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啟程

啟程


一別百年 神醫都市行 富二代校草的灰姑娘 棄婦不打折:拒嫁二手老公 毒婦從良記 七劍神海 鴻蒙劍神 尋找五環 末日真神 鹿晗,我們結婚吧

啟程

再回到草屋的時候,魏小花已經洗好了,正坐在榻榻米上,用一塊乾布擦拭頭髮。李志高沉默地望了她一眼,取了茶餅,揉碎了,自在一邊煮起茶來。

“今天還有客人要來麼?”魏小花見他煮茶,忙問了一句。想想昨天的不愉快,要是真有客人,她還是儘早避開為妙,懶得跟這群人鬥嘴,說起來還有欺負小孩之嫌。

李志高目不斜視,淡淡回道:“沒有。”

魏小花輕笑一聲,道:“那你煮茶做什麼?”

李志高不答,過了一會兒奉著煮好的茶,送到魏小花的面前,然後才道:“茶有四德:為廉、為美、為和、為敬,花……魏小娘子,你可明白我為你奉茶之意?”

魏小花瞪大眼睛,一臉莫名其妙:“你端茶請我喝……啊,難道是端茶送客?喂喂,你太不夠意思了,我父女倆個才住了幾天,你就嫌煩了,好好,明天……不,今天我就跟爹搬出去,找間客棧住,不打擾你這讀書人……”

說著,魏小花怒氣衝衝,甩開拭頭髮的布,徑自回屋收拾行裝,只留李志高在原地目瞠口呆,反應不過來。待到魏小花真的要拉著魏什長走,他才慌張地把人攔下,又是賠禮,又是道歉,又是解釋,直冒出一身大汗,才算把這誤會給澄清了。

第一次試探失敗,李志高不死心,又跑去找來一本《女誡》,偷偷地放在魏小花的屋裡,還特意在婦有四德那裡,用硃筆做了註釋,希望魏小花能看明白。

哪曉得魏小花根本就沒看,隔天跑步的時候在附近的樹林裡發現不少野生薺菜,一時嘴饞,就挑了一些回來,又買了些肉斬成沫,買了點麵粉揉團碾皮,包了薺菜餃子,想煮的時候發現生不了火,就用《女誡》引了火。當天晚上,李志高吃著香噴噴的餃子,淚流滿面。

又過兩日,左修之不計前嫌的主動上門來做客,身後依然跟著左慧,這次兄妹二人帶來一把瑤琴,談笑間左慧焚香淨手,彈起一曲高山流水,只聽得李志高如痴如醉。回頭就跑去白馬寺抄了十日十夜的經書,掙了點稿費,找洛陽城裡的匠人,訂做了一把古琴送給了魏小花。

誰知道魏小花誤會了,對著李志高擠眉弄眼地笑:“這是要送給小鹿的回禮麼?放心,我保證帶到,一根弦都不會少,有沒有樂譜,我一併給你帶去。”

“朽木不可雕也!”

李志高無奈地拂袖而去,自此再沒管過魏小花。

一晃魏氏父女已經在洛陽待了小半個月,魏什長盤算著,再不回去,劉氏該著急了,便開始收拾行裝。魏小花雖有些不捨洛陽的好山好水,也只能聽從魏什長的安排,俗話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狗窩,這些天她也玩得盡興,又開始懷念宅在家裡不出門的生活了。

李志高自從知道他們要走之後,便有些悶悶不樂,整天整天的不說話,連左修之來找他探討賦文,都無精打采。

左修之知道他悶悶不樂的原因後,頓時取笑他道:“鵬飛兄何時這般兒女情長?”

李志高被他取笑得臉色通紅,嚅嚅了半天,沒說出一句話來。

左修之知他素來面薄,便又轉過話題,道:“五月間吳郡那邊有個雅集文會,各地少年才俊都會去參加,聽聞王氏、陸氏、謝氏、崔氏等大族皆有當代出類拔萃的子弟參加,可謂是各方才俊,會集一堂,鵬飛兄可有志前往一展才華?”

李志高神色一動,略略有了精神,轉而卻又嘆道:“我雖有志,卻也得恩師首肯。”

左修之微笑,悄聲道:“這事我家慧娘子可比你還上心,早早便向佑華小娘子去打聽了,佑華小娘子又去問了鄭博士,鄭博士雖未直言,但佑華小娘子偷看了鄭博士送往吳郡潘丞郎的一封信,信中囑潘丞郎多加照顧於你呢。”

“這麼說恩師早已有意讓我去吳郡了?”李志高大喜。

“鵬飛兄到底年輕,此事你心中知曉便可,可莫要漏了喜色,讓鄭博士瞧出端倪,到時可就害苦了佑華小娘子了。”左修之提醒道。

“多謝修之兄提醒,受教了。”李志高一揖到底,然後抬首,二人相視而笑。

自這以後,李志高又恢復了往日神采,卻將這事私下說與魏什長知道,然後便請求道:“此去吳郡,小侄孤身一人,身邊少人打點,唯有厚著臉皮,請魏大叔暫緩歸程,一路相隨,好與小侄有個照應,小侄心中感激不盡。”

其實李志高此去吳郡,鄭博士自會派人跟隨照顧這個得意弟子,卻不知為何,他偏要拉上魏氏父女。魏什長不疑有他,聽得說此去吳郡,若是李志高表現得好,大有機會定品,頓時大喜,一口便應下了。

魏小花開始有點不願意,她已經思鄉心切了,但是魏什長這次卻不顧她的意願,堅決要陪李志高去吳郡,原來寒門子弟一旦定品,便有極大的機會步入仕途,就算是當個縣令,也是大有機會,此時又沒有科舉制度,寒門子弟想要出人投地,這是唯一的機會,魏什長自然看重這一點,在他而言,李志高定了品,不僅是他李家的榮耀,也是魏家的榮耀,這是大事,馬虎不得。

既然事成定局,魏小花也沒了辦法,只得安慰自己,就當是去吳郡旅遊了,等她打聽清楚,吳郡其實就是江蘇一帶,現在是屬於東晉的地盤的時候,便又高興起來。正好去看看東晉是啥樣子的,將來萬一逃命,說不定就會往這個方向跑,先混個地熟也不錯。

眼下正是正是三月間,離五月只剩兩月不足,洛陽離吳郡路程不短,因而沒兩日後,鄭博士就把李志高叫了去,鄭重其事地叮囑了許久,然後將自家一輛牛車帶車伕和一個叫鄭延的家僕,一併借給李志高使喚,催他早日上路。

李志高早已經與左修之說好,一起前往吳郡,這時得了鄭博士的叮囑,馬上就通知左修之。一番準備之後,便在三月二十二這日,啟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