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三百八十二章 回師

第三百八十二章 回師


紅粉軍團(夏樹) 公主欠你的 嬌妻楚楚動人 惡女狂妃,強娶妖孽王爺 無度,老公如狼似虎! 英雄聯盟之搶錢劫色 街機時代 陰墳 水晶地 萌物校園

第三百八十二章 回師

神功元年,整個河北道充滿著飢餓和血腥,契丹為生存而戰,不惜反叛大周。河北道百姓便深陷水深火熱之中,李盡忠和孫萬榮雖只對富戶下手,但依舊不能避免契丹士兵凶殘的品性,河北的良家婦女慘遭**。

但不管怎樣,隨著進入冬天,戰事也趨於緩和,北方沒了突厥的襲擾,河隴沒了吐蕃的寇掠,大周似乎進入了一個難得的和平期。

河北防線也穩定在了滄州至定州一線,當然,武攸宜的平州大軍雖沒有什麼作為,但卻彷彿如釘子一般釘在了營州和幽州一側,孫萬榮派遣諸將攻打數次,沒有攻下,武攸宜也不敢出戰,故而僵持了下來。契丹新城已經修築一半,契丹百姓也幾乎遷入了城中。

李盡忠因為傷勢,後撤到了營州。此時此刻,他在撐了兩個月後,生命也終於走到了盡頭。

在這段時間裡,孫萬榮已經代行可汗之事,該交待的也已經交待了。這一日,李盡忠感到大限將至,便喚來契丹重要將領,準備做最後的告別。

諸將一一來到,李盡忠緩緩從一個個契丹勇士的臉上望去,露出了一抹希冀之色,而後大笑一聲,說道:“契丹的勇士們,我先去了,諸將保重!”最後看了眼髮妻,便合上了雙眼,腦袋一垂,一代梟雄就此消亡。

諸將默默地以契丹之禮拜別可汗,而後一一退出了房間。但可汗之死不能讓契丹士兵和奚族知道,不然後果不堪設想。訊息一旦傳出,恐怕武攸宜那隻烏龜都會探出腦袋。更不要說是本就忠誠度不高的奚族。

祕不發喪,這是李盡忠生前要求的,但終歸還是要進行一些簡單是儀式,先安放了。

由於李盡忠的死,契丹由孫萬榮掌握,進攻各地的速度便頓時緩和下來。河北逃難的百姓也得到了極大的救助。

魏州刺史狄仁傑便是治理州縣的能手,魏州位於河北道中部。治所冀縣,女皇本來派狄仁傑來此,也是為了安撫這一帶百姓。狄仁傑也沒有辜負女皇信任,當然也與其施政能力有關,狄仁傑到了魏州後,收留逃難百姓。並開倉賑濟。使得魏州治安極為良好,魏州百姓也響應號召組建了一個三千人的民團,用以防備契丹。

狄仁傑每日裡除了看報便是巡視城牆,這段時間,他號召百姓修築城牆,城牆也加高了一丈。但難民太多,使得整個城內有些擁擠。好在狄仁傑處置妥當,百姓相安無事。有的百姓甚至給狄仁傑立了生祠。

這些情報都源源不斷得經過顏如玉的手。送往涼州,由六十八號遞給武柲。

郭知運和薛訥二人在漠北耽擱了兩個月。在最初斬殺數千逃散的後突厥士兵後,便再也沒有收穫,期間要不是回紇可汗的幫助,估計都能餓死在漠北。當回到涼州的時候,涼州已經是一片銀妝素裹。武柲也沒說什麼,反正按照功勞,女皇賞賜已經到了,二人官升一級。

到了此時,武柲也準備回京述職了,畢竟將十萬大軍在此逗留,每日花費錢糧可是一個很大的數字。這個時代,年年打仗都能拖垮整個國家,不像前世,打仗還能刺激經濟。

安排了諸事之後,武柲把郭元振留在了涼州,他自有用處,而且他也把武攸緒的積石軍放在了鄯州,命其於各要道山頭修築烽燧,以防吐蕃突然襲擊,雖然這種情況暫時不會,但也難保論欽陵不會發瘋。

