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正文_第四百八十四章,卻終究不是卿(一)

正文_第四百八十四章,卻終究不是卿(一)


市井貴胄 重生之最強高手 名門厚愛 楊花落儘子規啼 特種兵的小妻子:閃婚閃孕 貴妃的現代生 問道仙緣 後宮如懿傳(全) 活下來的狙擊手 陰妻當道

正文_第四百八十四章,卻終究不是卿(一)



寶日娜若是安排的不好,在天葬環節,可能會真的就此葬身壁谷。

只是這些,就再不是符長寧可以控制得住的了。符長寧沒有那麼多心腹與人手去替她打點這些——她們需要打點好抬棺行葬的人,在最後祭祀之人離去以後,將棺木開啟,放出寶日娜,再叫卓瑪將解藥餵給寶日娜吃下。這些事情,符長寧聽寶日娜說都已經安排完畢了,那麼符長寧能做的,也就僅僅是看著舉抬棺木的人跟著大祭司遠去的背影,為寶日娜祈禱。

不過,就這樣坐以待斃,卻也並非符長寧的個性。

符長寧在寶日娜“死亡”的那一日,因喝醉了酒,所以情緒來的分外的快。她在寶日娜的床前失聲痛哭,因近來闔宮都知道符長寧與寶日娜交好,就連寶音寶丹也無意識的給兩人作了個證,故而符長寧這般悲傷,倒是沒有人懷疑。

只是成德,在那日之後倒是半開玩笑的問了符長寧一句,“你什麼時候同寶日娜這樣要好了?”

符長寧淡淡的看著成德,她搖頭說道,“我與寶日娜情分一般。但在這裡,沒有與我更好的人了……”

這一番話說的,成德心都揪起來。他也就再也不問了。

由於那日戲演得好,故而符長寧第二日在寶日娜要進行“天葬”的時候,要求嬋衣代她去祭奠一下寶日娜,成德很快的就應允了。

於是,嬋衣就帶著另外一份解藥,跟上了寶日娜“天葬”的隊伍——是的,符長寧終究還是沒有將解藥全部給予寶日娜。寶日娜相信卓瑪,符長寧不信。她習慣於做出兩手準備。她還將袁守逸也派去同嬋衣一起,就防止有什麼意外發生。

但是還好,卓瑪不曾辜負寶日娜的信任,其中也並沒有什麼意外發生。當嬋衣跟著隊伍回來之時,外頭報了一聲“寧南夫人天葬完畢”之後,符長寧看到隊伍裡面並沒有跟著卓瑪,就知道事情已經成了。

是的,那一日寧南夫人的忠僕卓瑪,因不忍眼看夫人獨自離去,於是在天葬之際,也隨著夫人去了。

這是流傳回來的說法

兒。

嬋衣後來告訴符長寧,“那位寧南夫人確有幾分本事,就連大祭司,也是她的人。”

這句話倒是讓符長寧驚了一驚——她以為寶日娜不過是有幾分人脈和手段,卻不想,竟這般厲害?

不過正也就是因為如此,符長寧才更加確信了自己日後出逃的信心。想必,寶日娜可以,她也一樣可以吧。

寶日娜的“死”並未在草原上滿興起多大的波瀾,畢竟寶日娜不過是個“沒根沒基”的普通后妃,若說有什麼,那大概就是,空懸下來的崇德殿,又有人可以入住了。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之間已經到了春天。而草原上面的春天,又是一個好戰的季節。

他們又要開始各種比賽以及趁著春種時節,去照例騷擾邊境了。

符長寧看著每日回來耀武揚威的胡人們,只覺得心裡頭的厭煩要呼之欲出了。

而在這期間,建蒙國的後宮卻愈發的不太平了。

距離符皇后“病重”已有幾年,這兩年除了皇帝和代為掌管鳳印的平宬貴妃和和端夫人,沒有人曾見過病中的皇后娘娘。鳳鳴宮整日煙火蕭條,宮門緊閉,儘管有數不盡的補品往裡面送,但是卻從來沒有見過裡面出現一絲一毫的聲響或是響動。很多人都已經暗暗懷疑,鳳鳴宮的主人是不是已經仙去了?

——但是這話,起初是沒有人敢說的。自從有一次從個才人嘴裡傳出了這種話,皇帝陛下立刻就叫人將那個才人杖死以後,就再沒人敢說了。但是近日來,這種謠言卻又塵囂日上,而散播出這種謠言的人,正就是後宮之中某一位位高權重的后妃。

只是查不到罷了。

沈從景也疲憊了。

後宮近日來不太平,是確實不太平。只因為年前的時候,陛下又納了一名女子。然而這名女子卻並不是普通的官宦人家的女子,而原是出身蓬門,原為瓦子中藝者。

這等卑微身份,按說是無論如何不會被召進宮中的,不說是成為天子妃嬪,就哪怕是為奴為婢,也嫌不乾淨了一些。

只是這位“華萼夫人”,卻並不如此簡單。

上一次科考完畢,皇帝收用了許多年輕大臣。其中就有一個名叫褚輝的,頗得聖眷。這位褚輝是個明白人,做事幹脆端正,只是為人油滑,出身市井。這便有許多人看不上他了。

但是奈何皇帝喜歡,故而這位褚輝褚大人,一路升到了長史,便能夠常常伴帝左右。

但這位褚長史還有一個廣被人所傳言的,就是他的樣貌。褚長史身高八尺,相貌堂堂,十分的英挺偉岸,算得上是官員裡頭相貌頂好的了。人們看著那身姿頎長、樣貌絕美的皇帝懶洋洋坐在御座之上,身邊筆挺的站著一個俊朗的褚長史,不免心中就多想了一些什麼。

只是褚長史的官聲卻是從他妹妹入宮以後,開始發臭發爛的。

有野史書上這樣記載的,“夫人姓褚,江州淮南人士。其兄得幸於上,偶見上房中長掛之相,相中人竟肖其妹,大驚,後將其妹薦於上。上見之失神,即封為妃,美徽‘華萼’。”

這就是那位華萼夫人的來歷了。

其實正就是這樣的,這位華萼夫人原本是江州淮南一帶的,因四年前的旱災,淮南一帶民不聊生,褚氏便隨著其兄流落到京都而來。因家境貧寒,褚輝尚要讀書,故而褚氏便靠著坊間賣藝為生。

褚氏生的貌美,在坊間頗有幾分名氣。然而褚氏為人孤高,被人叫去唱曲也只是頭戴面紗,並不肯以真實面貌對人。

坊間傳聞,雖褚氏不肯輕易示人,但因其身姿嫋娜,僅僅露出的一雙眼睛勾魂奪魄,故而還是很多人想要看清她的面貌。然而有一次,一位達官顯貴想要一睹美人芳容,就設了局叫人在外把守,想要強要褚氏。但是就在強行將褚氏面紗揭下之際,卻因為被褚氏的美貌所折服,而將褚氏放走了。

——這些傳言,信不信的,端看自己了。是不是真事兒,也就但聽聽便罷了。

而這段話裡唯一可以相信的,便是這位褚姬的美貌。在褚姬入宮以後,眾人也的確見識到了,這位褚姬何等天姿國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