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112章 那年的驛站叫陳橋

第112章 那年的驛站叫陳橋


我撿了一少婦的手機 超級鑑定師 失落的玫瑰花 官道 無良邪神 帥哥,給爺笑一個 兵臨全球 情傾民國 老人與海

第112章 那年的驛站叫陳橋

皇城宣德門外。

天空萬里無雲,凌烈的寒風肆意呼嘯不休。

廣場上黑壓壓的一片,數萬禁軍集結於此。刀槍如林,旌旗招展,人如虎馬如龍。

然而即便如此,依然寂靜無聲。從將軍到都校,從都尉到士卒,一個個面色堅毅,高昂著頭顱。這就是大周的禁軍,當前天下最無敵的軍隊。從人數上來看,他們比不上南唐那動輒數十萬的大軍,從騎兵馬匹來看,也比不上遼國搖一搖身,十多萬的北方鐵騎。但就是眼前的這支禁軍,他們往往不斷創造著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績。驕兵悍將,自有其傲然於世的道理。

小皇帝在範質,王溥以及魏仁浦的陪同下來到廣場前的點將臺上。面對如此的仗勢,不禁啞然失聲,他未發一言,戰戰兢兢的靠在範質的身上,若不是範質扶拽著,估計他早已尿遁

範質暗自搖頭,不得已只能扶著小皇帝,上前一步。慷慨道:“軍情似火,諸位將士即刻出徵。待擊退遼國鐵騎,歸朝之日聖上在於此,與諸位將士痛飲慶功。”

此話一出,並未見到期待中的萬眾高呼,驚天動地的場景。

範質尷尬的看了眼身邊不遠處的那一身戎裝,精光閃閃的趙匡胤。顯然他自己並未經歷過此場面,他畢竟乃文人出身,以往可都是先皇柴榮親自出動。若不是當今聖上太小,他這位託孤大臣,也不會來此。

趙匡胤瞥見範質的神色,心下暗自搖頭。隨後一甩披風,上前幾步,站到小皇帝身邊。凌烈的目光從臺前最先一排的數十位禁軍高階將領,以及各大節度使身上掠過。然後微微抬頭,目光遠放,數萬禁軍映入眼底,那是一張張年輕的面孔,一張張渴望建功立業的面孔。放聲道:“大周的勇士們,遼國鐵騎寇邊,犯我大周邊境,欲佔我大周國土,欺我大周兒女。在此國家危難之際,身為大周子民,理當挺身而出……保家衛國。擊退契丹之時,就是朝廷論功行賞之日。。大周萬歲,萬歲,萬萬歲。”

……

“萬歲,萬歲,萬萬歲。”

……

群情激憤,振臂高呼。數萬禁軍的吼叫,響徹整個汴梁城。

“出發。”趙匡胤一聲令下,禁軍士兵有條不紊,緩緩而動。

範質望著身邊那高大的身影,心中卻莫名的一陣慌亂。趙匡胤在禁軍,在大周軍隊中的威望實在是太高了。而起最後一句“大周萬歲”,卻不是“吾皇萬歲”,這到底是他的口誤,還是故意為之呢?

想到此,範質不由甩了甩頭,想拋去腦袋中那駭人的想法。而且此時此刻,大軍已經出發,挽回已經來不及了,只能期望自己那一閃而過的念頭是個虛妄。

……

韓旭騎著小黑作為趙匡胤的親衛,伴其左右,隨其一同而行。長長的隊伍沿著御街向南,出南門。匯合城外的各地牙軍,也就是地方節度使帶來的邊軍後,再轉道向北

。此時趙匡胤所率領的是中軍主力,而慕容延釗昨日已經帶著先鋒部隊出發了。

摸著胸前的護身符,韓旭搖頭苦笑。因為這護身符有兩個,一個是昨日去陳家茶館見陳小娘的時候,她送的。聽說還是大相國寺的那位胖住持開了光的,他捏著那用黃紙簡簡單單折成三角形的護身符,看了半天也沒看出哪裡閃光。

而另一個則是昨日趙芸特意去秦家大院送他的,更奇特的是這竟然是個桃木護身符。用吳師道的話來說,這玩意是用來驅鬼辟邪的,和上戰場保平安屁關係都沒有。不過,趙芸也不在乎,硬逼著韓旭帶上。

韓旭無奈,陳小娘送護身符也就得了,趙芸這大老爺們也送這個,實在是太娘炮了。將軍領兵出征,家人必須留在都城,趙芸作為趙匡胤在都城汴梁的唯一親人,自然不得更隨軍隊出征。

“旭哥兒,今日之事都跟丐幫交代清楚了沒有?”

一聲疑問,將韓旭從回憶中拉回了現實。趙普騎著馬趕了過來,問道。

“都說清楚了,估摸著此時汴梁城裡已經開始流傳了。”韓旭認真的點了點頭,將兩個護身符塞入領口。

“咦。”趙普仔細打量著韓旭,指著其身上的盔甲,疑惑道:“你這盔甲咋和一般禁軍的盔甲差別那麼大呢?”

