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 28 章

第 28 章


總裁偷偷潛上癮 戲假情真:亂世不了情 寵妻之老公太霸道 黑道顛峰 熱血蟲潮 怪醫奇俠 我的男媳婦 反派要刷好感度 古今 驅魔少年之諾亞彼女

第 28 章

那奏表“啪嗒”一聲摔在了地上,我卻是充耳未聞,只渾身痠軟的往後退了兩步,跌坐在了椅子上。

我在椅上坐了許久,才猛地回了神,渾身不由得哆嗦了下,連叫來定兒,道:“你拿著我的玉牌去御史所,把我哥哥叫過來。”

我打斷她:“你別管,去就好了。”

她支吾的道了個是,出去了。我卻忽地想起了一件事,連忙叫回她:“等等。”躊躇了番才道:“定兒你說的也是,天太晚了,哥哥也不方便入宮,明日再說吧。”

她方下去了。

我重新撿起奏表,坐回了椅子上,心裡卻波濤彭湃大江翻湧般的難受。

子煌下的調兵之旨,在本質上相當於削了父王的兵權。四十萬的大軍,一旦調入東北便極有可能有去無還。

而父王的意圖也十分明顯,他不願放棄這四十萬的人馬,但是邊疆的形勢又容不得他不發兵,也只好將大軍交到自家人的手裡。

哥哥自是不成了,若是派遣他過去,定會招致滿朝人的不滿,尤其是董張二相,他們忌憚父王的兵權已久,決不會放棄如此打消父王勢力的機會。

所以父王才會發來此等表奏。

我是皇妃,在這個時代女子徵戎出戰並不是什麼稀罕的事情,而我又是王族之人,掛帥出兵自會有種振奮軍心的作用。這點董張二相也無法反駁。但最重要的一點是我乃華家的子女,是將門之後。征戰沙場,本是職責所在。最後又加上我父王略有威逼般的奏表,一切都變得理所當然了。

但子煌……他心中又做何感想?

心中思量了許久,也終究只有一嘆。

我與他,終究還是無法逃過權勢的糾葛。

這夜過得分外漫長。

壽德宮內只剩了兩盞孤燈,拉了我的影子輕輕搖晃。

那奏表就攤開在我身前的桌案上,內裡父親熟悉的字跡卻像釘一般的全釘在了我的心裡。

領兵打仗,這隻在前世電視小說中才有的事情,卻沒想竟是發生在了我的身上。

我該如何是好?

