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十六章 西方來客

第十六章 西方來客


呆萌小妻馴夫手冊 帥妻重生:巨星魔王的盛寵 深淵領主 玄天武神 絕世仙主 太古劍主 屌絲夢公主:騎士旖情 美女總裁的近身特衛 我和張藝興的不二情書 沈家風雲

第十六章 西方來客

聖歷一萬三千九十五年六月二十日慢慢的掩上了這本看了十幾天的《西行漫記》,我嘿嘿笑起來。

西大陸上面的人,信奉魔,個性野蠻粗魯,這些也就不說他們了。

雖然有些珍稀物品出產,不過,卻是整個文化經濟等方面落後得很。

整本書,除了讓我看看新鮮以外,沒有什麼可以說道的地方。

寧王大概也快練功完畢了,倒是過去看看有沒有需要我去辦的事情。

到了正廳,卻正好看到寧王帶了幾個貼身小太監急衝衝的向外走,看到我,連忙說:“楊統領,來得正好。

正叫了風總管去叫你,嗯,你去叫齊所有的人,陪我入宮。

父皇緊急招人了。”

點點頭,二話沒說,衝出去先把沉迷在酒缸中的三青拉了出來,真不知道青松秀士野心這麼大,偏偏還有時間來喝酒。

隨後是雲鶴仙子,冰火二人,三掌,七劍,九煞星。

寧王已經帶了五十名錦衣侍衛在門口等候了。

我們不及走路,直接身形起落間,飛快的落到了門外的廣場上。

寧王點點頭,上了馬,我們跟上,一鞭抽在了馬身上,飛快的跑了出去。

我追上了寧王,跑了個並肩,問他說:“殿下,什麼事情這麼緊張?”寧王皺著眉頭,表情怪異的說:“帝國入侵,大軍已經到了聖京城外了。”

我差點從馬上摔了下去,驚呼:“怎麼可能,邊防軍總共兩百萬人,附近哪個國家可以不驚動他們,千里賓士到了聖京城外?既然到了聖京城外,為何街上百姓依然在正常作息?”寧王搖搖頭,眼神流轉的說:“我也奇怪,而且傳令的公公居然還是帶笑說的,我這次是真的糊塗了。”

狠狠的搖搖頭說:“快點走,父皇召集所有文武大臣以及皇親國戚,可是居然沒有傳令召集禁軍等各部軍馬,奇怪了。”

我皺了下眉頭,回頭大聲命令到:“天地二煞星,破天三掌,去巡撫司,召集所有人等待命。”

隨手把自己的巡撫司總巡撫使的金牌扔了過去。

天煞星猛一點頭,接過金牌,帶了後面四個人斜次裡驅馬離開了。

火沖沖的到了皇宮,各個親王以及其他王子幾乎同時到達,卻也沒有了往日爭權奪勢的勁頭,互相看了一眼,帶了高手護衛直接上了寶殿。

神仁皇已經和幾個年老的公公在上面輕聲談笑了,卻是讓我們這群急衝衝趕來的文武們丈二的金剛,模不著頭腦。

曾大先生帶了幾個或青袍,或白袍的中年文士走了進來,急急問到:“陛下,據傳有敵國大軍已經到了聖京城外,卻是為何不見召集各部軍馬?還有,必須徹查究竟是誰失職,竟然讓敵國大軍深入疆土三千里,該殺。”

滿朝文武同時符合起來,我卻看到了天朝外事司的幾個官員滿臉狼狽模樣的流下了汗水,他們負責和外國通商貿易等等,莫非。

我拉了寧王一把,指給他看了看幾個外事司的官員的樣子,輕輕的推了他一把。

寧王反應極快,馬上站了出去,高聲說到:“父皇,臣兒有一言,不知是否該說?”大殿裡頭馬上安靜了下來,神仁皇端容說:“很好,你說就是。”

寧王頓了頓,慢慢的說到:“要說,以本朝的軍力,外人萬萬不可大軍突襲千里,這種荒誕離譜的事情,絕對不可能發生的。”

