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一百一十三章 觀音娘娘賜我小曾孫

第一百一十三章 觀音娘娘賜我小曾孫


狂野透視眼 冷情媽咪酷酷爹 冷顏殺手 悍寶無敵:庶女娘親要翻身 王妃水嫩嫩:我的爺,別太壞! 屍地求生 歸向 刁蠻公主遇上惡魔王子 楊棒子和他的囚犯小分隊 天命

第一百一十三章 觀音娘娘賜我小曾孫

沐生一聲不吭扔下家裡人跑京城去,這事兒著實叫金秀玉傷心了一陣。當日老太太派人跟金家說的時候,金老六氣得將凳子都劈了,把個近林氏也給嚇得病倒。金秀玉跟家裡告了假,回家去照顧了三天,才把金林氏給養了回來。

也幸而有金林氏這麼一折騰,眾人都記掛著她的病,將對沐生的怨懟也就沖淡了。

昨兒一早,金秀玉才從金家搬了回來,真兒因擔著管理內務的職責,沒去成,是春雲跟著的。回到王府,她還指揮眾下人搬行李,折騰了一上午。

事先老太太已經說了郊遊的事兒,昨日提起,二天會是個好日子。

李承之憐惜金秀玉進門後便一直悶在府裡,這段日子又不停出事,她也很是勞累,便也鼓勵她跟著老太太出城去散心,只是他自己還有事在身,沒法相陪。

是以今日一早,李家便紛紛擾擾起來,眾人們忙著套馬車,準備路上的吃食以及各種必備物品。

老太太帶著金秀玉,自然少不了阿平阿喜兩個小祖宗,下人帶的是春雲、花兒、青玉、秀秀,還有林媽媽,張媽媽。

柳弱雲和真兒沒去。前者一是不得待見,老太太不願帶著她,怕惹孫媳婦兒不高興;二是金秀玉也有意留她在家,總覺得這人算計著什麼,給他一個機會,瞧她能幹出什麼來。真兒麼,自然是金秀玉特意留下的,一是顧家,二是看著柳弱雲。

一家子老老少少上了馬車,車後頭還跟著幾匹駿馬,那是預備著到了城外開闊處,供阿平阿喜跑馬用的。兩個小傢伙都憋壞了,都說要趁這回好好玩耍一番。

李家一行人浩浩蕩蕩出城去,經過平安夜大街和廣匯大街的時候,惹來許多人注目。群眾們指指點點,紛紛讚歎李家好大的出遊陣容,連最低等的小丫鬟都有四人一車的待遇呢。

此行的目的地是大佛寺和觀音廟,兩處都在城外以西的碧螺山上。說是這山常年鬱鬱蔥蔥,又有些盤曲虯結,遠看著像個大大的青螺,這才得了個碧螺山的名字。

出了城,不過十二三里路,就到了碧螺山。

大佛寺地勢不高,背山而建,平地上去不過三百多級臺階,終年香火繚繞,在山腳下就能看見那森森的牆瓦,青松高大,錯落掩映著,隱隱縈繞著香火煙氣。

馬車自然是上不了山了,好在山腳下有寄車馬的地方。

大佛寺既然香客盈門,也經常有高官顯貴前來禮佛,寺裡眾僧有豐富的接待經驗,山腳下就有寺內出資開設的茶寮。茶寮裡還有知客僧接應著,替前來禮佛的香客們提供車馬停留地,眾家轎車車伕馬伕們也可以在茶寮中歇腳,茶水十分便宜。接知客僧的話說,茶水前,那叫隨喜罷了,當然大多數人也不敢不付賬,深怕得罪了佛祖,降罪下來。

李家一行人在山腳下了馬車。

青玉吩咐車伕馬伕們將車馬去停了,又給了他們茶資,吩咐他們在茶寮中歇息等候,不可四處亂跑。因計算著時辰,主子們大約中午是要在寺裡面用齋飯了。她便特意多給了這些漢子們一些銀錢,囑咐他們中飯也在山下用了。

既然大佛寺如此熱鬧紅火,自然有懂的做生意的百姓在山腳下開設相應的攤位。除大佛寺所建的茶寮外,還有許多賣吃食的攤子,如麵攤、糕餅攤等;賣香燭紙馬的自然也少不了,這些小販裡頭說不定有誰的蠟燭正是從金秀玉的孃家金家批來的呢;還有那些走街串巷的賣諸如糖葫蘆等各色小零嘴的,專做那些帶了孩子的香客們的生意’今日奇了,竟然還有個說書的,正說的是隋唐好漢裡頭的秦瓊。

如此種種,形形色色,加上本來附近就有村落,倒把個碧螺山腳弄得像個小集市。車伕馬伕們都是粗人,懶得跟著這些太太奶奶們默默唧唧地上香裡佛參禪,青玉讓他們在這裡等,又給了豐厚的銀錢,自然是巴不得的。主子們還沒走,他們就已經開始盤算這些錢能喝幾兩酒,吃幾斤肉,聽多久的書了。

那邊廂青玉安排著眾車伕馬伕,這邊廂金秀玉則吩咐春雲和花兒,僱了四頂滑竿來。

原來,從山腳下到大佛寺要三百五十六級臺階。金秀玉自個兒年輕,倒也罷了,老太太可是花甲之年,哪裡經得起這般勞累。

山腳下本來就有抬滑竿的壯漢,靠出租滑竿為生。

金秀玉想著老太太年邁,阿平阿喜年紀又小,三百多級臺階著實夠嗆,還是人人都僱頂滑竿便宜。又想著若是三人都做了滑竿,自己跟在地上走也不大像話,索性便再加上一頂,人人都有份。