宮中邦鼓打過,已到了四更天。

遠遠的卻聽水苑那邊傳來了幽長的笛音。

低沉暗啞,宛若低訴。

我靜靜的聽著,本是煩亂的心緒竟是慢慢的沉澱了下來。

想起了自我進宮後的日子,想起了我未能出世的孩子。

想起了那揪痛的,心酸的,絕望的一切的一切。

本不該如此的。

我垂了頭,深深吸了口氣,心中卻暗暗下了決定。

我會領軍出征。會帶著那四十萬人馬,在永絡國的疆土上,建立自己的事業。

這不是為了父王,

而是為了我自己,為了我與子煌,為了我們以後的日子……

我也無法顧及他會不會怪我。

因為逝子的傷痛,我再也承受不起……

※※※※※※※※※

明紀1090年十二月。永絡國華氏淑妃娉蘭,拜二路援軍兵馬元帥,領軍四十萬出征北疆,抵大容國入侵之急。

※※※※※※※※※

沙場秋點兵。

從來沒想過自己竟是親眼看到了這片壯闊。

槍刀蕩蕩,劍戟層層。

此時北風正寒,展的連天紅旗獵獵作響,捲起沙塵鋪開了萬丈黃昏之色。

我站在帥臺之上,望著校兵場上有如大片彤雲般的四十萬人馬,心裡也說不清是種什麼滋味。

第一次點將,花名冊上的大半名字卻是熟悉的。

全是父王從前的舊部。

昨日在皇都之內點齊了三萬軍士,與希琰,商容,史魏書等人往西北進發,沒想到剛出皇城,尚未進入錦州,就遇見了父王派遣來的軍隊。

原來父王早已發兵,但壓住了訊息,未將大軍駐紮錦州的情況報回皇城。

父王的用意我大概明白了三分,卻不敢妄加推斷,只連忙交接了帥印兵符,往東北邊境秦城而去。

此次發兵,雖是援軍,卻兵將眾多。

且先不說那四十萬精兵,光大將便有六十餘人,其中四十多人是從西北隨軍調集過來的。另外還有副將一百七十人,文官書記三十人。

先鋒官是袁躋秉的二兒子袁戎得。今年二十多歲,身長一丈有餘,粗膀熊腰,面色黢黑,雖然年紀青青卻長滿了一腮有如虯龍般的鬍子。

此人天生一幅好力氣,手底下耍著兩隻車輪大斧,驍勇善戰。只脾氣有些暴躁,過於近利。

希琰因是初入朝廷,只作為了我的隨身護衛從軍而來。

史魏書是軍師,商容則是做了壓糧官,兼管營中大小事物。

若說笑起來,倒也算是現在的後勤部長了。

而隨我一道出來的還有定兒。

開始顧及兵戎戰馬,她一個女孩子多有不便,卻不想被她哭了兩天,硬生生的跟過來了。

想她對我,是不錯了。

大軍浩浩蕩蕩行了五日,已近了北疆。

此時年關將近,天氣就愈發的嚴冷了起來。

抬頭看看天色已晚,便傳了令下去,在一塊平地之上開始安營紮寨。

父王練兵有道,四十萬人很快便將大營安扎完畢,並開始舉鍋造飯。

我騎著戰馬,在轅門外挑目往北望去,只一片黑壓壓的山脈,瞧不清楚。西北多有山巒,直到了邊界以外才是一片平原。

這山路難行,若萬一下了雪,就更是一道麻煩。

只能加速行軍的速度。

我側過身問身旁的史魏書:“此處離秦城還有多遠?”

他回道:“以現在行軍的速度,大概還有五日的路程。”

我哦了一聲,半眯起了雙眼。

布兵排陣,從前只是在父王的書房裡學過,沒想真讓我執掌起這麼大批的人馬。心裡多少還是有些忐忑,也只能依靠這些經驗豐富的老臣部將了。

撥馬回了營內,又四下巡視了番才進了自己的大帳。

帳內的定兒早已將一切安排妥當,又端了碗熱湯給我。

那碗湯喝下了肚,才覺得身子暖和了不少。

這時門軍來稟,前方有戰報傳來。

便連忙升了帳,招送信的差人入內。

把戰報拿過一看,是用紅綢子綁的,才略微安心,原來是捷報。

仔細閱過,就將摺子交給了史魏書,宣讀給眾將聽。

前軍大捷,追出大容國兵六十里,並收復了昌舟城。如今正在安撫百姓,整頓軍務。打算不日趁勝追擊,將另外兩座城池一道收回來。

摺子裡寫的十分樂觀。

但我卻隱隱覺得有些不安。

看著堂下眾將歡喜的神色,也不好說出來,只得吩咐下去今晚抓緊休息,天明啟程。

晚上卻睡得分外並不安穩。

總覺得這個捷報來的有些蹊蹺。

想大容國戎馬出身,兵將多為驃捍之輩,人數上也多於前軍數倍,又連勝了數日,可謂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怎麼可能如此一敗而退,又失了本已到手的城池?

心裡尋思了半晌,卻找不到頭緒。聽著軍中打過了三更,才稍微有了倦意,想著明日找史魏書仔細問問,就昏沉沉的睡了過去。

也不知睡了多久,就聽著外面邦鼓敲了起來。這兩日行軍弄得身子多少有些乏累,就睡得迷迷糊糊的。也不想起身,只數著外面的梆聲,一聲,兩聲,三聲……一直敲了十多下,其中還夾著銅鑼的聲音。

我心中納悶,想這打更的今天是怎麼了,怎麼敲的沒完沒了。正琢磨,忽地想起來了,這可不是什麼打更的聲音,是軍中的令號!

