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正文_第379章 完美的破綻

正文_第379章 完美的破綻


反派朋友圈 混之從零開始 謝謝你,以她的名義愛我 重生洪荒情 雙鳳旗 甜面修羅 生死詭事簿 誰是男二 無邪賦 處女座的旅

正文_第379章 完美的破綻

從歷史和地域上來說,邗江和海州這兩個城市頗有淵源。

在民間,海州被稱為“大海州”,而距離海州僅一百多公里的邗江則被稱為“小海州”。這主要是因為清末海州開埠之後,從到海州和洋人做生意的有一大批的邗江人,這些邗江商人目睹了十里洋場的繁華之後,賺了錢回鄉在邗江仿建了許多“洋氣”的建築,生活習慣上也處處模仿海州的“洋派頭”。

久而久之,邗江的社會風氣在江南省也算是引領時尚的排頭兵……但和海州真正的十里洋場比起來,也僅僅只是東施效顰而已。

所以,海州人在邗江人面前總有高人一頭的優越感。海州人到邗江遊玩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阿拉今朝到鄉下來白相相”。

面對著來自邗江的紀國群和喬和平,即便這紀國群是同行,但在沈偉國蔣遷垣和屈閔輝三位海州警官面前,他這個邗江市局的法制科長,還真是不夠資格的。

雖然沈偉國知道喬和平以前是中警局出身的,還是正兒八經的副廳級,但沈偉國的級別和喬和平是一樣的,而且還是海州市局的實權副局長……所以,對於喬和平請他“幫忙”的事情,沈偉國一開始也並沒有放在心上。

把蔣遷垣和屈閔輝叫到辦公室來,沈偉國自始至終都是坐在自己的辦公桌後面,喬和平和紀國群則坐在右側的客座上……從這座位安排上來說,今天這場會面從一開始就有點居高臨下的架勢。

沈偉國一開始也只是介紹了喬和平和紀國群的身份。接著就說了句“老蔣小屈,喬祕書長和小紀同志有點事情想和你們打聽一下”,隨後他就自顧自地在看檔案了。他的這種漫不經心也使得屈閔輝後來和紀國群直接對嗆起來,多少要少了點顧忌。

紀國群以警政部特派督察員的身份向屈閔輝提出質詢,整個會談的氣氛一下子就掉了個了。

“我們調查過,梁山有一張全通銀行的信用卡,這個我們也向他本人確認過這張卡是他去年底辦的,這次他去燕京都有過在燕京的消費記錄,買了一臺手機。這張卡是辦過網上銀行的,而在全通銀行的系統裡,梁山這張信用卡還有一個關聯賬戶,而那個關聯賬戶就是樂淘網購平臺那個網店的收款卡。兩個賬戶之間曾經有過數萬元的互轉記錄……”

面對著紀國群的正式質詢,屈閔輝說出來的證據就多了。聽著他的話,紀國群和喬和平都深鎖著眉頭……這件事可真不簡單了。

屈閔輝所掌握的證據的確都是對梁山極為不利的。不但是銀行卡,還有手機的通訊記錄……電腦的IP地址,包括梁山學校宿舍裡那臺電腦裡的操作資訊,所有這一切無不說明,梁山就是那個名為“中醫論文一點通”的網店店主。

海州警方的調查的確是沒什麼破綻,僅從這些證據來看,只要落實了一些細節,就完全可以直接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了。

如果不是紀國群和喬和平都非常確信被石老看重的梁山是不可能做這些事情的,在這些證據面前他們都會有一種錯覺——難道真的是他乾的?

“目前,我們調查的結果,唯一和梁山有些對不上號的,就是銀行資訊底檔裡,那張卡的簽收簽名不是梁山的筆跡……但這也有可能是梁山讓人代簽的。”

屈閔輝辦案子向來比較較真,其實按照目前他們所掌握的證據來說,除了梁山的口供之外,就只有幾個細節上有些出入,但屈閔輝沒有下令結案,主要還是想把證據鏈搞紮實一點。

面的著這樣的“鐵證如山”,紀國群和喬和平也有點束手無策了。

紀國群看著喬和平,不論是從資歷還是職務高低上來說,喬和平都是他的前輩和領導。這件事也只能由他來做決定了。

喬和平雖然沉默不語,但他的腦子裡,

卻在努力的將自己對梁山的印象和這些證據並列起來看……沉吟了好一會兒之後,喬和平終於開口了。

“凌教授所著的這部書,是受首長委託從十年前就開始寫了,所以這部書的書稿洩露,不僅僅是一個侵犯著作權的問題,這個性質是相當嚴重的……”喬和平一開始的定性就比較高,這也讓屈閔輝等人對這個案子的重視程度有了一個新的調整。

接著喬和平就委婉地說道:“我們和凌昭陽教授談過,他向組織保證,梁山不可能也沒必要做這種事情,根據凌教授的判斷,這件事應該是有人精心設計的陷害。所以,下一步的調查方向,應該從這方面著手。”

“喬祕書長,有一點……我覺得有點問題……您不能僅憑凌昭陽教授的保證就認為梁山是無罪的吧?這……這是不是太草率了?”屈閔輝聽著喬和平的話,遲疑了一會兒之後還是提出了質疑。

而面對這種質疑,喬和平淡淡地笑了笑說道:“小屈,你有沒有發現一個算不上破綻的破綻?你的這些證據……太完美了!”

剛才在沉思的時候,喬和平就總覺得有什麼地方有問題。想了好久之後,他總算明白了,這問題就處在所有的證據實在是太完美了!

這就好像一個人在做事之前,早就想到了警方會對這個案子進行調查,而他所有的行為都是在為了將來被警察調查而留下了各種各樣確鑿的證據,來證明自己是有罪的!

很顯然,這就是最大的破綻。

聽著喬和平的分析,屈閔輝一下子愣住了。他辦案子的時候,也有類似的困惑,只是因為長期以來“有罪推定”的固定思維,讓他不得不相信那些擺在他面前的證據。

而喬和平這番話,猶如一語驚醒夢中人……如果梁山是無罪的,那麼這些檢視證明他有罪的證據,不正是那個想要陷害梁山的人精心設計出來的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