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241章 解開心結

第241章 解開心結


我的人生太張揚 丫頭,不要跑 穿越以和為貴 美人教主寵田妻 馴獸記 骨子 拽公主挺進男子高中部 沙漠祕井 鬼王悍醫妃 宅男的戰爭

第241章 解開心結

第241章 解開心結(1/3)

凌亦晟自覺的奉上一根鞭子。

宣仁帝接過鞭子,啪的一甩,重重抽在地上,忍不住又開罵了,“你也知道行為不妥啊,那為什麼還犯,你當你還是十五六歲的毛頭小夥子啊?今晚你要是不給朕說出個子午卯酉來,朕就讓人把你當刺客給抓起來。”

凌亦晟說:“我知道舅舅您不會,舅舅您但凡有半點不信任我,我壓根兒就走不到大殿之中,當初如此,現在亦如此。”

“噢喲,這個時候,倒是一口一個舅舅的,給朕講起親情來了,朕記得你前陣子,還一口一個皇上,私底下也謹記君臣之禮不可廢,讓你叫聲舅舅,像是割了你一塊肉似的,還要了朕最喜歡的硯臺做補償,怎麼今兒忽然轉性了?”宣仁帝冷笑。

凌亦晟俯首,“是晟兒的錯,還請舅舅責罰。”

“該責罰的,是聶榮才是,聶榮是你王府的老管家,看在他多年照顧你,他還算盡心盡力的份上,朕把人留給你處置,但此人性情偏執,忠心但愚蠢,認定是朕和太后,派安陽去謀害你父親,被人利用,差點犯下滔天大禍。”

“朕用腳趾頭想都知道,你就是受他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兩年,才對朕心生嫌隙的,這樣的人,怎能容他繼續呆在你身邊?”宣仁帝怒道。

凌亦晟沉默了一會兒,低聲說:“舅舅,我想起來了。”

宣仁帝怔了一下,手中的鞭子一個沒注意,掉在了地上。

凌亦晟將鞭子撿起,再次奉上,“我想起來,父親從西境回來的時候,精神矍鑠,沒有受傷,他不是因為傷口發炎感染而亡,而是因為……心口被刺。”

宣仁帝一個不穩,踉蹌退了一步,“晟兒,這件事……”

“這件事跟舅舅,跟外祖母沒有關係。”

凌亦晟捏住鞭子的手,骨節發白,愴然慘笑,“誰能想到,誘我母,殺我父,害我家破人亡的,會是父親從大鷹利爪下救回來的,我當成親妹妹一樣護著的人。”

“什麼?”

宣仁帝滿目震驚。

戰報上,只說了凌亦晟為將西嶸一網打盡,不惜大義滅親,具體凌思歸所犯何時,並沒有呈報,宣仁帝將他拉起來,“將這件事情,完完整整的給朕道來。”

這一晚,養心殿的燭火,直到天邊泛起魚肚白,才熄滅。

隨著黑夜一起消逝的,是那些橫亙在這對,天下最顯貴的舅甥之間的嫌隙。

秦姝第二天,早早就起來了,想趁著在家的機會,給她爹做頓早餐,一到廚房,就聽得爭吵聲,是秦婉的丫環流光,正痛罵廚娘。

“以前不用吩咐,你們都變著花樣的討小姐歡心,怎麼,看如今春合苑的那位,風頭正盛,都上趕著巴結人家去了,連小姐病了,想喝碗粥,都使喚不動你們是吧,你們給我等著,我這就去找大夫人理論,看看大夫人會不會縱容你們,作踐府裡的小姐。”

怒氣衝衝的走了。

廚娘正想追上去,餘光看到秦姝,立刻停下了,滿臉討好的迎上來,“五小姐怎麼親自到後廚來了,有什麼吩咐,您派阿翡姑娘來說一聲就是。”

秦姝勾脣,“我不來,怎麼看你抖威風啊?”

當初原主剛回府,吃不慣秦府的膳食,讓這廚娘給她做點吃得慣的,結果被一頓嘲諷,說什麼既然到了侍郎府,就應該習慣這裡的飲食,而不應該把土財主家,那一套不好的飲食習慣也給帶過來。

廚娘也記得自己當初造的孽,如今妹妹見到秦姝,一百個小心的伺候著,就怕被抓到錯處,責罰一頓,連忙解釋道:“五小姐明察,老奴當日鬼迷心竅,對五小姐言語不敬,五小姐大人大量,不與我計較,老奴哪兒還敢再對主子們生不敬之心,只有滿心的感激,把差事做好,實在是婉小姐的丫環,要求奇怪,老奴不能接啊。”

“您給評評理,婉小姐犯了心悸的毛病,應該去找大夫看啊,來廚房讓我煮藥膳粥,可我不懂藥理,能煮嗎?我這不是怕拖延了病情,反倒

害了婉小姐。”

秦姝微訝,“秦婉有心悸的毛病?”

“以前沒聽說啊,這還是頭一次聽說,所以老奴才覺得必須找大夫看啊,萬一出什麼問題呢。”廚娘趁機又重申道。

秦婉的事情,秦姝壓根兒不想管,對此事也無意多加理會,自作早餐去了,廚娘便討好的在旁邊打下手幫忙。

秦姝今日要做的,是她自己也很喜歡吃的腸粉。

她其實不怎麼愛下廚,但是在外留學那幾年,實在是吃不慣外頭的食物,地道的中餐館又難以找到,即使找到了,距離也是個問題,只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腸粉,便是秦姝最常做的食物。

因為對過程、步驟和火候的掌控,瞭然於胸,她做起來很快,不到兩刻鐘,就做好了,留下滿滿的一碟,準備給凌亦晟,其餘的,全都讓廚娘給端上桌。

於是秦永瀟一起來,就看到了乖女兒做的早餐。

介於上次做魚香肉絲弄少了,引得大家明爭暗搶的經驗,這次秦姝做的分量很足,結果還是低估了家裡人的戰鬥力,上桌沒多久,全都被吃光光了,眾人還用一種不夠不夠的眼神,齊刷刷的看著她,就連一向穩重的大伯,都不例外。

“這到底是怎麼做的?粉皮白如雪,薄如紙,色澤油光閃亮,吃起來香滑可口,還不缺勁道,讓人胃口大開,好吃,真是太好吃了。”

秦永淳這一刻,他十分理解三弟每次一聽到五丫頭要去鄉下,就長吁短嘆,一聽女兒回來,就眉飛色舞的心情。

實在是,五丫頭在府裡,口福多多啊。

秦暄吃了平素食量的兩倍,還覺得沒飽。

一想到他姐在府裡呆不了兩天,又要走了,而下次回來,指不定他在寧府,好吃的都趕不上,頓時有點鬱悶,心裡忽然蹦出一個念頭。

“爹,要不然,我回咱們家的書院去唸書吧,咱們家書院的夫子們,也都是飽學之士,而且,有二伯看著,還有姐姐指導,我肯定能學得更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