我猛地從**坐了起來,正看到定兒慌慌張張的跑到了身前。

“主子,不好了。”她臉上全是汗,“前營失火了!”

我聽了心裡一驚,連忙抓起一旁的軟甲絲韜套往身上套,一邊往帳外走一邊問:“怎麼失了火了?”

定兒搖頭道:“奴婢也不知道,只聽那些巡夜計程車兵們說,就聽見一陣破風聲,一個大火球就從天而降了。”

怎麼可能會有這種事。

我皺了眉,挑起簾帳往前營一瞧,果然,以一個帳篷為圓心,周圍數十米內全是一片焰火,照得漫天通紅。

這時一旁的隨軍已給我牽來了戰馬,希琰也從前營探看完畢趕了過來。

“是敵人嗎?”我問。

他搖了搖頭:“營外並沒有兵馬的痕跡,我仔細看了看,那火球是一堆柴木稻草紮結而成,內裡裹了硝磺之物,落地便著。不過好在範圍不大,想過得半刻,就能撲滅了。”

他看起來並不擔心。

我卻又把眉頭緊了緊。

看奔忙的兵勇全湧聚在了前營撲火,心裡一個念頭忽地湧了起來。

該不會是……

我連忙翻身上馬,問一旁的兵卒:“後營扎的可是糧草?”

那士兵點了點頭,而就在我還沒來得及下命令的時候,後面匆忙跑過來一個士兵,撲跪在我的馬下,道:“稟元帥,不好了,就在剛才,也不知從哪裡來了一隻隊伍,趁著救火的功夫偷入了咱們的後營了!”

我一聽連帶絲韁,摧馬往後營奔了過去。

果然是調虎離山,趁火打劫。

帶著數十個兵士,在半路上正碰到了袁戎得。

他的帳篷離前營比較遠,所以直到現在才趕了過來。想是有幾分匆忙,戰甲也沒繫上,袒著半個膀子拎著斧子就過來了。

“元帥,這是怎麼了?”他急匆匆的問。

我也不好跟他解釋,只道:“後面有人偷營。”

他一聽似是火了,拿著大斧子掄了一下道:“火紅奶奶的,哪個不開眼的東西敢偷咱們的營,看我不過去拍死他。”

說著便摧馬跟在了我的身後。

四十萬大軍遠征,糧草自是不能有半分的閃失。我心裡著急,駕著馬往後營趕,遠遠的就聽那裡殺喊連連,早就亂成了一團。

而就在我的馬剛入了後營的大門時,一個士兵又慌張來報:“稟元帥,不好了,商容商大人被那幫土匪給抓起來了!”

袁戎得自幼就與商容處的不錯,這一聽更是急了,也不管我,舉起斧子就衝了進去:“他火紅奶奶的,敢抓我兄弟,看我不把你拍**肉帖餅子!”

話還沒喊完,人已經進去了,就看紛亂中後營闖進了兩百多山匪,為首是個粗壯的胖小子,手裡拿了一對砍刀,正左右衝殺。商容就跟麻袋似的橫趴在他馬鞍子上。

此時天還未明,混黑的瞧不清他模樣,只看袁戎得衝進去朝著他便砍,兩人一下子纏鬥了起來。

希琰騎馬候在我身側,他看著那兩人,忽地咦了一聲。

我聽見了,回頭就看他若有所思的神情,便問:“怎麼了?”

他眉頭緊擰,低低的喃了句:“那個人……我怎麼看著那麼眼熟?”

