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人脈關係
小娘子馴夫記 總裁賴上俏媽咪 腹黑寶寶失憶萌媽 異域之我是魔神 我的極道男友 散打宗師在異界 安魂曲 中國製造 駐京辦[官場] 抗日之兵王突擊
022:人脈關係
這謝雲芳就靠老成打通了人脈,所以很多別人拿不到的的生意,她是可以的,例如大不列顛的出口洋務,她也都攥在手裡,說到底也是個比較厲害的人物,可是劉統勳有點擔心,這次九娘參與了山西的事,開採礦業才是主要的,礦業是不許私人未授權開採的,必須皇上欽點,那都是紅頂子商人做的。
“傅大人不必驚訝,先生在裡面等著你,那日和納蘭明珠訣別有些故事他說要跟傅大人談一談。”劉統勳不敢把山西的事情和自己拉上關係,至少他的給老劉家留後路,所以吳道就說此事他包攬了,論及康熙一脈名臣崛起很多,所以對大局要把握,處理這個年代就要,縱與橫——於橫向比較與縱向比較的關係,縱橫兼顧,而突出橫。從而歸納統一。處理好君臣民的關係,既然明君在上,便需上行下效,主旨在於,於君王與民眾的關係,君民兼顧,而突出民。
所以劉統勳知道自己必須有黨系,現在鰲拜是孤軍,出除了西北大軍支援他之外再無親信,然而這卻是朝廷禁忌,所以鰲中堂早晚一個結果,忠臣照樣留不住。索中堂雖然手上沒有兵,可是有五個總督做門生,還有西南的大軍支援,就這點遏必隆在江南再有眼線,也不敢動索中堂的人,之餘最難測的還是蘇克薩哈,此人忠奸難辨,善惡不分。
“悉聽教誨了,走吧,劉兄。”傅恆輕描淡寫地說,劉統勳溜著樓梯的邊說:“我聽您的東家。”
傅恆哈哈一笑,進入廂房之內,吳道迎了出說道:“傅大人,下官久仰大名了。”
“客氣了,吳大人認識納蘭明珠?”傅恆直接切入了正題,因為納蘭明珠曾是班布林善的書籍,又調到西北做監軍,後來就在一天之內判了斬立決,此事的罪名是貪汙軍餉,可是一個監軍根本就沒有貪汙軍餉的能力,所以此間搗鬼的只有驍騎營,機關營的班布林善或者鰲拜。
“我和納蘭兄分屬同窗,他給我一封信,我沒有開啟過,這封信說是要呈給皇上的,而且進過御書房一份。”吳道說的這件事的確是確有其事。傅恆心中一驚,這句話漏洞重重,一封信如何送兩次,但是朝廷裡有個潛規則就是越不像真的事情,偏偏就是真相,越是毫無漏洞的事情越是天和局,大坑,給人跳的。
劉統勳就看傅恆如何對應,這個自相矛盾的話是他和吳道商量好的,看傅恆疑心重不重。“你看著屏風上的畫,畫的是桃園結義,真的是雅俗共賞。於通俗與高雅的關係,雅俗兼顧,而突出雅。有泱泱大國的英雄氣概。”
傅恆來了一句不著邊的話,因為他再猜這群人的目的,這兩個人他喜不喜歡放一邊,就說秉性不算是那種壞的不能要的也都算是聰明人。這二人估計和關公張飛拉劉備做枯井上的草蓆是一個用意,當然和朝局沒什麼關係,但是和結盟有關係,現在朝廷用意不明,所以就算是得到榮寵的傅家也要小心。
所以有共盟也不是壞事,問題是共盟的人可信否,所以這關公試劉備的戲碼開場,戲份還是要做足的。所以這些無端的話始終試探,一旦懷疑開始這個共盟既要結束。
“知交滿天下,靠的不是時間,而是信任。信任來自於道德,古今兼顧,而突出今,突出今朝我們共同的理想,我們是要富貴榮華,還是要真的為百姓朝廷做點事情,這也是為臣者基本的道德底線,穿越者眾多,無不被稱作衣冠禽獸,我輩中人,蓋以唾棄。”傅恆打著官腔,朝廷的潛規則,有所預謀,有所行徑,必然有所目的。
