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九節 破釜沉舟

第九節 破釜沉舟


我和妹子那些事 一不小心嫁了總裁 婚不由己:腹黑老公惹不得 絕世武聖 朕的皇兒好誘人 正道天穹 沈家有女 巔峰球壇 江湖無意了滄桑 獵天邪神

第九節 破釜沉舟

會客廳裡燈火通明,屋頂上懸掛的水晶燈如同一朵巨大的白蓮,而每一朵花瓣便是一盞璀璨的明亮。秉桔怔怔地凝視著下前方,小圓桌上,一把閃閃奪目的佩劍正擺在他的面前。

佩劍,是一名職業軍人的標準象徵,品質卓越、製作jing細的佩劍,更是地位與榮譽的象徵,而眼前的這把佩劍流光溢彩,jing致非凡。它長約二尺三寸,寬約八寸,劍鐔和劍墩為黃金所制,握手處略呈紡錘形,上覆白鍛;劍首是一個雕琢jing巧的微型皇冠,劍首無袍,劍袍即劍穗,有文武之別,文劍佩袍,武劍則無;劍鋒狹而扁,劍身有淺脊,平滑的流線賞心悅目,隱隱透著寒意;劍鞘乃鯊魚皮所制,塗以朱漆,鞘上雖無貴重珠寶鑲嵌裝飾,但少了幾分脂粉氣,反令它更添英武之風。這把佩劍儘管白鍛微玷,看上去已經有些年頭,但劍墩的黃金在燈光下反shè著耀眼的光芒,沒有絲毫腐蝕之跡,可見被保藏得十分小心在意。

猩猩緩緩道:”公爵先生,你是否認識它?”

秉桔忽然抬起頭,一雙眸子裡摻雜著複雜的情感,聲音有些嘶啞地道:”告訴我,你們從哪裡找到它的?”

猩猩平靜地看著他指尖正輕輕撫摸的這件物品,平靜道:”我們在一個年輕人的手裡發現了它。”

秉桔雙肩一抖,目光重新落回到了佩劍上,它彷彿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令他的思緒進入了時光的隧道。他喃喃道:“一個年輕人,一個年輕人……”

二十五年前,也就是1435年chun,熱血方剛的秉桔軍校畢業後被分配到了陸軍第二軍團105師師部,成為了一名作戰參謀。次年,由於小洋洲開封區、戈壁區等多個行政區爆發原住民起義,在秉桔的主動請戰下,他離開了師指揮部,調入367團三營,晉升為副營長,並於當年秋季隨部隊駐防開封區渥爾頓城,來到了戰火燃燒的第一線。

1435年發生在開封區渥爾頓和開封城的那場戰役,雖然沒有ri後平義團起義那般聲勢浩大,影響深遠,但做為小洋洲第一次成建制的武裝起義,開封區的原住民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為開拓zi you與公正之路奠定了不可磨滅的基石。

嚴格地講,秉桔並不是那種過五關、斬六將的萬人敵,由於棄筆從戎的關係,他的軍事素質只能算是一般。但他善於鑽研,團結部下,學習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均高人一籌,總能夠在艱苦的作戰階段確保和提高部隊計程車氣與戰鬥力,並使非戰鬥減員的可能xing降至最低。也正是因為這些在戰火中錘鍊出的xing格特點,才鑄就了ri後的海城公爵。

1435年冬天,為了避免根據地赤狼山區遭到合圍,義軍向渥爾頓城發動了大規模的反擊,秉桔隨367團在渥爾頓與開封城之間的糧道咽喉——聶鄉遭遇了義軍最jing銳的王牌部隊,紅狼du li團,雙方近萬人的軍隊在面積僅有十餘平方公里的小鎮上展開了你死我活的殘酷廝殺。367團做為105師的正規部隊,雖然戰鬥力不如紅狼du li團,但編制整齊,素質優良,全團四千餘官兵基本都是作戰經驗豐富的老兵,而且在裝備上也佔有一定的優勢。經過三天四夜的激戰,367團在付出傷亡慘重的代價後,終於在援軍的支援下擊退了這隻聲名赫赫的義軍勁旅。

聶鄉保衛戰是渥爾頓的一場經典戰鬥,儘管歷時不長,投入的兵員也有限,但戰果異常慘烈,而且對ri後的戰局有著重要的影響。在這場戰鬥中,367團戰士戰亡兩千餘人,軍官折損大半,就連副團長、營長這樣的高階指揮官也都戰死於沙場。秉桔所在的三營當時負責防守聶鄉的南面,由於營長不幸陣亡,他奉命接替指揮三營繼續堅守陣地。當戰鬥打到第三ri,在得知zhèng fu的援軍已經接近聶鄉戰場的情報後,紅狼du li團集中了最後的jing銳力量從聶鄉北面發起總攻,一舉攻破了聶鄉的北城,不但負責防衛的二營全體官兵傷亡殆盡,就連副團長所率的團預備隊也覆滅在增援的途中。

在得知北城失陷、團指揮部岌岌可危的情況後,秉桔迅速地分析了當時的戰場形勢,並隨即作出了一個大膽的冒險決定:他一方面分兵增援團指,一方面組織了一支敢死隊,集中了全營最jing銳的軍事力量,然後果斷地放棄了南城的防守,親自率領這隻三百人的敢死隊從南面迂迴反擊,像楔子一樣從側面狠狠地插入了紅狼的縱深,直搗敵指揮部。

義軍指揮官沒有估計到367團在城破後居然還能破釜沉舟,反戈一擊,一時間再抽不出力量進行防禦,不得不撤回大部攻城的部隊,將敢死隊團團圍在了聶鄉北郊的果子嶺上。好在果子嶺山勢險阻,易守難攻,而紅狼由於功敗垂成也已成了疲憊之師,敢死隊雖然身陷重圍,但由於成功地解救了城破之危,士氣大震,居然擋住了敵人一**的攻擊。守到午夜時分,zhèng fu的援軍終於趕到,紅狼du li團見大勢已去,不得不放棄進攻,趁夜撤離了聶鄉。從此,紅狼元氣大傷,幾乎一蹶不振。

聶鄉戰役作為一場驚險的逆轉之戰,使得367團頓時聲名鵲起,成為了功勳團隊,而秉桔本人更被晉升為367團長,授予一等功。從此,367團在他的帶領下屢戰屢捷,在平亂戰場上取得了巨大的勝利。1436年秋天,367團做為主力先鋒軍攻入赤狼山區的重鎮——六安集,成就了秉桔在軍中最後的輝煌。

拿下六安集後,由於大局已定,秉桔看到原住民孤苦悽慘的生活,心中不忍,拿出軍糧賑濟災民。他萬萬沒想到,在巡視賑糧之時,一些受苦甚重的災民冒死發動暴亂。暴亂雖然很快被鎮壓了下去,但他本人卻遇刺受傷,不得不離開前線,住進了野戰醫院。

這次受傷,是秉桔軍事生涯中的一個轉折點。由於在攻佔義軍根據地後,大小洋洲的大部分軍事統領都是奉行的像費舍爾一樣寧可殺錯,不可放過的政策,屠村,屠鎮的血腥事件屢見不鮮,因此秉桔的這種行為遭到了很多昔ri戰友的譏笑,被嘲諷為婦人之仁,咎由自取。以致於秉桔住院期間,作為一團之長,他遭遇的卻是孤單和冷漠,就連醫生護士們,也把他隱隱視為怪物一樣來對待。

就在這個時候,他遇上了他一生為之心愛和心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