聽希琰一說,我才又仔細的看了眼那胖小子,果然覺得像在哪裡見過。

此時袁戎得打得正歡暢,就看他舉起左手大斧,橫著往那人的腦袋上掃了過去,這一掃,就連我這裡都可以聽得到那呼呼的破風之聲,想力道定是不小。而那人身材雖然有些略胖,動作卻是敏捷。就見他身子往下一趟,躲過了袁戎得的大斧,然後腰一扭,回身就是一磕。

正碰到袁戎得的馬後座上。

那馬吃痛,嘶鳴一叫就往前躥出老遠去。

袁戎得連帶絲韁將馬撥回,估計是給氣急了,摧馬朝著那人撲了過去。

這時二馬錯蹬,那胖小子的正臉就閃出來了。

我一看就是一愣,然後便聽希琰忽地喊道:“二弟!你怎麼來這兒了!”

他這一喊,那胖小子就撥把往我這邊瞧了,他一瞧,馬的身子就橫了過來。而袁戎得本是豁開了往胖小子這邊衝的,一看那馬居然打橫了,吃驚之下也忘了帶韁繩,那兩匹馬眼看著就要撞在一起,而好死不死的商容的腦袋剛好朝著袁戎得衝過來的方向。

我一瞧險些從馬上驚跳下來,就那麼一撞商容肯定要一命嗚呼。而就在慌亂之中只聽得袁戎得大叫:“完,我兄弟的腦袋要癟。”

接著就是“撲通!”一聲巨響。

再看時,兩匹戰馬已嘶鳴著跑了出去,而袁戎得就那麼四肢展開的在地上摔了個大字。

我也來不及去瞧他,只覺得眼睛一花,身前已多出了個人來。

那人八尺身長,身材略胖,火把下只照出一張白玉般顏色的臉。

大眼睛,大嘴巴,圓臉盤,身穿皁衣短打,背後揹著一口彎弓,腰圍狐皮,足下蹬著薄底狐皮靴,像是獵人打扮。

就見他噔噔幾步過來,仔細打量了番希琰,然後就是撲通一跪:“大哥,陸青找得您好苦!”

第28章

父王要我領兵出征的訊息,像晴空的一道炸雷,激的我整個人都蒙了。

那奏表“啪嗒”一聲摔在了地上,我卻是充耳未聞,只渾身痠軟的往後退了兩步,跌坐在了椅子上。

父王啊,您這是要做什麼……

我在椅上坐了許久,才猛地回了神,渾身不由得哆嗦了下,連叫來定兒,道:“你拿著我的玉牌去御史所,把我哥哥叫過來。”

定兒有點猶豫,道:“主子,現在宮門都已經下了匙,您又沒皇后的牌碟,這怕是……”

我打斷她:“你別管,去就好了。”

她支吾的道了個是,出去了。我卻忽地想起了一件事,連忙叫回她:“等等。”躊躇了番才道:“定兒你說的也是,天太晚了,哥哥也不方便入宮,明日再說吧。”

她方下去了。

我重新撿起奏表,坐回了椅子上,心裡卻波濤彭湃大江翻湧般的難受。

子煌下的調兵之旨,在本質上相當於削了父王的兵權。四十萬的大軍,一旦調入東北便極有可能有去無還。

而父王的意圖也十分明顯,他不願放棄這四十萬的人馬,但是邊疆的形勢又容不得他不發兵,也只好將大軍交到自家人的手裡。

哥哥自是不成了,若是派遣他過去,定會招致滿朝人的不滿,尤其是董張二相,他們忌憚父王的兵權已久,決不會放棄如此打消父王勢力的機會。

所以父王才會發來此等表奏。

我是皇妃,在這個時代女子徵戎出戰並不是什麼稀罕的事情,而我又是王族之人,掛帥出兵自會有種振奮軍心的作用。這點董張二相也無法反駁。但最重要的一點是我乃華家的子女,是將門之後。征戰沙場,本是職責所在。最後又加上我父王略有威逼般的奏表,一切都變得理所當然了。

但子煌……他心中又做何感想?