兩人的談話,就在趙匡胤身邊。原本他也沒太在意,腦中一直想著其他之事。此時聽趙普這一問,也好奇的轉過了頭。韓旭身上那副幾乎遮住全是的黑色鎧甲,顯然不是大周的制式裝備,就算比起自己身上這幅唐倪甲,從防衛來說,也是隻高不低。

韓旭扶了扶頭盔,這玩意明顯沒有御前侍衛的硬璞頭帶著舒服,而且原本就顯大的盔甲,這頭盔就是最大之處。隨後,用手將胸脯拍得“框框”悶響,得意道:“怎麼樣?不錯吧?這可是大唐玄甲鐵騎的制式裝備,年代是久遠了點,但絕對結實,而且重量輕得很。”

“哼,徒有其表。”一聲冷哼,身後的趙匡胤親衛都校王彥升,嗤之以鼻。對於韓旭被趙匡胤化為其親衛,他是一肚子的不爽。親衛原本是他王彥升的地盤,然而韓旭的出現卻又偏偏不歸他管,只是掛個名而已。

“唐家配唐刀,有意思

。”對於鎧甲,趙普瞭解並不多,只是羨慕韓旭得到了一件古董,當然這老古董能不能用,他也沒太大的興趣知道。

而趙匡胤則不一樣了。若有所思的盯著韓旭那身玄甲,作為大周禁軍的高階將領,對於兵器鎧甲的認識,顯然不是趙普這位文人能夠相比的。大唐時代,萬國來朝,和西域的通商也使得西域的很多東西流傳到了大唐。這玄甲也是大唐中期,結合西域商人帶來的圖樣改進的,無論手工還是式樣,都比李世民當年的玄甲鐵騎變動不少。安史之亂後,大唐玄甲的製作工藝流失,後期製作的玄甲徒有其表,重量更是恐怖無比,需要極高的體力和馬力,然而在這輕騎兵越來越流行的時代,玄甲鐵騎也漸漸的被淘汰了出去。

但韓旭身上的這幅,顯然是大唐明皇時代的玄甲,而那胸前雕刻的金色**,說明這幅盔甲的原先主人,是個了不起的人物。**是大唐皇家的配飾,而能有這樣配飾的禁衛,不是皇家之人,就是和皇室有著密切的關係。

對於這幅玄甲的來歷,趙匡胤一時皺起來眉頭。

……

天空蔚藍,冬日的暖陽灑在長長的隊伍上。隊伍的行進速度並不快,甚至可以說是走走停停。依韓旭的估計這一天走下來,也就最多走個四十多里,這速度別說是打仗了,就是押韻糧草的後軍,都顯得慢。

果不其然,在天色漸晚,夕陽西斜的時候,大軍終於到達了他們的第一個歇息處,陳橋驛。

汴梁向北,有兩條道路。一條是開封,陳橋,長垣,澶州,大名,河間至雄州,謂之東路;一條是開封,陳橋,滑州,相州,洛州,深州至雄州,謂之西路,均可到達遼國的南京,也就是幽州。而陳橋則是東西兩路的匯合點,北通燕趙的咽喉,攻遼的必經之路。

此時的陳橋驛只是個小鎮子,由於先前大周的北伐,在陳橋建立了驛站,才使得這裡慢慢的聚集了人氣。

大軍在陳橋外圍安頓,趙匡胤領著數十個禁軍將軍以及節度使走入了驛站。

沒一會,將軍們一個個興奮的從驛站走了出來。

驛站的官員帶著士兵打開了倉庫,從裡面抬出一罈罈好酒,大軍的伙伕忙著架鍋埋灶。從那些士兵興奮的臉色來看,今晚是一個不醉無歸的好日子

韓旭拍了拍小黑的屁股,小黑馬打了個噴嚏,自動尋早草料而去。若說這小黑,還是真有點靈性的,吃飽了它自然會回到原地。

不遠處,趙普笑呵呵的走了過來,身後還跟著一位身穿銀色鎧甲的年輕人。

“韓旭,來來來,跟你介紹一下,這位就是宋州歸德軍都尉,趙大人的親弟弟趙匡義,趙將軍。”趙普笑道:“趙將軍領著歸德軍先一步到達陳橋驛。”

“啥?太宗?”韓旭立馬呆立當場。

“呵呵,什麼太中,不中的?”趙匡義笑眯眯的上前一步,自來熟般的拍著韓旭的肩膀笑道:“不錯,小小年紀,就是御前侍衛了,不錯。我可是早聞你大名啊,芸兒給宋州老家的書信,可是每回都提到你。就連我大哥那幾歲的孩童,都知道有你怎麼個人物了。”

“豈敢,豈敢。”韓旭趕緊拱了拱手,眼前的趙匡義,約莫二十多歲,長的略顯消瘦,但紅紅的臉龐到是和趙匡胤有幾分神似。銀色的鎧甲在他看來,就太騷包了,雖然看上去瀟灑不凡,但穿著這身上戰場,典型的是告訴別人,弓箭往這招呼,實在是太顯眼了。

“什麼豈敢?我也就比你虛長几歲。晚上我請你喝酒。”趙匡義一把摟過韓旭的肩膀,大笑道:“這就可是我從宋州帶過來的,不比那宮中的御酒差,保你沒喝過。”

“這大軍出征?能喝酒?”韓旭茫然道。

趙匡義不由莞爾,笑道:“出征是出征,但這裡才是陳橋驛,離雄州還早得呢。你沒到看些士兵一個個樂呵呵的樣子?呵呵,再說了,大哥的這些節度使兄弟都是很長時間沒見面了,見了面自然要好好敘敘,沒酒怎麼行?安心吧。”

韓旭自然不能再推辭,於是答應了趙匡義的邀請。

趙普帶著趙匡義向別處走去,似乎是去認識認識別的禁軍將軍。遠遠的,趙匡義回頭又向韓旭揮了揮手,樂呵呵的樣子倒是很真誠。

趙匡胤豪氣大肚,趙匡義和和氣氣,這兩兄弟確實乃人中龍鳳。但韓旭不知是錯覺還是怎樣?他總感覺趙匡義那細小的眼睛中,帶有一絲陰鶩。這和趙匡胤那坦蕩蕩的眼神,有著天差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