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22節

第22節


IT菜女為愛進化 惹上總裁要小心 淘氣宇宙軍歷遊記 溺寵之囂爺劫個色 焉知喬木 痴情女孩薄情郎 鬼王盛寵:紈絝醫妃有點野 大王爺小相公 早安,我的鬼君大人 盛寵神醫妃

第22節

子,慣是見租與人住,來來往往,主人不來管他東西去向,所以但是搬過了,再無處跟尋的。燦若在何澄處看了兩月書,又早是春榜動,選場開。燦若三場滿志,正是專聽春雷第一聲,果然金榜題名,傳臚三甲。燦若選了江陰知縣,卻是稽清的父母。不一日領了憑,帶了陸蕙娘起程赴任。卻值方昌出差蘇州,竟坐了他一隻官船到任。陸蕙娘平白地做了知縣夫人,這正是”鸞膠續處舞雙鳧”之驗也。燦若後來做到開府而止。蕙娘生下一子,後亦登第。至今其族繁盛,有詩為證:

女俠堪誇陸蕙娘,能從萍水識檀郎。

巧機反藉機來用,畢竟強中手更強。

卷十七西山觀設輦度亡魂 開封府備棺迫活命

詩曰:三教從來有道門,一般鼎足在乾坤。

只因裝飾無殊異,容易埋名與俗渾。

說這道家一教,乃是李老君青牛出關,關尹文始真人懇請留下道德真經五千言,傳流至今。這家教門,最上者沖虛清淨,出有入無,超塵俗而上升,同天地而不老。其次者,修真煉性,吐故納新,築坎離以延年,煮鉛汞以濟物。最下著,行持符籙,役使鬼神,設章醮以通上界,建考召以達冥途。這家學問卻是後漢張角,能作五里霧,人慾學他的,先要五斗米為贄見禮,故叫做”五斗米道”。後來其教盛行。那學了與民間祛妖除害的,便是正法:若是去為非作歹的,只叫得妖術。雖是邪正不同,卻也是極靈驗難得的。流傳至今,以前兩項高人,絕世不能得有。只是符籙這家,時時有人習學,頗有高妙的在內。卻有一件作怪:學了這家術法,一些也胡亂做事不得了。盡有奉持不謹,反取其禍的。

宋時乾道年間福建福州有個太常少卿任文薦的長子,叫做任道元。少年慕道,從個師父,是歐陽文彬,傳授五雷天心正法,建壇在家,與人行持,甚箸效驗。他有個妻侄,姓梁名鯤,也好學這法術。一日有永福柯氏之子,因病發心,投壇請問,尚未來到任家。那任道元其日與梁鯤同宿齋舍,兩人同見神將來報道:”如有求報應者,可書香字與之,叫他速速歸家。”任道元聽見,即走將起來,點起燈燭寫好了,封押停當,依然睡覺。明早柯子已至,道元就把夜間所封的遞與他,叫他急急歸家去。柯子還家,十八日而死。蓋”香”字乃是一十八日也。由此遠近聞名,都稱他做法師。

後來少卿已沒,道元裘了父任,出仕在外。官府事體煩多,把那奉真香火之敬,漸漸疏懶。每比青晨,在神堂邊過,只在門外略略瞻禮,叫小童進去至香完事,自己竟不入門。家人每多道:”老爺一向奉道虔誠,而今有些懈怠,恐怕神天喧怪”道元體貴心驕,全不在意,由家人每自議論,日逐只是如此。

淳熙十三年正月十五日上元之夜,北城居民相約糾眾在於張道者庵內,啟建黃籙大醮一罈,禮請任道元為高功,主持壇事。那日觀看的人,何止挨山塞海內中有兩個女子,雙鬟高髻,並肩而立,丰神綽約,宛然並蒂芙蓉。任道元抬頭起來看見,驚得目眩心花,魄不附體,那裡還顧什麼醮壇不醮壇,齋戒不齋戒便開口道:”兩位小娘子請穩便,到裡面來看一看。”兩女道:”多謝法師。”正輕移蓮步進門來,道元目不轉睛看上看下,口裡謅道:”小娘子提起了讕裙。”蓋是福建人叫女子”抹胸”做讕裙。提起了,是要摸他**的意思,乃彼處鄉談討便宜的說話。內中一個女子正色道:”法師做醮,如何卻說恁地話”拉了同伴,轉身便走。道元又笑道:”既來看法事,便與高功法師結個緣何妨”兩女耳根通紅,口裡喃喃微罵而去。到得醮事已畢,道元便覺左耳後邊有些作癢,又帶些疼痛。叫家人看看,只見一個紅蓓蕾如粟粒大,將指頭按去,痛不可忍。