心中思量了許久,也終究只有一嘆。

我與他,終究還是無法逃過權勢的糾葛。

這夜過得分外漫長。

壽德宮內只剩了兩盞孤燈,拉了我的影子輕輕搖晃。

那奏表就攤開在我身前的桌案上,內裡父親熟悉的字跡卻像釘一般的全釘在了我的心裡。

領兵打仗,這隻在前世電視小說中才有的事情,卻沒想竟是發生在了我的身上。

我該如何是好?

宮中邦鼓打過,已到了四更天。

遠遠的卻聽水苑那邊傳來了幽長的笛音。

低沉暗啞,宛若低訴。

我靜靜的聽著,本是煩亂的心緒竟是慢慢的沉澱了下來。

想起了自我進宮後的日子,想起了我未能出世的孩子。

想起了那揪痛的,心酸的,絕望的一切的一切。

本不該如此的。

我垂了頭,深深吸了口氣,心中卻暗暗下了決定。

我會領軍出征。會帶著那四十萬人馬,在永絡國的疆土上,建立自己的事業。

這不是為了父王,

而是為了我自己,為了我與子煌,為了我們以後的日子……

我也無法顧及他會不會怪我。

因為逝子的傷痛,我再也承受不起……

※※※※※※※※※

明紀1090年十二月。永絡國華氏淑妃娉蘭,拜二路援軍兵馬元帥,領軍四十萬出征北疆,抵大容國入侵之急。

※※※※※※※※※

沙場秋點兵。

從來沒想過自己竟是親眼看到了這片壯闊。

槍刀蕩蕩,劍戟層層。

此時北風正寒,展的連天紅旗獵獵作響,捲起沙塵鋪開了萬丈黃昏之色。

我站在帥臺之上,望著校兵場上有如大片彤雲般的四十萬人馬,心裡也說不清是種什麼滋味。

第一次點將,花名冊上的大半名字卻是熟悉的。

全是父王從前的舊部。

昨日在皇都之內點齊了三萬軍士,與希琰,商容,史魏書等人往西北進發,沒想到剛出皇城,尚未進入錦州,就遇見了父王派遣來的軍隊。

原來父王早已發兵,但壓住了訊息,未將大軍駐紮錦州的情況報回皇城。

父王的用意我大概明白了三分,卻不敢妄加推斷,只連忙交接了帥印兵符,往東北邊境秦城而去。

此次發兵,雖是援軍,卻兵將眾多。

且先不說那四十萬精兵,光大將便有六十餘人,其中四十多人是從西北隨軍調集過來的。另外還有副將一百七十人,文官書記三十人。

先鋒官是袁躋秉的二兒子袁戎得。今年二十多歲,身長一丈有餘,粗膀熊腰,面色黢黑,雖然年紀青青卻長滿了一腮有如虯龍般的鬍子。

此人天生一幅好力氣,手底下耍著兩隻車輪大斧,驍勇善戰。只脾氣有些暴躁,過於近利。

希琰因是初入朝廷,只作為了我的隨身護衛從軍而來。

史魏書是軍師,商容則是做了壓糧官,兼管營中大小事物。

若說笑起來,倒也算是現在的後勤部長了。

而隨我一道出來的還有定兒。

開始顧及兵戎戰馬,她一個女孩子多有不便,卻不想被她哭了兩天,硬生生的跟過來了。

想她對我,是不錯了。

大軍浩浩蕩蕩行了五日,已近了北疆。

此時年關將近,天氣就愈發的嚴冷了起來。

抬頭看看天色已晚,便傳了令下去,在一塊平地之上開始安營紮寨。

父王練兵有道,四十萬人很快便將大營安扎完畢,並開始舉鍋造飯。

我騎著戰馬,在轅門外挑目往北望去,只一片黑壓壓的山脈,瞧不清楚。西北多有山巒,直到了邊界以外才是一片平原。

這山路難行,若萬一下了雪,就更是一道麻煩。

只能加速行軍的速度。

我側過身問身旁的史魏書:“此處離秦城還有多遠?”

