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 過年之癢
交錯的記憶之光 天降貓咪,我的祭祀小情人 妃手遮天:美人魅影 九幽龍戒 末代修士 玄冥匿天 至尊邪 無限之最終降臨 外星人修仙記 家有懶妻
第六十六 過年之癢
伴著紛紛揚揚的雪花,度過了一個極富情趣的聖誕節。側耳傾聽,新年的腳步聲近了。翹首東望,時光隧道中正姍姍走來一個晶亮晶亮的日子,讓我們輕輕向他招收:新年,你好!在逝去的三百六十五個充滿風霜雨雪的日子裡,我們奮鬥過.進取過.成功過.也失敗過。我們的歡笑和失落.迷茫和困惑,都成了無比美好的記憶。正如普希金的詩中所說:“而那過去的,都會染上莫名的相思。”不是嗎?新年是時光的起點,元旦是時光的第一個里程碑。這一天,我們更多的是暢想未來,那些就要完成的事業,即將到來的機遇和美好的前景,正在前方隱約向我們招手,以神祕的夢幻和無盡的快樂“**”著我們。於是,我們心裡又燃起了信心和希望,顧不得疲憊和傷痛,又要義無反顧地風雨兼程了。新年總是在一年裡最冷的時候到來,然而,“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是的,那無數的詩情畫意等待著我們去感受,去描繪:灑滿陽光的湖畔早晨,落滿花瓣的小徑黃昏,還有江南巷青石小路上的煙雨濛濛,北國和熙春風裡一碧萬頃的麥田……..是的,儘管前行的道路依然坎坷,凜冽的寒風依然肆虜呼嘯,但為了心中那曾經對自己許下的諾言,為了那不滅的希冀和美麗的曈憬,我們還是向前,向前……站在新年這一雪白的起跑線上,向著明天,向著東方那輪冉冉升起的紅日,讓我們放飛心中的白鴿,以怒放的百合花般的心情,真誠地道一聲;新年,你好!!!春節不知不覺掩埋了平淡的日子,迎面撲來。看著牆上新買的掛曆,數著本世紀最後一個春節臨近的日子,不禁感嘆歲月匆匆,流逝的又是一個平靜而忙碌的一年。年近而立,孩提時代積攢的或多或少的好印象隨之趨淡,不再是鞭炮煙花水餃壓歲錢的年代,不再憧憬自己又長了一歲,見識又多了一成,與其說春節是個最快樂的時候,不如說是個讓人猛然意識到年齡為之衰老、責任為之重大的關口。我想,今天的孩子們也會和我當
時一樣,感受到這一喜慶而隆重的節日。但是,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體驗,或許是自己的性格和興趣使然,無論各類媒體如何渲染轟炸,我的實際感受總是不盡人意,比平常的日子,多了許多無奈,多了些煩累與沉重。是的,我們不斷老去,不斷感受世事滄桑。今年的春節又被明年的春節複製,今天的不快明天就可能煙消雲散,記憶過濾了每個人心底的陰影和悲傷,剩下的或許就是可以稱之為美麗的東西吧,但是曾經呢?那裡沒有我們的位置,那是經過虛化的,虛擬的,明知是假我們還要重複,只見張良和茵兒感慨著時間飛逝,感嘆著青春的傷感。在看看孩子們的幸福的摸樣,他們才知道一切都給了孩子,一切也都為了孩子。
大年三十下午,張良就帶著孩子已經準備好漿糊貼對聯了,孩子們就和爸爸拿著對聯來到大門下,孩子們把漿糊塗在門牆上,爸爸急忙把對聯貼了上去。“貼錯了,貼錯了!”波波看見爸爸將“福”字倒著貼,焦急地喊起來。“沒貼錯!”爸爸不緊不慢地回答。“那為什麼要倒著貼?波波疑惑不解。爸爸解釋道:“將‘福’字倒著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說明‘福’倒(到)了!”“哦,原來是這樣!那過年還有什麼習俗和規矩呢?”波波又發出疑問。爸爸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講解起來。講完之後張良才發現也許這一個年孩子們才叫真正的過年,以前太忽略了。是呀,溫飽都沒解決,又怎麼談質量呢?
在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貼上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屋裡張貼色彩鮮豔寓意吉祥的年畫,心靈手巧的姑娘們剪出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像等,福字還可以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所有這些活動都是要為節日增添足夠的喜慶氣氛。
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剃頭髮,做年夜飯,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
些習俗還很怪,弄得孩子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除夕家家戶戶都要吃團圓飯,我們也不例外,我們一家子團聚在桌子邊,一起吃團圓飯,喝團圓湯,歡迎新的一年到來,媽媽一邊吃一邊吩咐我說:“不能打破東西,也不能說”壞話,呀!
吃完飯,一家人吃著糕點看著電視,這時爺爺來到孩子的面前說道:“孩子們,你們知道人們喜歡把大年三十那天晚上叫做過年,也有人說是除夕夜,那又有誰知道是叫過年呢?還是除夕?”
問題出來之後,無人作答。更無人又興趣,這麼大的孩子了,還需要這麼幼稚的問題。
爺爺看無人作答,就得意的說:“別急,我這就告訴你。在很久以前,地上有兩隻怪物,一隻叫年,一隻叫夕,在大年三十那一天,年就會出去到各村莊去掠奪財物,食物,莊稼會被踐踏,牛羊會被吃掉,只要年去過的村莊都民不聊生,慘不忍睹,人們也想過許多的辦法來防禦年,但是無一行的通,年它不僅個子大,力氣也大,又眼觀四面耳聽八方,根本就沒有辦法防他,直到有一天,年來到“李”村,看到裡面掛著紅燈籠,開著燈,還咚咚的敲鼓,嚇的不知所措就跑了,人們為了紀念這一天就把他叫做過年。
這時爸爸在旁邊咳了一聲,然後鼓掌,孩子們也跟著老爸喝彩。
波波不高興的跑了出去,茵兒看著波波一個大男子漢嘟著嘴,就上前問道:“爸爸,你幹嘛,出來幹嘛,外面這麼冷。”
波波不自覺的生氣道:“還不是爺爺,他給我們講為什麼過年什麼的,我們不想聽,老爸還讓我們鼓掌喝彩,我們都不是孩子了,早幹嘛去了”
茵兒拍了拍波波的頭:“小子,還生氣呀,要都得寬恕,你就給他們一次機會彌補。我們的小帥哥。他們是老人,我們不能和他們計較,這就是孝,你不想怎麼樣,但在孝的面前你都要做。這才是一個合格的子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