次日歸家,情緒不樂。隔數日,對妻侄梁鯤道:”夜來神將見責,得夢甚惡。我大數已定,密書於紙,待請商日宣法師考照。”商日宣法師到了,看了一看,說道:”此非我所能辨,須聖童至乃可決。”少頃門外一村童到來,即跳升梁間,作神語道:”任道元,諸神保護汝許久,汝乃不謹香火,貪**邪行,罪在不赦”道元深悼前非,磕頭謝罪。神語道:”汝十五夜的說話說得好。”道元百拜乞命,願從今改過自新。神語道:”如今還講甚麼吾亦不欠汝一個奉事。當以爾為奉法弟子之戒且看你日前分上,寬汝二十日日期。”說罷,童子墮地醒來,懵然一毫不知。梁鯤拆開道元所封之書與商日宣看,內中也是”二十日”三個字。

道元是夜夢見神將手持鐵鞭來追逐,道元驚惶奔走,神將趕來,環繞所居九仙山下一匝,被他趕著,一鞭打在腦後,猛然驚覺。自此瘡越加大了,頭脹如拷栳。每夜二鼓叫呼,宛若被鞭之狀。到得二十日將滿,梁鯤在家,夢見神將對他道:”汝到五更初,急到任家看吾撲道元。”鯤驚起,忙到任家來,道元一見哭道:”相見只有此一會了。”披衣要下床來,忽然跌倒。七八個家人共扶將起來,暗中恰象一隻大手拽出,撲在地上。仔細看看,已此無氣了。梁鯤送了他的終,看見利害,自此再不敢行法。看官,你道任道元奉的是正法,行持了半世,只為一時間心中懈怠,口內褻瀆,又不曾實幹了甚麼汙穢法門之事,便受顯報如此;何況而今道流專一做邪**不法之事的,神天豈能容恕所以幽有神譴,明有王法,不到得被你瞞過了。但是邪**不法之事,偏是道流容易做,只因和尚服飾異樣,先是光著一個頭,好些不便。道流打扮起來,簪冠箸袍,方才認得是個道士;若是卸下裝束,仍舊巾帽長衣,分毫與俗人沒有兩樣,性急看不出破綻來。況且還有火居道士,原是有妻小的,一發與俗人無異了。所以做那**之事,比和尚十分便當。而今再說一個道流,借設符籙醮壇為由,拐上一個婦人,弄得死於非命。說來與奉道的人,做個鑑戒。有詩為證:

坎離交垢育嬰兒,只在身中相配宜。

生我之門死我戶,請無誤讀守其雌。

這本話文,乃是宋時河南開封府,有個女人吳氏,十五歲嫁與本處劉家。所生一子,名喚劉達生。達生年一十二歲上,父親得病身亡。母親吳氏,年紀未滿三十,且是生得聰俊飄逸,早已做了個寡婦。上無公姑,下無族黨,是他一個主持門戶,守著兒子度日。因念亡夫恩義,思量做些齋醮功果超度他。本處有個西山觀,乃是道流修真之所。內中有個道士,叫做黃妙修,符籙高妙,儀容俊雅,眾人推他為知觀。是日正在觀中與人家書寫文疏,忽見一個年小的婦人,穿著一身縞素,領了十一二歲的孩子走進觀來。俗話說得好:若要俏,帶三分孝。那婦人本等生得姿容美麗,更兼這白衣白髻,越顯得態度瀟灑。早是在道觀中,若是僧寺裡,就要認做白衣送子觀音出現了。走到黃知觀面前插燭也似拜了兩拜。知觀一眼瞅去,早已魂不附體,連忙答拜道:”何家宅眷甚事來投”婦人道:”小妾是劉門吳氏,因是丈夫新亡,欲求渡拔,故率領親兒劉達生,母子虔誠,特求法師廣施妙法,利濟冥途。”黃知觀聽罷,便懷著一點不良之心,答應”既是賢夫新亡求薦,家中必然設立孝堂。此須在孝堂內設籙行持,方有專功實際。若只在觀中,大概附醮,未必十分得益。憑娘子心下如何”吳氏道:”若得法師降臨茅舍,此乃萬千之幸小妾母子不勝感激。回家收拾孝堂,專等法師則個。”知觀道:”幾時可到宅上”吳氏道:”再過八日,就是亡夫百日之期。意要設建七日道場,須得明日起頭,恰好至期為滿。得法師侵早下降便好。”知觀道:”一言已定,必不失期。明日準造宅上。”吳氏袖中取出銀一兩,先奉做紙札之費,別了回家,一面收拾打掃,專等來做法事。元來吳氏請醮薦夫,本是一點誠心,原無邪意。誰知黃知觀是個色中餓鬼,觀中一見吳氏姿客,與他說話時節,恨不得就與他做起光來。吳氏雖未就想到邪路上去,卻見這知觀丰姿出眾,語言爽朗,也暗暗地喝采道:”好個齊整人物如何卻出了家且喜他不裝模樣,見說做醮,便肯輕身出觀,來到我家,也是個心熱的人。”心裡也就有幾分歡喜了。