滿朝大臣稱善。

寧王慢慢的組織話語,說:“但是,現在既然他國大軍已經到了城外,那麼,肯定是有人引他們進來。

軍方絕對不可能,天朝將領對天朝,對父皇忠心耿耿,怎麼可能放敵兵入境?”軍方將領以及兵部官員高聲附和。

神仁皇臉色越來越顯出了喜色,不斷的點頭稱是。

寧王最後說到:“那麼,只有可能是外事司的官員,在和他國通商之際,戒心不夠,把他國軍隊當成了正式的商隊,帶進了天朝疆土,引到了聖京城外,而他國軍隊這才突然說明身份,可能還對天朝提出了非分的要求,是也不是?”外事司的幾個官員‘撲通’一下跪倒在地,連連磕頭不止,滿朝文武驚歎聲起,都對寧王的敏銳心思大加讚賞。

神仁皇哈哈大笑起來:“我兒,言之有理,言之有理,那,為何為父的還能如此輕鬆呢?”寧王微微的撇向了我,我已經有了腹案,微微的比劃了一個指頭和五個指頭。

寧王抬頭,眉毛一仰,高聲說到:“臣兒敢肯定,來的軍隊萬萬不是附近百國的人。”

神仁皇好奇的問:“何以見得?”寧王微笑著說:“父皇如此輕鬆,還有心情和幾個老公公談笑,肯定是外面軍隊兵微將寡不堪一擊。

而臨近百國,自然知道天朝軍威,如果真要入侵,不集中百萬兵力,如何敢來?外事司的幾位,如果帶了百萬商隊到了聖京城外?豈不荒謬?那麼,只可能是西方大陸那些頭腦簡單的蠻族,不知道天朝國勢之強盛,根據一些回去的商人的傳言,冒冒失失的帶了數千人馬,偽裝成大股的商隊,到了聖京城外。

然後還要講究所謂的他們的騎士精神,公開宣戰,讓我們排兵佈陣,和他們堂堂正正一戰,不知道臣兒有否說錯?”神仁皇大驚,拍案而起:“妙,妙,妙,想不到我兒竟然能夠從一些微細症候推測出這麼多東西。

妙,妙。

以後準你入機密處,參擬國事,權位等同機密處侍郎,如何?”脫下了手指上的戒指,遞給身邊的一個小太監,賜給了寧王。

寧王大喜跪拜,高聲謝恩,慢慢的退回了班列,對著我偷偷的微微一笑。

神仁皇的精神又沒有了,軟軟的癱在龍椅上說:“外事司的候總外事使給朕回報的時候,朕還真的嚇了一跳,誒,還真以為他們犯了錯,起碼超過五十萬大軍圍住了聖京城了。

的,最後才告訴朕,只有區區八千人馬。

唉,我的天朝列祖列宗,我們什麼時候和八萬以下的人馬交手過?”滿朝文武鬨堂大笑起來,尤其兵部的幾個官員,差點帽子都笑掉了。

神仁皇咳嗽一聲,笑容滿面的說:“外事司的人,這次算是捅了個簍子,嗯,罰。”

外事司的人連忙拼命磕頭起來。

神仁皇嘿嘿笑到:“罰每個人三年俸祿。

服不服?”外事司的幾個官員臉色一輕,連聲說:“臣服,臣服,臣心服口服。”

廢話了這不是,你們每年和外國通商,也不知道撈了多少,區區三年俸祿,算什麼東西?神仁皇點點頭說:“他們,所謂的八千大軍,還在西門口外三里的地方等著,大家說說看,怎麼處理啊?”張尚書獰笑著出列,高聲說:“陛下,我們當讓西方的那群人,知道天朝的威勢,要好好的折辱他們一番才是。”

神仁皇點頭稱好,突然問說:“候外事使,他們八千人,為何就敢來天朝,呵呵,攻打聖京呢?”候外事使忍不住笑了起來:“啟稟陛下,西方各國,地廣人稀,往往三五千人的一仗,就可以決定一城一國的得失,這次他們一個佔據了西方大陸三成土地的大國,派出了八千大軍,已經是史無前例的超大軍團了。”

天朝文武,不禁又是大笑起來。

神仁皇好奇的問:“難不成,一路之上,他們就沒發覺本朝的軍力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象麼?”候外事使恭敬的說:“啟稟陛下,這次領他們前來聖京,一路上起早摸黑,他們估計連天朝百姓都沒見得幾個,哪裡見識到了天朝的軍威呢?尤其我們兩頭見黑的趕路,他們連我們城市的規模都從來沒有清楚的見過。