“傅大人名人不說暗話,所以我開門見山地說,這次我的確是受人之託送信到御書房。此人便是正白旗的納蘭明珠,吳道並未虛言,而是的確害怕受牽連,所以才如此行徑。我讓明珠寫了三封給我,本欲發去三個地方,第一個御書房,第二個索中堂那裡,第三個刑部尚書那裡,可是刑部尚書突然被調任江寧織造,換做了蘇克薩哈,雖然這位大人素來名聲很好,但是有一點便是我對他毫無瞭解,於是藉著丁酉年的案子試試他的深淺,還有學正孫文舉的人品。”吳道微微一笑,濃郁的眉頭輕輕地皺了一下,就好像沉思著某種事情。
傅恆知道丁酉年的鄉試與此事並無關係,可是這吳道卻說:“著孫文舉和我等三十六個官員一同私授朝廷的試題,這些試題是大學士班布林善親自出的,歷年這群人都會一次發上一筆,現在大清國運看似穩如泰山,其實並非如此。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這樣,我怕朝廷裡真的沒了人才,所以便出了個主意,第一步委託索中堂派遣衛項書代替索額圖來查此間的案子,第二步就是把陳敬的科甲第三換成最後一名,之後我在故意把試卷換了,讓該中的不中,不該中的全都高中,最後我看蘇克薩哈怎麼處理,就知道這位是否真的聖賢。”
這些吳道已經厭煩了,真的已經厭煩了,鬥來鬥去,爾虞我詐,身邊的庸才可以容忍,人才都要擠走,要不然怎麼顯得出,他這個上差,蘇克薩哈手底下盡是這類的人,就沒有別的,他的人品吳道就要質疑。
其實蘇克薩哈本身的確是個能臣,可是多少有點袁紹的風格,表面上喜怒不形於色,實際上榮辱俱驚。
這樣怎麼支撐天下,沉浮無法看淡,明朝怎樣把握?所以吳道覺得蘇克薩哈並不可信。既然不可信那麼試探繼續。
“事後我稟報蘇克薩哈大人,他對我指教言道:寧可錯殺,不得放過,你可知這群人若不處理,他們還以為朝廷好欺負。”吳道一笑,他這輩子什麼都做不做槍,不做給人利用的人,他自己可以出賣自己,但是要出賣給值得出賣的人,這世界上人就不怕被利用,害怕的是沒人用,所以吳道本來做蘇克薩哈的門生的意念就這樣被打散了。
“手段凌厲,剛伐明斷,也非壞事,畢竟學子不知天高地厚的也不少,該教訓的教訓一下也對,不過蘇大人做的的確過頭一些,聽那些人說,那個陳敬沒被釋放,並非因為科考,而是蘇克薩哈大人懷疑他是前明餘孽。”傅恆這句話面上是勸阻吳道,不要非議輔政大臣,其實並非如此,他是告訴吳道現在已經不是科舉那點事,已經和前明有了關係,他就是想幫陳敬只怕也使不上力。
“不可能,我之所以把陳敬抬出去抓了,不是因為他有罪,而是因為他就沒罪。”吳道一雙凌厲的虎目折射出一種光彩,流螢閃過的時候,傅恆心中大驚:原來這位不是和稀泥的作風,是非分明,善惡分明。可是他半年前演的又是哪一齣?
吳道心中苦笑:大事謀不成,只好貪圖小利,因為這世界就是這樣,世間是陰陽,對錯一半才是對,都對了就是錯,這就是你沒有道理的道理。
所以殘酷邪惡的不是人,是局面,吳道臉上的幾許激動讓劉統勳看出了端倪,於是給傅恆和吳道添了杯茶笑道:“晚生覺得陳敬不可能前明的奸細,至於後人若是倒好了,讓朝廷封賞一下,收買人心,這樣漢人心裡就平衡了。”
傅恆沒有說話,雙手接過茶碗一笑,似乎有些意猶未盡的意味,若有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