次日清早,黃知觀領了兩個年少道童,一個火工道人,桃了經箱卷軸之類,一徑到吳氏家來。吳氏只為兒子達生年紀尚小,一切事務都是自家支援,與知觀拜見了,進了孝堂。知觀與同兩個道童、火工道人,張掛三清、眾靈,鋪設齊備,動起法器。免不得宣揚大概,啟請、攝召、放赦、招魂,鬧了一回,吳氏出來上香朝聖,那知觀一眼估定,越發賣弄精神。同兩個道童齊聲朗誦經典畢,起身執著意旨,跪在聖像面前毯上宣白,叫吳氏也一同跪著通誠。跪的所在,與吳氏差不得半尺多路。吳氏聞得知觀身上衣服,撲鼻薰香,不覺偷眼瞧他。知觀有些覺得,一頭念著,一頭也把眼回看。你覷我,我覷你,恨不得就移將攏來,攪作一團。念畢各起。吳氏又到各神將面前上香稽首,帶眼看著道場。只見兩個道童,黑髮披肩,頭戴著小冠,且是生得脣紅齒白,清秀嬌嫩。吳氏心裡想道:”這些出家人到如此受用,這兩個大起來,不知怎生標緻哩”自此動了一點慾火,按捺不住,只在堂中孝簾內頻頻偷看外邊。元來人生最怕的是眼裡火。一動了眼裡火,隨你左看右看,無不中心象意的。真是長有長妙,短有短強;壯的豐美,瘦的俊俏,無有不妙。況且婦人家陰性專一,看上了一個人,再心裡打撇不下的。那吳氏在堂中把知觀看了又看,只覺得風流可喜。他少年新寡,春心正盛,轉一個念頭,把個臉兒紅了又白,白了又紅。只在孝簾前重來重去,或露半面,或露全身,恰象要道土曉得他的意思一般。那黃知觀本是有心的,豈有不覺礙著是頭一日來到,不敢就造次,只好眉悄眼角做些功夫,未能勾入港。那兒子劉達生未知事體,正好去看神看佛,弄鍾弄鼓,那裡曉得母親這些關節看看點上了燈,吃了晚齋,吳氏收拾了一間潔淨廊房,與他師徒安歇。那知觀打發了火工道人回觀,自家同兩個道童一床兒宿了,打點早晨起來朝真,不題。

卻說吳氏自同兒子達生房裡睡了。上得床來,心裡想道:”此時那道士畢竟摟著兩個標緻小童,幹那話兒了;我卻獨自個宿。”想了又想,陰中火發,著實難熬。噤了一噤,把牙齒咬得咯咯的響,出了一身汗。剛剛騰朧睡去,忽聽得床前腳步響,抬頭起看,只見一個人揭開帳子,颶的鑽上床來。吳氏聽得聲音,卻是日裡的知觀,輕輕道:”多蒙娘子秋波示意,小道敢不留心趁此夜深入靜,娘子作成好事則個。”就將黃瓜般一條玉莖塞將過去,吳氏並不推辭,慨然承受。正到酣暢之處,只見一個小道童也揭開帳來尋師父,見師父幹事興頭,喊道:”好內眷如何偷出家人,做得好事同我捉個頭,便不聲張。”就伸隻手去吳氏腰裡**。知觀喝道:”我在此,不得無禮”吳氏被道士弄得爽快,正待要丟了,吃此一驚,颯然覺來,卻是南柯一夢。把手模模陰門邊,只見兩腿俱溼,連席上多有了**,忙把手帕抹淨,嘆了一口氣道:”好個夢怎能勾如此僥倖”一夜睡不安穩。