本來想帶著韋小月,但韋小月死活不肯去洛陽,看著挺立的肚皮,武柲便留下了三個突厥女人照顧,並囑咐張良伺看顧。於是武柲便帶領三萬精銳,緩緩南下。

魏王府,太平公主的牡丹園內正在收拾著行裝,奴僕們忙前忙後,整個牡丹園也很少如此熱鬧。

太平公主已經稟明瞭女皇,要到長安祭奠父皇唐高宗李治,因為多年未去,女皇也不好讓太平公主不去。

至於女皇對高宗的感情有多少,除了她本人外,還真沒人知道,但在高宗李治駕崩不到一年就有了第一個面首來看,其情份實難說是深厚,更何況,幾年之後更是改朝換代。於良心上,她也不得不同意太平公主所請。

太平公主去長安,是有目的的,一者是為了在府中尷尬,二者是為了即將歸來的武柲。所以她的幕後軍師建議她去長安祭奠父皇,她也就答應了。

宇素娥不知道牡丹園為何那麼熱鬧,但有奴僕傳來訊息,說是牡丹園中收拾著行裝,像是要出遠門。宇素娥略一沉思,便不再理會,太平公主是正妃,她想做什麼,她們可是沒有資格過問的。至於太平公主是否有什麼要交待,自會交待。

但顯然,太平公主並沒有交待什麼,翌日一早,便匆匆上路了,去了哪裡,也只有武玉兒知道,晚間的時候才打發婢女告知各院。

武柲領大軍緩緩南下,一路受到刺史縣令們的款待,武柲也沒有拒絕,除了美女之外,他都欣然接受。此次回到神都,他都能想到那幫如狼似虎的妻妾們,想想都能讓他兩腿打顫,所以幾個月以來,他幾乎都在養精蓄銳。

一個男人不能讓自己的女人得到滿足,那是身為男人的失敗,沒有強壯的體魄,就不用再想著娶什麼三妻四妾,三宮六院之類的。不然,平白添了那麼多深閨怨婦,不是造孽嗎?如果再戴上一頂有顏色的帽子,那就是自取其辱了。

更何況,當閱女數十之後,他也很難遇到令他心動的女人了,很難再有當初那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而且。男女之間,那事兒也就是那麼一回事而已。

一路行來,武柲順便也詢問了各州各縣的人口狀況。決定等自己掌權之後,準備進行一次括戶調查,等土地制度改革之後,他就可以大刀闊斧得廢除奴隸制度,普天之下,皆良民!

但是,這個過程將會是漫

長的。而且也會發生不穩定,但他既然作為一個穿越者,不改變點什麼。還能叫穿越者嗎?

如今一路而下,先對這些州縣進行一個初步瞭解,到時候也方便制定實施策略。如此一來,便延緩了行程。

從涼州到長安。竟然走了二十日!

冬日的陽光很溫暖。自從過了陳倉之後,便來到了扶風,到了這扶風縣,那麼有一處地方,是武柲無論前世今生都想去的地方。

那就是位於扶風西北的法門鎮上的法門寺。釋迦摩尼的佛舍利指骨便供奉在聖冢裡,聖冢只是一座佛塔。因為供奉了釋迦摩尼的佛指舍利,所以在唐朝的時候,便列為皇家寺院。即使是女皇。也都依舊供養法門寺,法門寺在如今達到了鼎盛。有僧人三千多人。

一行人身著便裝,便來到了法門寺,法門寺不是普通寺院,守門的沙彌也是頗有眼色,看到這些人魁梧高大,氣度不凡,但隱約間有著一股肅殺之氣,心中頓時擔憂起來,畢竟這法門寺可是供奉著佛祖的佛指舍利,不可大意,便趕緊通知主持。

武柲等人一愣,隨即,武柲大笑,說道:“看來這和尚把我等都當成了強人了。劉縣令,這法門寺為何有如此多的僧人?”