他回道:“以現在行軍的速度,大概還有五日的路程。”

我哦了一聲,半眯起了雙眼。

布兵排陣,從前只是在父王的書房裡學過,沒想真讓我執掌起這麼大批的人馬。心裡多少還是有些忐忑,也只能依靠這些經驗豐富的老臣部將了。

撥馬回了營內,又四下巡視了番才進了自己的大帳。

帳內的定兒早已將一切安排妥當,又端了碗熱湯給我。

那碗湯喝下了肚,才覺得身子暖和了不少。

這時門軍來稟,前方有戰報傳來。

便連忙升了帳,招送信的差人入內。

把戰報拿過一看,是用紅綢子綁的,才略微安心,原來是捷報。

仔細閱過,就將摺子交給了史魏書,宣讀給眾將聽。

前軍大捷,追出大容國兵六十里,並收復了昌舟城。如今正在安撫百姓,整頓軍務。打算不日趁勝追擊,將另外兩座城池一道收回來。

摺子裡寫的十分樂觀。

但我卻隱隱覺得有些不安。

看著堂下眾將歡喜的神色,也不好說出來,只得吩咐下去今晚抓緊休息,天明啟程。

晚上卻睡得分外並不安穩。

總覺得這個捷報來的有些蹊蹺。

想大容國戎馬出身,兵將多為驃捍之輩,人數上也多於前軍數倍,又連勝了數日,可謂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怎麼可能如此一敗而退,又失了本已到手的城池?

心裡尋思了半晌,卻找不到頭緒。聽著軍中打過了三更,才稍微有了倦意,想著明日找史魏書仔細問問,就昏沉沉的睡了過去。

也不知睡了多久,就聽著外面邦鼓敲了起來。這兩日行軍弄得身子多少有些乏累,就睡得迷迷糊糊的。也不想起身,只數著外面的梆聲,一聲,兩聲,三聲……一直敲了十多下,其中還夾著銅鑼的聲音。

我心中納悶,想這打更的今天是怎麼了,怎麼敲的沒完沒了。正琢磨,忽地想起來了,這可不是什麼打更的聲音,是軍中的令號!

我猛地從**坐了起來,正看到定兒慌慌張張的跑到了身前。

“主子,不好了。”她臉上全是汗,“前營失火了!”

我聽了心裡一驚,連忙抓起一旁的軟甲絲韜套往身上套,一邊往帳外走一邊問:“怎麼失了火了?”

定兒搖頭道:“奴婢也不知道,只聽那些巡夜計程車兵們說,就聽見一陣破風聲,一個大火球就從天而降了。”

怎麼可能會有這種事。

我皺了眉,挑起簾帳往前營一瞧,果然,以一個帳篷為圓心,周圍數十米內全是一片焰火,照得漫天通紅。

這時一旁的隨軍已給我牽來了戰馬,希琰也從前營探看完畢趕了過來。

“是敵人嗎?”我問。

他搖了搖頭:“營外並沒有兵馬的痕跡,我仔細看了看,那火球是一堆柴木稻草紮結而成,內裡裹了硝磺之物,落地便著。不過好在範圍不大,想過得半刻,就能撲滅了。”

他看起來並不擔心。

我卻又把眉頭緊了緊。

看奔忙的兵勇全湧聚在了前營撲火,心裡一個念頭忽地湧了起來。

該不會是……

我連忙翻身上馬,問一旁的兵卒:“後營扎的可是糧草?”

那士兵點了點頭,而就在我還沒來得及下命令的時候,後面匆忙跑過來一個士兵,撲跪在我的馬下,道:“稟元帥,不好了,就在剛才,也不知從哪裡來了一隻隊伍,趁著救火的功夫偷入了咱們的後營了!”