天明起來,外邊鐘鼓響,叫丫鬟擔湯運水,出去伏侍道士。那兩個道童倚著年小,也進孝堂來討東討西,看看熟分了。吳氏正在孝堂中坐著,只見一個道童進來討茶吃。吳氏叫住問他道:”你叫甚麼名字”道童道:”小道叫做太清。”吳氏道:”那一位大些的”道童道:”叫做太素。”吳氏道:”你兩個昨夜那一個與師父做一頭睡”道童道:”一頭睡,便怎麼”吳氏莊”只怕師父有些不老成。”道童嘻嘻的笑道:”這大娘到會取笑。”說罷,走了出去,把造間所言,私下對師父一一說了。不由這知觀不動了心,想道:”說這般話的,定是有風情的,只是雖在孝堂中,相離咫尺,卻分個內外,如何好大大撩撥他撩撥”以心問心,忽然道:”有計了。”須臾,吳氏出來上香,知觀一手拿著鈴杵,一手執笏,急急走去並立箸,口中唱箸浪淘沙。詞雲:

稽首大羅天,法眷姻緣。如花玉貌正當年。帳冷帷空孤枕畔,在自熬煎。為此建齋筵,迫薦心虔。亡魂超度意無牽。急到藍橋來解渴,同做神仙。

這知觀把此詞朗誦,分明是打動他自薦之意。那吳氏聽得,也解其意,微微笑道:”師父說話,如何夾七夾八”知觀道:”都是正經法門,當初前輩神仙遺下美話,做吾等榜樣的。”吳氏老大明白,曉得知觀有意於他了。進去剝了半碗細果,燒了一壺好清茶,叫丫鬟送出來與知觀吃。分付丫鬟對知觀說:”大娘送來與師父解渴的。”把這句話與知觀詞中之語,暗地照應,只當是寫個”肯”字。知觀聽得,不勝之喜,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那裡還管甚麼靈寶道經、紫霄祕籙一心只念的是風月機關、洞房春意。密叫道童打聽吳氏臥房,見說與兒子同房歇宿,有丫鬟相伴,思量不好竟自聞得進去。

到晚來與兩個道童上床宿了。一心想著吳氏日裡光景,且把道童太清出出火氣,弄得床板格格價響。摟著背脊,口裡說道:”我的乖我與你兩個商量件事體,我看主人娘子,十分有意於我,若是弄得到手,連你們也帶挈得些甜頭不見得。只是內外隔絕,他房中有兒子,有丫鬟,我這裡須有你兩個不便,如何是好”太清介面道:”我們須不妨事。”知觀道:”他初起頭,也要避生人眼目。”太素道:”我見孝堂中有張魂床,且是帳褥鋪設得齊整。此處非內非外,正好做偷情之所。”知觀道:”我的乖說得有理,我明日有計了。”對他兩個耳畔說道:”須是如此如此。”太清太素齊拍手道:”妙,妙”說得動火,知觀與太清完了事,弄得兩個小夥子興發難遏,沒出豁各放了一個手統,一夜無詞。次日天早起來,與吳氏相見了。對吳氏道:”今日是齋壇第三日了。小道有法術攝召,可以致得尊夫亡魂來與娘子相會一番,娘子心下如何”吳氏道:”若得如此,可知好哩只不知法師要如何作用”知觀道:”須用白絹作一條橋在孝堂中,小道攝召亡魂渡橋來相會。卻是隻好留一個親人守著,人多了陽氣盛,便不得來。又須關著孝堂,勿令人窺視,洩了天機。”吳氏道:”親人只有我與小兒兩人。兒子小,不曉得甚麼,就會他父親也無干。奴家須是要會丈夫一面。待奴家在孝堂守著,看法師作用罷。”知觀道:”如此最妙。”吳氏到裡邊箱子裡,取出白絹二匹與知觀。知觀接絹在手,叫吳氏扯了一頭,他扯了一頭,量來量去,東折西折,只管與吳氏調眼色。交著手時,便輕輕把指頭彈著手腕,吳氏也不做聲。知觀又指撥把臺桌搭成一橋,恰好把孝堂路徑塞住,外邊就看簾裡邊不著了。知觀出來分付兩個道童道:”我閉著孝堂,召請亡魂,你兩個須守著門,不可使外人窺看,破了法術。”兩人心照,應聲曉得了。吳氏也分付兒子與丫鬟道:”法師召請亡魂與我相會,要祕密寂靜,你們只在房裡,不可出來羅唣”那兒子達生見說召得父親魂,口裡嚷道:”我也要見見爹爹。”吳氏道:”我的兒,法師說生人多了,陽氣盛,召請不來。故此只好你母親一個守靈。你要看不打緊,萬一為此召不來,空成畫餅,且等這番果然召得爹爹來,以後卻教你相見便是。”吳氏心裡也曉得知觀必定是託故,有此蹊蹺,把甜言美語穩住兒子,又尋好些果子與了他,把丫鬟同他反關住在房裡了,出來進孝堂內坐著。

