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海外重生(2)
葛朗臺伯爵閣下 陰影帝國 白骨道宮 仙影飄渺 王妃才八歲 盜神 裝紳弄鬼 我和張藝興的不二情書 邪門 十世轉生
第十一章 海外重生(2)
第十一章 海外重生(2)
洪武三十一年八月,靖安君李芳遠在都城舉兵發難,朝鮮爆發第一次王子之『亂』,世子李芳碩被殺,次子李芳果被建文帝冊封為王世子,九月五日即位於景福宮勤政殿,是為朝鮮定宗。
定宗登基後就離開了漢城回到故都開京,實際『操』縱政權的是靖安君李芳遠。建文二年發生了第二次王子之『亂』,定宗被迫在開城壽昌宮傳位於李芳遠,定宗在位三年,永樂十七年薨,明成祖賜諡“恭靖”。
華服男子的父親,是現任朝鮮國禮曹判書權永均。
朝鮮定宗二年,公元1399,燕王朱棣七月就要舉兵造反了。我穿越後的時間與唐蕊跳崖的時間相隔不過一年,我依然和那些明代人生活在同一個歷史階段,只是遠離了中國。
明成祖登基時,朝鮮權永均的女兒會成為他最寵愛的權賢妃。
即使想起那段歷史,心湖卻猶如古井之死水,再也不會為那人起任何波瀾。我是歷史的匆匆過客,朱棣也是我歷史中的過客,一個曾經熟悉的陌生人。
他的是非功過,他的愛恨嗔痴,早已與我無關,離我無限遙遠。
只聽一名女子叫道:“元妍、元風、元安!”
元容、元風、元安都是權府中丫環的名字,她們趕緊答應道:“小姐!”元安見我發怔,暗地拉我的裙子,我趕緊和她們一起對她彎腰行禮。
來者是權家的唯一的一位小姐權秀瑩。我抬頭看了看她,面板雪白,臉龐圓潤,高鼻小嘴,是標準的古代朝鮮美人模樣。
權秀瑩手中拿著一個精緻的小盒子,對我說:“元妍,這是我給你的生日禮物,看看喜歡它嗎?”
我道過謝,開啟小盒子,立刻吸引了眾多小丫環羨慕的目光:“哇,是香餅!好香啊……”“小姐好偏心啊,給元妍這麼珍貴的禮物!”“我也好想過生日啊!”
香餅在中國並沒有什麼稀奇,但是在朝鮮就是罕見的“舶來品”, 禮曹判書權永均是外交大臣,看來他經常利用職務之便給自己女兒帶些外邦使用的東西。
權秀瑩笑著說:“從現在開始,每個人過生日都會有的。父親今天晚上要接待一個很重要很尊貴的明朝客人。大家要把家裡都收拾乾淨,還要注意禮節,不可以出錯,都記住了嗎?”
小丫環們都很高興,齊聲答道:“記住了!”
“好吧,那就分頭去忙活。元風負責鋪紅毯,元妍負責擺設盆景,……元容給客人倒茶水!”
我答應著,料那明朝客人是派來朝鮮視察的使節,大不了就是禮部的某個小官員,官階決不會超過三品。
晚宴準備好了以後,我們垂手而立等了很久,只聽大門外鼓樂喧天,那“尊貴”的客人終於來了。
前面一名白麵微髭、體形富態的中年官吏正是權永均。他退步在大門一側,恭恭敬敬拱手,用漢語說道:“多謝曹國公大人光臨下官陋宅,令下官之蓬篳頓時生輝。”
權永均故意咬文嚼字的神態十分可愛,我本來覺得很好笑,卻意外聽見“曹國公”這三個字,嚇了一跳,立即抬頭向那明朝使節看去。
果然是曹國公李景隆!
他身著繡有珍禽異獸的大紅『色』明朝官服,神情倨傲肅重,帶著十數名隨從昂首闊步,穩步傲然走進權府大門。權永均及同來的其他朝鮮官員等人十分恭敬,唯唯諾諾逢迎著他們。
李景隆並不謙讓,在臺階上鋪設的紅毯主位處膝坐下來,等到明朝隨行的官員全部依次序坐好後,權永均等朝鮮官員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我手執拂掃,站立在一人多高的大麗花盆架後,大幅的紙扇屏風遮住了我的大半邊臉。
他的眼光並沒有注意到我。
元妍在權府不過是一個粗使幹雜活的小丫環。她的大眼睛、瓜子臉和彎彎的柳眉在古代朝鮮人的眼中並不算最美,穿著大眾化的朝鮮服也不太顯眼。加上距離這麼遠,我不用太擔心李景隆會看到認出我。
我將手中的盛放茶葉和沸水壺的銀盤交給元容。元容穩步走近他,在臺階前跪下,將茶水舉過頭頂。李景隆輕輕伸手接過,元容向他叩首行禮,她粉撲撲的小臉因興奮激動而泛起紅暈,十分可愛。
敬茶的禮儀順利完成後,權永均對李景隆說:“請曹國公大人品嚐我們朝鮮的大麥茶。”
李景隆端起茶杯近脣邊,飲了一口,說道:“貴國的茶很有特『色』。”
權永均喜形於『色』,擊掌三聲。
門外鼓樂聲悠揚悅耳,一隊朝鮮歌舞姬魚貫而入,身穿金『色』長裙,這些嬌嬈的美人輕歌曼舞,姿態撩人,對李景隆款款折腰,致歡迎之意。李景隆與身邊明朝官員談笑自若,神情欣悅。
舞到中間,權永均靠近李景隆,目視那些美人,面帶微笑附耳對他說了幾句話,我聽見李景隆說道:“我此次奉旨前來只為遴選駿馬,貴國只要將五千匹良駒如數覓齊即可。皇帝陛下身邊早有無數美人,不必費心了。”
權永均面帶窘『色』,笑道:“下官自接到皇帝陛下旨意時已經開始準備,如今屯有駿馬八千匹,明日請曹國公大人親自檢閱挑選。”
李景隆示意身邊官員將自己帶來的禮物交給權永均,說道:“權大人太客氣了。這些禮物是我送給令公子和令千金的。”
權永均感激不已,喚道:“成灝、秀瑩!”
權成灝和權秀瑩早已等候在側面屏風之後,聽見父親呼喚,一起走出來向李景隆彎腰行禮。他們二人相貌端莊秀美,男如白鶴,女似鳳凰,堪稱金童玉女。權秀瑩面對李景隆並不忸怩畏縮,行為舉止大方得體,一派大家風範。
歌舞散去後宴席正式開始,賓主舉杯同賀,盡歡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