我一聽連帶絲韁,摧馬往後營奔了過去。

果然是調虎離山,趁火打劫。

帶著數十個兵士,在半路上正碰到了袁戎得。

他的帳篷離前營比較遠,所以直到現在才趕了過來。想是有幾分匆忙,戰甲也沒繫上,袒著半個膀子拎著斧子就過來了。

“元帥,這是怎麼了?”他急匆匆的問。

我也不好跟他解釋,只道:“後面有人偷營。”

他一聽似是火了,拿著大斧子掄了一下道:“火紅奶奶的,哪個不開眼的東西敢偷咱們的營,看我不過去拍死他。”

說著便摧馬跟在了我的身後。

四十萬大軍遠征,糧草自是不能有半分的閃失。我心裡著急,駕著馬往後營趕,遠遠的就聽那裡殺喊連連,早就亂成了一團。

而就在我的馬剛入了後營的大門時,一個士兵又慌張來報:“稟元帥,不好了,商容商大人被那幫土匪給抓起來了!”

袁戎得自幼就與商容處的不錯,這一聽更是急了,也不管我,舉起斧子就衝了進去:“他火紅奶奶的,敢抓我兄弟,看我不把你拍**肉帖餅子!”

話還沒喊完,人已經進去了,就看紛亂中後營闖進了兩百多山匪,為首是個粗壯的胖小子,手裡拿了一對砍刀,正左右衝殺。商容就跟麻袋似的橫趴在他馬鞍子上。

此時天還未明,混黑的瞧不清他模樣,只看袁戎得衝進去朝著他便砍,兩人一下子纏鬥了起來。

希琰騎馬候在我身側,他看著那兩人,忽地咦了一聲。

我聽見了,回頭就看他若有所思的神情,便問:“怎麼了?”

他眉頭緊擰,低低的喃了句:“那個人……我怎麼看著那麼眼熟?”

聽希琰一說,我才又仔細的看了眼那胖小子,果然覺得像在哪裡見過。

此時袁戎得打得正歡暢,就看他舉起左手大斧,橫著往那人的腦袋上掃了過去,這一掃,就連我這裡都可以聽得到那呼呼的破風之聲,想力道定是不小。而那人身材雖然有些略胖,動作卻是敏捷。就見他身子往下一趟,躲過了袁戎得的大斧,然後腰一扭,回身就是一磕。

正碰到袁戎得的馬後座上。

那馬吃痛,嘶鳴一叫就往前躥出老遠去。

袁戎得連帶絲韁將馬撥回,估計是給氣急了,摧馬朝著那人撲了過去。

這時二馬錯蹬,那胖小子的正臉就閃出來了。

我一看就是一愣,然後便聽希琰忽地喊道:“二弟!你怎麼來這兒了!”

他這一喊,那胖小子就撥把往我這邊瞧了,他一瞧,馬的身子就橫了過來。而袁戎得本是豁開了往胖小子這邊衝的,一看那馬居然打橫了,吃驚之下也忘了帶韁繩,那兩匹馬眼看著就要撞在一起,而好死不死的商容的腦袋剛好朝著袁戎得衝過來的方向。

我一瞧險些從馬上驚跳下來,就那麼一撞商容肯定要一命嗚呼。而就在慌亂之中只聽得袁戎得大叫:“完,我兄弟的腦袋要癟。”

接著就是“撲通!”一聲巨響。

再看時,兩匹戰馬已嘶鳴著跑了出去,而袁戎得就那麼四肢展開的在地上摔了個大字。

我也來不及去瞧他,只覺得眼睛一花,身前已多出了個人來。

那人八尺身長,身材略胖,火把下只照出一張白玉般顏色的臉。

大眼睛,大嘴巴,圓臉盤,身穿皁衣短打,背後揹著一口彎弓,腰圍狐皮,足下蹬著薄底狐皮靴,像是獵人打扮。

就見他噔噔幾步過來,仔細打量了番希琰,然後就是撲通一跪:“大哥,陸青找得您好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