根本無法知道天朝的國勢之強,遠超整個西方大陸千倍以上。”

神仁皇點頭,突然問到:“知道他們的作戰方式麼?寧王剛才所說的他們的騎士精神,又是什麼東西?”外事使說:“他們的作戰方式,頗類似於本朝數萬年前,未開化時所為,雙方對面列成方陣,互相沖擊而已。

從來沒有任何陣形佇列或者兵種相剋等變化。

他們的騎士,就是其中武功高超,品性優厚的人。

他們的騎士精神,講究的是無聊的光明正大等東西,絲毫不懂戰爭中的謀略之華美。

可是,微臣真的非常敬佩寧王陛下居然知道西方人的騎士這個詞,寧王身處聖京而見多識廣,微臣自愧不如。”

我和寧王討論過足足七天的《西行漫記》,如何不知道大拙道長書中所說的西方的愚蠢的騎士做法?神仁皇點頭,微笑著問:“寧王我兒,你又如何得知?”寧王連忙出列回答說:“回父皇,臣兒平日無事,頗喜好讀幾本閒雜書籍,關於西方的騎士等等,都是臣兒從本朝百年前的大拙道長所著的《西行漫記》中所讀來。”

神仁皇深深點頭,沉默了一陣,嘆到:“你們其他幾個兄弟,沒事做的時候,也不要成天鬥雞跑馬,開青樓,開賭場,又或者聽小曲,強買民女什麼的,跟寧王好好學學。

多看看書,很有好處的。”

一通話,說得所有的人汗流浹背,這個神仁皇,還真是什麼都知道啊?就是不知道,他是否知道秦學士大肆賣官的事情。

神仁皇問:“大家商量個對付他們的法子,嘿嘿,總不能讓萬里迢迢趕來的貴客傻等在城外吧?還顯示得我們天朝沒有待客之道了。”

幾個渾身明顯精力過剩,血氣過旺,渾身錦繡戰袍的老將軍圍了上來,高聲呼到:“舉聖京兵馬,擺混天大陣。”

神仁皇的興趣來了,站起來,把隨身佩戴的寶劍拔起,狠狠的砍在龍案的一角:“好,就依卿所奏,禁軍,近衛軍,巡撫司,刑部,聖京府,所有官兵差役,通通聽從張尚書安排,在西門外擺下混天大陣,顯露天朝神威,同時准許聖京百姓乃至外國行商隨軍觀戰。”

曾大先生哭笑不得的說:“陛下,顯露軍威,這是不可不行之事,但是以數十萬兵馬對付區區八千人,微臣恐怕踏都踏死了他們,和來威風可言。”

頓時幾個將軍大呼小叫的爭奪起來,紛紛要帶了一萬鐵甲騎兵去對付那西方的八千軍隊。

神仁皇不耐煩的說:“不要吵了,誰集中士兵最快就由誰出陣。”

我馬上出列說:“微臣謝陛下給予微臣出陣的榮耀。

微臣的一萬兵馬乃至巡撫司上下差役已經通通準備妥當,只等陛下一聲令下而已。”

神仁皇呆呆的問:“何以如此之快?”我連忙跪下去說:“請陛下恕臣專斷之罪,微臣聽寧王殿下之言有敵國軍隊圍城,所以在來皇宮的路上,就已經叫屬下侍衛去調集所有下屬兵馬,還望陛下諒解微臣一片為國之心。”

張尚書馬上站了出來:“啟稟陛下,滿朝文武,在來大殿議事之前,大部已經得知所要商討的事情。

但是,唯有楊將軍第一個作出了正確反應,微臣以為,應當重賞楊將軍才是。”

神仁皇不斷點頭:“對,對,對,禁軍,近衛軍九大統領,就沒有一個聽到這個訊息後叫部下做戰備,相比之下,楊將軍的確有功。

等楊將軍破敵歸來,朕必有重賞。

來啊,備車馬,朕親自觀陣。”

頓時,裡裡外外忙亂了起來。

遠遠的,響起了禁軍聚兵的金鼓,近衛軍聚兵的長號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