老太太原先還逞強,說是禮佛要心誠,堅持自個兒走上去。

##走不到五十級,便爬不動了,只好上了滑竿,李婉婷和李越之見奶奶坐著滑竿,一顛一顛十分悠哉,便也嚷嚷了,坐了滑竿上去。金秀玉自然也只能一道坐了。

如此一行人四頂滑竿,才上了山。

進了大佛寺,果然人流入織,香火繚繞。

李家一行人先進了大雄寶殿,殿裡供的正是如來佛祖金身,先拜過,再捐了香油錢。

淮安首富家李老夫人,出手自然大方,驚動了方丈,要親自接待,同李老夫人講禪。老太太因念著上觀音廟,便給婉拒了。

觀音廟同是在碧螺山上,從大佛寺後山往上,直到半山腰,就是觀音廟所在了。

雖然觀音廟高一些,但由於傳言這裡的送子觀音十分靈驗,有求必應,所以也照樣香火不斷。一路上去,臺階之上最多的正是求子的婦人。

李家一行人仍然是做了滑竿上去。

到了觀音廟,眾人順著人流進去,果然見正殿上一尊漢白玉觀音,腳踏蓮花,手託男嬰,寶相莊嚴,俯視眾生。

青玉扶著老太太跪在蒲團上,金秀玉也在旁邊跪了,從丫鬟手中接過已經點燃的香,三跪九叩,祝禱起來。

老太太嘴脣蠕動,低聲祈禱。金秀玉在旁邊離得近,聽了個真切,差點笑出聲來。

原來老太太說的是:“觀音娘娘,弟子李王氏,素來積善行德,可惜丈夫早逝,又中年喪子,已是不勝哀憐。如今好不容易孫兒長成,成家立業。弟子心滿意足,唯有一樁心願,要求觀音娘娘成全。

娘娘若是聽見弟子的祝禱,可否大發慈悲,賜弟子一個小曾孫……啊不不,娘娘慈悲,多賜幾個也是無妨,不嫌多不嫌多。如能賜給弟子一個曾孫,弟子願捐萬兩香油,奉養菩薩;若多多益善的,則弟子願替娘娘重塑金身。弟子叩首。”

這老太太多麼好笑,古往今來,大約還沒有人像她這樣跟菩薩討價還價的。金秀玉拼命忍住笑,老老實實地祈求了闔家平安多福多壽。

祈禱完畢,老太太求了個籤,得的是十一簽:薦姜維。

眾人皆不懂,拿了籤去求解。

“書薦姜維。詩曰:欲求勝事可非常,正奈親姻曰暫忙。到頭竟必成中箭,貴人指引貴人鄉。正是命中註定,求仁得仁。老太太只要多多行善積德,必能得償所願。”

老太太聽的高興極了,一出手,又捐了五百兩香油錢。

不多會,主持師太便出來了。

“原來是李老夫人,本廟不勝榮幸,恭請老夫人靜室奉茶。”

古往今來,老太太們總是喜歡同出家人参禪聽佛的。既是主持師太有請,李老夫人自然答應了。

不過李越之李婉婷卻十分地不願意,鬧著要去外頭逛。金秀玉也嫌說禪過於枯燥虛幻,便藉口看顧阿平阿喜兩個小祖宗,也出去了。

一出門,兩個小傢伙便跟脫了韁的野馬一般,高興的嚷嚷起來,四處亂跑。金秀玉哪裡耐煩跟著,只好叫小廝丫鬟們跟緊了,莫要出了差錯。

可憐林媽媽張媽媽兩人,已經上了年紀,又是體弱的婦人,還得跟在後頭奔波,那個幸苦真是不足為外人道哉。

金秀玉就帶著春雲和花兒,再沒有旁人。

主僕三人信步走著,見廟中屋宇整齊,處處透著禪意,又見青松挺拔,山花爛漫。一面走一面輕聲談笑著,從角門出了觀音廟,正好到了一處巨巖下。

那岩石光滑如鏡,底下便是萬丈深淵,那方岩石便像是凌空掛在危崖之上,一半懸空一般著地,十分地驚心動魄。

不遠處正有一道瀑布,飛湍而下,水流砸在突出的巖壁上,濺出巨大的水花,山風一吹,隱隱有水氣透衣,陣陣涼意。

金秀玉往崖上一站,清風撲面,心曠神怡,衣袂飄飄,幾欲凌空飛去。

春雲笑道:“真該叫大少爺來瞧瞧,咱們少奶奶這會兒不就像個仙女似的!”

花兒點頭,兩人嘻嘻笑了起來。

金秀玉嗔怪回頭一瞥,無意間卻透出十分的嫵媚來。

這時,不知從何處突然傳來一個男子的聲音:“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話音剛落,那方鏡面一般的岩石後頭,便轉出來一個青年男子,拿著一柄附庸風雅的摺扇,襟口插著一朵剛摘的山花,對金秀玉迷迷笑著。

這幾句詩雖然出自詩經,但經這人嘴巴一說,分明就成了調戲之語。

而這個男人一露面,金秀玉的臉便立刻沉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