為歸德府伊。”

鮮知縣趕忙拍了拍袖子,即刻下跪接旨,口喊:“謝主龍恩!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鮮知府自上任勤奮於民,確實在歸德府治理有方,到百年之後。康熙帝儩於他金頭玉臓,歸德府所轄七縣都埋,同樣的墓葬,同樣的石馬石人,包裹他的家鄉連寨集,這是後話。

隆親王把歸德府後事安排好之後,又帶領大軍朝揚州城城挺進,繼續追繳史可法從歸德府手中強迫奪走的‘紫’玉璽,及‘金’文曲星李玄……

欲知後事

請看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