知觀撲地把兩扇門拴上了,假意把令牌在桌上敲了兩敲,口裡不知唸了些甚麼,笑嘻嘻對吳氏道:”請娘子魂**坐著。只有一件,亡魂雖召得來,卻不過依稀影響,似夢裡一般,與娘子無益。”吳氏道:”但願亡魂會面,一敘苦情,論甚有益無益”知觀道:”只好會面,不能勾與娘子重敘平日被窩的歡樂,所以說道無益。”吳氏道:”法師又來了,一個亡魂,只指望見見也勾了,如何說到此話”知觀道:”我有本事弄得來與娘子同歡重樂。”吳氏失驚道:”那有這事”知觀道:”魂是空虛的,攝來附在小道身上,便好與娘子同歡樂了。”吳氏道:”亡魂是亡魂,法師是法師,這事如何替得”知觀道:”從來我們有這家法術,多少亡魂來附體相會的。”吳氏道:”卻怎生好乾這事”知觀道:”若有一些不象尊夫,憑娘子以後不信罷了。”吳氏罵道:”好巧言的賊道,到會脫騙人”知觀便走去一把抱定,攙倒在魂**,笑道:”我且權做尊夫一做。”吳氏此時已被引動了興,兩個就在魂**面弄將起來:

一個玄門聰俊,少嘗閨閣家風;一個空室嬌姿,近曠衾調事業。風雷號令,變做了握雨攜雲;冰孽貞操,翻成了殘花破蕊。滿堂聖象,本屬虛元一脈亡魂,還歸冥漠。噙著的,呼吸元精而不歇。耨著的,出入玄牝以無休。寂寂朝真,獨烏來時丹路滑;殷殷慕道,百花深處一僧歸。箇中昧,真誇羨,玄之又玄;色裡身,不耐煩,寡之又寡。

兩個**才罷,真正弄得心滿意足。知觀對吳氏道:”比尊夫手段有差池否”吳氏咳了一口道:”賊禽獸羞答答的,只管提起這話做甚”知觀才謝道:”多承娘子不棄,小道粉身難報。”吳氏道:”我既被你哄了,如今只要相處得情長則個。”知觀道:”我和你須認了姑舅兄妹,才好兩下往來,瞞得眾人過。”吳氏道:”這也有理。”知觀道:”娘子今年尊庚”吳氏道:”二十六歲了。”知觀道:”小道長一歲,叨認做你的哥哥罷。我有道理。”爬起來,又把令牌敲了兩敲,把門開了。對著兩個道童道:”方才召請亡魂來,元來主人娘子是我的表妹,一向不曉得,到是亡魂明白說出來的。問了詳細,果然是。而今是至親了。”道童笑嘻嘻道:”自然是至親了。”吳氏也叫兒子出來,把適才道士搗鬼的說話,也如此學與兒子聽了,道:”這是你父親說的,你可過來認了舅舅。”那兒子小,曉得甚麼好歹此後依話只叫舅舅。

從此日日推說召魂,就弄這事。晚間,吳氏出來,道士進來,只把孝堂魂床為**之處,一發親密了。那兒子但聽說”召魂”,便道:”要見爹爹。”只哄他道:”你是陽人,見不得的。”兒子只得也罷了。心裡卻未免有些疑心道:”如何只卻了我”到了七晝夜,壇事已完,百日孝滿。吳氏謝了他師徒三眾,收了道場,暗地約了相會之期,且瞞生眼,到觀去了。吳氏就把兒子送在義學堂中先生處,仍舊去讀書,早晨出去,晚上回來。吳氏日裡自有兩個道童常來通訊,或是知觀自來,只等晚間兒子睡了,便開門放