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節:約翰·梅納德·凱恩斯(1)
天價冷妃:王爺要淡定 皇上,請休了臣妾 符寶 皇牌龍騎 絕品棄少 幻影妖妃 侏羅記 超級控衛 永世沉淪 機械帝國
第49節:約翰·梅納德·凱恩斯(1)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
Keynes,John Maynard
(1883—1946)
個人背景
● 1883年6月5日出生於英國劍橋。
● 曾在伊頓公學(Eton)和劍橋大學(Cambridge)學習。
● 做過政府官員、金融投機商、學者,具有很強的文學鑑賞力。
● 1918年擔任巴黎和會英國財政部(HM Treasury)首席代表。
● 1942年被晉封為貴族。
[ 書客網 ShuKe.Com ]● 1944年任佈雷頓森林會議英方代表。
● 1946年4月21日去世。
主要著作
《和平的經濟後果》(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 Peace)(1919)
《概率論》(Treatise on Probability)(1921)
《貨幣改革論》(A Tract on Monetary Reform)(1923)
《貨幣論》(A Treatise on Money)(1930)
《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1936)
人物概要
凱恩斯是20世紀最偉大的經濟學家,也是當今最有爭議的經濟學家。凱恩斯號稱“巨集觀經濟學之父”,儘管在他之前也曾有人從巨集觀角度分析經濟。作為理論學家,他的成就在於運用經濟體系中的非中立的貨幣因素解釋經濟執行的過程。以前的學說認為貨幣的唯一作用就是一種便捷的商品交換媒介:往好處說,它沒什麼影響;往壞處說,最多會導致暫時的價格膨脹,長期內經濟會自動好轉,達到充分就業。
凱恩斯的分析首次指出為什麼失業不是個錯誤,也不是創業嘗試的失敗,而是源於理性的選擇。他指出為擴大就業而花費的成本超過了由這些新就業所創造的產出,因此,在超過某一點之後,繼續擴大就業和產出就會變得無利可圖,而這一點可能並未達到充分就業。即使所有部門都在他們所面臨的約束條件下做最大的努力(使利潤最大化),這種狀態也會一直持續到有外部力量迫使它改變為止,這樣我們就達到了非充分就業狀態下的均衡。或許對企業和管理來說,最重要的一點是難以預料的個人行為:有時投資不能獲得預期收益不是因為投資錯誤,而是時機不當。比如,市場對產品和投資的需求被誇大時,投資就會失利。
1.引言
凱恩斯出生於英國劍橋,是家中三個孩子中的長子,父親約翰·N·凱恩斯(John N.Keynes)是邏輯與政治經濟學指導教師(後來是劍橋大學的教務主任)。政治經濟學的字面意思是國家內務,包括政治和哲學兩種含義,不僅是一門技術學科,也是行為科學。約翰·N·凱恩斯的研究依然屬於古典經濟學的範疇,沿用的也是古典經濟學研究方法。凱恩斯的母親弗洛倫斯·A·凱恩斯(Florence Ada Keynes)也是不平凡的人物,當時剛剛允許婦女接受教育,她就在劍橋紐南姆學院學習,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成為劍橋的第一位女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