理學生劉恭是明元年進士,如今由縣丞做到縣令,也算是很快的了,魏王路經扶風,是他的榮幸,於是便陪魏王來瞻仰佛指舍利,如果在以前,魏王恐怕沒有那個機會,但如今天下皆知魏王將會繼承武周大統,法門寺想繼續興盛下去,自然得給魏王這個面子。

但是,沒想到的是,魏王帶的人都是身材魁梧,而在岐山一帶確實有不少強人出沒,可是不管怎樣,法門寺如此對待,定會讓魏王不喜,連帶他自己本人都會再魏王心中的好印象受到影響。劉縣令感到自己失職了,便躬身道:“殿下,這法門寺歷經南北二朝以來,一直興盛,即使是最冷清的時候,僧人也有五六百。”

轉而說道:“殿下,請讓卑職先進去吧。”

武柲想了想,便點頭道:“也好,我們只是路經此地,看看佛骨也好。”

劉縣令躬身,便先進了法門寺。

武柲看著法門寺寺門,也是一陣感嘆,顯慶年間,高宗為供養佛指舍利,大修法門寺,如今的規模便是那個時候留下的。加上女皇以佛女主天下,達到了佞佛的程度,寺門兩側,那一座座高大的石碑,就是女皇命人所刻的“千佛碑”,所刻經是《大般涅槃經》,研究價值很高,如果有時光穿梭機,他說不定還真會帶回去,但顯然這隻能痴心妄想。

片刻,劉縣令出了寺門,面容微顯苦澀,深施一禮,說道:“殿下,是卑職失禮,這法門寺主持妙藏法師身染重病,加之佛指舍利不可親啟,若非帝王,尋常人不能觀瞻。殿下,請治微臣之罪!”

武柲心中頓時一凝,看了眼法門寺那三個鎏金大字後,便微微一笑,道:“既然法門寺主持身染重病,佛指舍利又不能輕易示人,我等這就回去吧。”

武黑哼哼一聲,道:“殿下,下令吧,我黑子拆了它!什麼鳥佛指舍利,在俺老黑眼中,它就是一截骨頭!”

武黑罵得痛快,但武柲怒道:“你懂什麼?佛指舍利乃釋迦摩尼圓寂之後所化,只有大智慧大功德的高僧才會結成,你我凡夫俗子,豈能明白?往後切不可褻瀆!”

武黑也乖乖聽話,不再廢話。

遇到這種敗興的事情,武柲也沒了遊覽的興致,便迴轉扶風,見時日尚早,便想起此地離乾縣不遠,倒不如先去祭拜高宗一番,畢竟高宗在位時,雖一直猜忌於他,但也給了他諸多照顧。

如此一想,再次望了一眼法門寺,便上了馬,朝著扶風縣馳馬奔去。

當夕陽灑下最後一道餘輝,紅霞漫天之際。武柲騎著戰馬,領大軍來到了乾縣,乾縣因為有乾陵,所以有少許駐軍守衛陵墓。

大軍很快在城外紮下營帳,乾縣縣令李承澤是李氏遠宗,專門負責乾陵的管理和修繕。武柲剛紮下營寨,李承澤便到了。武柲本不想驚動李承澤,但如今也只能見見面。

見禮之後,武柲便問道:“李縣令不必如此多禮,本王此來只是路過此地,特來祭奠先皇一番。”

李縣令是個中年人,對於武柲如此做很詫異,畢竟武周以來,幾乎沒有人敢來祭拜了,就是高宗的子嗣也沒來。不過太平公主已經到了長安,想必也就在這一兩日來祭拜了。

“魏王是信義之輩,相信先帝在天之靈會看到的。”李縣令躬身說道。

武柲嘴角**了下,但說道:“那就有勞李縣令回去準備些祭祀之物,多謝了。”

隨即武黑丟給了李縣令一大袋銅幣,李縣令趕忙接住,臉上露出喜色,就這分量,恐怕至少也得二十貫了。

當夜,武柲便收到了太平公主在長安的訊息,長夜漫漫,他想起了太平公主那具豐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